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病保险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4396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病保险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病保险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病保险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开发研究 年 月第 期总第 期【乡村振兴】收稿日期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精准扶贫背景下我国因病致贫的治理效果与对策研究”()。作者简介 高健(),男,江苏东台人,博士,盐城师范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 盐城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院讲师。大病保险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高健,沈思远,李志鹏(盐城师范学院 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盐城地域文化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江苏盐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 ;常州大学瞿秋白政府管理学院,江苏常州 )摘要:在绝对贫困得以消除并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的背景下,研究多维相对贫困的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 年的 数据,以家庭所在城

2、市是否试点实施农村大病保险为依据构造大病保险指标,从健康、教育、生活水平 个维度构造多维相对贫困指标,通过计量模型实证研究大病保险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实施大病保险使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设置虚假处理组、改变多维相对贫困计算阈值等检验,均表明实证结果具有可靠性。中介效应模型表明,农村大病保险主要通过改善健康水平和提高耐用品消费两个途径来缓解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异质性分析发现,农村大病保险更为显著地缓解了低收入、老龄化、西部等高风险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进一步缓解多维相对贫困,应拓宽大病保险的筹资来源,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统一大病保险政策设

3、计。关键词:农村;大病保险;多维相对贫困;收入水平;老龄化状况;区域差异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实施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消除了绝对贫困,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尽管绝对贫困得以消除,但贫困问题仍将长期存在,更多体现为相对贫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这一新阶段的战略要求。在收入相对贫困的基础上,涵盖健康贫困、生活贫困、教育贫困的多维相对贫困理念进一步丰富了相对贫困的内涵 。反贫困战略向多维相对贫困治理转变,面对更加多元化的多维相对贫困,应由广泛而强力的社会动员向制度化的贫困治理转变,建立以社会政策为核心的治理机制 。重

4、大疾病导致的“因病致贫”曾是绝对贫困治理的首要难题,也是多维相对贫困治理的重要阻碍。重大疾病与多维相对贫困存在关联,例如,重大疾病导致的健康人力资本缺乏会影响劳动力供给及家庭经济收入,形成健康贫困 ;预防未来重大疾病等不确定性风险而进行预防性储蓄,导致家庭当期消费不足,形成生活水平贫困 。年 月,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 提出,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划拨一定比例资金建立大病保险。大病保险以重大疾病为核心目标,一方面通过提供更高的保障水平改善农民健康,另一方面减少预防性储蓄并用于改善当期生活水平,从而可能缓解重大疾病引发的健康贫困和生活水平贫困等多维相对贫困。关于高质量打赢医疗保障脱

5、贫攻坚战的通知 明确指出:“结合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统筹研究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衔接、解决相对贫困的医保扶贫长效机制。”因此,及时跟踪评估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治理和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完善均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选取 年 数据,从教育、健康、生活水平 个维度构造多维相对贫困指标,研究大病保险对我国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并从家庭经济水平、老龄化程度和区域等视角分析影响的异质性。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基于大病保险存在典型的以城市为单位试点的特征,以某一城市的大病保险试点情况间接构造大病保险变量,克服了大病保险参保识别的难题。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一)文献综

6、述相对贫困思想最早产生于“相对收入假说”。早期国外研究中,测量相对贫困仅考虑收入维度,包括以收入中位数 为参照的“强收入相对贫困”,以及进一步考虑社会融入成本的“弱收入相对贫困”。与已有研究围绕收入探讨相对贫困标准的思路不同,指出收入只是相对贫困的表象原因,其本质是一系列基本可行能力被剥夺,进而提出多维相对贫困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相对贫困的理论内涵。基于其思想,和 构建了涵盖教育、健康、生活水平 个维度的多维相对贫困测算方法(简称 法)。采用 法识别多维相对贫困已成为国内研究的共识 。围绕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实证研究十分丰富。在公共政策方面,乔俊峰和郭明悦 认为公共服务通过提升能力和对冲不确定性风

