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体验到体现:经典作品诵读中朗诵者对于副语言的把控.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4132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1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体验到体现:经典作品诵读中朗诵者对于副语言的把控.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从体验到体现:经典作品诵读中朗诵者对于副语言的把控.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从体验到体现:经典作品诵读中朗诵者对于副语言的把控.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声屏世界 2023/6 下SHENGPINGSHIJIESHENGPINGSHIJIE副语言在朗诵中的引导作用“朗诵”最早指大声诵读或高声吟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用响亮有力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在朗诵艺术中有声语言发挥着“显性”作用,副语言则有着不可忽视的“隐性”作用。两者共同作用下才能创作出优秀完整的艺术作品。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创立者张颂认为,副语言是语言的副产品,伴随着语言,附属于语言,辅助语言共同完成表情达意、言志传神的任务。在将书面语言通过二次创作以有声语言的形式展现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传递文字信息更要传递情感,副语言在其中发

2、挥着引导作用。美国行为语言家朱迪 C.皮尔逊将副语言分为四个部分:面部表情和动作、空间和触摸、声音形式、服饰和其他饰品。本文则主要分析具有主观性的眼神、表情和动作在朗诵艺术中的运用。从朗诵艺术创作者角度来说,在朗诵时,朗读者并非全程不间断地进行语言表达,而副语言却贯穿始终,传递着倾向性的可视信息。在一定的语境下,它不仅通过眼神、动作来替代和补充部分有声语言的表达,还能辅助有声语言立体生动地传递信息。朗读者可以通过副语言来协助自己营造并沉浸至规定情境,与文本情感产生共鸣。在经过筛选并进一步进行艺术创作后,也可以借助副语言引导听众进入相应情境中,与观众再次进行情感共鸣。因此,在借助副语言辅助表达时

3、,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使朗诵作品更能激发听众在情感上的价值认同。副语言不仅可以协助朗诵者在舞台上传递情感,更能带动朗诵者对朗诵文本进行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再创作的灵感。朗诵者的前期创作过程和最终的舞台呈现都离不开副语言的协助。下文将从朗诵者前期体验到舞台体现两个阶段探讨副语言在朗诵艺术中的引导作用,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朗诵者在朗诵中更好地把控副语言。朗诵者运用副语言时存在的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的号召下,各类朗诵节目、朗诵活动让朗诵艺术重回大众视野。但由于缺乏创作经验和创作能力有待提高,在经典作品诵读(以下简称为“经典诵读”)时,经常会出现以下两个问题:朗诵方式固化遥在练习过程

4、中,人们会欣赏名家作品并不自觉地模仿其表达方式。优秀作品中声音的运用、肢体的表达、眼神的转换将观众有效地带入他们所创建的情景当中,共同进入“当下”的状态来切身体会文章的情感。但部分朗诵者认为和“范本”一样在固定的字词中与名家一样抬手、挥舞手臂、微笑点头就可以达到一样的效果。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运用自身经验、观念和审美体验,通过一定的媒介和语言,将特定的内容和形式转化为艺术形象、艺术作品和艺术文本的创造性活动。朗诵艺术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导向性和风格化,一味地模仿他人的表达并不能创造出具备个人特色和创新特点的朗诵作品。在模仿的过程中此类现象频发。例如,在结尾处一定要高声呐喊,举起手臂来展现“结束感”。

5、但朗读者自身的情绪和身体本能并没有触发这个动作,这不仅影响自身情感表达的流畅性,也会让听众出现审美疲劳。在此并非是要抨击这类动作表达,而是发现了副语言与作品表达之间出现“断裂”的情况,不仅没有为作品锦上添花,反而让听众明显感觉到朗诵者“不舒服”,打破已构建好的规定情境。在经典诵读中,由于朗诵者对作品内涵理解不够深刻、身体动作的匮乏和内心表达的缺失,让朗诵者即便有了情感表达的诉求,也无法流利、自信、正确地利用肢体和眼神与听众从体验到体现:经典作品诵读中朗诵者对于副语言的把控阴 李艳纪文摘要院在经典作品诵读活动中袁朗诵者在舞台上表演时需转换成听众可欣赏的表现方式袁有声语言与副语言合理有效地结合可以

