收藏 分销(赏)

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与研究趋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5573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8.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与研究趋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与研究趋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与研究趋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创业教育自2 0 1 5 年以来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但其对创业的专业属性、创业教育开展的模式有许多模糊的理解,创业教育开展的模式也有许多不同探索。本文基于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的理论研究,系统研究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设途径,提出创业教育微生态的概念。创业教育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无疑是有创新意义的改革。创业教育既非传统学科建设,也非高校非常重视的通识(博雅)教育。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系统构建创业教育的体系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重要基础。关键词创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创业微生态中图分类号D0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1-7 6 2 3(2 0 2 3)0 3

2、-0 1 0 7-1 2D0I:10.3969/j.issn.1001-7623.2023.03.012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创业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在不同的国家中创业活动出现的动因是不同的。在新兴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经济疲软,就业机会匮乏,激发了自主创业 。对于发达经济体而言,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引导知识创造 2 ,知识创造驱动创新 3 ,创新驱使新企业发展 4。尽管各国创业动因不同,但有很多学者认为创业具有重要的影响。Archibong指出,全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提出或制定政策来创造有利于创业的环境,释放生产性创业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在新经济时代是一国工业和经济增长的支柱 5 。Morris

3、etal指出,创业会影响社会各阶层、各部门,特别是与创新、竞争力、生产力、财富创造、就业和新工业的形成有关的方面 6 。由于创业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作用,所以由它衍生而来的创业生态之概念也越来越吸引着学者、创业者、政策制定者的兴趣 7 。查阅相关文献可以发现,有很多与创业生态系统意思类似的词汇,并用这些相关词汇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相关问题。20世纪7 0 年代至2 0 1 5 年,创业环境(或类似的短语)是创业文献中最常见的词汇。而创业生态系统出现于2 1 世纪初,自2 0 1 6 年以来已占据学术界主导地位。一、国内外创业生态系统研究成果的统计描述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

4、及科技文献(W O S)数据库,以创业生态系统、创业环境、创业系统、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En t r e p r e n e u r i a lEnvironment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从1 9 9 5 一2022年,检索到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论文共1 2 8 8 篇及SSCI期刊论文2 8 8 1 篇。从发文数量的时间上看,如图1 所示:创业生态系统的收稿日期 2 0 2 3-0 4-1 8【基金项目】内蒙古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课题“部省合建机制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建设研究”;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产业集群视角的连续创业研究”(N

5、JSZ18005);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乳品产业内部连续创业问题研究”(2 0 1 7 NDA028)研究成果之一。【作者简介】刘九万,呼和浩特民族学院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王坤,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公共管理;王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金融学。108第5 2 卷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研究已经有2 0 余年,其中,1 9 9 5 一2 0 0 4年国内外研究论文的发文量都非常少,自2 0 0 6 年开研究论文数量持续增加,特别是2 0 1 6 2 0 2 2 年创业生态领域的研究大幅增加,

6、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增幅明显高于中国CNKIWOS500936840067300123403543347962008853831611792051009788122563343392626980820S6619661L661866166610000900280026002910223581001100一S102810图1国内外期刊论文数量对比1 9 9 5 2 0 2 2 年(一)被引用次数最多的2 0 个关键词我们使用CiteSpace,V.6.1.R6(6 4-b it)Basic对WOS、C SSC I 和北大中文核心的1 9 9 5 一2023年检索期刊进行分析,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关键词如

7、表1 所示。创业系统、科技创业、生态因子、创业教育等关键词的关联度最高。也可以看到有关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涉及许多领域,近5 年和数字创业、一流大学、高校等因素关联性比较强。我们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和科技文献(WOS)数据库就关键词从中文和英文期刊分辨进行统计梳理表1与创业生态研究相关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关键词(中文期刊)Top 21 Keywords with the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KeywordsYearStrengthBeginEnd19992022年创业环境20008.8720042009环境20043.4320042010创业活动20035.

