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纵向贯穿古今-横向联系世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备考指南.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126128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纵向贯穿古今-横向联系世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备考指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纵向贯穿古今-横向联系世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备考指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高中历史工作室 纵向贯穿古今,横向联系世界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专题备考指南 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 ◆考点分析 近年来,本专题高考命题主要考查过的考点是:“一边倒”外交方针提出的国内国际环境,“另起炉灶”方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建国初期三条外交方针提出的主要意义,新中国初期外交苏联和东欧的特殊地位,和平共和五项原则提出的主要目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后毛泽东“走出去”的外交策略,周恩来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发言,20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与西欧国家调整关系的原因,万隆会议的“求同存异”方针,日内瓦国际会议、万隆亚非会议与中国的政治影响力,非洲国家与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关系,1969年至1978年中国的外交状况,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与中美关系的发展,中日邦交正常化,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上海合作组织与“求同存异”方针,上海合作组织与欧盟的主要区别,新中国不同时期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1949年、1972年和1992年新中国与外国建交的出现三次高峰的国内外因素,20世纪80年代末邓小平 “韬光养晦”的外交战略提出的国际背景,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基本史实,新时期中国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积极参加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维护地区和平的表现。 本专题高考命题的高频考点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内瓦会议,万隆亚非会议,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的改善,新时期中国推行不结盟政策,上海合作组织,等等。 ◆命题趋势 本专题高考命题近年来有逐步增多的趋势,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高考命题考查本专题的内容主要侧重于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主要趋势、演变原因及其影响,同时联系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考查学生横向综合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考查的能力要求层面看,不仅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学科初步能力,而且也很重视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的深层次能力。从考查的主干知识层面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苏关系、中欧关系、联合国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的调整,都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高频高点。这不仅要联系到历史上的大国崛起等相关学科知识,还要联系到时政热点、焦点问题。在考查新中国的对外关系发展过程中,往往还要联系中国古代、中国近代的对外关系状况,从而体现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正确性和必要性。 近年来,高考逐步侧重于对中苏(俄)关系、中非关系、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以及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发展演变的考查。如: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卷第36题考查了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关系演变,福建文综卷第18题、广东文综卷第18题、上海历史卷第30题、浙江文综卷第21题均考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对外关系和对政策,全国文综卷Ⅰ第17题考查了20世纪60年代与西欧国家的关系,全国文综新课程卷第34题考查了建国以来中苏关系的曲折发展;2011年高考,天津卷第12题考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2年上海、天津、北京高考试题,分别考查了和平共处原则、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中非关系和中美关系,等等。可以预见,今后高考仍然将会以上述热点、焦点问题作为命题的切入点。 ◆备考方法 复习本专题,从纵向方面看,既要联系中国古代、中国近代外交发展,也要从宏观上概括出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四个阶段,从背景、政策、成就、特征等层面把握新中国的外交关系及其成就。从横向方面看,要运用比较法比较中华民国成立初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交政策的异同、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的两次封闭和两次开放的异同,要比较不同阶段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苏(俄)关系、中欧关系、中非关系的原因和影响方面的异同。要加强综合记忆能力的培养,在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美关系发展时,可以记忆为敌视→缓和→建交→正常中曲折发展;在记忆建国以来中苏(俄)关系发展时,可以记忆为兄弟之谊→关系恶化→重新建交→战略伙伴。要运用《政治常识》中的有关知识,把握国际关系发展的主要规律: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实施对外政策的基本依据,是其对外活动的主要目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是国家间分歧,摩擦乃至冲突的根源。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 ◆典例选析 【例1】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印度方面的赞同,它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被写进双方签署的协定中。这一原则的提出表明( ) A.中国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支持 B.中印由此结成了同盟关系 C.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实现了明显的转变 D.“一边倒”战略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解析】C A项的表述与事实不相符合,中国当时面临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B项错在“结盟”的表述上,当时两国只是睦邻友好关系。由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故C项符合题意。D项中的“重大胜利”与题中材料和事实不相符合。故选C项。 【例2】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意测验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勤劳”、“无知”、“好战”、“狡诈”、“危险”;到了70年代初期,这种印象变为“勤劳”、“智慧”、“灵巧”、“善于进取”、“讲求实际”。美国人对中国印象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美两国高层互访频繁 【解析】B 20世纪60年代,中美处于敌对状态,故美国人对中国有一些不正确的非议。1972年,中美关系因为《上海联合公报》签署而走向正常化,美国对中国的印象发生改变。A项发生在1971年,不是主要原因。C项发生在1979年,与题意不相符合。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 【例3】对下列几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信息概述最准确的是( ) 图1东盟10+3合作机制 图2朝核问题第五轮会谈 图3上海合作组织会标 A.中国积极加强与第三世界的交流与合作 B.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正逐步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新型区域合作 【解析】C A项不正确,俄罗斯不是第三世界国家。B项不能从图片中反映出来。C项符合题意和事实。D项只与图3的内容相符合,不是共同点。故选C项。 通信地址:浙江省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 孙双武 邮政编码:325036 电话手机:0577—86724021 0577—86724677(办公室) 18757083797 13967776196 电子信箱:ssw8888@ ssw8888@ QQ号码:32788939 - 3 – 本文发表于《当代中学生报》2013-2014学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