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殊设备基础,是指大型设备深基坑基础、振动较大的设备基础以及高精度加工设备基础;其结构型式主要有大块式、墙式、构架式,其他型式还有薄壳式、箱式和地沟式等。 1机器基础或设备振动对现有厂房结构的影响(1) 厂房内设有不大于10Hz的低频机器,其不平衡扰力又较大时,厂房设计应避开机械的扰力频率,使厂房的自振频率与机器的扰力频率相差25%以上。我国一般单层工业厂房的自振频率约为14Hz,空压站为36Hz,容易和低频机器(大型活塞式压缩机)发生共振。(3) 冲击能量大的落锤基础,应与一般建筑物有相当的距离。(4) 设计锻锤、落锤、破碎机车间,当地质较差时,屋架下弦净空应增加,预留吊车梁标高调整的余地。
2、(5) 金属切削机床车间,与周围有振源的车间或铁路、公路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否则应采用可靠的隔振措施。2基础的构造与材料与机器底座接触的混凝土基础顶面四周应比机器底座大150mm。大块式基础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的混凝土,墙式和构架式基础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二次浇灌的厚度小于50mm时,采用12水泥砂浆。厚度大于50mm时采用砼或细石砼。有防水防油要求的机器基础,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5。机器基础钢筋,一般采用级或级,不得使用冷轧钢筋,受冲击较大的部位,应尽量采用热轧变形钢筋,并避免采用焊接接头。受力的机器地脚螺栓,如为弯钩式,埋入深度不应小于20倍螺栓直径;如为锚板式地脚螺
3、栓,不应小于15倍螺栓直径;构造螺栓可不受上述限制。地脚螺栓轴线距离基础边不应小于4倍螺栓直径。预留孔边距基础边不应小于100mm,预埋地脚螺柱底面下的混凝土净厚度不应小于50mm,如为预留孔则不应小于100mm。3基础的施工(2) 如地脚螺栓孔在设计上规定要在机器安装完毕后灌浆时,应采用强度不低于C20的细石混凝土浇灌。当采用活动螺栓时,螺杆需涂防锈涂料。4基础沉降观测对大型机器或差异沉降敏感的机器,在其基础上要设置沉降观测点并按下列几个阶段进行沉降观测:(1) 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2) 基础全部施工完毕后;(3) 机器安装完毕后;(4) 试运转期间;(5) 投产后如发现有问题时。机械工程
4、设备安装工程监理重点设备安装工程的安装过程:设备开箱验收阶段、安装准备阶段、安装阶段、设备调试与工程验收阶段。其中安装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又包括设备基础验收和施工条件核查两个方面。1 工业炉窑安装工程监理重点 1) 工业窑炉基础(包含炉子轨道)的监理要点。轨道中心线、砂封、拖曳机构的钝轮或链轮中心线的偏差:3mm。轨距:2mm。同一横断面上各条轨道标高差:1mm。轨道接头互相错开距离:1mm。轨道接头间隙的偏差:2mm。轨道的直线性偏差:1/1000。轨道的纵向水平倾斜度偏差:1/1000。轨道的横向水平倾斜度偏差:3/1000。如受钢轨材料长度所限需要接长时,应采用鱼尾板连接,其接头应设在轨枕
5、上。2) 工业窑炉的炉膛及耐火砌体、保温层的监理要点。a砌体尺寸的确定:所有的砌体尺寸都是按砖带有灰缝的规定尺寸计算的,各类砌体计算方法如下:耐火砖、绝热砖砌体砌体的水平尺寸为116mm的倍数,垂直尺寸为68mm的倍数;红砖砌体砌体的水平尺寸按(250n-10)mm计算,式中n为05(半砖)的倍数,垂直尺寸为60mm的倍数;由耐火砖与红砖共同组成的砌体,由于两者砖层尺寸不同,在确定红砖砌体尺寸时,要按耐火砖的尺寸计算。b砌体施工的基本要求:台车式炉靠近砂封的砌体,表面应砌平整,其水平度必须与轨道水平一致,两侧炉墙及砂封对轨道中心的平行度偏差不大于3mm。c砌体的膨胀缝的留置原则:砌体的膨胀缝须
6、按设计规定留出;若施工图中未作规定时,则按每25m左右距离留出一条膨胀缝;膨胀缝的宽度,对于粘土质耐火砖及红砖砌体,按每1m长砌体留出56mm计算;砌体内、外层的膨胀缝应互不贯通;砌体上、下层的膨胀缝应互相错开,膨胀缝错开距离不小于232mm;其膨胀缝的留取按每1m长砌体留出810mm计算。3) 工业炉作业孔与炉口、炉壳与外围加固构件安装监理要点。b炉架支柱垂直偏差每米允许1mm,支柱全高垂直偏差不超过15mm。d包有炉墙钢板的炉架,其炉墙钢板之间的焊接均用连续焊缝,以保证炉子的气密性。f螺栓孔的孔径小于17mm时,其实际尺寸与公称直径的最大偏差为1mm,大于17mm时,为+17mm。4) 工
