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流中学校本课程 ◆******(高中物理选修3-1)◆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课题名称】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9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和实验方法。
2、学习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学习重点】
掌握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会处理实验数据。
【学习难点】
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实验探究、归纳总结;
【知识链接】
欧姆定律
【导学过程】(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学习程序、问题)
【导学笔记】
预习导学(10分钟)
课前自主学习
图 1
请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第二章第1节P60至P62。“快速阅读,完成下列问题,将问题答案用铅笔划在书上”
1.实验原理:
(1)选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与内电阻
用电压表、电流表、可变电阻(如滑动变阻器)测量。 如图1所示:测出两组_______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
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
(2)用电流表、电阻箱测量。如图2所示:测出两组_______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
(3)用电压表、电阻箱测量。如图3所示:
测出两组_______值,就能算出电动势和内阻。原理公式:_____________
2.实验器材:
电池(待测电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坐标纸。
在展示导思(25分钟)
课中合作探究
1.实验步骤:
(1)确定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按照电路原理图图 1把器材连接好。
(2)把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电阻 的一端。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用同样方法测量并记录几组I、U值。
(4)断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5)数据处理:在坐标纸上作U-I图,求出E、r
2、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
U/V
I/A
建立坐标系,画出U-I图像:
讨论:将图线延长,与横纵轴的交点各代表什么情况?
例题.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所用电路图如图(1)测得数据如下:
1
2
3
4
5
6
U/V
1.42
1.36
1.08
1.21
1.14
1.07
I/A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图(1)
0.20
0
1.00
U/V
I/A
1.50
图(2)
⑴实验误差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两种。该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用画U-I图线求电动势和内阻的优点在于可以尽量减小实验的_______误差。
⑵在图(2)给出的U-I坐标系中用给出的数据画出U-I图线(横、纵坐标的起点已经规定好),从图象中可以发现该同学记录的第____组数据有误。
⑶求得电动势E=____V,内阻r=___Ω.(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检测导练(10分钟)
课堂自主检测
1.为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除待测电池、开关、若干导线外,选用下列哪组仪器就能完成实验目的
A.一安培表,一电阻箱 B.一伏特表,一电阻箱
C.一安培表,一伏特表 D.一安培表,一滑动变阻器
2 .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时,若 有两只电压表V1、V2量程相同,内阻分别为RV1、RV2,且RV1>RV2;两只电流表A1、A2量程相同,内阻分别为RA1、RA2,且RA1>RA2,在实验中,为了使E、r的测量值更精确一些,选择的电表可以是( )
A.V1与A1 B.V1与A2
C.V2与A1 D.V2与A2
3.一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中画出U—I图线,并根据图线读出电池的电动势E= V,电池内阻 r = Ω .
1.05
0.57
1.10
0.50
1.20
0.35
1.24
0.31
1.32
0.20
1.37
0.12
U(V)
I(A)
U/
I/
课后自主巩固
教材P48问题与练习1,2
课后自主反思
自己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透。
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做分组实验
请学生把这些结论记录下来,以便以后学习。
当堂完成,采用“小组轮转批改”的方式当堂批改,
小组代表展示
反思本节课,我参与探究了吗?参与发言了吗?参与讨论了吗?与人合作了吗?提出问题了吗?观察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
3
2010年 9 月 17 日 星期五 主备人:张永 审核人:高二物理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