8、3920052012创业机会20073.3120072011农民工20094.0920092012产业集群20043.1520092015科技创业20024.1420112016创业倾向20083.4420112016影响因素20106.2420122016大学生20073.7420122016创业意向20113.4820122017创业教育20013.0320132015生态系统201213.8820162022创新创业201311.3620162020众创空间20154.0820172022新创企业20143.3820172022高校20143.1520172022创业导向20073.98

9、20182022乡村振兴20183.3520182022扎根理论20198.4820192022一案例研究20194.9620192022109刘九万,王坤,王萍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与研究趋势第3 期表2与创业生态研究相关的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关键词(英文期刊)Top 251 Keywords with the Strongest Citation BurstsKeywordsYearStrength BeginEnd19952022年environment199532.1819952015growth19957.851995 2007strategic management19957.419

10、952011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0199614.7819962016industry19979.9519972010construct199916.119992016organization199510.9419992009strategy19956.0719992010firm19958.5420012009advantage20029.4820022013market19966.6220042011survival20057.6520052016linking20089.9620082014cognition20095.120092012discovery2

11、0104.9920102015capability20005.3120112013strategic entrepreneurship20126.5120122015business performance20065.3920132014social capital20135.1920132015corporategovernance20105.0420142018united states19965.652016 2019exploitation20125.212016 2017self efficacy20115.1820162017knowledge spillover20106.842

12、0192022mediating role20175.1920202022从英文文献的关键词看,与创业生态密切相关的包括business ecosystem,e c o s y s t e m s e r v i c e,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等,在2 0 2 2 年出现的是social innovation这样的关键词。这些都与创业生态是密切相关的。(二)与创业生态研究相关的文献情况对于与上述被引用次数最多的2 0 个关键词相关的文献数量分布,以及文献出现最早的年份,我们也通过文献进行了统计。创业生态的文献出现得最早,文献数量也是最多的。其次与创业生态相关的研究

13、关键词是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众创空间、创业、高校等文献也比较集中,数量较多。这其实也能够反映创业生态中的要素组成。在我们的研究中,创业生态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模型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从文献的出现和数量情况也能够得到一些初步的启示。通过关键词我们了解到的与创业生态研究相关的研究文献比较丰富。从一般意义而言,生态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互动性等特点也能够得到一些初步的验证。表3与创业生态的研究相关文献情况(中文CSSCI+北大中文核心)VisibleCountCentralityYearKeywords2420.002000创业环境1000.002001创业教育840.002002创业640.00201

14、2创生态系统570.002007大学生550.002013创新创业450.002008创业绩效440.002010制度环境330.002007创业导向320.002008创业意愿280.002003创业活动280.002010影响因素270.002001创业能力V250.002009农民工240.002004创业政策220.002011创业意向190.002008创业行为180.002008农民创业170.002019扎根理论150.002001创业动机150.002004产业集群110:第5 2 卷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从英文文献看,entrepreneurial ecosys

15、tem,innovation,performance,knowledge,policy,impact,growth,firm,system,network,model,business,strat-egy等,文献数量较多,Ecosystem,e n t r e p r e n e u r i a luniversity,technology,dynamics,education,entrepre-neurship也集中了很多的文献。表4与创业生态研究相关文献情况VisibleCountCentralityYearKeywordsV6190.001995performance6150.00199

16、8innovation3790.002003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3480.001995environment3310.001995firm3150.001995impactV3060.001995management3030.001995strategy3020.001995growth2860.002004knowledge2730.001995model2520.001997firm performance2300.002014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V2010.001995business1790.002009moderatin

17、g role1710.001996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1550.002000capability1520.001997perspective1500.001996policy1460.001995organization1460.001998determinant1430.001995entrepreneurship1400.002011dynamic capability二、创业生态系统概念辨析(一)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的发展“生态系统”一词最早来源于生态学,它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的,其含义为特定地方的生物群落(生物)及其相关物理环

18、境(非生物)的集合。随着学科的融合 8 1 Mi-chaelS,M o r e n o M 指出,生态系统也可用于社会学的研究中,以此来理解个体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Moore将生态系统这一概念引人管理领域,他认为商业生态系统与生物生态系统相似 9 。所以创业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当然也可以研究创业生态系统。Spiling最早尝试将自然生态系统与创业学相结合,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EES)。Spilling认为创业生态系统代表了一个地理区域内各种相互依存的参与者,它们影响着整个参与者群体的形成和最终轨迹,并可能影响整个经济 1 0 。随后