7、业炉窑空气管道监理要点:c用法兰连接时,冷空气管道用橡胶石棉板做封垫,热空气管道用浸过二硫化钼高温油或红铅油或水玻璃(比重为127134g/cm3)的石棉板做封垫。管道公称直径Dg300mm时,法兰间的封垫厚度采用2mm;Dg=350500mm时,采用3mm;Dg500mm时,采用5mm。f具有正压力的冷热空气管道(包括阀门)均须按表规定作气密性检验。气密性检验压力空气工作压力试验压力实验持续时间允许压力降5kPa工作压力+3kPa5min05kPa5kPa工作压力+5kPa5min05kPa5) 工业炉窑气体管道监理要点。c管道公称口径Dg300mm的法兰接合面,如为冷可燃气体管道,采用橡胶
8、石棉板(鸡毛纸)做封垫,如为热的可燃气体管道,采用浸过红铅油或浸过二硫化钼高温油的石棉板或石棉绳做封垫,封垫厚度为2mm。管道公称口径Dg300mm的法兰接合面,冷热天然气均用浸过红铅油或浸过MoS2高温油的石棉板或石棉绳做封垫,封垫厚度:Dg=300450mm时为3mm,Dg450mm时为5mm。f可燃气体管道安装完毕后还必须进行检验,方法是用压力为02MPa,速度为2050m/s的压缩空气清扫管内杂物,并对管道上的闸门阀旋塞等进行多次全开全闭试验,而后进行管道强度及气密性检验。g炉前可燃气体管道试验。试验压力要比天然气排送机最大静压力高30kPa,在半小时内压力降低率A不超过1%的,即气密
9、性合格。6)工业炉窑燃油管道安装监理要点:a燃油管道主要采用电焊,也可用乙炔氧焰气焊。c燃油管道法兰结合面采用2mm厚的高压橡胶石棉板做封垫;蒸汽管道法兰结合面采用25mm厚的中压橡胶石棉板做封垫。2 铸造设备安装工程监理重点从设备开箱、安装准备阶段、安装阶段、调试与验收阶段四个方面进行监控。b解体出厂的设备,应将解体的表面清洗洁净。出厂已组装好的机件、精密件、密封件等,均不得拆卸和清洗。c对产生震动离心力的惯性震动落砂机等设备,应在其底座与基础之间垫硬方木。d若铸造设备安装在金属结构上,调平时宜采用垫铁,调平后,垫铁应与金属结构支座焊牢。震动较大或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不宜使用垫铁;其金属结构
10、支座上平面应平直,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1/1000。e自身较重或具有震动离心力的铸造设备,应在支座与金属结构之间加垫硬木、硬橡胶板或毛毡等减震物。f铸造设备组装时,在重要的固定结合面紧固后的局部间隙的插入深度应小于20mm,移动长度应小于检验长度的10%。g铸造设备所附小车、台车等轨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要求,两轨道接头位置宜错开,其错开距离不应与轮距相等,焊缝应磨平。平面位置及标高2轨道顶面轨道顶面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每1000mm长度上,轨道顶面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或倾斜度每1000mm长度上1轨道顶面两轨道顶面在同一横截面的相对标高差2轨道两轨道的跨距3轨道接头轨道接头处上下
11、、左右偏移05混砂机的安装水平允许偏差设 备 名 称测 量 部 位允 许 偏 差辗轮及辗轮转子混砂机底板上平面上15/1000摆轮式混砂机底板和鼓风电动机机架上15/1000逆流转子混砂机机座上平15/1000表224混砂机各部件安装的允许偏差设 备 名 称测量部位允许偏差(mm)各式混砂机铸石底衬板灰缝宽度6mm金属底衬板接缝处间隙15mm辗轮及辗轮转子混砂机立轴轴线与底盘上平面的垂直度07/1000逆流转子混砂机转子轴线与底板上平面的垂直度1/1000辗轮及辗轮转子混砂机内围圈衬板在150mm处对立轴轴线的圆跳动铸石55mm金属3辗轮混砂机关闭后的出砂门低于底衬板上平面的距离铸石2mm金属
12、1mm各式混砂机关闭后的出砂门、取样门的周边间隙15mm逆流转子混砂机关闭后的出砂门低于底衬板上平面的距离2mm(a) 震压和震实造型机的座底面或翻台压实造型机的震实台机座底座接触的基础平面标高的允许为5mm,机座底面轮廓范围内的基础平面的水平度每1000mm 长度上不应大于1mm,全长不应大于2mm。各有关机构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测要求详见规范。(b) 多触头高压造机安装时,应使用同一基准标高进行测定,其主要标高允许偏差为1mm。其底梁上平面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5/1000。工作台面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1000。解体出厂的造型机组组装时的允许偏差见规范有关规定。(c) 水平分
13、型脱箱压实造型机安装应以转盘为基准,其标高允许偏差为5mm,其纵向和横向偏差均不应大于05/1000。各部件安装允许偏差见规范相关规定。(d) 射压造型机安装水平应采用等高块、平尺、水平仪在机座的6点进行测量,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1/1000,其砂型出口底板中心线与浇注台中心线应在同一直线上,其偏差不应大于05mm。出口底板平面应高于浇注台上平面,但不应大于01mm,其接口间隙不应大于1mm。浇注台台面与输送机上平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其接口处的高底差点不应大于1mm,且浇注台台面宜高于输送机上平面。(e) 气流冲击造型机安装后应用水平仪在其工作台面上进行测量,其纵向和横向水平偏差均不得大于01
