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改对英语师范生培养路径的影响和启示.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1138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改对英语师范生培养路径的影响和启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改对英语师范生培养路径的影响和启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改对英语师范生培养路径的影响和启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专业英语教育专业英语教育本栏目责任编辑:代 影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第14期(2023年7月下)第14期(2023年7月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改对英语师范生培养路径的影响和启示谢 燕(普洱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摘要:2022年9月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的落地对一线教师提出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要求,该次新课改必然对各层级培养师范生的高校发出探究新时代师范生培养路径的号召。在此时代大背景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一线初中英语教师开展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的认识现状,依据调查结果所反映的实际问题明确分析英语师范

2、生在教学理念上应转变为素养导向的课程内涵,并提出新课标、新方案背景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新一轮课改对英语师范生培养路径的启示。关键词: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英语师范生;教学理念;培养路径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39(2023)14-0118-030 引言2014年,教育部在 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中明确提出“核心素养”这个重要概念1,并呼吁教育专家和学者投入到研制和构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工作中来。2016年,教育部颁布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总体框架,正式提出中国学生需要发展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

3、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2。至此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育人目标在基础教育阶段被正式提上日程。随后2020年5月11日教育部印发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3,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4,新的课程方案和标准在不同学段和学科强调了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和实践上。一线英语教师作为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即将面临秋季学期开始的高要求与新挑战。自核心素养概念被提出至今八年的时间里,负责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一线英语教师是否为即将实施的新课程方

4、案和课程标准做好了准备?未来上岗的英语师范生当前培养过程中是否关注了新课改号召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理念?这些问题都急需解答。特别是我国当下的教育国情存在义务教育发展资源分配不均衡,边疆地区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意识现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落地的效果,同时也能从理论和实践上为高校培养新时代英语师范生提供一些改革创新的经验和启示。1 一线英语教师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认知现状在义务教育阶段“双新”正式落地前,笔者利用问卷对来自普洱市思茅区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99名一线初中英语教师开展调查,研究老师们对素养导向的英语课堂教学的认知现

5、状,以期为英语师范生培养路径探究提供参考依据。问卷信效度检验的Cronbach系数为 0.719,属于可接受范围;Bartlett 球形度检验P0.01,说明各个题项之间的关系良好,可进行因素分析。问卷调查反映出来的初中英语教师对素养导向课堂教学的认知现状如下:其一: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学习不足。所有参与答卷的教师都听说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但是只有32人(32.32%)表示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非常了解,49人(49.49%)表示听说过,了解的内容不多;18人(18.18%)表示听说过,但是不了解具体内容。但是在选择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内涵时,87名教师甚至将干扰项语言技能培养也涵盖进去,仍然将语

6、言学习视作一种技能训练。这一情况说明核心素养概念自提出到推广的八年多时间里,虽然各种层级的教师培训都有举办,但是落到实处的培训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57名教师参加过相关培训和讲座,其中26人表示受益很大,其余31人表示培训内容未能掌握好;但还有39人收稿日期:2022-10-31 修回日期:2022-11-16基金项目:2022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立德树人视域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师范生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22J1006)作者简介:谢燕(1977),女(彝族),云南普洱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教师专业发展。ISSN 1009-5039Overseas Eng

7、lish 海 外 英 语http:/Tel:+86-551-65690811 65690812118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专业英语教育专业英语教育本栏目责任编辑:代 影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第14期(2023年7月下)第14期(2023年7月下)以上表示没有机会参与培训,说明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培训覆盖面不够广。77位参与问卷的教师都表示一线教师需要学习新课程目标和方案,因为可以指导自己的教学更有效地开展,说明教师们对纲领性文件的认识在提高,且需求都很大。其二:对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具体表现得理解不充分。教师备课环节对于教材的把握的选项反映出教师对

8、于补充课外资料是比较与时俱进的,除了关注词汇和习题外,老师也会增补相关的背景资料(65人)和贴近生活和实事的语言音频、视频资源(80人)。但在调整教材的内容方面就又凸显因循守旧的特征:删减教材中偏难或偏易的内容(80人)和不考的内容(72人),应试教育的痕迹还是很重;在调整教材编排的学习资料顺序上近50名教师都只在单元内来调整语言活动或子任务的顺序,较少教师(33人)考虑单元间的教学任务进行调整,说明教师在授课过程很少有全局把握教材的主动性,依赖教纲和教材的情况较为突出。参与问卷的教师在有关课堂活动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充分体现出了上一轮教学改革的成效:绝大部分老师都偏好任务型教学和以学生中

9、心的课堂组织模式,这是可喜的。但在教学活动目标上比较偏重语言知识(64人)的知识本位教学观。对学习者的评价方面82位教师选择了考试成绩,因此课程终结性评价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三:对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创新的自我意识薄弱。参与问卷的教师对新课标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去主动学习或者拓展相关知识,因此在自我意识层面教师们的主动性缺乏。在分析影响当前中学英语教学的因素方面80名教师归因于学生的基础薄弱导致,其中53人认为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升学压力大等因素。教师意识到转变教育观念的重要性,却又对开展相关培训时引入的新理论和概念往往抱有观望的态度,产生对课改采取“新坛装老酒”的