19、,各国学者开始积极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Cohen基于群体和地理区域内的位置定义创业生态系统 ;Isenbergl12在上述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创业生态系统总结为一个给定地理区域内相互联系的个体、实体和监管机构的集合。随后,也有不少学者重新定义创业生态系统,大多与Isenberg所定义的概念相似。突破之处在于Mason&Brown1 3 提出了一种更为全面的定义,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即创业参与者、创业机构及创业过程相互联系共同决定当地创业环境的绩效。关于创业生态系统的最新定义是由Roundy et al14提出的。他认为各复杂的参与者以非线性的方式相互联系,形成自组织自适应的随环境

20、变化的生态系统,并且此生态系统受地理文化的限制。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对创业生态系统的定义逐渐趋于完善,并逐渐体现系统的动态性。(二)创业生态系统的特征从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的发展可以看出,其之所以区别于创业环境、创业网络等,是因为它已经具备一些特征。首先是多样性。Roundy etal14认为,多样性体现在参与者的多样性、创业过程中各种方法的多样性、商业模型的多样性及所创造企业的多样性等方面;而EStam&Spigd151倾向的观点是创业生态系统是人为构建的生态系统,因此,其多样性是人类意图、选择和行为的结果。其次是复杂性。这一特性是由创业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的非线性关系决定的。再次是适应性。

21、系统内各要素的行为会根据环境进行调整,从而形成创业生态系统的适应性。最后是敏感性。创业生态系统对于最初围绕初创企业形成的系统极具敏感性 1 6(三)创业生态系统与相关概念辨析关于创业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地理集群、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选取学术界普遍认111第3 期刘九万,王坤,王萍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与研究趋势可的一些观点来加以说明。Teece将商业生态系统定义为影响企业、企业客户和企业供应商的组织机构和个人的集合。根据企业的类型,可以将商业生态系统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寡头企业生态系统、国有企业生态系统、大企业生态系统和创业企业生态系统 1 7

22、 。由此可见,创业生态系统是商业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E.Stam认为,创业生态系统与地理集群、产业集群、区域创新系统的共同点是都关注外部商业环境 1 5 。创业生态系统与地理集群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侧重于创业过程中特定资源的配置 1 8 ,后者考虑的是在厂商、消费者和其他经济参与者之间的资源配置 。同样,创业生态系统与区域创新系统的区别在于,前者考虑的是创业动力的微观基础,即注重的是创业者,并将文化和社会因素融人其中 1 9 。Lawton S.H.el at20 强调制度框架的作用。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度主导着创业活动和创新主体之间的多重联系。对于产业集群与创业生态系统而言,首先,前者以产业为

23、界,后者跨越了产业 2 1 ;其次,前者各企业间共享的是市场或客户,后者初创企业间共享的是创业过程中的具体资源;最后,关于知识流动问题。前者关注的是促进创新的特定产业部门内的技术知识流动或部门之间的技术知识流动,然而,后者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与创业创新知识的流动有关 2 三、创业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与构成要素研究(一)创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Isenberg指出,创业生态系统的建立并没有既定的标准 1 2 。纵观创业生态系统发展的二十多年历程,不同的学者建立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结构模型。如 Bahrami and Evans23强调了风险投资、高度熟练的劳动力资源、复杂的基础设施、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创业精

24、神是创业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Neck etal将创业生态系统分为两个组成部分:非正式网络和正式网络。其中非正式网络包括创业者的朋友、家庭、同事,正式网络是由研究型大学、政府、支持性服务、资金资源和人才库组成的 2 4。Isenberg 指出,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微观因素、中观因素和宏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1 2 。虽然国际上存在不同的创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但这些模型中有代表性的是由Isen-berg提出的六领域模型、Koltai提出的6+6 模型,以及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八个支柱模型。Isenberg指出,创业生态系统包括6 个领域:有利的文化、有利的政策、适当的资本、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有利的产品