14、/1000。当工作台在原位及上升到最高位置时,测量其工作台台面与冲击头底面间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1mm。两起模滚道工作面构成的平面,对工作台台面的平行度偏差不得大于015mm。起模滚道工作面在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的偏差不得大于05mm。(f) 单工位射芯机和双工位射芯机安装后其工作台台面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得大于01/1000。j落砂设备。(a) 落砂机安装后,在其皮带轮面上测量其轴向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5/1000,在机座平面上或底架上测量其纵向偏差不应大于1/1000。(b) 风动型芯落砂机安装后,用水平仪在导杆上测量其水平偏差,并应控制在05/1000以内。k清理设备。(a) 安装滚
15、筒清理机,应对机座的安装水平度偏差(05/1000),两空心轴颈的轴线对两轴瓦轴线在水平面内的位置偏差(015mm ),轴颈与轴瓦的接触点(上轴瓦不少于2个、下轴瓦不少于4个)、接触角(6090)、上轴瓦与空心轴颈间的间隙(1/10002/1000),装料口盖侧面间隙(3mm)进行严格测量。(b) 安装转台清理机、应采用水平仪在转台平面上进行测量,其允许偏差不应大于05/1000;橡胶护板与护帘应平整无翘曲现象;斗式提升机轴线与转台机身轴线的纵向距离及横向距离的允许偏差均为1mm 。(c) 安装滚筒抛丸清理机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25的规定。表225抛丸清理机安装的允许偏差设备及部件名称测量部位
16、允许偏差机器底座安装水平,在托轮支架上纵、横向上进行测量05/1000主动轴与从动轴平行度05/1000(d) 安装履带式抛丸清理机时,应采用吊线法在机身四角和大皮带轮端面上进行测量,其偏差不应大于05/1000;装料升降机的安装水平测量应在装料卷扬滚筒上进行,其偏差不应大于05/1000。铅垂度不应大于1/1000。(e) 安装喷丸清理室前,应对金属构件和壁板进行校正。金属构架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安装小车轨道时应以金属构架轴线为基准,构架中心线与小车轨道跨距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其偏差不应大于3mm。回转工作台的纵向、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和螺旋输送机的轴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1/
17、1000。(f) 组装台车式抛丸清理室的金属构件和壁板前应对其进行校正,其振动槽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两振动槽轴线应平行,其与抛丸室纵向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3mm。斗式提升机两轴线与抛丸室纵向和横向轴线的距离允许偏差为3mm。各皮带输送机传动轮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其偏差不应大于1mm,与抛丸室纵向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5mm。抛丸室槽钢底座的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2/1000。(g)角钢焊成的底框架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1/1000;振动输送器、提升机下部应先安装在地坑内,找正调平,其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5/1000;(h) 吊链抛丸清理室的安装应保证悬挂吊链中心线与清理室
18、上方导向槽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其偏差不大于2mm。吊链直线段与弯曲段的直线度和平面误差应分别控制在15/1000和2/1000以内。(a) 压铸机的导轨安装水平误差应在导轨面上采用水平仪进行测量,其纵向和横向偏差应控制在02/1000以内;大于6300kN的压铸机的组装应符合规范规定。(b) 低压铸造机立式应在模板工作面上进行测量,卧式应在导轨面上测量,其偏差不应大于1/1000。模板工作面间的平行度(用指示器测量),其偏差应控制在028/1000以内;卧式压铸机模板工作面与导轨面垂直度的偏差应控制在025/1000以内。(c)离心铸造机安装的允许偏差设 备 名 称测量部位允 许 偏 差卧式离