10、现象。2 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新课改需要英语师范生在教学理念上有所转变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今天的科技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知识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时代发展呼吁学校跳出“育分”的传统思维模式,转向真正的“育人”目标,师范生肩负历史使命责无旁贷。顺应时代发展需求而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标准(2022版)很好地为一线教师开展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确立了育人目标,同时也启示了加强师范生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观念转变的培养实践。指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有其独特的内涵和表现。2.1 注重学科素养以达到启智润心众所周知教育的本质并非传递知识而是传递生命的意义。素养导向的英语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强调学

11、科知识内容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5。它与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为纽带将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紧密地联系起来始终围绕着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不同,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教学需要教师解析教材语篇负载的语言知识的同时,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等社会环境因素,利用一切教育手段,打开学生心灵之门以接纳和拥抱世界。2.2 注重学以致用的实践性学习素养导向的英语课堂教学较好地体现了育人过程中坚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和学创结合的语言学习活动观。它提倡教学活动应创设真实语言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者效能。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

12、为主,学习者为了通过考试而孤立、肤浅地记忆材料,并没有对材料进行分析、整合和反思。因此学习者的认知水平仅停留在布鲁姆六个教育目标分类中的识记和理解这两个层面上。素养导向的英语课题教学打破了“育分”教学模式,它基于学习者原有知识能力之上、以学习者主动参与为前提、重视帮助学习者建立知识结构和认知策略的元认知过程,强调以知识迁移和认知策略迁移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学以致用。2.3 注重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素养导向的英语课堂教学呼吁教师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传统课题教学中过度依赖教材、忽视了教材编写和出版与现实社会的发展之间的时间差,以及教育资源未

13、能实现均衡化发展的现实,难免会造成学习者感到教材创设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的问题。而且虚构的课堂情境不仅阻断了学习体验与丰富的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还会扼杀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在素养导向的英语课题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可以引导学生直面现实情境中的真实性语言交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2.4 注重学习全过程的表现性评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堂教学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课程的教与学全过程。表现性评价与应试教育唯分数论不同,它非常注重评价学习过程。教师应抛弃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即仅对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结果做出结论式评价,而是引导

14、学生在真实或创设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由于表现性评价注重对学习全局把关,学习过程监控,因此评价结果可以为教师后续的教学行为和学119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专业英语教育专业英语教育本栏目责任编辑:代 影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第14期(2023年7月下)第14期(2023年7月下)生下一步的学习行为提供自我改进的方向和目标。2.5 注重知识连贯性的跨学科融合素养导向的英语课堂教学依然按学科开展教学,但反对为获得高分而强调学科的优势。传统的应试教育使学习者没日没夜地刷题。为了获得成绩的提高

15、,不惜花重金找校外培训来弥补某单科成绩。然而只关注某单科的发展会割裂知识的联系网,扼杀学习者的逻辑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事实上人类所有的学问都是相通的,所有学科知识学习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世间万物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英语课堂教学应尝试跨学科教学,在文、理科课程中找寻可以彼此协调和兼容的知识点开展尝试,以弥补单一学科的教学缺陷,达到扬长避短的功效,达成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3 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英语师范生培养路径的启示众所周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存在着和谐统一的关系,教学理论以服务教学实践为目的,而教学实践以教学理论为基础。然而转变了英

16、语师范生的教学理念为学科核心素养指向并不意味着他们就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因此在英语师范生的培养路径上还需要不断地探究与革新。其实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标准(2022版)在某种程度上给师范生的培养指明了方向,而针对边疆初中英语教师素养导向课堂教学的认知现状调查又给培养路径提供了几条思路。3.1 英语师范生培养过程应始终坚持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教学是教与学高度统一的活动,因此教师对某些方法的偏爱,不管教学内容和教授对象发生了变化而表现出来的具有很强稳定性的特点就是教学风格。教学风格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对师范生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为了避免“新坛装老酒”现象,高校

17、在依据师范认证设置课程时,不仅要将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标准的政策学习纳入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中,而且任课教师应以指向英语学科素养培养为目标来设计课堂教学,从而为英语师范生入职后的课堂教学树立典型和示范,做好辐射带动。3.2 强化英语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和分析探究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于教育教学提出的人才培养需求是与时俱进的。为了更好地帮助英语师范生入职后快速适应岗位和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高校应特别关注培养他们使用计算机或其他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问题的信息意识,具备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的常识,日常操作信息系统、处理文字、采集信息、信息加工和处理等常规能力。从而帮助英语师范生在未来岗位

