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焦作市第十八中学 常立夏我了解了很多家长,都说孩子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热爱学习,更多情况下,是讨厌学习,自己苦口婆心,但仍然无济于事孩子总难使自己满意,孩子在学校里,总是问题多多,每一刻都需要你在旁边,自己累的半死,但没见孩子有多大长进看别人报班,就为孩子报了很多,但是效果不佳,很无可奈何。我也问过一些学生,他们最讨厌父母说:上学是为了你自己;你看谁谁家的小孩学习多好;你是不是不想学了等等,初中学生已经不是婴儿,大道理都知道,那么以上不是激将法,是激起学生的叛逆法,这样孩子和家长就是矛盾的双方,看上去很难调和,其实归根结底,孩子就是没有学习动力,无法进行自主学习
2、。孩子有了学习的动力,才能付出行动。那么我们联系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行自主学习?第一,形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年级越低的表现越明显。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例如,一个学生初学数学,感到很困难;他坚持学习,只是因为他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但对数学本身并不感兴趣,这时他主要是依靠意志来完成学习任务。而如果他经过努力学习,掌握了数学的某些知识,取得
3、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对数学本身感兴趣了,这时他不再以学习数学为苦,而以学习数学为乐了。只有在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学习的最佳动力乃是对所学科目的兴趣。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中指出:“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场景,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数学教学由这
4、样几个环节组成: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学习内容表的能力(学习内容表是指,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获取
5、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去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 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对这种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不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的专门测验,只需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表现即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重视问题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的探索才会主动,才会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有所发现,从而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才会得以培
6、养和提高,创新学习过程才会得以优化。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多少,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不断创设有创意的、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数学知识、规律的魅力。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景、实物、实事、实情入手,采用猜谜、讲故事、辩论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新颖、别致的情景,使学生产生
7、疑问,激发探索的欲望,乐于发现问题,乐于创新学习。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不断深化学习动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策略。所谓“成功的喜悦”是指学生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当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时,就能产生“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每一个学生从内心来说,也都希望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表扬,这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美国的盖茨也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 基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积极因素,对其多加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享受成功
8、的满足和喜悦,能使学生产生再接再励、积极向上的力量,这一点是绝不能忽视的。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对学生所表现出的热情、认真态度和一定的期待性,特别是鼓励,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学生取得点滴成绩时,教师含笑点头,学生会因此信心倍增,这种信心可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尤其是学习困难生,他们也有一种“不能比别人差”或“要胜过别人”的心理,更应善于发掘他们的闪亮点,那怕是很微小进步,对他们来说也是不容易的,应及时予以鼓励。这些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到促进作用。如本班有一个男生,特爱篮球,为了训练篮球,他不怕严寒酷暑,在篮球比赛中表现突出,为学校篮球队争得了许多荣誉,但他对学习不太感兴趣,考试常常不及格。于是,
9、首先在班上表扬他在篮球方面取得的成绩,然后请他谈谈成功的秘诀,最后引导他在学习上也应发扬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只要他努力学习,成绩也一定会提高。经过这次表扬之后,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他看到了自己的优势,有了信心,不但更加爱好篮球,而且也渐渐地爱上了学习,成绩逐渐提高。成功感是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学生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它能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应不断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的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一次成功就会增强自信心,学生回答问题就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只要体验依次成功,便会激起无休止地
10、追求意念和力量。”学习上的多次成功,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其积极意义和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反复成功可以促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渴求学习,可以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成新的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学生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索的乐趣。学生品尝到自主探索带来的成功甜美时,他会再次追求这种情感体验的愿望。三、彻底转换教师角色,保证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教师应着力改善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充分的时间,使学生进一步经历观察、
11、实验、猜想、推理、反思等活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努力营造一个全体学生积极学习的环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更多的课堂时间让给学生,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全过程。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四、构建学生为主体的数学课堂,使学生感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克服困难的自信心、意志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12、都可以通过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概括、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来培养。教师就是为学生作好这一切,营造氛围,品尝成果。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与任务,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学生的需要;通过启发、诱导、设疑等导向作用,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数学信息,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动眼、动口、动脑中学习数学,学会创新。案例:教学“解直角三角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A同学:从处向处钻个洞,测洞深。C同学:这不是费力问题,点无法确定。D同学:因为、均已知,应该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去解决:?。
13、这实在是一个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提出可以使学生感到具体的实际问题就在自己身边等待解决,增强了主动意识,激发了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能自主地获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学会自主探究,学会合作交流。在轻松愉快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无疑这对他的成长作用是不可估量。五、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要做到:合理分配每天的学习任务。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每天能够完成的单元,并坚持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无论如何不能给自己以任何借口推迟完成原定计划。 (2)合理规划每天的时间。把必须完成的工作尽可能安排在工作时间内完成,把既定的学习时间保留出来,养成利用每天的零星时间学习的习惯。 (3)按照既定的时间
14、表行事。学习时间表可以帮助你克服惰性,使你能够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4)及时复习。为了使学习能够有成效,应该养成及时复习的习惯。研究表明,及时复习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防止遗忘。 (5)向他人提问。在学习中碰到疑难问题,要及时向教师和同学请教,无论你认为自己的问题是多么简单、多么微不足道。应特别注意经常向周围同学、同事请教交流。总之,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等,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
15、愿望。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到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自主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而且还要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使数学知识融入了生活气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对数学知识有了新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学生要体会到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建立起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数学观。他们的学习方式倾向于死记硬背、机械重复。总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不是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所以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议题数学就头疼。学习动机不强,没有学习兴趣。通过数学实践活动的不断开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通过自主探究,讨论探究,合作学习,自主建构新知。从心底明确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应用的广泛。再加上教师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数学知识探究出成果后,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的实用性,不但增强了学习动机,也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建构新知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帮学生树立了正确、积极的数学观。为今后知识的建构打下了积极的情感基础。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了,有了一定的探究能力以及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帮学生建立起了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