19、心铸造机底座安装水平在底座上平面测量,并应前高后低01/1000传动轴安装水平在传动轴上测量006/1000托辊卧式离心铸造机传动轴、辊轮安装水平在传动轴及辊轮上测量006/1000立式离心铸造机工作转盘安装水平01/1000多工位离心铸造机机座安装水平在主轴的两端轴上测量003/1000m熔模铸造设备。熔模铸造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设 备 名 称测 量 部 位允许偏差安装水平铅垂度制蜡模机在压注推杆或底座上测量02/100002/1000多工位制蜡模机在压注推杆或工作台面上测量02/100002/1000震动脱壳机在机座或震动杆处测量05/100005/1000脉冲式悬挂制壳机在驱动轨道上测量0
20、5/10003 锻压设备安装工程监理重点(1) 重要的结合面应紧密结合,紧固后用005mm塞尺检查,允许局部塞入,且深度不大于宽度的20%,其塞入部分的累计移动长度不应大于可检验长度的10%。(g) 飞轮现场组装后,其圆周跳动允许偏差不应大于规定。飞轮的圆周跳动允许偏差飞轮直径(mm)圆周跳动允许偏差(mm)径向端面1000010020100020000150302000020040(h) 现场组装重要的凸轮,其棍轮与凸轮受力区段的实际接触长度,不应小于总长度的75%;c锻压设备组装用螺栓连接有预紧要求时,其预紧力要符合设计技术文件要求,无规定时,预紧力应为螺栓的材料屈服强度值的0507倍。a
21、对工作台面平整度的检查验收:当台面长度尺寸小于15m时,水平仪放在中央位置,当台面长度尺寸大于15m时,水平仪放在两端位置,纵、横两个方向的偏差都不得大于2/10000;注意台面边缘100或01L(工作台边长)范围为不检验区。c几何精度的检查: (a) 检查曲柄式压力机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面的平行度,先使滑块处于下死点位置,按“口”或倒“日”字形用百分表配合小于500mm长的平尺检查,应符合偏差不大于(002+010L1/1000)mm(L1为实际测量长度,下同)(闭式压力机),在滑块运行的中间位置时可增大50%100%;开式压力机、切边压力机及闭式单点压力机按“口”字形检查,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22、(b) 检查曲柄式压力机滑块运行轨迹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采用直角尺和百分表进行,要检查两个垂直方向的数值。闭式压力机最大差值不大于(005+002L1/100)mm;(c) 对于闭式双动拉伸压力机检查平行度时按“口”字,每边3点,而且要增加检查行程中部的数值(可增加一倍);对于双点、四点的双动拉伸压力机还要检查内滑块的数值,不应大于(002+001L1/1000)mm,并且在行程的上、中、下三个部位进行检查;(d) 要检查内、外滑块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按(008+003L1/100)mm检查;(e)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冷挤压机的要求是:平行度按中、下两个位置进行检查,数值要求也严格点分别小于(
23、004+016L1/1000)mm和(002+008L1/1000)mm;运行垂直度也是检查下半段运行的数值,应不大于(0025+001S/100)mm;(f) 对于底传动双动拉伸压力机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分别见表2210和表2211。表2210拉伸滑块运动轨迹对工作台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公称压力(kN)50050025002500垂直度允许值(mm)009+003L1/100010+003L1/100011+003L1/100表2211压边滑块下平面与工作台面的平行度允许偏差公称压力(kN)50050025002500平行度允许值(mm)004+009L1/1000006+012L1/100000
24、8+015L1/1000(g) 对于螺旋压力机在四个角按“口”字形检查,平行度允许偏差以及滑块运动轨迹对于工作台面的垂直度允许偏差按规范要求执行。(h) 对于曲柄肘杆式精压机的几何精度验收检查,应按“口”字线路检查行程下死点时的平行度和垂直度,数值不得大于(002+008L1/1000)mm和(0015+0015L1/100)mm。当设有移动工具台和工具板时的数值应分别符合每1000mm测量长度内不大于012mm和05mm。3) 液压机安装工程监理工作重点。b锻造液压机的安装应注意的要点:(a) 立柱与机座的安装:首先重点注意机座纵、横向的水平,偏差应不大于010/1000;两块机座的相对高差