7、险两种途径缓解了多维相对贫困;陈国强等 认为财政转移支付有助于降低陷入多维相对贫困的概率。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方面,吴丽娟和罗淳 认为心理健康通过影响个体主观能动性,间接影响多维相对贫困;裴劲松和矫萌 认为家庭劳动力供给能够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从而有助于降低多维相对贫困;杨思思 研究了社会资本缓解多维相对贫困的效果。在社会保险方面,刘一伟 认为农村社会保险缓解了多维相对贫困,并且弱化了不同维度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于新亮等 认为农村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增加了儿童健康和教育投资,从而有助于缓解多维相对贫困。在医疗保险方面,周坚等 认为,与新农合相比,城乡医保整合提高了整体待遇水平,通过改善健康水平缓

8、解了多维相对贫困。综上可见,已有研究围绕农村多维相对贫困,实证分析了公共政策、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农村社会保险等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在农村社会保险框架中,大病保险于 年试点并于 年开始全面推广,其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研究尚未出现。发挥补充作用且保障水平更高的大病保险能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缓解多维相对贫困,仍有待实证检验。(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重大疾病风险引发的健康贫困和生活水平贫困,可能导致家庭陷入多维相对贫困。而医疗保险制度的核心目的就是防范重大疾病风险 。年,以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为基础的新农合制度开始广泛建立,农民享受到医疗保险的保护。新农合由于筹资规模受限、基金支出设置

9、封顶线以及实际报销比例低等问题,普惠性特点导致其应对重大疾病的功能较弱 。尽管在新农合基础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提高了农民群体的医保待遇,但其仍然属于基本医疗保险范畴,且缓解多维相对贫困的效果有限 。大病保险实施后,经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的合规医疗费用,还可以继续由大病保险按照超过 的比例进行二次报销 。已有研究表明,大病保险的实施使医疗费用的整体报销比例提高 。具有更高保障水平的大病保险将有助于化解重大疾病风险,并缓解可能由此引发的多维相对贫困。为验证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假设 :大病保险能缓解多维相对贫困。由于健康贫困是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引发的健康水平低下,可能导致家

10、庭陷入多维相对贫困状态。世纪 年代的兰德实验证明医疗保险对健康水平存在正向影响 。医疗保险通过医疗费用补偿机制,提高了医疗服务可及性,有助于改善参保者健康水平。但已有研究表明,新农合制度虽然改善了农民医疗服务利用状况 ,但对农民健康水平影响较弱 。因此,由于筹资规模小且保障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农合的健康改善作用。农村大病保险使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使农民医疗服务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有利于促进农民医疗服务利用并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最终缓解多维相对贫困。为验证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假设 :大病保险通过改善健康水平,进而缓解多维相对贫困。由于生活水平贫困是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疾病风险

11、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使家庭维持在较低的生活水平状态,可能导致家庭陷入多维相对贫困之中。世纪 年代预防性储蓄理论提出后 ,相关研究发现参加医疗保险能显著降低预防性储蓄并促进消费 。国内有研究发现,新农合虽能促进家庭消费 ,但作用仅局限于生存型消费 ,对发展型消费影响不足 。因此,由于疾病风险的分散功能较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农合对家庭耐用品的消费。农村大病保险化解疾病风险的能力大幅度增强,有助于缓解农民应对长期疾病风险的顾虑并进一步降低农民预防性储蓄行为,从而显著促进家庭冰箱和空调等耐用品消费 ,进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并缓解多维相对贫困。为验证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假设 :大病保险通过促进耐用

12、品消费,进而缓解多维相对贫困。三、研究设计(一)计量模型为准确评估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构建如下计量模型:。()其中,表示研究对象,表示年份,代表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状态;代表农村大病保险;代表一系列影响多维相对贫困的控制变量,代表随机误差项,其余符号表示待估参数。为检验大病保险通过某一中介变量影响多维相对贫困的中介效应,借鉴已有研究的做法 ,进一步构建如下计量模型:,()。()其中,代表中介变量。若、显著为负,显著为正,且系数 小于系数,说明大病保险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多维相对贫困,其余符号表示的含义与式()相同。(二)数据来源选取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简称 )中农村家庭作为样本进

13、行研究。是以劳动力为调查对象的综合性数据库,调查内容涵盖劳动力个体、家庭和社区 个层次。鉴于大病保险于 年月开始试点,年 月起全面实施,为反映大病保险试点效果,仅纳入了 数据库中 年至 年的数据,共得到 个农村家庭样本,其中 年有 个样本,年有 个样本,年有 个样本。(三)变量测度及描述统计被解释变量为多维相对贫困()。采用 法测算多维相对贫困 ,指标选取体系借鉴已有研究 ,选择家庭教育、健康、生活水平 个维度,共 个指标(见表 )。多维相对贫困计算分为 步。第一,第 个家庭在第 个指标上的数值为 ,则对应的单一维度剥夺状态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第 个指标的被剥夺临界值。第二,每个家庭的多维剥

