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作的国家...—基于一项合作志愿田野调查_傅承哲.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10886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06.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作的国家...—基于一项合作志愿田野调查_傅承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作的国家...—基于一项合作志愿田野调查_傅承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作的国家...—基于一项合作志愿田野调查_傅承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青年研究粤港澳与青年2023 年第 1 期第 37 卷(总第 128 期)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作的国家认同提升机制 基于一项合作志愿田野调查傅承哲莫庭阳王译笛(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州510000)【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港澳同胞的爱国精神”。国家认同本质上是一种群体认同,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认同视角,更适用于对国家认同进行理论构建与实践推进。本研究基于共同内群体模型,分析在一项青年合作志愿的田野项目中,港澳青年反映的情感体验与社会认同效应,探索志愿活动如何提升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心理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合作志愿活动可以通过改

2、变前因条件,利用上位身份,促使个体卷入范畴化过程,实现共同内群体认同,进而达到强化共同身份、改善群体认知与行为、促进心理融合等积极效果。本研究提出的创造积极群际接触、改变群体认知行为、强化国家情怀等建议,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度融合提供了实践路径。【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协作国家认同社会认同共同内群体认同合作志愿收稿日期:2022 12 25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增强内地港澳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分类融合与精准施策研究”(项目编号:20VSZ1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傅承哲,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跨域治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

3、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行为公共管理、政策评估;莫庭阳,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港澳治理、公共政策;王译笛,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港澳治理、公共政策。一、引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发展壮大爱国爱921港爱澳力量,增强港澳同胞的爱国精神”。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进一步深化,推动港澳人心回归已经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鼓励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湾区青年交流,明确指出:“在大湾区为青年人提供志愿工作等

4、机会,推动青年人交往交流、交心交融,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参与国家建设。”因此,通过志愿活动推动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增强港澳青年爱国精神的重要抓手。同时,由于与祖国内地在制度文化等领域存在明显的差异,导致港澳青年在交流经历和内地认知上面临许多困难。如何发挥志愿活动的心理融合效应,提升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既是学界与社会各界关心的理论热点问题,也是亟待回答的实践和现实问题。为此,本研究旨在共同内群体模型理论的基础上,以青年合作志愿活动为例,探讨粤港澳青年合作志愿通过改变各类前因条件,促进港澳青年实现身份认同的重新范畴化,以达到提升国家认同感的实际效果,并为推动港澳青年“人心回归”的理论和实

5、践提供借鉴。二、研究综述(一)社会认同理论基础认同,是起源于人的认知活动,受到个人心理活动、思想信仰等因素和所处环境结构影响而形成的,是人们对于存在其中的群体的认可与服从。1 泰弗尔(Tajfet)于 20 世纪 80年代创立社会认同论,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人属于某一群体,对该群体有着基本认知,该群体对其具有情感和价值意义。并提出社会认同论的三个基本进程:类化(Categoriza-tion)、认同(Identification)、比较(Comparsion)。2 类化是指个体将自己与某个群体的整体特征相比;认同是指个体将自身归属于某一群体;而比较是认同的强化过程,是个人评价自己所属群体与外群

6、体的相似、优势与劣势,以此增进自身对所属群体的认同。社会认同的三个进程均影响个体的行为选择:类化影响人们的社会认知,进而间接影响人的行为;认同和比较则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行动和社群关系。3 在这三个进程中,个体将社会成员划分为自己所属的内群体和外群体。受社会认同的影响,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上会趋同于内群体,并对内群体成员有着更高的评价。对外群体则刚好相反,呈现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贬损(out group derogation)的行为表现。(二)关于港澳青年国家认同建构的两种解释正因为存在上述特点,社会认同在社会交往、政治参与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扮演着重

7、要的心理角色。从公共管理角度来看,提升港澳青年国家认同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维护“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重要心理前提。本研究认为,国家认同是社会认同中一种特殊形式的认同,是指起源于人的认知的,受到心理活动、思想信仰等因素影响形成的,人们对于存在其中的国家的认可与服从。目前,关于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来源与构建,主要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论视角:本源论强调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受所处群体的原生情感、文化因素影响,形成稳定的群体认知与认同;工具论则认为,个体对某个群体的认同,是外在的力量通过后天经历与个人活动构建的。不同的学者也围绕这两种理论视角,对港澳青年社会认同的来源与构建进行理论和实证探讨。

8、031在本源论方面,Anthony Smith 指出,现代国家来源于长期在同一地理文化环境中共同生活的,具有共同历史文化的原生民族。4 对于次级群体来说,共同的历史文化与生活经验,同样是身份认同构建的本源。然而,回归前的历史经历,导致港澳社会在近现代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进行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处于相对缺席的地位。因此,港澳地区与中国内地先赋的、原生的情感和亲缘文化纽带,未能在有效的社会互动中实现巩固和强化。5 特殊的历史文化对两地的心理融合造成了挑战,影响最新一代港澳青年的社会认同建构。6 在工具论方面,政治观念与活动、意识形态、民间交往活动等多种渠道,均可促使港澳青年构建身份认同。国歌、国旗等