25、不大于05mm,两个相邻机座中心距偏差不应大于05mm,4个立柱孔对角中心距相对偏差不应大于07mm。(b) 组装下横梁和工作台的重点:两个方向水平偏差不大于020/1000。组合式下横梁接缝高差不大于005mm,且定位键与键槽接触面应均匀;包括下横梁两端辅梁安装水平要求同主梁。顶出器柱塞与下横梁平面垂直度偏差不大于015/1000。平面滑板组装要求同横梁,相邻两滑板高差不大于01mm,且打磨成圆弧接头。(c) 工作台安装:移动工作台滑块与导轨间隙宜为0203mm;移动缸柱塞的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大于015/1000。由两块以上组成的工作台,接合面要紧密接触。(d) 立柱组装:立柱的铅垂度不大于
26、012/1000,立柱间轴线平行度不大于015/1000,对角线长度差应在圆度公差内。注意在总的组装完成后还要对立柱铅垂度、立柱轴线平行度和对角线长度复查。(e) 框架式导轨的铅垂度不应大于010/1000。(f) 工作缸、回程缸、提升缸、平衡缸等与其柱塞的间隙不应大于012/1000;球铰接间隙不大于005mm,且接触面应大于70%。同时要求在活动横梁的极限位置时,4个限程套应同时接触。4) 线材成形自动机安装工程监理工作重点:a线材成形自动机的纵横向安装水平度都要求不大于02/1000。5) 锻锤安装工程监理工作重点。a锻锤安装的一般要求:(a) 锻锤砧座下应按设计要求敷设木垫或橡胶垫减震
27、层。(b) 木垫材质要求:不得用枯木;应无腐朽、夹皮、红斑、双心等缺陷,无直径大于50mm的活结和无直径大于20mm的死结,且垫木4个侧面每米不能多于2个;垫木侧面裂缝宽度不宜超过2mm,上下面不宜超过5mm,且长度不应超过总长的1/3;平均含水率不应大于30%,并作防腐处理; (c) 木垫组装要求:同排应用同一树种木质;横排短木长不应小于木排长度的1/3,且两侧要用整木夹住,接头错开,不能位于同一垂直面;紧固螺栓间距不大于1m,上下排要求横竖交错,表面为横排;木排上下表面平行度偏差应小于1/1000mm;安装水平度:除自由锻锤砧座下木垫要求为05/1000外,其余都要求在02/1000以内,
28、且与基础和砧座接触均匀。(d) 砧座与基础、垫木与基础间隙用斜木楔紧、用沥青麻丝将砧座四周填实,上浇50100mm 的低标号沥青封闭,然后铺黄土或沥青砂浆,最后浇注地坪。b自由锻锤安装要求:(a) 砧座安装高度:空气锤砧座实际安装标高提高1015mm;2t及其以下蒸空锤提高30mm;2吨以上提高40mm。(b) 砧座中心应位于基础中心,偏移量应不大于:3t及其以下的为5mm;3t以上的为10mm。(c) 砧座上平面水平度为:空气锤为010/1000以内,蒸空锤为050/1000以内,立柱底面为020/1000以内。(d) 空气锤上下砧合模间隙偏差不大于010mm;蒸空锤相应数据为020mm,且
29、错位小于1mm。(e) 各部件接触面用005mm塞尺检查,进入深度不大于10mm,平行度为020/1000以内,铅垂度不大于020/1000。c蒸空模锻锤安装要求:(a) 砧座安装高度提高30mm;(b) 砧座中心应位于基础中心,偏移量不大于10mm;(c) 砧座上平面水平度在020/1000以内;6) 锻机安装工程监理工作重点。a径向锻机安装要求:(a) 安装水平在纵、横向偏差不大于010/1000;(b) 床身导轨上平面与夹头滑动面要紧密贴合,不留间隙,用003mm塞尺不能塞入;床身导轨两侧面与夹头相配合面之间间隙按规范要求执行。b棍锻机安装要求:(a) 安装水平在纵、横向偏差不大于020
30、/1000;c平锻机安装要求:(a) 检查水平分模平锻机机身和凹模座的纵、横安装水平度,应不大于020/1000;(b) 水平分模平锻机几何精度:模具接触面的共面度不大于015mm(在1000mm测量长度上),模具间平行度不大于012mm(在1000mm测量长度上),水平分模平锻机滑块全行程内模具各面平行度偏差不大于003mm(在100mm测量长度上);d热模锻压力机安装要求:(a) 底座工作台面的安装水平度不大于020/1000,框架支座与底座要接触均匀,间隙不得大于005mm和长度的10%。(b) 重要的固定结合面要紧密贴紧,用005mm塞尺检查。(e) 偏心轴与离合器摩擦盘的配合表面的接
31、触面积不得小于80%,重要连接部位的钩头键上下面接触不得小于80%,。(g)现场组装的飞轮圆跳动允许偏差飞轮直径圆跳动允许偏差(mm)径向端面1000010020100020000150302000020040(7) 剪切机安装工程的监理工作重点。a剪板机的安装要求:(a) 工作台面水平度不大于020/1000;(b) 安装精度主要检查上、下刀口的间隙的均匀性,上、下刀片刃口间隙均匀度允许偏差可剪板厚(摆式)(mm)4610121620253240间隙均匀度允许偏差(mm)005006010012014018022026032可剪板厚(普通)(mm)2525881616间隙均匀度允许偏差(mm