6、帮助朗诵者在朗诵经典诗文时更富有感染力袁从而与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遥 通过探索主观性的副语言院肢体尧表情尧眼神在朗诵中的引导作用袁从前期备稿体验到舞台呈现的角度袁讨论朗诵者在运用副语言时出现的误区及解决方式袁增强经典作品诵读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尧树立文化自信方面的作用遥关键词院副语言 朗诵艺术 经典诵读基金项目院2021 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野新文科背景下朗诵与新媒体融合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冶渊HNJG-2021-1369冤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遥实践与创新金话筒36声屏世界 2023/6 下SHENGPINGSHIJIESHENGPINGSHIJIE进行沟通,退而求其次模仿别人的所谓“

7、正确的方式”使诵读作品的呈现效果大打折扣。如此看来,作品表达方式固化的原因有二:一是一味地模仿,丢失了自我表达;二是不能有效正确地利用副语言辅助表达。缺乏情感共鸣遥 朗诵艺术缺乏将文本情感转化为现场语境的能力就无法真正打动听众,更不要说与之进行深度互动和情感融合。经典诗文作品所描绘的年代、社会情况、人文风景等都与当下相差甚远,朗诵者在表达时需要基于经典作品的文稿内容和所处时代背景为依据,进行感悟和思考使人们的情感律动与文字之前产生情景交融的画面。例如,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所表达的是回忆自己年轻时在战场上意气风发的场景,再感慨如今步入暮年无法继续施展拳脚的遗憾。其中情感的转化需要

8、朗诵者回忆驰骋战场骑马射箭,耳边呼啸而过的只有风声、马蹄声、弓箭声、嘶吼声的场景,再到如今只能在月下束起垂落在耳边的白发独自饮酒的情形,这些情感的转折都需要明确。很多朗诵者朗诵时只知道情感立意却抓不住具体感觉,无法对文字场景进行详细的感知和想象,单纯依赖声音技巧去处理文字,无法打动自己更无法打动听众。如史铁生的 秋天的怀念,很多朗诵者在朗诵时忽略了作者长久以来被病痛折磨,只有单纯地嗔怪和愤怒,更无法理解失去母亲的遗憾和心痛。缺乏生活经验、缺少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无法敏锐地捕捉情感,导致朗诵者无法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无法完整真实地表达文章立意。若想使诵读作品能够在舞台上打动听众,需要先打动自己。能

9、否准确把握情感,直接影响朗诵者对文字的把握和后期舞台呈现效果。副语言在情感体验中的运用人们常说朗诵时需要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情”从何来?在此过程中朗诵者可以借鉴表演艺术中的方法在感受力和想象力的共同作用下来体验诗文中的“情”。作为朗诵者在进行二次创作时,更要了解优秀经典作品中的立意和内涵,才能“进入”作品去探寻作者“为什么说”“为什么这么说”,也为后期创作提供情感依据。调动情绪记忆进行情感体验。在朗诵过程中,朗诵者需要与文本作者进行情感上的共鸣。基于对文本含义的深刻领会,再从自身出发,从现实经历中寻找与文本中类似的情感进行“替代”,在此真情实感上进行创作。朗诵者需要打破“第三者”视角,唤醒自

10、身的情感体验,如此更容易找到“体验感”。经典诗文中很多关于思乡的作品,人们在朗诵时可以从自己过去的情感经历中,调动关于对家乡或某一地点的思念,再或者对亲人、朋友的想念这一部分的记忆,借此寻求自己与作者的情感共鸣。通过唤醒情绪记忆进入情境后感受身体的变化,身体会产生对应的情绪反应。可以在今后的创作时,利用会产生情绪的身体动作唤起对应的生理上的情感状态,此刻的情感是真实发生在创作者身体内部的。由真实经历和真情实感出发的创作,朗诵者更容易相信规定情境,达到松弛的状态利用肢体和表情协助有声语言的表达。利用想象力进行情感体验。经典诗文中的家国情怀、爱恨离别、壮志难酬等是我们不曾切身体会过的情感经历。这就