14、夺状态为 ,其中,为第 个指标的权重。第三,第 个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状态 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多维相对贫困的临界值,一般设为 。核心解释变量为农村大病保险()。如果在 数据进行年度微观调查时,家庭所在地级市已经试点实施了农村大病保险制度,则可以认为家庭享受到了农村大病保险制度保障,认定家庭参加了农村大病保险,设置为 ,否则设为。表 多维相对贫困维度、指标、权重与临界值维度(权重)指标(权重)指标解释与临界值健康()营养()家中成人 指数值小于 则为 ,否则为 疾病()家中至少有 人患疾病则为 ,否则为 教育()教育()家中 岁及以上成员平均受教育年限小于 则为 ,否则为 生活水平()燃料(

15、)家里做饭使用非清洁燃料,如煤炭、柴草,则为 ,否则为 厕所()家里没有室内厕所则为 ,否则为 自来水()家里没有通自来水则为 ,否则为 电()家里不通电则为 ,否则为 住房()家庭没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则为 ,否则为 耐用品()家中没有汽车并且下列资产拥有量不超过 项:摩托车、洗衣机、电冰箱、彩电、空调、热水器、电脑,则为 ,否则为 控制变量为一系列影响农村多维相对贫困的因素,借鉴已有研究 ,选择如下变量:一是户主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教育()、健康();二是家庭特征,包括家庭收入()、家庭规模()、老人占比()、儿童占比(),以及社会资本()。表 列出了所有变量的定义和描述统计分析结果

16、,从中可见,所有样本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为 ,这与已有研究对农村多维相对贫困情况的测算结果相近 。而农村大病保险实施情况的均值为 ,表明试点初期农村大病保险覆盖比例达到了 。表 变量定义及描述统计变量名称变量定义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 多维相对贫困:是 ,否 农村大病保险:实施 ,否 户主年龄 户主性别:男 ,女 小学及以下:是 ,否 初中:是 ,否 高中:是 ,否 大学及以上:是 ,否 户主健康状况:健康 ,不健康 家庭人均收入(取对数)家庭人口数 家庭 岁以上老人占比 家庭 岁以下儿童占比 家庭礼金支出总额(取对数)四、实证结果及分析(一)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估计实证分析大病保

17、险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见表 。如模型 所示,在未加入任何控制变量的情形下,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系数为 。这说明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存在显著影响,但在混杂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这一影响效应并不准确。在先后控制户主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社会资本特征后,如模型 模型 所示,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系数降低,分别降至、。由模型 模型的系数变化表明,在逐步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后,得到了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真实影响效应。考虑到多期数据中可能存在随着时间变化而影响多维相对贫困的情况,进一步引入时间虚拟变量,控制时间效应。如模型 所示,大病保险对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为

18、 。其政策含义为,与没有参加农村大病保险的农村家庭相比,参加农村大病保险使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降低 。可见,农村大病保险的试点实施,确实在治理农村多维相对贫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 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影响的基准模型变量模型 模型 模型 模型 模型 ()()()()()()()()()()()()()()()()()()()()()()()()()()()()()()()()()()()()()()()()()()()()()()()时间效应否否否否是样本量 注:,分别表示在 ,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括号内为稳健标准误,回归采用的是 模型,表中系数为平均边际效应,下同与已有社会保障子项目相关

19、研究进行比较发现,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符合理论预期,并在贫困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已有研究得出的城乡统筹后基本医疗保险有效地降低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的结论相比 ,本研究得出的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方向与其一致。这一结果表明,在与城市接轨的农村基本医疗保险基础上,侧重重大疾病的农村大病保险将有助于进一步缓解农村多维相对贫困。与已有研究得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降低 的结论相比 ,本研究得出的农村大病保险对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方向与其一致。从系数大小而言,本研究得出的影响效应更高。存在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采用“财政完全兜底基础养老金 个