32、)002005008010(c) 下刃口与挡料器间的平行度根据机床精度不同在1000mm的任意测量长度上的误差分别不能大于010mm 、020mm和050mm。b棒料剪断机的要求:(a) 工作台面纵、横向水平度不大于020/1000;8) 弯曲校正机安装工程的监理工作重点。a三、四辊卷板机安装要求:(a) 卷板机安装纵横向安装水平均应不大于020/1000;(b) 空载时:几何精度要求侧辊与上辊水平度均应不大于010/1000;上辊与侧、下辊的间距均匀度均应不大于010mm(1000mm测量长度上);(c) 静载下:几何精度要求为加荷10%时,侧辊与下辊的间距均匀度允许偏差以及上辊与侧、下辊的
33、间距均匀度均应符合规范要求。b折边机和板料折弯机的安装要求:(a) 设备的安装纵横向安装水平均应不大于020/1000;c弯管机的安装要求:弯管机的安装纵横向安装水平均应不大于020/1000。d辊式板材矫正机的安装要求:(a) 工作辊与支承辊应均匀接触,且不应小于80%,局部间隙不大于005mm。(b) 支承辊不转动数量不应大于总数的20%;在进料端的前4辊不得不转,且与工作辊的间隙,当工作辊直径150mm时,不得大于015mm,当工作辊直径150mm时,不得大于020mm。(2) 锻压设备调试与验收阶段监理重点。应满足以下要求:1) 空负荷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2h,其中连续运行时间不得少于1
34、h,单次运转时间不得少于05h。2) 空负荷运转时,应对所有运动部件进行检查,且符合:c当单次到自动连续运转停止运行时,滑块应能可靠地停于上死点位置,其曲柄转角的允许偏差为5,d有温升和最高温度要求的部位应满足:滑动轴承的温升不应超过35,最高不得超过70;滚动轴承的温升不应超过40,最高不得超过70;滑块镶条与导轨的温升不应超过15,最高不得超过50;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温升不应超过60,并不得低于15。i对液压机连续进行起动、停止试验不得少于3次,动作应可靠、灵敏;滑块运行试验应连续进行不少于3次,动作应平稳、可靠;安全阀门试验不应少于3次,其开启压力不大于额定压力的11倍。k锤头运行不应
35、少于1h,锤头行程不应少于工作行程的3/4。m热模锻压力机不带滑块时的空运转时间不应少于2h,带滑块连续单次空转不应少于4h,滑块动作节拍在1h内不少于360次。4 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监理重点1) 敷设轨道时监理要点:轨道的接头间隙不应大于2mm,接头处工作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05mm,左右偏移不应大于1mm;轨距的允许偏差为2mm;轨道直线度偏差每米不应大于2mm,在25m长度内不应大于5mm,全长不应大于15mm;同一截面内两平行轨道顶的相对标高允许偏差,当轨距500mm时,为1mm,当轨距500mm时,为2mm,且轨道弯曲部分的偏差方向应向曲率中心一侧降低。2) 组装驱动链轮和拉紧链轮的
36、监理要点:首先要控制链轮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重合性,其偏差不应大于2mm。其次要控制两链轮轴线应平行,且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最后要控制的是链轮轴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5/1000。3) 组装履带式驱动装置的监理要点:首先要控制链轮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重合性,其偏差不应大于1mm。其次是链轮轴安装的形位偏差控制,允许偏差为1mm,链轮轴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链轮轴的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3/1000。最后要控制履带轨道安装的形位偏差允许偏差为2mm,履带轨道的纵向倾斜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两履带轨道工作面
37、的高低差不应大于1mm,两履带轨道中心线与两链轮横向中心线应重合,其偏差不应大于1mm。5) 安装工程的监理工作要点。1) 固定式带式输送机:a首先要控制输送机纵向中心线与基础实际轴线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0mm。b支撑件(头架、尾架、中间架及支腿等)的安装工程,机架中心线的直线度偏差在任意25m长度内不应大于5mm;中间架的间距允许偏差为15mm,高低差不应大于间距的2/1000;机架接头处的左右偏差和高低偏差均不应大于1mm。c转动件(传动滚筒、改向滚筒、托辊和拉紧滚筒)的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滚筒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应大于2mm;滚筒轴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
