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3∕T 5204-2020 彩叶豆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da****hi 文档编号:61152 上传时间:2022-02-1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6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3∕T 5204-2020 彩叶豆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13∕T 5204-2020 彩叶豆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13∕T 5204-2020 彩叶豆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13∕T 5204-2020 彩叶豆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13∕T 5204-2020 彩叶豆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7 B 2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2042020 彩叶豆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报批稿) 2020 - XX - XX 发布 2020 - XX - XX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T XXXXX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衡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冀州区绿泽家庭农场、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储博彦、荣艳菊、耿德杰、尹新彦、刘智勇、王志彦、张全锋、赵玉芬、王乃泽、李雪塞、苏智海、蒋晓辉、刘建英 、郝毅、宋平。 DB13/T XXXXX2020

2、1 彩叶豆梨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彩叶豆梨培育过程中的圃地选择、种苗繁育、大苗培育、苗木出圃、苗木检疫、包装运输和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彩叶豆梨苗木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00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23473 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CJ/T 24 园林绿化木本苗 3 苗圃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条

3、件良好、pH值6.57.5之间的沙壤土或壤土地作为育苗地。 4 种苗繁育 4.1 砧木培育 4.1.1 种子采集与贮藏 采集杜梨盛果期健壮母树上充分成熟、果形端正的果实,通过堆放、搓揉、漂洗等过程得到种子,阴干,于通风干燥处保存。种子质量应达到GB 7908级以上要求。 4.1.2 播种 4.1.2.1 整地 播种前应深翻耕施肥,耕深40 cm50 cm,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4 m36 m3。耙平做畦,畦宽2 m3 m。 4.1.2.2 播种期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地表10 cm处,地温达8 10 时为宜。 4.1.2.3 播种量 DB13/T XXXXX2020 2 播种量为:每亩1.5 kg

4、2 kg。 4.1.2.4 种子处理 播种前30 d50 d进行种子沙藏处理。处理前种子宜用600800倍的高猛酸钾溶液浸泡2 h,再用30 的温水浸泡3 min。采用干净河沙作层积材料,沙的用量为种子容积的35倍,沙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层积温度为0 5 。应经常观察种子催芽程度,有30%以上露白时即可播种。 4.1.2.5 播种方法 采用宽窄行双行条播法。播种前5 d7 d先浇足底水,宽行行距50 cm60 cm,窄行行距15 cm20 cm,播种沟深1.5 cm2.0 cm,播后覆土耙平,轻微镇压。 4.1.3 播后管理 4.1.3.1 浇水 出苗后视墒情适时浇水。 4.1.3.2

5、 间苗与定苗 幼苗23片真叶时间苗,间苗时应留匀、留齐、留良、去劣、去病苗。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定苗,株距5 cm8 cm, 每亩留苗0.60.8万株。 4.1.3.3 中耕除草 幼苗23片真叶时及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除草后要及时补水护根。 4.1.3.4 施肥 6月下旬至8月中下旬,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复合肥(N-P2O5-K2O=30-15-15)15 kg20 kg或尿素10 kg20 kg。 4.1.3.5 病虫害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植株的抵抗力;进行生物防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施药物防治,及时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按附录A执行。 4

6、.2 嫁接苗繁育 4.2.1 嫁接品种选择 根据当地立地条件和市场前景确定繁育品种。彩叶豆梨主要栽培品种参见附录B。 4.2.2 嫁接 4.2.2.1 砧木移植 移植时间宜秋季落叶后和早春发芽前。选择地径0.6 cm0.8 cm的杜梨裸根苗,主根保留10 cm15 cm,剪除杂乱须根,按株行距15 cm40 cm,深度20 cm25 cm定植,定植后及时浇水。春季移植的砧木需距地面10 cm15 cm平茬。 4.2.2.2 接穗的采集和处理 DB13/T XXXXX2020 3 彩叶豆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采集接穗。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发育充实的1年生枝,粗度0.4 cm0.6 cm,接穗长8

