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那么 编制人: 批准人: 批准时间: 目 录1、工程概况2、专业工程特点3、执行的、法规4、监理工作流程框图5、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的值6、监理工作的及措施7、旁站监理工程内容、及要求8、现场监理检查记录表式1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其中包括:工程工程名称、建立规模工程、总建筑面积、建筑物高度等;业主、设计、智能化工程总承包或分包等;施工周及质量目的。二本工程智能化系统工程范围涉及本工程的建筑智能化工程主要子分部及其工程量;建筑电气工程特点建筑防雷设计等级、供电负荷等级、配电系统接地制式等;本工程信息点总量;智能化系统物理媒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卫星等
2、;智能化工程系统集成及网络要求;网络系统传输速率、交换点传输速率;2 专业工程特点根据本工程相关的设计技术及建筑物对智能化工程系统的功能要求介绍本工程非线性负荷计算机、变频系统等总量可能对电网的影响即非线性负荷产生的大量谐波对配电系统保护、电能计量、测量、楼宇设备自动化及通信系统等干扰、危及电网运行;智能建筑的环境防静电要求大型智能化系统BUS运行的环境因素故障率要求;3 执行的、法规(1) ?火灾自动系统施工及验收?GB50166(2) ?火灾自动系统设计?GBJ116(3)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GB/T50311(4)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GB/T50312(5
3、)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GBJ93(6)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GBJ132(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JGJ/T16(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GB50168(9) ?智能建筑设计?GB/T50314(10)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GB50045(11) ?平安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12) ?平安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GA/T74(13)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8.18(14) ?防盗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15) ?楼宇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7294(16) ?文物系统博物馆防范工程设计?GB/T165
4、71(17) ?银行营业场所平安防范工程设计?GB/T16676(1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GB50198(19) ?有线电视播送技术?FT/T106(20) ?工业企业共用天线电视系统设计?GBJ120(2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GBJ79(22) ?会议系统电视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2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GBJ19(24) ?锅炉房设计规定?GB50041(25) ?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U(26)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GB50174(27)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GB50200(28) ?建筑物防雷设计?GB50057(29) ?低
5、压配电设计?GB50054(30) ?工业电视系统设计?GBJ115(31)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GBJ98(32) ?电视接收机确保与电缆分配系统兼容的技术要求?GB12323(33) ?卫星播送电视地球站设计?GYJ41(34) ?有线播送录音、播音室声音设计和技术用户技术要求?GY26(35) ?程控交换机设备安装设计智能技术规定?J20(36) ?电信专用房屋设计?YDJ24(37)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GJBT471(38) ?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DG/T J086012001(39)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J08832000(40) ?智能建筑评估?DG/T J
6、086022001(41) ?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工程验收?YD507098(42) ?涉外建立工程安保电视系统设计?DBJ081699参加智能化方案及图纸会审4 监理工作流程框图参加设计交底审核智能化工程承包资质审核智能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审核施工技术理体系、质保体系施工前检查平安、防火要求:消防器材;危险物品堆放;孔洞防火措施等环境要求:土建施工情况;土建工艺机房面积、预留洞;施工电源;地板铺设等器材检验:外观检查型、规格、数量;电缆电性能测试;线测试;仪器仪表及设备检查施工过程监理巡视、旁站、检查、测试参加隐蔽工程验收智能化设备安装:框架、机箱、配线部件、仪器仪表等架空缆线、道缆线、