38、/1000;滚筒轴线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对于双驱动滚筒,两滚筒中心线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04mm;托辊横向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应大于3mm;对于非用于调心或过渡的托辊辊子,其上表面母线应位于同一平面上或同一半径的弧面上,且相邻3组托辊辊子上表面母线的相对标高差不应大于2mm;拉紧滚筒在输送带连接后的位置,应按拉紧装置的形式、输送带带芯材料、带长和启、制动要求确定,并应符合下列两点要求:其一,垂直框架式或水平车式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应为全行程的20%40%,其中,尼龙芯带、帆布芯带或输送机长度大于200m的以及电动机直接启动和有制动要求者,松动行程应取小值;其二,绞
39、车或螺旋拉紧装置,往前松动行程不应小于100mm。d卸料装置(卸料车、可逆配仓输送机和犁式卸料器)的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卸料车、可逆配仓输送机的间隙不应大于05mm,拉紧装置的间隙不应大于2mm;犁式卸料器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应大于15mm。e机械式安全装置(制动器、清扫器和逆止器)的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分别为:第一,块式制动器在松闸状态下,闸瓦不应接触制动轮工作面;在额定制动力矩下,闸瓦与制动轮工作面的贴合面积,压制成型的,每块不应小于设计面积的50%,普通石棉的,每块不应小于设计面积的70%。盘式制动器在松闸状态下,闸瓦与制动盘的间隙宜为1mm;制动时,闸瓦与制动盘工作面
40、的接触面积不应小于制动面积的80%;第二,刮板清扫器的刮板和回转清扫器的刷子,在滚筒轴线方向与输送带的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带宽的85%;第三,带式逆止器的工作包角不应小于70,滚柱逆止器的逆转角不应大于30,安装后减速器应运转灵活。f拉紧装置(车式、重锤式和螺旋拉紧)的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点为:车式、重锤式拉紧装置装配后,其拉紧钢丝绳与滑轮绳槽的中心线及卷筒轴线的垂直线的偏斜偏差均应小于1/10;螺旋拉紧装置的中心线与输送机纵向中心线重合偏差不应大于2mm。g输送带的连接。输送带的连接方法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或输送带制造厂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可按连续输送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附录二执行。输送带
41、连接后应平直,其直线度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2) 悬挂输送机。(a) 吊架或立柱的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b) 悬臂支架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3/1000。(c) 平台的纵向和横向水平度偏差均不应大于3/1000。(d) 轨道支承处纵向中心线对输送机纵向中心线的偏移偏差不应大于3mm。b敷设轨道的监理要点:(a) 直线轨道段的直线度偏差,在6m长度上不应大于3mm,全长不应大于7mm。(b) 水平直线轨道的纵向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1500,全长标高差不应大于10mm。(c) 积放式悬挂输送机,其积放段的纵向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且沿输送机前进方向倾斜。(d) 轨道不应偏斜