18、上能够通过网络和通信手段获取最新的教学改革资讯,通过分析和研究等手段帮助自己解决教学问题、申报教学改革课题等。3.3 注重英语师范生“学历案”撰写能力的教学技能培养传统的教育推崇“教案”,新课改后的教育则渐渐奉行“学历案”。学历案是指教师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为了便于儿童自主或社会建构经验,围绕某一相对独立的学习单位,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专业化预设的方案。它从学生立场出发设计学生学会什么、可以学会的问题,一改过去以教师视角出发只关心教了什么的问题,真正践行了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高校在英语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应改变过去教案编写的技能训练,引导师范生将传统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再根据学生现有知识

19、,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以及参照各方面信息,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提供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4 鼓励英语师范生表现性评价实施案例编写和汇总剖析师范生在入职前需要具备一定教学技能和教学规范的培训,以便有效地帮助他们在入职后尽快完成生涯角色的转变。而高校在培养师范生过程中就需要将素养导向课堂教学的表现性评价作为师范生教学能力提升的一个重点来培养。由于传统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偏重结果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但对于素养导向的表现性评价却重视不足,因此需要鼓励英语师范生以学期、学年、课程或单元教学为单位,针对学生学情和分析影响学习的因素进行评价,或者

20、针对某个教学活动学生的准备程度和造成活动顺利或不顺利开展的困难辨别等,着手编写教学表现性评价的实施案例。在班级分享中剖析案例中存在的不足,并分析解决方法。由此来增强英语师范生的表现性评价意识和动手解问题的能力。4 结束语高校师范生是未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后继者,在自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前提下,更需要精进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提升教学实践技能。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只有坚持以师范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来催化核心素养的教学意识,从而为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长、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参考文献:1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14(11):6-11.

21、(下转第123页)120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专业英语教育专业英语教育本栏目责任编辑:代 影Overseas English 海外英语第14期(2023年7月下)第14期(2023年7月下)硬等问题,提出培养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应着眼于塑造其课程育人的理念,发展其多角度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培养其在教学过程中艺术地传递思政元素的能力。高玉垒和张智义(2022)基于课程思政和教学能力的概念将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内涵定义为“教师在大学英语课程的各种教学情境中,有意识地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以恰当的方式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实现学

22、生的价值塑造、能力提升与知识积累所呈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具有政治性、生成性、情境性和融合性四个特点,建构了包括育人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科研素养和全球素养五方面的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金字塔模型,并提出了提升其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策略。2.6 评价研究高照等(2022)结合外语课程学习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包括中华文化知识(认知)、英语语言和视频制作(技能)、视频感染力(情感)三个内涵。3 讨论与建议基于上文的统计、分析结果,本文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特点做如下归纳:一、高水平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但比例低,不到国内同主题期刊论

23、文总数的二十分之一;二、高产作者、机构和期刊占比高,过于集中,还未形成多点开花的局面;三、研究主题丰富,但有关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和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考核和评估的文章较少;四、研究以思辨和经验总结为主,实证研究比例不到十分之一。针对以上不足,本文建议:鼓励更多外语研究学者关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针对热点和重点论题进行实践和实证研究,如针对不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法、语言学和教学理论等,进一步加强教师能力发展和教学效果评估研究,撰写高水平论文。外语类和教学类核心期刊可设课程思政研究专栏,及时刊发最新研究成果。4 结束语本文通过梳理、分析2018年以来发表在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的有关大学英语课程

24、思政研究的文献,总结了其发展特点,并重点讨论了热点研究论题,希望能给相关学者一些启发。参考文献:1 陈雪贞.最优化理论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现J.中国大学教学,2019(10):45-48.2 崔戈.“大思政”格局下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7):138-140.3 高玉垒,张智义.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结构模型建构J.外语电化教学,2022(1):8-14.4 高照,吴珏燕,钟夏利.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中英双语短视频评价体系构建 文化传播英语 课程思政学业成果评估J.外语电化教学,2022(1):15-19,26.5 黄国文,肖琼.外语课

25、程思政建设六要素J.中国外语,2021,18(2):1,10-16.6 刘正光,岳曼曼.转变理念、重构内容,落实外语课程思政J.外国语,2020,43(5):21-29.7 梅强.以点引线 以线带面高校两类全覆盖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9):20-22,59.8 蒙岚.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0(12):136-141.9 孙有中.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校外语教材设计J.外语电化教学,2020(6):46-51.10 文秋芳.大学外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实施框架J.中国外语,2021,18(2):47-52.11 肖琼,黄国文.关于外语课程思政建

26、设的思考J.中国外语,2020,17(5):前插1,10-14.12 王冬梅.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素材的思政内容建设研究J.大学(教学与教育),2022(10):53-56.13 杨婧.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4):27-31.14 张敬源,王娜.外语“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原则与路径探析J.中国外语,2020,17(5):15-20,29.15 张彧凤,孟晓萍.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1):33-35.【通联编辑:梁书】(上接第120页)2 探寻素质教育的真谛EB/OL.2022-11-02.http:/ 1205_362458.html.3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EB/OL.2022-11-23.http:/ 99.html.4 教育部印发为培养时代新人奠基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 年版)EB/OL.2022-12-03.http:/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通联编辑:谢媛媛】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