7、埋式缆线、隧道缆线及其它线缆布放电缆桥梁、线槽、电敷设按检验批审核评定各分项工程质量组织开工验收预验收监视施工整改智能化系统各子分部含主要分项系统测试审核评定子分部及分部工程质量参加开工验收开展保修监理工作5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的值1 施工前监理工作的控制点及目的值1审核本工程智能化系统方案或有关设计及时提供反应对于有可能进一步优化的系统方案应及时组织力量献计献策完善系统方案特别是本工程信息点总量设置及其配置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平安可靠、安装维护方便。2审核智能化工程承包资质其中包括:各专业企业资质;工商执照、企业业绩、特殊专业的施工答应证;外企进境施工答应证;工程经理资质等。要求上
8、述资质符合要求并在法定有效内。3) 核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其中包括:1适时性分包应在施工前提出;2技术保证分包提出的施工技术措施符合本工程设计及智能化专业技术要求;3人力资料保证分包提出的有关施工技术人员配置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工要求;4施工设备保证分包用于本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及仪器仪表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工要求;5质量保证分包提出的质量目的明确理措施到位;6平安保证高科技特殊专业施工的平安措施符合本工程施工要求;7施工条件及方案进度保证施工前对土建及安装其它专业的要求明确施工方案进度符合本工程总工要求。4审核及认定进场材料、设备1进场的智能化系统器材、线缆应符合现行符合本工程设计要
9、求;进口材料设备还需提供商检部门证明及中文的有关技术。2光缆等新材料、新设备进场应具有法定的准用及有关性能测试。5监理工作的技术准备1熟悉设计图纸及本工程有关智能化系统在土建等其它专业的配合下熟悉智能化各子分部工程智能化与土建、电气及其它安装专业的施工界面在可能的条件下进一步优化施工的作业顺序为关键工序及部位的监理旁站工作选点创造条件。2审核智能化工程系统供配电及临时施工用电的配置容量及其电源质量审核用电平安措施。3审核土建预留孔洞的几何尺寸、轴线标高特别是地下室板墙、人防工程等防水、防渗漏措施及设计要求的其它事宜。4审核本工程智能化系统对室内外环境的防静电要求根据建筑智能化的专业要求审核防静
10、电危害环境的施工方案其中包括:抑制环境组成带电、防止发生静电放电及静电噪声传播等综合预防措施。(1) 检查设计要求的安装接地线到位及通断情况。2 施工过程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及目的值1线缆敷设安装工程1在允许焊接的金属构造和混凝土构筑物的金属预埋件上安装支架时应采用焊接固定。2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宜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工艺设备、道及能挪动的构筑物上。3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4强弱电均采用PUC时弱电配宜防止与强电配平行敷设假设必须平行敷设时相隔间距宜大于0.5m。5保护与检测元件或接地设备
11、之间应用金属软连接并设存水弯金属软长度宜小于2m。6黑色钢与镀锌桥架之间跨接时应在黑色钢端焊一只铜螺栓用4mm2的铜线与镀锌桥架连接。7保护埋设于墙内或混凝土内时其保护层应15mm。8敷设在电缆沟道内的保护不应紧靠沟壁。9线槽的直线长度超过50m时宜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10地面暗敷设线槽一般为3m留0.6m处设一出线口超过6m宜加装分线盒;线槽出线口和分线盒必须与地面平齐。(11) 弱电缆需同一线槽内敷设时应用金属隔开分开敷设。12保护弯成角度应大于等于900。13保护的弯曲半径:明敷设穿无铠装的电缆时不应小于保护外径的6倍穿铠装电缆以及埋设于地下与混凝土内时不应小于保护外径的10倍;保护弯曲
12、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及明显的弯扁。14单根保护的直角弯不宜超过两个。15保护的两端口应带线箍或打成喇叭形。16智能建筑电内有PE线时每只接线盒都应与PE线相连。17采用镀锌电配时其跨接应符合设计及现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GB50303的规定。18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保护其保护层不应小于15mm。19穿过楼板或平台继续向前明敷的保护段宜高出楼板或平台1m。20敷设在电缆沟道内的保护不应紧靠内壁。21当配采用镀锌电设计又规定子间需做跨接时应满足以下要求:明敷配应采用设计指定的专业接地线卡跨接;埋地或埋设于混凝土中的电可采用熔焊跨接;假设电不允许采用熔焊跨接可采用穿PE线方式;假设内布有裸软PE铜
13、线电可不跨接但PE线应与它所经过的每一只接线盒相连。(22) 护连接后应保证整个系统的电气连续性。23一般线缆敷设时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70C。24多芯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6倍;同轴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25线缆穿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等于40;线槽敷设截面利用率不应大于等于60。26信电缆线与电力电缆线穿插敷设时宜成直角;平行敷设时其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27信线路、供电线路、控制线路及有特殊要求的仪表信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28每一个接线端上最多允许接两根芯线。29敷设光缆前应检查光纤;光纤应无断点其衰减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缆长度应符合施工图要求的敷设长度;架空
