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哈萨克族绿色巩膜的遗传分析.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109334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萨克族绿色巩膜的遗传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哈萨克族绿色巩膜的遗传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萨克族绿色巩膜的遗传分析 章佳俊凯(王凯) 生物科学2001-2 指导教师 张 霞 摘要:笔者在新疆的牧区发现当地哈萨克族中有部分人的眼睛的巩膜呈碧绿色,这与中国境内其他民族的体质特征不一致,也与西亚人、西方人的体质特征不一致。笔者通过调查,摸清了哈萨克族人中眼睛巩膜曾绿色的显性遗传规律。 关键词:哈萨克;绿色巩膜;显形遗传;等位基因 笔者三次深入新疆哈萨克人的社区中进行调查,分别在奇台县天山牧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阿勒泰山牧区、伊犁察布查尔县。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尔木乡、喀纳斯村。在这相隔遥远的三个地方,笔者发现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哈萨克人群中有一部分人的眼睛的巩膜呈透明的碧绿色。由于当时没有条件进行拍摄,很遗憾没有拿到第一手图片资料。为了方便比较,找了一些别人拍摄的图片。 绿色巩膜眼睛来源于: 蓝色色巩膜眼睛来源于: 哈萨克族的碧绿色巩膜具有独特性。一般蒙古利亚人种的巩膜一般为棕色;赤道人种的巩膜为黑色;西方人的巩膜为天蓝色。而哈萨克族所讲的语言是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从人种上来说是突厥人与蒙古人种的混血。元朝就称西域各族为色目人,意为色目相异之人。其实就是指的眼睛的巩膜带有颜色。 本人通过对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尔木乡喀纳斯村喀纳斯湖附近哈萨克族族人的调查,基本摸清了这种遗传现象的规律。 作者在喀纳斯湖附近随机调查了两位有绿色巩膜的哈族人,追踪了他们的家系系谱,系谱如下: 调查对象一: 调查对象二(来自哈萨克斯坦): 图例说明: 绿色(浅色):代表有绿色巩膜的人。黑色(深色):代表有黑色或棕色巩膜的人。双横线:代表被调查的人。附:调查对象二曾说:他们家族中约有80%-90%为绿色眼睛。 结论:通过分析可得出他们家族的基因型: 调查对象一: 调查对象二: 结论和讨论: 这种基因明显呈显形遗传,因为父母一方只要有绿色巩膜,其子女有绿色巩膜的可能性非常大。从调查对象二(海拉特)所描述的话(他们家族中有的有绿色眼睛,有的有黑色眼睛,但前者占到80-90%)中也可以得到佐证。而且这对控制绿色眼球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和性别没有关系。 这种巩膜的形成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作者曾经看到过生活在牧区的没有哈族血统的个别汉人也有绿色眼睛的情况。作者推测是高海拔和多山林的自然环境诱发的,但问题是同样情况下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和生活在长白山、大小兴安岭的满族为什么没有绿色巩膜的现象。环境因子和绿色巩膜之间的具体关系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有绿色巩膜的人在哈族人群中到底占有多大比率,至今仍是个未知数。初步估计这个比率应为5%-10%。对于这种比率的可靠数据需要深入到天山牧区和阿尔泰山牧区进行大范围的抽样调查,限于条件有限,未能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艾琼华, 陈晓, 江虹, 赛福鼎, 肖辉.新疆伊犁哈萨克族的体质特征研究, 人类学学报 ,2001,20(4)。 2江生 .色目人、汉人与南人,历史教学,1990年 02期  。 教师评语:(95分) 本调查选择的遗传性状可谓独树一帜,有新意,而且是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发现并有所认识,值得庆贺。这是一个很好的题材,如果能进一步进行调查我预测将有一篇上等的论文出自于你手中,想试试吗? 张 霞 2003年11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