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核舟记疑难解析一、“初平山人”别号的出典 “初平山人是王叔远的别号。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汉代丹谿人黄初平(一作皇初平),年十五牧羊,途遇首士,被引到金华山石室之中,四十余年后,能叱石成羊。后升天成仙。王叔远家乡常熟县的虞山西 南麓,有一处“其间乱石如群羊”,相传黄初平当年放羊曾“履其石”,因此,“旧名为初平石”(常熟县志山川)。王叔远就是以历史传说上黄初平的浪漫事迹和家乡“初平石”的神奇古迹来为自己取“初平山人”这一别号的。二、“船背”应解释为“船底” “其船背稍夷,则题其名上”一句中的“背”字,辞海中有两种比较接近的注释:一是“脊背”,二是“后面”。课本采用前一说。将“ 船背稍夷”此句译为“船
2、的顶面稍平。”显然,这里是把“背”解释为“顶面”了。这样的解释不合文意。第一,这里的“背”的解释,应取辞海中“后面”一说为宜,即“物体的反面”。周易易卦中王弼注曰:“背者,无见之物也。”意思是说“背”就是看不到的地方,而核舟的顶面一眼就能看到。不能把“船背”释为“船的顶面”。第二,“背”本有反面之意。核舟记把船中、头、尾看作船的正面,把船的底部看作船的反面。全文按由总到分、由上而下的顺序来写,上文已依次写了船头、船舱、船篷、船窗、船尾,到这里自然应写到船底了,这样才符合全文记叙的顺序。第三,在核舟船底部位刻题识,是王叔远本人的习惯,也是明、清核舟这种微件雕刻工艺品普遍采用的格式。王叔远也曾赠送
3、过明代著名艺术鉴赏家李习华一只核舟,李氏在六研斋笔记中记述该核舟的题识时,写明“船底有款王叔远三字”在王叔远家乡常熟县的文管会里,如今还收藏一只清代名匠杜士元(家仙传)所刻的核舟,其题识也是刻于船的底部。三、“盖大苏泛赤壁云”中的“盖”的解释 “盖大苏泛赤壁云”一句,课本注为“刻的是苏轼游赤壁”,这是肯定的陈述语气,而“盖”字未单独作注。这个“盖”字该如何解释呢?在一些常见的参考书和选注本中,大致有以下几种解释:1.“盖”字是发语词,无义。(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文言课文详释)2.“盖”字是连词,起承接作用,承接上文中说理由和原因。(上海古籍出版社明代散文选注)3.“盖”字是副词,相当于“大概”。
4、见广西民族出版社中学古诗文疑难词句汇析(合订本)究竟哪一种解释比较合乎文章原意呢?下面试作分析。1.“盖”作发语词,一船用在句首。杨树达词诠:“盖”字作发语词(杨称之为“提起连词”),一般用在句首。吕叔湘文言虚字:“盖”字作发语词一般是用在一段话的头上。本句的“盖”字用在句中,因此,作发语词讲欠妥。2.“盖”作承接连词,用来“承接上文,解释原故”(见吕叔湘文言虚字)。而在本句中“大苏泛赤壁”这一主谓短语是用来陈述“核舟”上雕刻的内容的。而不是“解释原故”。故,这一解释也不妥。3.正确的解释应该是第三种:“盖”字是副词,相当于“大概”。因为第一,“大苏泛赤壁”这一内容,王叔远并没有明示,而是文章
5、作者依据核舟上人物状貌和所刻文字的猜测当然是较为合理的猜测。第二,苏轼虽确实曾经两次泛舟赤壁,但在他的前后赤壁赋中均未提及鲁直、佛印与其同游。因此,这可能是传说,也可能是王叔远依据苏轼的学术和思想所作的艺术创作,不一定完全与事实吻合。从这方面说,文章作者也带有一定的猜测。而作副词的“盖”字在表示估量、推测时,仍然是“语气较确定”的。四、为什么“叔远甫”就是“字叔远”的意思。核舟记中“虞山王毅叔远甫”一句,课本很简洁地注为:“叔远甫,就是字叔远的意思”。为什么能作这样的解释呢?我们还需了解一下“甫”字的演变与使用习惯。 “甫”本作“父”,而这个“父”字是会意字,甲骨文写作“父”,它左边的一条竖线是工具之形(即斧石之类),右边的“犭”是一只手,表示手拿工具从事野外劳动的男子。因此,按郭沫若同志的说法,“父”字就是“斧”字的初文,手拿石斧从事艰苦的野外劳动的男子就是“父”。这个“父”字,后来引申为“父母”的“父”,又进而引申为男子的美称。这个“父”,就是“甫”的本字。正如周代贵族女子在字的后面加“母”或“女”字表示性别那样,周代贵族男子已有了在字的后面加“父”或“甫”字表示性别的习惯。例如:仲尼父、伯禽父。这种用法一直沿袭下来,我们在一些古代经典著作中可看到男子的字多作“某父”。至于旧时代人表字时用“台甫”二字,更能说明“甫”是表示男子的字的,尤其在明清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