14、光缆的接头应设置在杆旁1m范围内。30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光缆的牵引端头应作好技术处理;可采用牵引力自动控制性能的牵引机进展牵引。牵引力应加于加强芯上其牵引力不应超过150kg;牵引速度宜为10m/min;一次牵引的直线长度不宜超过1km;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31光缆敷设完毕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展抽测。确认没有损伤时再进展接续。32道敷设光缆时无接头的光缆在直道上敷设应有人工逐个人孔同步牵引。预先作好接头的光缆其接头部不得在道内穿行;光缆端头应用塑料胶带包扎好并盘成圈放置在托架高处。33光缆与电缆同敷设时应在暗内预置塑料子将光缆敷设在子内使
15、光缆与电缆分开布放子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34光缆的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展监视使接续损耗到达最小;接续后应做好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35光缆敷设后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计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36在光缆的接续点和终端应作永久性标志。2智能化接地系统安装工程1为防止外界电压危害人身平安和对设备的损害抑制电气干扰保证通信设备正常工作电信设备的以下部均应接地;直流电源、电信设备的机架、机壳、入站通信电缆的金属护套和屏蔽层;交流配电屏、整流器屏等供电设备的外露导电部;直流配电屏的外露导电部;交直流两用电信设备的机架、机框内
16、与机架、机框不绝缘的供电整流盘的外露导电部;电缆、架空线路及有关需要接地的部如放电器、避雷器、保护间隙等。2当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取TN制式供电电信设备假设要求严格限制工频交流对其干扰且电信设备不易做到与站内各种金属构件绝缘时应采用TNS制式。3配电屏、整流器等外露导电部当加固装置将其与机架、机框在电气上已连通时仍需与PE线或PEN线相连。4电信设备的工作接地一般要求单独设置亦可与建筑物内变压器的工作接地共用一个接地装置。但必须通过绝缘的专用接地线与接地装置相连。5电信设备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宜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 mm2的铜芯绝缘线穿敷设到共同接地极上当采用根底钢筋作为共同接地
17、极时连接处应有铜铁过渡接头。6电子设备的信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等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极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7对抗干扰才能差的电子设备其接地应和防雷接地分开两者互相间隔 宜在20m以上对抗干扰才能较强的电子设备两者间隔 可酌情减少但不宜小于5m。8当电子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为了防止雷击时遭还击和保证设备平安应采用埋地铠装电缆供电。9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为防止产生干扰电流对于控制及信电缆应一点接地。10为减少趋肤效应和通道阻抗直流工作接地的引下线应采用多芯铜导线截面不宜小于35 mm2当需要改善信的工作条件时宜
18、采用多股铜绞线。11输入信的电缆穿钢敷设或敷设在带金属盖板的金属桥架内钢及桥架均应接地。12架设在建筑物顶部的天线金属底座必须与建筑物顶部的避雷网相连构成避雷系统通过至少在不同方向的两根引下线或建筑物内的主钢筋进展接地。13演播室宜采取防静电接地所处环境电磁场干扰严重时演播室、控制室及编辑室宜采取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可接到系统的接地装置上。14接地环母线的截面用铜箔80mm0.35mm。15电子设备的接地极宜采用地下程度敷设做成耙形或星形。16强弱电采用结合接地极时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17采用结合接地极时智能建筑接地引出线和强电接地引出线不能从同一点引出两者相距大于3m。18智能建筑
19、弱电系统中的接地干线应与强电系统的接地干线分开敷设在设计无规定时其接地干线截面不宜小于25mm2的绝缘铜导线并固定在绝缘子的接地排上。3通信网络系统安装工程1通信线缆道采用水泥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YDJ3990的规定。2工程中使用的对绞电缆和光缆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电缆所附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电缆型、消费厂名、制造日和电缆盘长、明晰;电缆应附有出厂检验合格证。如用户要求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电气性能检验。3电缆的电气性能应从本批量电缆的任意盘中进展抽样测试。4线料和电缆的塑料外皮应无老化变质现象并进展通、断和绝缘检查。内电缆、接线端子板等主要器材的电气