25、市场,以及一系列的体制和基础设施支持 1 2 。2 0 1 3 年的世界经济论坛经过调查分析得出,成功的创业生态系统有八个支柱:可进人的市场、人力资本一劳动力、资金、创业导师、教育和培训、基础设施、主要大学和文化支持 2 5 。Koltai el at 发现,初创企业的构建除了考虑环境因素外,还要提升创业者的能力和强化相关组织的参与意识 2 6 。所以创业生态系统由6个关键要素与6 个参与者构成。首先识别创业者或者培训能力不足的创业者,其次将创业者联结在关系网络中,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并且获得的政策支持将加速企业发展,最后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创业文化的带动 2 7 从上述结构模型可以

26、看出,虽然各系统的侧重点不同,但关键要素围绕创业者发挥作用,从而为创业活动提供支持。(二)创业生态系统动态模型Mack&Mayer25指出,对于创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研究只是集中在各要素的存在性方面、而很少去解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性。Necketal首次尝试全面考察创业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 2 4。随后,学者们研究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是在假设生态系统是固定不变的基础上展开的。为避免研究的片面性,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致力于创业生态系统的动态性的研究。在国内,项国鹏等人整合了创业网络理论和创业成长过程理论,构建了简单的创业生态系统动态模型,用以解释创业生态形成机制 2 7 。在国外

27、,Cukieretal将初创企业的生态系统分为四个阶段:新生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可持续发展阶段。通过上述四个阶段的演进,构建了动态的创业生态系统模型 2 8 。Garud el at 认为创业生态系统是动112第5 2 卷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态变化的 2 9 。此外,Mack&Mayer25将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分为四个时期,并且指出在每个时期的要素组成都不同,且各要素发挥的作用也不同。这种研究为系统之动态演进提供了历史、文化及制度的全面分析,此动态框架可以用来对比不同创业生态系统形成之路径。从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到动态模型,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生态系统各要素之

28、间及其与创业者的相互作用,各要素与创业过程的对应关系,使我们了解了系统内各要素的关系是动态非线性的内在含义 3 0 O(三)创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下面从创业者、文化、大学、资金、基础设施、市场及政府等7 个方面具体论述各要素及其作用。1.创业者创业者虽然不是创业生态系统的要素,但却是此系统的核心,没有创业者就不会产生创业生态系统。更重要的是,创业者可以在创业生态系统中扮演要素的角色,比如创业导师、投资人、员工等 3 1 。创业导师可以提高创业绩效 3 并且提高初创企业的形成和存活率 3 3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是现代知识经济成功的必要前提,而熟练的劳动力是新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3 4;

29、创业者除了发挥导师和人力资本的作用外,他们还可以通过与其他企业家共享创业知识、获取专业经验或者与其他相关组织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从而使得生态系统更加有效,进一步促进创业成功 3 O2.文化Isenberg36认为,文化(尤其是社会准则及创业的态度)是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Neck etal将创业生态系统中的文化界定为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气候、其公民的集体利益和知识,以及创业精神 2 4。Spigel 指出,创业文化有助于创造一种创业氛围,支持企业的创建,并鼓励与创业相关的冒险行为,成功的创业故事可以激励年轻的企业家走上创业道路 3 7 。Davis et al 认为,文化发挥作用是通过影响简

30、单规则进而影响创业活动的,因为这些规则控制着生态系统中参与者的互动 3 8 。文化会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但其始终是一种精神意识层面的积极因素。3.大学Neck et al认为,大学是通过提供基础研究和专业知识来促进初创企业发展的 2 4。Cohen1通过案例分析了可持续创业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的作用。其中大学可以培养人才,为初创企业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大学除了是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外,其自身也可以形成一种特殊的创业生态系统,即学术创业生态系统。正如Kuratko39所说的,在大学环境中创造和维持一种转型和不断变化的创业生态系统,对于培育、支持、开发和商业化新技术至关重要。Hayt