11、需要调动丰富的想象力来协助朗诵者对文字作品进行补充和深化,由此建立内心视像与文章共情。有些情绪记忆只需要通过想象力在脑海里想一个细节就可以调动出情绪,而有的却激不起水花,所以运用“替换”的方法将需要朗诵者运用想象力。例如,将进酒 是李白在豪饮之后借酒消愁,内心的失望与自信交织,悲愤与抗争在此刻一吐为快,再结合诗人李白豪纵狂放的个性。人们在朗诵的过程中就不能过于呆板,即便人们没有类似经历也可进行想象。醉酒后眼神时而迷离时而清醒、脚步稍有踉跄却也能立住、说到激动处会挥舞手臂等,这些看似毫无章法却准确表达内心情感的肢体动作都可以协助人们去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感从而与文章共情。在练习时,利用想象力结合副语

12、言去体验作者当下的情感:在什么场合,和什么人,做什么事,从穿着到桌上的物品都结合文章进行细致的想象之后,在脑海中就构建了规定情境。最后,再将这些动作、眼神进行提炼,选取最精准的部分协助人们表达。想象力是创作的先锋,从作者的角度去探索经典诗文的内涵,真实的生活在假定的规定情境当中去探寻作者表达的意图,避免副语言过于符号化。副语言在舞台体现中的运用朗诵是朗读的舞台表现形式属于表演艺术范畴。现代朗诵的“表演性”还强调了大众参与,且这种大众参与是双向的:表演者的大众参与和听众的大众参与。朗诵者在舞台上进行呈现时需要转换成观众可品味的审美情趣的表现方式,要求朗诵者在诵读中重视肢体、表情、眼神的练习。肢体

13、动作遥 立足于舞台时,首先要使肢体保持松弛的状态。过于紧张或松懈都会影响朗诵者的状态。身体状态直接体现了人们的心理状态,有些朗诵者过于紧张无法在朗诵过程中自然流畅地利用肢体。动作过于繁琐或幅度过大都会扰乱情感的表达,观感上也有碍美观。经常有朗诵者开口之前身体处于僵硬状态,或走上舞台时出现同手同脚的情况。部分朗诵者在情绪高潮时手高举到一半出现迟疑的状况“被迫”将动作做完整,反而打断了情感的延续,使朗诵者和听众都跳出规定情境。朗诵者在选取一些特定年代的作品时,需注意体态的变实践与创新金话筒37声屏世界 2023/6 下SHENGPINGSHIJIESHENGPINGSHIJIE化。例如,武将的站立

14、是两腿分开,后背夹紧,更体现英勇的气度;而文人则是脖颈、背部都挺直,相较于前者的动作幅度更小;不同朝代由于服饰和礼仪的变化还要对动作进行细致的规范等。肢体动作是随情感的转变而自然出现的,朗诵者需要做的工作是选取其中合适动作放到舞台展现上,并非只靠设计而来。在此需要明确一点:在朗诵者进入舞台范围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营造符合文本情景的氛围,演出已经开始。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树立信念感,在规定情境中给予自己肯定,提高利用肢体动作协助表达的主动性;其次收放有度,练习和当众演出最大的区别就是“被观看”,听众带来的刺激容易使朗诵者在舞台上失控。这就需要朗诵者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有意地控制肢体动作,从而形成肌肉记忆