7、 cm10 cm具23个芽眼,封蜡保湿后置于0 3 冷库中保存。 4.2.2.3 嫁接时间 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避开雨天。 4.2.2.4 嫁接方法 采用腹接。 4.2.3 嫁接后管理 4.2.3.1 检查成活率 接后10 d15 d检查嫁接成活情况,未成活的翌年春季及时补接。 4.2.3.2 解绑和除萌 嫁接成活的苗木,新梢长至1 m左右时,要及时解绑,并抹除砧木上的萌蘖,每隔10 d15 d检查1次,一般除萌蘖34次。 4.2.3.3 水肥管理 接后7 d浇水1次,之后视墒情适时浇水,上冻前,浇防冻水。嫁接成活后,新梢长至10 cm左右,每亩施复合肥(N-P2O5-K2O=45-15-

8、15)10 kg15 kg, 以后每月施水溶肥(N-P2O5-K2O=15-15-15)15 kg20 kg,至8月中下旬停止施肥。 4.2.3.4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 4.2.4 嫁接苗出圃 4.2.4.1 起苗、分级 春季发芽前起苗,起苗后立即进行分级,分级方法按照GB 6000规定执行,分级标准见附录C。 4.2.4.2 苗木检疫 苗木出圃前,应向检疫部门申请产地检疫。 4.2.4.3 包装和运输 按照GB/T 6001执行。 5 工程苗培育 5.1 苗木培育规格划分 苗木培育分小苗、中小苗、中苗和大苗等四个规格,见表1。 DB13/T XXXXX2020 4

9、表1 苗木规格 小苗 中小苗 中苗 大苗 地径3 cm 3 cm地径8 cm 8 cm地径12 cm 12 cm地径20 cm 5.2 移植 5.2.1 移植苗选择 选择达到附录C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的苗木进行移植。 5.2.2 移植时间 春季土层解冻后,腋芽萌发前。 5.2.3 移植密度 根据培育目标确定株行距,期间不调整密度;或早期密植,期间分期分批连续多次剔苗,培育不同规格的大苗。移植后的密度依培育的苗木规格而定,具体见附录D。 5.2.4 修根处理 移植前,剪除劈裂根、过长主根、病虫根。 5.2.5 标点挖穴 按照附录D要求的株行距,标点挖穴,树穴深度为30 cm40 cm。 5.2.6

10、栽植 穴底填5 cm15 cm深的细土,堆成馒头形,在细土堆之上均匀撒施2 kg3 kg的腐熟有机肥,再覆盖一层细土压肥,将种苗移入栽植穴中央位置,分23次填土,苗木根颈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后踏实、浇水。 5.2.7 栽后管理 5.2.7.1 水肥管理 移栽后,立即浇1次透水,随浇水随扶苗,保持苗干中正直立。3 d5 d后浇第2次水,7 d后浇第3次水。进入正常田间管理后采用滴灌方式,视土壤墒情适时补水,土壤封冻前浇封冻水。6月下旬至8月结合浇水每亩可施尿素10 kg20 kg或复合肥20 kg30 kg。 5.2.7.2 中耕除草 中耕结合除草进行,松土保墒,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清除。 5.3

11、树形培育 5.3.1 干形培育 中小苗阶段,逐年逐级修除主干上的侧枝和萌条,根据苗木用途,满足分枝点高度要求,每次修枝后的主干高度不应超过整个树高的1/3。 DB13/T XXXXX2020 5 5.3.2 冠形培育 5.3.2.1 疏枝 以原冠冠形为主。及时修除竞争枝、徒长枝、交叉枝、病虫枝、下垂枝等多余枝条,保留有利于冠形培养的主枝。疏枝时应保持剪口平滑,避免撕裂树皮。 5.3.2.2 短截 对影响冠形的枝条,应按照弱枝强剪和强枝弱剪的原则,及时进行短截。 5.3.2.3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 5.4 苗木出圃 5.4.1 苗木检疫 苗木出圃前,应向当地森林植物检疫

12、部门申请产地检疫。 5.4.2 起苗 带土球起苗,土球规格宜为苗木地径的810倍。 5.4.3 包装、运输 按照CJ/T 24的规定执行。 6 档案管理 按照GB/T 6001的规定执行。 DB13/T XXXXX2020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彩叶豆梨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表 A.1 彩叶豆梨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锈病 可用 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 10001500 倍、或 12(200250)波尔多液进行喷洒防治。 叶斑病 采用百菌清、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 800 至 1000 倍液交替喷洒防治。 腐烂病 早春和晚秋刮净病斑烂部,刮成边缘立茬,再