31、er el at401提出,在学术创业生态系统中主导企业创立和发展的是研究生而不是大学教师。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在生态系统中无论充当配角还是主角,其作用都是不可置疑的。4.资金在创业生态环境中资金资源发挥着巨大作用。资金资源包括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关于资金究竟在创业的哪个阶段发挥作用,不同的学者持不同的观点。Feldman认为,风险资本和其他支持性条件是紧随而不是先于创业活动的 41 。相比之下,Mahroum更倾向于风险资本要在创业活动开始之前到位 42 。Brown提出了一种更为奇特的说法,即在整个创业活动中都要有大量种子投资者和初创投资者作为储备 43 。除了上面提到的初创企业外,

32、即使是稳健运营的企业,充足的资金支持都至关重要,所以现阶段有很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企业融资相关问题,这样的研究会为创业者寻找可用资金提供方向。5.基础设施Necketal24指出,宏观基础设施包括房产价格和交通。他认为,房产价格过高,交通受限会抑制企业的创立。除此之外,大多数学者研究所关注基础设施都是由科技园区中的孵化器提供的。不同的孵化器提供的基础设施的功能和类型存在差异,所以现存的文献有很大一部分都是研究孵化器类型和作用的,具体如下:Jeffrey指出,孵化器通过评估、指导和咨询等活动,创造了一种使初创企业得以生存的环境,113刘九万,王坤,王萍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与研究趋势第3 期从而帮

33、助它们在最脆弱的初始阶段生存和发展 44。Gustavo45提出,创业孵化器的目标是帮助创业者开发新创意,使它们成为成功的企业。为此,它提供基础设施和管理支持,在业务管理和竞争力方面提供指导;还有一种新奇的观点认为,孵化器通常与一个知识中心(大学、研究所、商学院等)相连接,通过这个空间提供实体办公室、指导、咨询、培训,以及与公共和私人投资者的联系等服务 46 。以上文献均陈述了孵化器的积极作用,但Souza&Beuren47的观点正相反,他们认为,加入某一孵化器,会导致初创企业与其他孵化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更困难,以及通过孵化器也会使得获取资源、资金和贷款变得困难。其实,孵化器的服务质量

34、、交互和协同程度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孵化器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也分不同的阶段:“预孵化”将一个商业创意变成一个合法成立的企业,提供有市场的产品/服务;孵化阶段提供各种简单的服务(如共享空间等基本设施)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通过其提供的服务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和规模经济;孵化后阶段,为已成熟的公司提供扩展服务 48 。总而言之,孵化器的利大于弊,如何趋利避害是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探讨的。6.市场一个初创企业的创立需要成熟的市场作为后盾。在成熟的市场必然有很多企业存在。Brown指出,这些相关企业在创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被低估了 43 。但也有一些敏锐的学者发现了市场中相关企业的重要性,并研究了其作用。如Ma

35、yer49发现,既有相关企业在生态的资源配置中有决定性作用,如吸引劳动力 5 0 、知识外溢 5 1 ;Adams认为,在生态系统的形成过程中,既有相关企业的外部防御起决定性作用 5 2 ;Neck etal24提出,既有相关企业培养了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如果从原公司分离,将会创造新企业。同样,既有相关企业发挥作用会分不同的时期:在早期以新产品新服务的形式为初创企业提供市场支持。中期,有意识地培育和推动初创企业,目的是通过自身的加速器为自己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扩大市场基础。最后,由于商业的互补性和文化的相容性,大企业扮演着收购初创企业的角色 2 4 可见,不论是Isenberg提出的有力的产品市

36、场,还是2 0 1 3 年世界经济论坛所说的可进入的市场,都是既有相关企业在发挥作用。这些企业的存在会是初创企业进人的壁垒,但其在创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决不可忽视。7.政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也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而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制。政府通过税收和补贴影响初创企业的发展。Freitas&Kitson认为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使创业过程实现良性循环,即通过直接创造、提升、培育、进化一个生态系统,促进其创业成功 5 3 。当然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政府需要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和调整政策措施 5 4。Freitas&Kitson55经过大

37、规模的调查发现,与中心繁华地区的公司相比,偏远岛屿地区的公司处于一个相对不太有利的创业生态系统中,所以政府的财政激励政策会更倾向于偏远地区的公司,也就是说,政府在偏远地区的创业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更明显 5 。总之,政府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离不开以下三种手段:提升初创企业的营销形象、使初创企业具备成本优势、降低监管标准。关于政府降低监管标准,主要是通过政策干预发挥作用的。所以,近年来各国政府积极鼓励实施相关创业政策。政府在实施创业相关政策时应保证其独立性,不应和企业的发展政策相联系 5 7 。同时为了达到政策的既定目标,各国提出的创业政策应该逐渐从强调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Thurik&