20、人缴费建立个人账户”模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仍然较低,其产生的经济效应对多维相对贫困影响有限,而农村大病保险大幅度提高了农村医疗保险补偿水平并产生较强的健康效应和消费效应,从而农村大病保险在应对多维相对贫困风险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同时,实证结果中的其他控制变量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均符合理论预期。如模型 所示,户主年龄越大,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当户主年龄到达一定程度时,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增加;与户主为女性的家庭相比,户主为男性的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与户主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家庭相比,户主教育为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的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分别显著降低 、,并且呈

21、现出更高的教育程度对多维相对贫困缓解作用更大的特点;与户主身体不健康的家庭相比,户主身体健康的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表明健康是造成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人均收入每增加 ,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表明收入多寡依旧是多维相对贫困的重要衡量指标;家庭人数每增加 人,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而家庭中老人、儿童占比每增加,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则分别显著增加 、,表明老年人和儿童等非劳动力群体占比过高对多维相对贫困影响更为明显。此外,家庭人情支出每增加 ,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表明家庭社会关系数量越多越有助于缓解多维相对贫困。(二)反事实检验和稳健性检验为检

22、验基准模型实证结果的可靠性,设置虚假处理组进行反事实检验,同时通过调整被解释变量的计算阈值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如表 所示。第一,将未试点城市样本设置为虚假处理组。为检验农村大病保险参保对多维相对贫困的显著影响并非偶然性,研究选择一些并未试点农村大病保险的城市样本构造虚假处理组进一步检验。如模型 和模型 所示,在选择两组虚假处理组进行实证的情形下,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变得并不显著。这一结果表明,确实是因为农村大病保险的实施才产生了对样本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显著缓解效果。表 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影响的稳健性检验和反事实检验变量反事实检验改变多维相对贫困阈值模型 模型 模型 模型

23、 ()()()()控制变量是是是是时间效应是是是是样本量 第二,调整被解释变量的计算阈值。基准模型中多维相对贫困状态阈值采用的是 这一国际通用标准,但各国多维相对贫困实际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适用的阈值也可能不同。因此,再次选择了 和 作为计算阈值,分别计算其对应的多维相对贫困状态,并进一步检验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如模型 和模型 所示,农村大病保险使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分别显著降低 和 。这一结果表明,即使改变多维相对贫困的计算阈值,采用更加宽泛或更加严格的标准界定多维相对贫困状态,大病保险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仍然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三)影响机制检验为验证大病保险影响多维相对贫困的

24、机制,从疾病贫困()、耐用品贫困()两个角度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实证结果见表 。如表 中模型 和模型 所示,无论是否引入控制变量,农村大病保险对疾病贫困发生率的降低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该政策的实施确实改善了家庭整体的健康状况。而在引入控制变量的的情形下,农村大病保险使家庭疾病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为检验疾病贫困是否是大病保险影响多维相对贫困的机制,将疾病贫困引入大病保险影响多维相对贫困的计量模型。如模型 所示,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显著且系数的绝对值为 ,低于表 模型 的回归系数。这一结果符合中介效应模型的要求,从而表明疾病贫困确实是大病保险影响多维相对贫困的机制之一。如表 中模型 和

25、模型 所示,无论是否引入控制变量,农村大病保险对家庭耐用品贫困发生率的降低同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该政策的实施使家庭耐用品使用有所增加,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在引入控制变量情形下,农村大病保险使家庭耐用品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将耐用品贫困引入大病保险影响多维相对贫困的计量模型中,如模型 所示,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显著且系数变为 ,影响效果低于表 模型 。这一结果符合中介效应模型的要求,表明农村大病保险通过改善家庭耐用品消费缓解了多维相对贫困的发生率。因此,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大病保险影响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缓解家庭疾病贫困、耐用品贫困两条路径来实现的。表 农村大病保险

26、影响多维相对贫困的中介效应变量模型 模型 模型 模型 模型 模型()()()()()()()()()()()()()()控制变量否是是否是是时间效应是是是是是是样本量 (四)异质性分析整体而言,农村大病保险能显著降低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但由于初始多维相对贫困程度与家庭特征存在较大关联,不同特征家庭可能受到农村大病保险的影响效应也存在差异。首先,由于收入水平与多维相对贫困直接关联,因此研究农村大病保险对不同收入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影响的异质性。以家庭人均收入为依据计算家庭所处分位点,并将处于 、分位点的家庭划分为类子样本,进一步检验农村大病保险对不同收入层次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从表 模型 模型

