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遥有此寄.wps.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44010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遥有此寄.wps.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遥有此寄.wps.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本文档共2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2016年下学期宁乡县金海中学七年级语文科导学案 设计:陈胜江 学科组签名: 教务处签名: 上课时间: 月 日 星期 班级: 小组: 姓名: 课型:诗歌赏析 课 题 4、古代诗歌四首 第2课时 累计 3课时 学 习 过 程 流程及学习内容 学法指导 一、解读目标 1、学习目标 1)、我能识记文学常识知识。 2)、我能理解词义和句意。 3)、我能能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4)、我能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 5)、我能赏析词语和句子。 2、读资料了解写作背景: 1)、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2)、李白,字太白,号 ( ),( )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有《 》,后人将李白和杜甫并称为“ ”。我们小学学习过他的诗歌《 》。 二、夯实基础 1、初读诗歌扫除阅读障碍: ①掌握词义和句意: 闻: 左迁: ②翻译诗句的意思,结合课下注释翻译句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③再读:说重点词语释义和诗句的意思(同学间互相提问重点词语和诗句意思) ④三读: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A. 同学们根据诗句的意思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B. 试着有节奏的朗读诗歌,请同桌仔细倾听并找出不当之处 C. 小组共同确定诗句的朗读节奏 三、提升能力: 1、查资料,说说你从此诗的标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2、 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3“我寄愁心与明月”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为什么将“明月”这样的客观事物人格化呢? 4、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梳理 五、过关检测 1、这首诗的作者是 ( ) , ( )代诗人 2、“左迁”一词的意思是 3、“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落尽,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既点明了作诗时间是在( ), ,又渲染了( ) 的气氛,并采用( ) 的手法,抒发了( )。 4、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的地方。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代夜郎国,以见其僻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的想像,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了解目标 了解作者,边塞诗歌 补充: 边塞诗歌: 不会的先圈出来 然后同学间互相解答不会翻译的句子,仍然不会的记录下来请老师讲解。 认真读诗, 重点感悟 【方法指导】 1、 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渲染、烘托、用典、借古抒怀、对照、以乐景写哀情、虚实相生等) 2、 评价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对比、夸张 等) 表达方式(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接抒情等) 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