38、Stam et al58认为,创业政策的转变将从区域创业政策转向创业生态系统的政策。因此,针对性政策的实施逐渐显现其有效性 5 9(四)大学创业教育生态问题的研究PauloLemo他研究型大学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Research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Model)是从政府、教授、学生、孵化器、商学院、创业中心、校友、资本知识与联系、创业公司、物理基础设施、生态系统代理、研发资源、营销体制、技术转让、专利投资组合、技术、创业公司、合作伙伴和114第5 2 卷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供应商等1 9 种因素人手进行分析,指出创新创业教育

39、生态的价值 5 9 DavidJ.Miller601基于特纳边疆理论对大学创业生态作了系统的剖析。大卫J.米勒等Zol-tan J.Acs学者在研究芝加哥大学的创业生态时使用了特纳的“边疆理论”构建了一个框架,以理解美国大学校园是一个创业生态系统。在研究生态系统绩效时,人们会立即想到一个问题:正确地分析单位是什么:国家、省(区、市)、城市、地区,还是更小的单位,比如孵化器或加速器,其实都可能。当代校园创业生态系统提供了特纳边疆理论的特征:可用资产、自由和多样性,同时创造机会,促进创业和创新。以芝加哥大学作为一个案例研究了校园作为创业生态系统的管理和校园生态系统的产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也建立了自

40、己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根据同济大学许涛、严骊两位老师的研究,我们整理了MIT的创业生态系统,包括创业学位、课程体系、法律支持、组织机构、全球教育系统、竞赛系统、论坛及学生社团等部分。四、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现状与未来研究展望(一)创业生态模型的进一步研究Isenberg认为,创业生态系统应该以国家为单位进行研究,所以大多数研究是以国家为单位展开的:包括Acs et al、M i c h a e l&M o r e n o、Sp i g e l等学者。但是Stam&Spigel提出,创业生态系统关注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一个地区内建立起来的文化、制度和网络,所以应该以单一地区为单位进行

41、研究 6 1 。Malecki基于上述观点,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同一个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人力资源、政策等要素存在差异,而这些要素恰是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认同在局部范围内研究创业生态系统 6 1 。如研究小国的创业生态系统适合于使用半径为1 0 0 千米的区域 6 2 。在局部地区研究的基础上,Subrahmanya63指出,创业生态系统在不同的部门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动态,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转向以部门为单位研究创业生态系统。这一方向研究较普遍的是以大学为单位研究学术创业生态系统。除了研究单位不同之外,现阶段开展的研究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根据要素的不同特征进行研究。

42、如Roundy研究了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创业者。他认为对于社会创业者而言,其所处的生态系统除一般要素以外,还包括投资者种类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盈利目标,投资者种类会不同)、足够的支持组织、生态系统的利他主义文化以及可供参考的创业案例 6 4。另外,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女性创业者,如:Brush et al65;Muhammad(6。更有学者认识到了创业生态系统所处市场的变化,指出早期的创业文献关注的是成千上万的小型创业公司,而这些小型创业公司往往由于缺乏客户基础而失败,所以,没有将研究焦点放在客户上。而在数字经济中,情况恰恰相反,初创企业要少得多,每家初创企业都有数百万客户。所以基于此,S

43、ussan&Acs融合数字生态系统和创业生态系统提出了数字创业生态系统 6 7 。具体而言,数字创业生态系统包括数字基础设施(网络)管理、数字用户、数字创业和数字市场等要素,通过这四者的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维持着数字创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运作。(二)创业生态研究进一步拓展的领域本文通过剖析创业生态系统的相关文献,辨析了其内涵与特征。在此基础上,深人研究了创业生态系统结构模型的构成及演进,并且进一步指出基于结构模型的研究现状。分析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与案例分析,仅仅关注创业生态系统中的各要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各要素的协同作用及系统的动态演化进程。(三)创业生态系统各要素的协同