27、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大病保险使低收入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而对其他更高收入层次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与高收入家庭相比,低收入家庭面临的多维相对贫困问题更为突出。一方面,大病保险可以通过费用补偿机制来提升低收入家庭的医疗服务水平,进而帮助低收入家庭摆脱疾病贫困;另一方面,在大病保险实施后,在医疗保障待遇水平整体提高的情形下,能有效缓解家庭预防性储蓄行为并促进低收入家庭消费增加,进而有助于低收入家庭摆脱消费贫困。因此,农村大病保险对低收入家庭的边际效果更大。表 农村大病保险对不同经济水平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变量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模型 模型

28、 模型 模型 模型 ()()()()()控制变量是是是是是时间效应是是是是是样本量 其次,由于人口老龄化与多维相对贫困相关联,因此考虑农村大病保险对不同老龄化程度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的影响。参照老龄化划分的国际标准,以 岁以上人口占比是否超过 作为判断标准,将样本家庭划分为老龄化家庭和非老龄化家庭。由表 模型 和模型 的结果可知,农村大病保险使老龄化家庭、非老龄化家庭的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分别显著降低 、,且对老龄化家庭的影响效果大于非老龄化家庭。可能的原因在于,老年人口占比更高的老龄化家庭,其疾病发生率更高,且由于收入水平降低伴随着消费减少,从而疾病贫困和消费贫困等多维相对贫困问题更为明显

29、。因此,农村大病保险对老龄化家庭的边际影响更大。此外,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该区域农村人口多维相对贫困状况密切相关,这也可能造成农村大病保险对不同地区的样本人群产生的多维相对贫困治理效果存在差异,故而本研究将样本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 个子样本,分别研究农村大病保险对各地区多维相对贫困影响效果的差异情况。从表模型 模型 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大病保险使西部地区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但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家庭的影响不显著。可能的原因在于,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经济水平更弱,以经济为支撑的健康、生活、教育均受到限制,多维相对贫困现象也更为严重,大病保险对西部地区的边际影响更大。表

30、农村大病保险对不同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变量老龄化非老龄化东部中部西部模型 模型 模型 模型 模型 ()()()()()控制变量是是是是是时间效应是是是是是样本量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一)结论本文采用 年 数据,从教育、健康、生活水平 个维度构造多维相对贫困指标,以样本所在城市是否试点农村大病保险作为判断标准,构造农村家庭大病保险指标,实证分析了大病保险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发现:()实施大病保险使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 ;()选择两组实际未实施农村大病保险的样本作为虚假处理组,反事实检验的结果不显著,选择 和 作为多维相对贫困状态的阈值,发现实证结果仍然具有稳

31、健性;()中介效应模型发现,农村大病保险主要是通过缓解疾病贫困、耐用品贫困来降低相对贫困发生率;()农村大病保险缓解多维相对贫困存在着群体异质性,即显著缓解了低收入家庭、老龄化家庭、西部地区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整体而言,农村大病保险显著改善了农村多维相对贫困,但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的农村大病保险对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程度仍然有待提高。(二)政策建议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如下 点政策建议。第一,拓宽大病保险的筹资来源,提高保障水平。在筹资方面,现行大病保险基金主要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一定比例或固定人均筹资额划拨,整体筹资规模仍然较低,并且筹资高度依赖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其保障水平和运行都会受到基本医

32、疗保险运行的间接影响,应在大病保险试点运行取得一定经验后,探索建立独立的筹资体系。同时,引入差异化的缴费机制和待遇机制,满足重大疾病风险下不同群体的缴费参保意愿,扩大农村大病保险的筹资规模。此外,在大病保险基金允许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起付线,提高大病费用段的报销比例以及调整封顶线,更大幅度地提高大病保险的保障水平。第二,完善医疗服务和基础设施,缓解多维相对贫困。在健康水平改善中,大病保险通过调节医疗服务价格,仅仅增强了医疗服务的价格可及性。但对于农村地区而言,获得优质医疗服务的距离较远,可及性仍然较低。同样,在耐用品消费的改善中,大病保险虽然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但受到地理位置的束缚,耐用品

