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消元法解方程组---代入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代入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1).经历解方程组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2).经历解方程组的探索过程,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思想,体会数学研究中“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由解方程组探索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化归思想以及善于分析,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
难点:设置解方程组探索的活动,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在操作过程中的思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用课件展示)
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解:设鸡x只,兔y只,则:
x+y=352x+4y=94
对于如何求出上方程组的解,可以先从探索下面几个简单的方程组的解的过程入手。
例1.解方程组:y=3x+y=5
思考:1.上述方程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吗?为什么?
2.如何知道方程组未知数x,y的取值呢?
(利用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迅速地得出答案,并利用课件给出步骤说明)
说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有序实数对,要用有序的形式把它写出来,既不能缺少一个数,也不能颠倒顺序,通常按字母表顺序决定解的先后顺序,解用大括号括起来。
小结:使二元一次方程组中每个方程都成立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对于此,可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得到。)
(二)尝试探究 寻找思路(利用课件展示)
例2.解方程组y=2x①x+y=24②
思考:1.能否将其“变”(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若能,怎么转化?(探索)能不能将②式中y转化为x?
2.能否消去x,如何转化呢?
(启发学生思考上例,并联想,探索能不能得到解题思路)
解:将①代入② ,得:
x+2x=24
解得 x=8
将x=8代入① 式,得: y=16
所以x=8y=16
说明:为什么将x=8代入① 式,而非②式?
(因为① 式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代入直接求出,而若代入②式,则需要移项变形) 强调检验,将解代入两个方程均成立,解才正确。
小结:上面的解法,通过代入的方法讲二元转化为一元,就是通过代入达到消元的目的,此法叫做代入消元法。
例3.解方程组x+y=45 ①2x+y=60②
与例1比较,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能用例1中的方法代入吗?若不能,能不能将其转化为例1的形式?
解法1:由①得:y=45-x ③
将③代入②得 : 2x+(45-x)=60
2x-x=60-45
解得 x=15
将x=15代入③得:y=30
所以x=15y=30
解法2:由①得:x=45-y ③
将③代入②得 : 2(45-y)+y=60
解得 y=30
将y=30代入③得:x=15
所以x=15y=30
解法3:由②得:x+(x+y)=60 ③
将①代入③,得:
x+45=60
将x=15代入①,得:y=30
所以x=15y=30
思考:1.还可利用②式变形后代入法消去未知数y吗?(学生讨论,自己完成)
(由②得y=60-2x,代入①式即可)
2.为什么变形后的③式不代入 ①式 而代入②式,让学生代入①式,发现原因。 (将③代入①式得, x+(45-x)=45,变形得没有未知数了)
3.能不能对①式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若对②式变形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自己代入体会其中道理)
(将①式变形代入后会复杂些,将②式变形的形式会复杂)
强调检验,及时纠正变形和计算时发生的错误,提高准确率。
师生共同总结步骤:(利用课件展示)
1. 从一个方程中求出某一个未知数的表达式(选择系数比较简单的未知数)
2.把这个表达式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这个未知数,使另一个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进行求解。
3.把求出的解代入表达式,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解。
4.写出方程组的解并且口算检验。
(三)练习巩固
用代入法解下列方程组:(课件展示)
x+y=300x-3y=1
x=y+10x+2y=6
(四)小结(师生共同回顾后,课件展示)
本节学习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是什么方法?这个方法我们是怎样得到的?通过这个方法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启发?还学习化归思想和整体思想,它们都将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极大的帮助。将来遇到没学习过的内容,你会如何探究?
(五)布置作业(课件展示)
1.课本97页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