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邹云屏 教授
邹云屏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1986年日本广岛大学访问学者,先后任全国高校工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校船电自动化教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源学会理事,武汉电源学会副理事长等。承担多项重大国防科研项目、基金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获专利2项,3次获部级成果奖。招生培养工学硕士研究生48人,博士生24人。编著出版《信号与系统分析》等三部教材,发表论文120多篇。主要研究方向:新型电力电子电路、装置与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控制技术及应用基础研究(含信号检测、变换与处理)。联系方式:027-87543658-815,ypzou@。Prof. Zou Yunping, PhD supervisor, major in power electronic and its application.
段善旭 教授
段善旭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的教学、理论和应用研究,公开发表科技论文60余篇。承担包括重要军工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电路、装置与系统,电力电子电路的智能化及模块化控制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新能源发电技术。联系方式:027-87543071(O),dshanxu@
熊 蕊 教授
熊 蕊 教授。中国造船学会电子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分会委员。2003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工作。主要从事电力电子技术与自动控制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多项国防科研项目(包括军品设备研制和基金课题研究),获部级科技进步奖二项。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装置和电路的控制技术、以及电磁兼容性。联系方式:027-87543658(o),x_ruihg@
林 桦 教授
林桦 女,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的教学、理论和应用研究。承担包括“973”、国防“十五”预研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公开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编著《信号与系统分析》。讲授本科生《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以及研究生《数字控制系统》课程,多次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二等奖。目前研究领域包括新型电力电子装置与系统、电力电子电路的全数字化控制、电力传动及自动控制系统等方面。联系电话:027-87553337, 027-87543658-804。E-mail: lhua@。
彭 力 教授
Prof. Peng Li, PhD, research on power electronic conversion, its control and applications.彭力 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获博士学位,其论文获省优博士论文奖。参与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重点项目1项)、部级重要科研项目等十多项,获科学技术奖3项,其中部级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0余篇。目前研究方向:功率变换技术、控制理论及技术、电力电子电路的电磁兼容、新能源发电、电力电子在电力系统的应用。联系方式:027-87543658(o),pe105@。
张 凯 教授
张凯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96年硕士毕业留校任教以来,参加、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各一项,并且完成了多项军用电力电子装置和系统的研制,曾获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于2004-2005年度赴加拿大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进修一年。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系统设计、仿真与控制技术、电力电子系统电磁兼容与干扰抑制技术。联系方式:027-87543658(o),zhkhust@。
阮新波 教授
阮新波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1991年和1996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分别获得电气技术专业学士学位和电力电力电子技术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至2008年3月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电源重点实验室工作,2008年3月加入华中科技大学。他长期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领域包括功率电子变换技术、航空航天电源系统、新能源发电系统和电力电子系统集成,他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等在内的40多项科研项目。他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6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外期刊和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他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第三层次)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荣获江苏省“九五”产学研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优秀专利发明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中达学者”、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和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他是中国电源学会副理事长、直流电源专业委员会主任、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IEEE电力电子学会北京分会组织委员;中国航空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航空电气专业委员会委员;《电源技术学报》编委会常务副主任;《电工技术学报》编委。他是IEEE电力电子期刊、工业电子期刊、工业应用期刊、电路与系统(II)期刊和IEEE PESC年会、APEC年会以及国内多家重要核心期刊的特邀审稿人。联系方式:027-87558024,ruanxb@。Prof. Ruan Xinbo received received the B.S. and Ph.D. degrees in electrical engineering from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UAA) in 1991 and 1996, respectively.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technique, aerospace power system, renewable energy power systems and power electronics system integration.
袁小明 教授
袁小明 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IEEE 高级会员,2010年中央组织部“千人计划”入选者,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198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获硕士学位。1998年毕业于圣卡特琳娜联邦大学(巴西)电力电子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 1986年至1990年在齐鲁石化公司任变电站及工厂供电系统试验工程师。1998年至2001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从事柔性交流输电系统(FACTS)研究工作。2002年至2008年任GE全球研发中心(上海)电力电子技术研究室经理。2009年后任GE全球研发中心(美国)电气总工程师(Chief Engineer)。2010年8月加入华中科技大学。曾发表学术论文35篇,包括IEEE Transactions 10 篇。一篇获得1999年IEEE 工业应用年会(IAS)最佳论文一等奖。拥有25项美国专利,其中多项已广泛应用于GE风能及太阳能光伏产品并取得成功。所领导的团队因在风电并网技术方面的贡献于2006年获GE中国首届“团队技术成就奖”。2003年获上海市“科技领军人物”十佳称号。多次应邀在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做主题报告。主要研究方向为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及其控制,含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控制与保护,以及大容量变换器工业应用等。电话:027-87544359,传真:027-87540937。电邮:yuanxm@。
胡家兵 教授
胡家兵,男,博士,研究员,IEEE会员。2004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同年9月至2009年9月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机与电器专业直接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研究题目为“双馈异步风力发电系统电网故障穿越研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获浙江大学争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期间作为主研人员先后负责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项、英国工程与自然科学基金(EPSRC)项目1项(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首批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谢菲尔德西门子风力发电(S2WP)研发中心任博士后,进行适用于海上风电运行的兆瓦级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及其并网变换器系统控制策略研究;2011年9月加入华中科技大学,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研究方向为新型风力发电系统与现代控制策略、大规模风力发电并网技术。在IEEE Trans. on Energy Convers./Ind. Electron./Power Electron., IET Power Electron.,Renewable Energy, Electric Power Systems Research (EPSR),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工技术学报等国际、国内权威期刊和国际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检索18篇、EI检索13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1本(获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以及中国电力出版基金双重资助)。目前,担任IEEE、IET等多个期刊特邀审稿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审人。联系方式:j.hu@;027-87559643/87542426。
李红斌 教授
李红斌 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式互感器国家标准制定工作组成员。先后负责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教育部重点科技攻关等多项课题,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论文三十多篇,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部分成果已得到应用。主要从事新型传感器及智能化仪器,测控技术等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电子式互感器、光纤传感技术等。联系方式:027-87484147(O) lihongbin@
李开成 教授
李开成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电磁测量与信息处理分会常务理事,武汉市仪器仪表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电磁测量、光纤电流互感器、光纤电压互感器、测控技术及智能仪器、电能质量分析、电力监控技术及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科研项目多项,获专利5项,在国内外权威或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光纤电流、电压互感器研究”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联系方式:027-87543628,likaicheng@。 Prof. Li Kaicheng, PhD , PhD supervisor, research on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 and intelligent instruments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