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引领学生感悟教材中的模型思想
所谓抽象,是指从现实的材料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研究,而不是研究具体存在于现实世界的事物本身。数学研究的是抽象了的东西,这些“抽象了的东西”来源于现实世界,来源于人们的感性经验,是人们通过直观和抽象得到的。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涵盖了自然数的抽象、计数法的抽象、四则运算的抽象、分数的抽象、几何图形的抽象等,下面仅就《6、7的分与合》来分析说明。
本节课我利用学生在认识2-5各数分与合时获得的经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提出“用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么拿”的问题后,要求学生用小棒代替摆一摆,并在操作的基础上交流不同的分法。在交流过程中,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有序地表达,并从一种分法推想出另一种分法。比如,当学生说出“一只手拿5个气球,另一只手拿1个气球”,并表示出“6可以分成5和1”时,我及时提问:“由这个式子你还能想到什么呢?”启发学生由6可以分成5和1推想出6可以分成1和5。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并根据填好的结果说一说,从而完整地掌握6的分与合。7的分与合让学生独立完成操作并填空,再进行交流。一定要注意学生书写的顺序,在用联想法记忆时,也要注意它们的顺序。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学生独立操作过程中巡视会发现,优生做题的速度很快,做好了就无所事事,而个别学困生就比较慢。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更好的发挥优生的作用,培养学生不仅自己会学,还要帮助身边的同学的习惯,让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都有所提高。教师在教学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经历这种过程,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