42、和扭转,轨道纵向中心面的铅垂度偏差:直线轨道不应大于截面高度的1/100,垂直弯轨道不应大于截面高度的2/100,水平弯轨道不应大于截面高度的15/100。(e) 垂直弯轨道工作面应圆滑过渡,其面轮廓度的允许偏差为2mm。(f) 轨道接头处间隙不应大于1mm,工作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05mm,左右偏移偏差不应大于1mm。c组装水平回转装置的监理要点:(a) 水平弯轨下平面的平面度的允许偏差,在长度为1000mm以内时为2mm。(b) 回转装置的链轮、光轮和滚子组应转动灵活,无卡阻现象。(c) 链轮的横向中心面与轨道下平面之间的距离的允许偏差为0-15mm。(d) 链轮或光轮轴线与轨道纵向中心线之
43、间的距离的允许偏差为1mm。(e) 滚子组回转装置的滚子外圆与轨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的允许偏差为1mm。d组装道岔的监理要点:(a) 道岔舌应转动灵活、正确到位和无卡阻现象。道岔舌舌板与轨道接头处工作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1mm,左右偏移偏差不应大于1mm。(b) 道岔的直轨和弯轨应符合敷设轨道和组装水平回转装置的监理要点的有关规定。(c) 弯轨处的链轮、光轮或滚子组应符合监理要点的有关规定。e组装拉紧装置的监理要点:(b) 浮动架四滚轮在固定架内移动时,允许一个滚轮脱离接触,其间隙不应大于2mm。(c) 拉紧装置调整好后,未被利用的行程不应小于全行程的50%。f组装升降段的监理要点:(a) 立柱铅
44、垂度偏差不应大于5mm,双立柱两柱的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3mm。(b) 升降段活动轨与固定轨对接时,轨道工作面的高低差不应大于1mm,接头处间隙不应大于15mm,左右偏移偏差不应大于lmm。(c) 活动轨在升降过程中两端的高低差不应大于5mm。g组装悬具的导向装置的监理要点:(a) 导向板与轨道中心线或中心立面的距离的允许偏差为2mm。3) 气力输送设备:a分离器、除尘器、加料器和发送器等的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1/1000。b水平输送管路的水平度偏差不应大于3/1000,全长不应大于20mm;垂直输送管路的铅垂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全长不应大于20mm。d两平行输送管路间的最小距离当无规定时
45、,应符合表2215平行管路间的最小距离管子外径(mm)170170最小距离(mm)80100(6) 试运转的监理工作要点。1) 空负荷试运转的监理工作要点。d空负荷试运转的时间不应少于1h,且不应少于2个循环。e机组联动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少于4h。2) 负荷试运转的监理工作要点a空负荷试运转合格后,方可进行负荷试运转。b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运转时,应按物料输送反方向顺序启动设备。c负荷应按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程序和方法逐渐增加,直到额定负荷为止;额定负荷下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少于1h,且不应少于1个工作循环。h停车前应先停止加料,待输送机卸料口无物料卸出后,方可停车;当数台输送机联合运转时,其停车顺序应
46、与启动顺序相反。金属切削机床安装工程监理重点a对机床的垫铁和垫铁组的安装要求:(b) 机床调平后,垫铁组伸入机床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地脚螺栓的中心,垫铁端面应露出机床底面的外缘,平垫铁宜露出1030mm,斜垫铁宜露出1050mm。(h)重要的定位锥销的接触长度不得小于工作长度的60%,并应均匀分布在接缝的两侧。c对机床找正、调平的要求。对于床身长度大于8m的机床,达到“自然调平”的要求有困难时,可先经过“自然调平”,使导轨的偏差调至允许偏差的两倍的范围内,然后可借助紧固地脚螺栓等方法,强制机床达到精度的要求。d对检验与安装有关的几何精度的要求:(a) 检验机床,所用检验工具的精度应高于被检对象的精度要求,检具偏差应小于被检验项目公差的25%。b机床的空负荷试运转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c) 机床的主运动机构应符合下列要求:a) 应从最低速度起依次运转,每级速度的运转时间不得少于2min。b) 采用交换齿轮、皮带传动变速和无级变速的机床,可作低、中、高速运转;对于由有级和无级变速组合成的联合调速系统,应在有级变速的每级速度下,作无级变速的低、中、高速运转。a) 选择一个适当的速度,检验主运动和进给运动的起动、停止、制动、正反转和点动等应反复进行10次,其动作应灵活、可靠。(k) 整机连续空运转的时间应符合规范规定,其运转过程不应发生故障和停机现象,自动循环之间的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