44、及系统的演化基于上述研究发现,现存文献指出了系统内各要素的存在及其发挥的作用,但却极少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及其动态演化。通过研究各要素的相互依赖关系,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由此产生的协同效应;通过研究系统在不同阶段的动态演化过程,可以评估生态系统内各要素随时间变化的相对重要性。另外,在展开上述研究时,除了定性研究与案例分析法外,还可以运用115刘九万,王坤,王萍第3 期创业生态系统:概念、模型与研究趋势定量研究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分析法等。(四)创业生态研究方法的优化与细化研究现存大量文献都是基于定性研究方法和案例分析研究的,不得不说这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主观性,所以未来需要侧重于

45、定量研究。虽然现在也有少量文献涉及定量研究,但是运用定量分析法很难确定衡量各要素的指标。众所周知,在定量研究中指标的选取极其重要,所以未来在选取指标时要反复衡量各指标的权重,必要时可以选取相对重要的指标作稳健性检验。关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越来越趋于细化,根据某一要素的不同特征去研究基于此形成的系统。所以未来可以将特殊的系统与一般化的系统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异同点,从而判断创业生态系统是否存在着子系统。此外,我们应注意到,以不同的单位(国家、地区、部门)进行研究时,应选取不同的相对重要的要素框架,不应一视同仁,这样才能使研究结果更有说服力。(五)创业生态系统与高等教育的关系我国创业教育的探索始于

46、2 0 世纪9 0 年代后期,2 0 1 5 年国办发2 0 1 5(3 6)号文件和2 0 2 1(2 5)号文件的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推动我们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创业活动不仅是一种基于机会的商业活动,也是一种基于机会的社会活动。这种活动与以往的专业性的技术活动和社会活动不同,是跨越专业技术和商业、社会活动的。因此,创业活动在社会层面表现为基于创业生态的商业或社会活动,在高等教育领域则表现为对“以专业分化”为特色的专业教育的一种颠覆。它不仅仅表现为创业教育所涉及的问题与传统商科教育的不同,也表现为与各专业的融合,我们称之为“专创融合”。人才培养和学生成长的各因素的结合,我们更多地表述为“

47、思创融合”。这种具备专业教育颠覆性创新的创业教育,就需要创业教育生态的支持。特纳的“边疆理论”就涉及大学创业生态系统。创新与创业教育区专业的属性并不像以往形成的学科专业那样,是以某一现象、某一类知识或人类的科学活动、社会活动为主线形成的专业教育,如同物理学、数学、经济学等基础科学,也包括艺术学、农学等学科。以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新医科等“新四科”来反映科学的新的发展趋势。不可否认,未来的人才不仅要专业基础扎实、专业领域知识的全面性,更要能够基于科学研究、技术发展找到创新点,从用户需求(市场细分)寻求机会。前者我们称为创新,后者我们称为创业。高校的创新教育不仅仅需要创新方法论,更需要创新与各

48、学科的交合。创业的机会识别与构建,同样不是空洞的理论,从技术创新和社会需求的变化而找到新的机会,这同样需要与各学科的密切结合。基于颠覆式创新理论,创业教育是新兴的一个研究领域,在大学应该以独立部分或独立的机构发展,而不能简单将其归纳为传统学科专业或高校管理的职能部门。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多种要素的支持和互动,从而不断影响传统的专业教育,以实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目标。这个过程就需要大学创业生态的形成。创业教育与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有相通性。传统的专业教育形成以学科专业为特征、以核心教师为中心的创新研究团队。这是高等教育的微观形式。在创业生态形成过程中,以课程、实践、项目孵化、学生社团等

49、各个要素为核心,可以形成许多创业微生态,从而推动大学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形成。大学创业微生态的形成和发展会成为创业教育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点。【参考文献1Hatos Roxana,Hatos Adrian.Individual and ContextualDeterminants of Entrepreneurship:An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Analysis J.Annals of the University ofOradea,Economic Science Series,2010,19(2).2Rosiello A,Avnimelech G,Teubal M.Towards a Sys-temic and Evolutionary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