20、性能应抽样测试。当相对湿度在75以下用250伏兆欧表测试时电缆芯线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0M;接线端子板相邻端子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00M。5剥开电缆头有A、B端要求的要识别端别在缆线外端应标出类别和序。6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表有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采用62.5/125.5m或50/125m多模渐变折射率光纤光缆和单模光纤光缆时现场检验应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和光纤长度。i衰减测试:宜采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进展测试测试结果如超出或与出厂测试数值相差太大应用光功率计测试并加以比拟断定是测试误差还是光纤本身衰减过大。ii长度测试:要求对每根光纤进展测试测试结果应与实际长度一
21、致。如在同一盘光缆中光纤长度差异较大那么应从另一端进展测试或做通光检查以断定是否有断纤存在。8光纤调度软纤光跳线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光纤调度软纤应具有经过防火处理的光纤保护包皮两端的活性连接器活接头端面应配有适宜的保护盖帽;每根光纤调度软纤中光纤的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9保安接线排保安接线排的保安单元过压、过流保护各项指标应符合原邮电部?电信交换设备过电压、电流防护技术要求及试验?YD/T950和?端设备电气防护建筑?ITUTK.20的规定。10光纤插座的连接器使用型和数量、位置应与设计相符。11光纤插座面板应有发射TX和承受RX明显标志。12对绞电缆UTP电气性能、机械特性、
22、传输性能及插接件的详细技术指标和要求应符合?数字通信对绞/星绞对称电缆?YD/T831的规定。13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终端作业可分为插接、绕接和卡接。缆线终端的一般要求: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14插接电缆终端必须根据设计进展电缆的走向及路由应符合厂家有关规定。15绕接电缆芯线的电缆破头处应平齐不得损伤芯线的绝缘;分线应按色谱顺序不得将每组芯线的互绞翻开;绕接电缆芯线必须使用绕线不得以手钳代替并应到达以下要求:每根芯线在端子上绕接的圈数应为:线径为0.40.5mm时68圈0.61.0mm时46圈;绕接
23、应严但不应叠绕;绕接芯线应从端子根部开场不接触端子的芯线部不宜露铜芯线不得有损伤。16卡接芯线时应用接插设备消费厂家提供的专用工具不得随意用代用工具;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结实接触良好;对绞电缆与接插件连接应认准线、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17对绞电缆芯线终端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4类线不大于25mm。18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屏蔽对绞线的屏蔽层剥除后应与接插件的屏蔽罩作3600全圆周接续屏蔽层的长度应覆盖到不使双绞线暴露。19对绞线在与信息插座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展卡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应按设计规定。20光纤互连和
24、穿插连接装置光纤连接盒以下简称LIU可以为固定和抽屉两种方式其装配应按设备说明书进展安装的方式、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1光缆进入LIU的光缆入孔处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光缆减压单元。光缆在LIU中应按规定的位置夹持在缆夹中接上地线并按规定留出足够的长度以便对光缆中的光纤末端按照操作规程进展安装固定和连接器的成端。22光缆纤芯与连接器尾纤接续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展清洁插入符合设计要求。光纤连接器的连接要求见有关规定。应使用规定长度的光纤跳线光纤跳线在LIU内的途径、固定应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要求。23光纤接续损耗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光纤接续损耗光纤接续损耗dB光纤类别多
25、 模单 模平均值值平均值值融接0.150.300.150.30机械接续0.150.300.200.3024安装通信设备直流电源线的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施工图的规定;使用导线铝、铜条或电力电缆的规格、器材绝缘强度及熔丝的容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电源线应采用整段的线料不得在中间接头。25交流系统使用的交流电源线110V或220V必须有接地保护线;直流电源线成端接续时应连接结实接触良好保证电压降指标及对地电位符合设计要求。26通信设备的每一路直流馈电线连同所接的列内电源线和机架引入线两端腾空时用500V兆欧表测试正负线间的和负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均不得小于 1M。27通信设备使用的交流电源线两端腾空
26、时用500V兆欧表测试心线间和心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均不得小于1M。28采用塑料电力电缆作直流馈电线时每对馈电线应保持平行正负线两端应有统一红蓝标志。安装后的电源线末端必须用胶带等绝缘物封头电缆剖头处必须用胶带和护套封扎。29截面积在10mm2以下的单股电力电缆端头用打接头圈连接接头圈可略砸成扁平打圈方向应与紧固螺帽的方向一致;截面积在10 mm2以上的多股电力电缆端头应使用线鼻子连接;线鼻子的规格与导线线径相吻合。30从接地体引入机房的地线其截面积可按接地电阻和地线长度算出一般宜为95 mm2最小不得小于75 mm2。31天线的防雷接地体及接地线应事先做好并测试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展天