13、用 3%抑霉唑膏剂涂药。生长期使用 35%丙唑多菌灵悬乳剂全树喷雾进行防治。春秋树干涂抹涂白剂和全株喷洒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 黑星病 可喷洒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至 700 倍液或 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500 至 800 倍液防治。 蚜虫 采用吡虫啉 5可湿性粉剂 1000 倍喷洒,夏季高温使用 10%烯啶虫胺可溶性液剂稀释 2000 倍至 3000 倍均匀喷雾或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 2500 至 3500 倍交替使用。 叶螨 幼虫期用 5%噻螨酮乳油或 5%可湿性粉剂 1500 至 2000 倍液叶背均匀喷雾,成虫期用阿维哒螨灵 1000 至 1500 倍,在植

14、物叶背均匀喷雾,夏秋季 卷叶蛾 幼虫发生期,可用 50%辛硫磷 1000 倍液喷杀幼虫,成虫发生期,利用 25%灭幼脲悬浮剂 1500倍液。 DB13/T XXXXX2020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彩叶豆梨主要栽培品种 表 B.1 彩叶豆梨主要栽培品种 品种 主要生物学特征 红塔 (Pyrus calleryanaRedspire) 株高 9 12 m,窄卵圆形冠,冠幅(7.59)m。生长速度快。秋季叶色转黄、橙或红色。花纯白色,花量大,先花后叶型,开花一致。果实长椭圆形,棕色部分有褐色斑点,挂果期长。适应各种土壤;最喜光照充足、湿润排水好的深厚土壤,耐热。是风景区绿化或庭院

15、孤赏,四季景观精致;可用于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景致的美化。 贵族 (Pyrus calleryanaAristocrat) 株高 15m,树形圆锥形。树冠开张丰满,冠幅能达到 8 m。春季新叶红或紫色,渐转为有光泽的绿色,秋季再次转为红色。花期是豆梨品种中春天较早开花,花通体雪白,花量繁多。果实近圆形,棕色,结实量大,挂果期长达 6 个月。耐旱、抗病虫害能力强,耐污染、耐贫瘠,适应城市环境快,可用作行道树和景观植物,是丰富秋季园林色彩的优良品种。 克利夫兰 (Pyrus calleryanaCleveland Select) 株高 15m,树形卵圆形。树冠圆锥型,冠幅 8 m。秋季叶色转为亮黄、

16、橙色和深红色,落叶较晚。花期 4 月上、中旬,开白色花,花繁多,花叶同期。树姿紧凑。果实圆形,棕褐色,有斑点,果实经冬不凋。耐污染,适于城市环境的改善或街旁行道树、景观点缀,还可群植绿化种植。 三体 (Pyrus calleryanaTrinity) 株高 9 m,树形卵圆形。树冠宽卵形或圆形,冠幅 7.5 m。在春夏两季有着很抢眼的绿叶,秋季叶片先变橙色再转红色、橙色和紫色的混合色。花纯白色,花叶同放。果实近球形,棕色,有斑点,萼片脱落。耐寒、耐盐碱,喜温暖湿润的土壤,适用于小区行道树, 是花叶兼赏的优秀树种, 园林中可孤植做庭院点缀, 或与其他豆梨品种丛植、列植、片植。 新布拉德福 (Py

17、rus calleryanaNew Bradford) 株高 10.5 m,宽卵形树冠,半开张丰满,冠幅达到 9 m。分枝结构较布拉福德合理,减少了大风和积雪造成折断的机会;叶片有光泽,秋季先变黄再转为橙红色。花白色,花叶同时开放,花量多。果实长椭圆形,棕色,挂果期可达 6 个月。特别适合做小区行道树或庭院绿化。 首都 (Pyrus calleryanaCapital) 株高 15m,树形圆柱形。树冠丰满,冠幅 5 m,是最小的豆梨品种。秋季叶色变为紫红色或橙色且艳丽。枝条紧凑,短枝,干皮老时浅纵裂。花期 4 月上、中旬,花白色且丰盛。果实椭圆形,棕色且有褐色斑点,挂果期长达数月。喜光照,抗病