15、融入到有声语言的表达当中,在主观情感需要肢体动作配合时才能正确、到位的发挥副语言的辅助作用。表情的控制遥五官在艺术表达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表情的控制影响主观情绪的表达。文本中出现“笑”“悲”等有明显指向性的情绪时,朗诵者不仅需要声音的处理还需同步在表情上进行体现。由于人类情感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例如:“笑”也因不同的心境有不同的内涵:快乐、喜极而泣、苦笑、冷笑等,“悲喜交加”的情绪也频繁出现在经典作品中。这时需要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正确把握情感的走向,运用朗诵表达的内在技巧进行艺术创造,寻找与之对应的表情。朗诵者在文本作品时还需查看参考文献资料、纪录片等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例如:李

16、白,一路高歌畅饮潇洒自如,但他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情感的表达依然有所不同,在他人生最后阶段的创作和以往的心境相差甚远。朗诵者在进行表达时就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别,揣摩作者“当下”的心境,在诵读过程中进行细致的调整。在练习过程中,朗诵者可以通过照镜子及视频录制的方式来练习、调整和控制面部表情。眼神的控制。在副语言的运用中眼神尤为重要,许多朗诵者因舞台经验不足,对当众表达有羞涩甚至是恐惧情绪,这一情绪将直接通过眼神传递出来。除了上文提到的树立信念感、习惯“被观看”,还需进行眼神的训练:寻找不同情感状态下眼神的变化、转换眼神时的自然流畅和不同的眼神带给观众不同程度的感受。朗诵者的生理和心理是相互作用的,眉头

17、紧锁会使心理上产生“烦躁”“不安”等心理上的情绪变化,当朗诵者心理上产生这种情绪同样会表现在生理也就是面部表情上。可以在练习时揣摩不同眼神变化在经典诵读中的运用,例如,木兰辞 中木兰的三种变化,由大家闺秀到女扮男装上战场再到回归女子身份,在不同生活背景下的木兰眼神定是不同的。大家闺秀的温婉,战场杀敌的骁勇,回归女儿身后的坚毅中捎带羞涩。准确把握眼神的变化需要朗诵者多观察生活、保持对生活的敏锐度,揣摩不同情绪下生理和心理上细微的变化。做到先敢于展现,再控制,不仅要准确传递信息更要为观众所接受和认同。副语言在朗诵过程中辅助有声语言进行表达,但又不完全受制于有声语言。朗诵作为一种具有双向参与性的艺术

18、形式,副语言合理有效地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魅力,更立体地展现经典诗文中的立意和情感,从而与听众产生情感上的深度共鸣。诵读经典的意义在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对优秀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朗诵者需将副语言与有声语言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助力优秀经典作品的推广和传播。渊作者单位院湖南师范大学冤注释院 淤愚高原.朗诵的野前世今生冶:朗诵词义的历史变迁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1):161-162.于张颂.播音语言通论要要要危机与对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24.盂谢伦浩,杨多.播音主持副语言的学理定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

19、6,38(05):103-107.榆高鸽.角色创作方法要要要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迈克尔 窑 契诃夫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报),2021(03):116-126.虞饶敏莉.谈朗诵艺术中野以情带声尧声情并茂冶的重要性及教学对策J.戏剧之家,2021(10):193-194.参考文献院1张颂.播音语言通论要要要危机与对策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24.2高原.朗诵的野前世今生冶:朗诵词义的历史变迁探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37(11):161-162.3谢伦浩,杨多.播音主持副语言的学理定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05):103-107.

20、4高鸽.角色创作方法要要要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到迈克尔 窑 契诃夫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报),2021(03):116-126.5金重建.论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9):85-89.6金重建.论电视播音主持副语言创作的功能与规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9):85-89.7饶敏莉.谈朗诵艺术中野以情带声尧声情并茂冶的重要性及教学对策J.戏剧之家,2021(10):193-194.8朱俊瑛.当代朗诵艺术的特点与创新J.青年记者,2018(32):79-80.9詹姆斯 窑 马丁,米歇尔 窑 扎帕维尼娅,吴启竞,王振华.副语言意义研究要要要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J.当代修辞学,2018(01):2-33.实践与创新金话筒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