27、线安装对于含有传动关节的构件应确认转动灵敏无异常声音。32天线施工中应采用精度为6s级以上带有罗盘的专用经纬仪。33天线定位时应根据通信方位角及俯仰角用手动调整天线方位角计算公式如下: 1800tg-1tg/sin 式中:从地球站上看卫星正北的方位角度 从地球站上看卫星的仰角度 地球站与卫星之间经度差的绝对值度 地球站纬度度 K同步轨道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6.63 注:卫星经度大于地球站经度时取“-否那么取“+。手动调整天线后即跟踪卫星发出的电信进展天线定位微调。34VSAT端站的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宜采用三合一的结合接地系统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5。35VSAT端站的天线支架及室外单元的外
28、壳应与建筑物顶上的避雷带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天线面上沿也应设避雷针避雷针直接引至避雷带。36引入机房的接地线不得少于两根连接接地母线的接地体与建筑物防雷地线在地下应连通应尽量利用地下各点金属设施作为接地装置的组成部。37VSAT机房所有设备的外壳应与接地母线可靠连接。4办公自动化系统安装工程1为保障设备安装的平安设备安装前应严格做好环境设备的重量、体积和安装空间;供电、设备接地、设备工作温度、湿度及电磁环境等检查并应符合设计要求、技术和平安技术的规定。(2) 络设备应遵循的协议、网络设备的系统性能指标应符合IEEE、ISO、ATM坛和国际公认的其他协议。3网络规划网络设备安装前应做好网络规划包括网
29、络拓扑构造图网络设备安装位置图、网络分配表、路由设置表等。4交换机的物理安装交换机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在19机柜中或放置设备应程度放置螺钉安装应紧固并应预留足够大的维护空间。机柜或交换机接地应符合相关的接地要求。5交换机的系统配置按各消费厂家提供的安装手册和要求地编写或填写相关配置表格填写的表格同时应符合网络系统的设计要求;按照配置表格通过控制台或仿真终端对交换机进展配置保存配置结果。6交换机制测试自检测试:交换机上电后会进展自检测试通过观察交换机上的灯确认交换机上的模块、端口等组成部正常工作。连通性测试:从接到交换机的ATM端口或太网端口的站点上Ping交换机的IP检查网络端口的连通性确认所
30、有端口均应正常连通非TCP/IP域网系统可参照此进展。系统配置的测试:确认交换机的系统配置符合设计要求。7广域网接入设备、路由器的安装物理安装: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在19机柜中或放置设备应程度放置螺钉安装应紧固并应预留足够大的维护空间。机柜或接入设备、路由器接地应符合相关的接地要求。系统配置:按各消费厂家提供的安装手册和要求地编写或填写相关配置表格如类型PPPFramerelayX.25端口路由协议路由议的作用范围等填写的表格同时应符合网络系统的设计要求。按照配置表格通过控制台或仿真终端对路由器进展配置通过路由器对广域网接入设备进展配置保存配置结果。8广域网接入设备、路由器的测试自检测试:广域
31、网接入设备、路由器上电后进展自检测试通过观察广域网接入设备上的灯确认广域网接入设备正常工作通过观察路由器上的灯确认路由器的模块端口等组成部正常工作。连通性测试:连接相关的广域网接入线路如DDNFramerelayISDNX.25等观察广域网接入设备的灯确认广域网的IP确认路由器与广域网接入设备正常连接和路由器根本配置正确。系统配置的测试:确认路由器的系统配置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检查路由表用SHOW IP Route或类似的。9网络通信设备交换机/集线器的安装物理安装:交换机/集线器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安装在19机柜中或放置设备应程度放置螺钉安装应紧固并应预留足够大的维护空间。机柜或集线器接地应符合相
32、关的接地要求。10网络集线器的测试1自检测试:网络集线器上电后会进展自检测试通过观察网络集线器的灯确认网络集线器的端口等组成部正常工作。2连通性测试:从接在网络集线器端口的站点上Ping接在另一端口站点的IP检查网络集线器端口的连通性确认所有的端口均应正常连通。11网络理软件的安装和配置按照网络理软件的安装手册和随机文档安装网络理软件。根据网络系统的设计要求配置网络理软件。12网络理软件的测试:网络理软件功能测试应符合设计或合同规定;确认网络理软件可以监测所需理的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效劳器、PC机等的状态和动态显示网络流量并据此设置这些设备的属性使网络系统得到优化。13效劳器测试:执行上电开
33、机程序应正常完成系统自测试和系统初始化;执行效劳器的检查程序包括对CPU、内存、硬盘、I/O设备、各类通信接口的测试该检查程序正常运行完毕并给出正常运行完毕的;执行主要性能的测试给出效劳器的主要性能主频、内存容量、硬盘容量等指标的。14效劳器网络接口卡及数据库软件的安装和测试应符合设计及技术规定。15客户机和外围设备的安装和测试应符合设计及技术规定。16应用软件的安装验证及系统测试应符合有关软件工程的要求进展。5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装工程1水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流量计不宜安装在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2风型温、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风压力传感器、空气质