18、力强,是风景区美化的首选材料。 DB13/T XXXXX2020 8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彩叶豆梨主栽品种 1(2)0 嫁接苗质量分级表 表 C.1 彩叶豆梨(红塔)1(2)-0 嫁接苗质量分级表 项目 等级 级 级 基本要求 苗干通直,长势好,无检疫对象和病虫害,无冻害和机械损伤,侧根分布均匀舒展,须根多,嫁接部愈合良好,根和茎无干缩皱皮,嫁接口上下茎段之间的倾斜角度15 根 垂直主根长度(cm) 12 10主根长12 12cm 长级侧根数(条) 5 4 茎 苗高(cm) 100 80苗高100 地径(cm) 1.2 1.0地径1.2 表 C.2 彩叶豆梨(贵族)1(2)-0

19、 嫁接苗质量分级表 项目 等级 级 级 基本要求 苗干通直,长势好,无检疫对象和病虫害,无冻害和机械损伤,侧根分布均匀舒展,须根多,嫁接部愈合良好,根和茎无干缩皱皮,嫁接口上下茎段之间的倾斜角度15 根 垂直主根长度(cm) 15 12主根长15 15cm 长级侧根数(条) 5 4 茎 苗高(cm) 200 160苗高200 地径(cm) 1.5 1.2地径1.5 表 C.3 彩叶豆梨(克利夫兰)1(2)-0 嫁接苗质量分级表 项目 等级 级 级 基本要求 苗干通直,长势好,无检疫对象和病虫害,无冻害和机械损伤,侧根分布均匀舒展,须根多,嫁接部愈合良好,根和茎无干缩皱皮,嫁接口上下茎段之间的倾

20、斜角度15 根 垂直主根长度(cm) 15 12主根长15 15cm 长级侧根数(条) 5 4 茎 苗高(cm) 170 150苗高170 地径(cm) 1.5 1.2地径1.5 DB13/T XXXXX2020 9 表 C.4 彩叶豆梨(三体)1(2)-0 嫁接苗质量分级表 项目 等级 级 级 基本要求 苗干通直,长势好,无检疫对象和病虫害,无冻害和机械损伤,侧根分布均匀舒展,须根多,嫁接部愈合良好,根和茎无干缩皱皮,嫁接口上下茎段之间的倾斜角度15 根 垂直主根长度(cm) 12 10主根长12 12cm 长级侧根数(条) 8 5 茎 苗高(cm) 120 100苗高120 地径(cm)

21、1.5 1.2地径1.5 表 C.5 彩叶豆梨(新布拉福德)1(2)-0 嫁接苗质量分级表 项目 等级 级 级 基本要求 苗干通直,长势好,无检疫对象和病虫害,无冻害和机械损伤,侧根分布均匀舒展,须根多,嫁接部愈合良好,根和茎无干缩皱皮,嫁接口上下茎段之间的倾斜角度15 根 垂直主根长度(cm) 15 12主根长15 15cm 长级侧根数(条) 8 5 茎 苗高(cm) 150 120苗高150 地径(cm) 1.8 1.5地径1.8 表 C.6 彩叶豆梨(首都)1(2)-0 嫁接苗质量分级表 项目 等级 级 级 基本要求 苗干通直,长势好,无检疫对象和病虫害,无冻害和机械损伤,侧根分布均匀舒

22、展,须根多,嫁接部愈合良好,根和茎无干缩皱皮,嫁接口上下茎段之间的倾斜角度15 根 垂直主根长度(cm) 15 12主根长15 15cm 长级侧根数(条) 8 5 茎 苗高(cm) 130 100苗高130 地径(cm) 1.5 1.2地径1.5 DB13/T XXXXX2020 10 D D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工程苗培育过程中不同苗木规格的参考密度(株行距) 表 D.1 不同规格苗木的移植密度(株距行距) 苗木规格地径 3 cm地径5 cm 5 cm地径8 cm 8 cm地径12 cm 12 cm地径15 cm 15 cm 以上 一次性移植,中间不调整密度 1.5 m2 m 2 m3 m 3 m4 m (34) m (46) m 4 m6 m 中间多次调整密度 定植株行距 1.5 m2 m 继续培养数年,地径达到 5 cm 8 cm 时,隔行或隔株剔苗,将株行距调整至 2 m3 m 继续培养数年,地径达到 8 cm 12 cm 时,隔行或隔株剔苗,将株行距调整至 3 m4 m 继续培养数年,地径达到 12 cm 15 cm 时,隔行或隔株剔苗,将株行距调整至(34)m(46)m 隔行或隔株剔苗,将株行距调整至 4 m6 m,继续培养数年直至地径达到 15 cm 以上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林业/苗木/果业/深加工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