33、的可及性较低。一方面,通过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优化分级诊疗制度等措施完善了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增强了农民医疗服务的可及性,缓解健康贫困;另一方面,通过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增强了农民消费可及性,缓解了生活水平贫困。第三,统一大病保险的政策设计,缩小区域差异。区域间政策设计不统一是区域间多维相对贫困治理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年试点以来,各省(区、市)均结合自身情况开展大病保险试点工作,筹资、起付线、报销比例等具体设计差异较大,且仅一部分地区未设置基金封顶线,应在总结 年以来大病保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全国层面的大病保险规范文件,规范并统一各省(区、

34、市)大病保险的政策设计。此外,区域间医疗保险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医疗保险管理仍然停留在市级统筹阶段,应在总结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经验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区域间的医疗保险基金调剂机制,理顺各级政府间的医疗保险责任划分关系,将大病保险统筹层次提高至省级甚至全国。注释:目前,国内微观调查数据库均未对农村大病保险参保情况进行统计,从而大病保险变量的构造较为复杂。年以来,农村大病保险制度是以地级以上城市为单位进行试点,不需要参保者额外缴费,直接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划拨资金建立大病保险基金。只要样本所在城市实施了大病保险,则新农合参保者自动参加大病保险。因此,样本所在城市是否试点大病保险可以作为样本是否参加

35、大病保险的代理变量。“”挑选的反事实地级市为陇南市、张掖市、武威市、邢台市、廊坊市、许昌市、商丘市、开封市、平凉市。“”挑选的反事实地级市为攀枝花市、喀什地区、宜春市、临汾市、普洱市、玉溪市、百色市、来宾市、遵义市、齐齐哈尔市。参考文献:王小林,冯贺霞 年后中国多维相对贫困标准:国际经验与政策取向 中国农村经济,():叶敬忠 中国贫困治理的路径转向:从绝对贫困消除的政府主导到相对贫困治理的社会政策 社会发展研究,():林闽钢 相对贫困的理论与政策聚焦:兼论建立我国相对贫困的治理体系 社会保障评论,():陈志钢,毕洁颖,吴国宝,等 中国扶贫现状与演进以及 年后的扶贫愿景和战略重点 中国农村经济,

36、():,:,():,():,():王小林,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估计和政策含义 中国农村经济,():孙久文,夏添 中国扶贫战略与 年后相对贫困线划定:基于理论、政策和数据的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乔俊峰,郭明悦 基本公共服务能有效提升脱贫质量吗?:基于多维贫困和多维贫困脆弱性的视角 财政研究,():陈国强,罗楚亮,吴世艳 公共转移支付的减贫效应估计:收入贫困还是多维贫困?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吴丽娟,罗淳 心理健康与进城农民工的多维贫困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裴劲松,矫萌 劳动供给与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减贫 中国人口科学,():杨思思 社会资本、劳动力流动对平原地区农户多维

37、贫困的影响:基于礼泉县和泾阳县的调研数据 开发研究,():刘一伟 社会保险缓解了农村老人的多维贫困吗?:兼论“贫困恶性循环”效应 科学决策,():于新亮,严晓欢,上官熠文,等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家庭相对贫困长效治理:基于隔代照顾的视角 中国农村观察,():周坚,周志凯,何敏 基本医疗保险减轻了农村老年人口贫困吗:从新农合到城乡居民医保 社会保障研究,():姚岚,熊先军 医疗保障学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李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效果分析:基于全国 省 行政村 户的实地调查 政治学研究,():王琬 大病保险筹资机制与保障政策探讨:基于全国 省 大病保险实施方案 的比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

38、文社会科学版),():张博,咸胜玉,王永超,等 宁夏大病保险实践的启示 中国医疗保险,():,:,():解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福利效应分析:微观数据的证据 人口与发展,():刘晓婷 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基于浙江省的实证研究 社会,():赵为民 新农合大病保险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健康吗?财经研究,():,():,():白重恩,李宏彬,吴斌珍 医疗保险与消费:来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证据 经济研究,():马双,臧文斌,甘犁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分析 经济学(季刊),():蔡伟贤,朱峰“新农合”对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的影响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高健,丁静“病有所医”能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吗?:来自新农合大病保险试点的证据 消费经济,():,:,():郭熙保,周强 长期多维贫困、不平等与致贫因素 经济研究,():汪三贵,孙俊娜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测量与瞄准:基于 年中国住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中国农村经济,():,(;,;,;,):,:;(责任编辑:吴旭辉)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