34、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及出风口处。3型温度传感器、水型压力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的安装应在工艺道安装同时进展。4风压力、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空气速度、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保温完成之后。5水型压力、压差、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流量计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展。6室内外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光直射受其它辐射热影响的位置和远离有高振动或电磁场干扰的区域;室外温、湿度传感器不应安装在环境潮湿的位置。7并列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允许偏向为1mm同一区域内安装的温、湿度传感器高度允许偏向为5mm。8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宜远
35、离墙面出风口如无法避开那么间距不应小于2m。9墙面安装附近有其他开关传感器时距地高度应与之一致其高度允许偏向为5mm传感器外形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时以底边高度为准。10检查传感器到DDC之间的连接线的规格线径截面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镍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31K铂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11风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的直段如不能安装在直段那么应避开风内通角的位置安装。12水型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展;水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道口径的1/2时可安装在道顶部如感温段小于道口径的1/2时应安装在道的侧面或底部;水型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水
36、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水流束呈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13风型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气流流束稳定和道的上半部位置;风型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的直段如不能安装在直段那么应避开风内通风角的位置。14风型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侧;高压风其压力传感器应装在送风口低压风其压力传感器应装在回风口。15水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取压段大于道口径的2/3时可安装在道顶部如取压段小于道口径的2/3时应安装在道的侧面或底部;水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水流流束稳定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水流束呈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16水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应安装在
37、温、湿度传感器的上侧;高压水其压力传感器应装在进水侧低压水其压力传感器应装在侧。17蒸汽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道顶部或下半部与工艺道程度中心线成450夹角的范围内;蒸汽压力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蒸汽压力稳定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蒸汽流动呈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蒸汽压力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侧。18风压压差开关安装离地高度不应小于0.5m;风压压差开关引出的安装不应影响空调器本体的封性;风压压差开关的线路应通过软与压差开关连接;风压压差开关应避开蒸汽放空口;空气压差开关内的薄膜应处于垂直平面位置。19水流开关上标识的箭头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水流开关应安装在程度段上不应安装在
38、垂直段上。20水流量传感器的取样段大于道口径的1/2时可安装在道顶部如取样段小于道口径的1/2时应安装在道的侧面或底部。21水流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选在水流流束稳定的地方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水流束呈角处以及振动较大的地方;水流量传感器应安装在直段上距弯头间隔 应不小于6倍的道内径。22电磁流量计应安装在防止有较强的交直流磁场或有剧烈振动的场所。23流量计、被测介质及工艺道三者之间应该连成等电位并应接地。24电磁流量计应设置在流量调节阀的上流量计的上应有直段长度L为10DD径下段应有45倍径的直段。25在垂直的工艺道安装时液体流向自下而上 以保证导内充满被测液体或不致产生气泡程度安装时
39、必须使电极处在程度方向以保证测量精度。26涡轮式流量传感器安装时要程度流体的流动方向必须与传感器壳体上所示的流向标志一致;假如没有标志可按以下方向判断流向:流体的进口端导流器比拟尖中间有圆孔;流体的出口端导流器不尖中间没有圆孔。27当可能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装设止逆阀流量变送器应装在测压点上并距测压点3.55.5倍径的位置测温应设置在下侧距流量传感器68倍径的位置。28流量传感器需要装在一定长度的直上以确保道内流速平稳。流量传感器上应留有10倍径的直下有5倍径长度的直。假设传感器前后的道中安装有阀门道缩径、弯等影响流量平稳的设备那么直段的长度还需相应增加。流量传感器信的传输线宜采用屏蔽和带
40、有绝缘护套的电缆。29严防电压传感器输入端短路和电流传感器输入端开路。30电量传感器裸导体互相之间或者与其他裸导体之间的间隔 不应小于4mm当无法满足时互相间必须绝缘。31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回风通道内。32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的直段如不能安装在直段那么应避开风内通风角的位置。33探测气体比重轻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或房间的上部漂浮气体比重重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应安装在风或房间的下部。34温控开关与其他开关并列安装时距地面高度应一致高度允许偏向为 1mm与其他开关安装于同一室内时高度允许偏向为5mm温控开关外形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时以底边高度为准;35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
41、致。36风机盘电动阀应安装于风机盘的上。37四制风机盘的冷热水电动阀共用线应为零线。38空气速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的直段如不能安装在直段那么应避开风内通风角的位置。39风阀控制器上的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风阀控制器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结实;风阀的机械机构开闭应灵敏无松动或卡现象;风阀控制器安装后风阀控制器的开闭位应与风阀实际状况一致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风阀控制器应与风阀门轴垂直安装垂直角度不小于850;风阀控制器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阀体间的绝缘电阻、供电电压、控制输入等应符合设计和说明书的要求;风阀控制器在安装前宜进展模拟动作;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
42、必须与风阀所需的力距相匹配并符合设计要求;当风阀控制器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那么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时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器旋转角度的调整范围。40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与空气处理机、新风机等设备相连的电动阀一般应装有旁通路。41电动阀的口径与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件同时电动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道口径两个档次并应经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42电动阀执行机构应固定结实阀门整体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手动操作机构面向外操作。43电动阀应垂直安装于程度道上尤其对大口径电动阀不能有倾斜;有阀位装置的电动阀阀位装置应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安装于室外的电动阀应有适当的防晒、防雨措施
43、。44电动阀在安装前宜进展模拟动作和试压试验;电动阀一般安装在上;电动阀在道冲洗前应完全翻开去除污物;检查电动阀门的驱动器其、压力和关闭力关阀的压力必须满足设计和说明书的要求;检查电动调节阀的、型、材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其阀体强度、阀芯泄漏试验必须满足说明书有关规定;电动调节阀安装时应防止给调节阀带来附加压力当调节阀安装在道较长的地方时其阀体部应安装支架和采取避振措施。45电磁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与空气处理机和新风机等设备相连的电磁阀旁一般应装有旁通路;电磁阀的口径与道通径不一致时应采用渐缩件同时电磁阀口径一般不应低于道口径两个档次并应经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46执行机构应固定结
44、实操作手柄应处于便于操作的位置;执行机构的机械传动应灵敏无松动或卡涩现象。47电磁阀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与阀体间的绝缘电阻;如条件答应电磁阀在安装前宜进展模拟动作和试压试验;电磁阀一般安装在口;电磁阀在道冲洗前应完全翻开。6平安防范系统工程1各类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根据可选用的特性及戒备范围要求进展安装。2周界入侵探测器的安装位置要对准防区要穿插。室外入侵探测器的安装应符合使用要求和防护范围;底座和支架应固定牢靠其导线连接应采用可靠连接方式;外接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3摄像机的安装:应满足监视目的视场范围要求并具有防损伤、防破坏才能。安装的高度:室内间隔 地面不宜低于2.5m;室外间隔 地面不低于3.5m;电梯厢内的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厢门左侧或右侧上角并应能有效监视电梯厢内乘员;各类摄像机应保持结实、绝缘隔离注意防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