9、国家符号在教育领域和各种传媒上的强烈存在感,对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7 找到适合香港教育环境和思维模式的国民教育措施,可以发挥教育对国家认同构建的积极作用。8 研究发现,湾区教育等多种交流活动,有利于促进内外群体的了解与身份认同的构建。例如: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能够增进香港青年对内地城市的了解,提升其湾区认同;9 香港青年“北上”内地交流对于国家认同感的提升有积极作用。10 从已有研究出发,本源论与工具论都有充分的研究结果证明其对身份认同的影响,但任一理论都无力单独地对身份认同的形成和发展变化做出合理的解释。11 综合而言,目前的研究更多地是从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单一学科角

10、度分析港澳青年的认同问题,分析外在因素提升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路径,而相对忽视了外在因素如何作用于青年心理,使其产生认同改变的内在机制。即个人如何受到外在制度、政策的形塑(如港澳青年内地交流项目计划),将自身的经历内化,进而产生心理融合效应的内在机制仍不明朗。此外,港澳青年同时拥有本地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双重身份。现有的大多数研究仅仅将本地认同与国家认同简单对立,未能清晰地描述不同层次身份认同的相互作用,以及次级群体接触导致上位群体认同构建的过程。(三)志愿服务的国家认同效应20 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出现了大量由社会组织或第三部门举办的,以普通群众为参与者的公益性志愿活动。在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中,青

11、年逐渐成为重要的参与主体。目前关于志愿活动效应的研究,主要是关注志愿活动对青年或大学生群体的实践教育作用。服务学习视角认为,志愿服务体验能够帮助青年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12 另有研究认为,志愿活动能够帮助志愿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作用于青少年的社会化进程,有助于改变其自我认知,使其对自身进行重新自我定位。13 有学者指出,参与志愿服务促使志愿者更加认同主流意识形态。14 这些研究成果揭示,志愿服务可能存在改变个体认知,进而实现认同构建的心理效能。而关注大湾区合作志愿或港澳青年参加内地志愿活动的研究仍然较少,仅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志愿活动的展开路径、区域协同发展效应15、三

12、地志愿活动的差异等进行论述和分析。关于跨境志愿活动的国家认同提升效应,有学者指出,可以通过志愿服务途径培养粤港澳三地青年的国家情怀,增进港澳青年对祖国内地的认知。16 但该观点并未得到实证研究的证明,也未能以志愿活动为例来探究国家认同构建的内在机制,其背后的心理作用机制需要做进一步的探析。131(四)共同内群体模型的提升作用机制在社会认同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群际接触理论并不强调认同的来源,而是关注群际偏见的解决。群际接触理论认为,不同群体在地位平等、共同目标、群际合作、权威支持等积极条件下能够实现积极的群际接触,进而改善群际关系,降低群际偏见。17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官方和民

13、间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创造了大量的群际接触机会,为港澳青年了解祖国内地、改变刻板印象提供了机会之窗。大量研究采用群体理论来分析香港与内地青年的接触交往心态变化,但群际接触理论本身并未直接指向社会认同的构建。因此,在探索交流活动如何实现港澳青年的人心回归时,仍然缺少丰富的理论框架。本研究采用共同内群体模型(Common Ingroup Identity Model,CIIM)来解析个体在原生和后天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主动参与群体接触,并在接触中实现重新范畴化,构建共同内群体认同的过程。该理论认为,当个体将原本相对区隔的两个群体的认知表征,调整为一个内涵水平更高的上位群体概念时,社会分类便会重新启动,进

14、而建立共同内群体认同,从而带来群际关系的改善18。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分析框架由三个层面组成:前因条件,结果变量,和起到中介作用的表征中介。前因条件包括群际依存、环境情境等群际互动的相关因素。表征中介包括重新范畴化、范畴化和非范畴化。其中,重新范畴化代表着共同内群体认同的构建,这一过程象征着群体间接触对身份认同重构产生的影响。结果变量包括认知结果、情感结果、行为结果等。认知结果,是通过重新范畴化,促使个体在群际接触中主动发掘内外群体的相同点;情感结果,是重新范畴化,降低个体在面对外群体时的负面情绪;行为结果,是共同内群体认同促使不同群体在同质性知觉与积极情感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促进群体的共同发展1

15、9。图 1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分析框架该模型将社会认同与群际关系相联系,并强调多层认同之间的内在关系,在培育国家认同,改善群体间关系,促进文化融合等问题上都表现出强大的理论解释力。为丰富合作交流活动,增强港澳青年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理论与事实依据(见图 1)。三、研究设计与资料来源(一)研究方法与资料收集本文采用田野实验观察方法,于2021 年7 9 月在广东省某乡村小学随机抽取300 余名231学生,开展长达两个月的志愿支教项目。项目由内地青年与港澳青年组成广州大学城“逐梦粤湾”湾区青年志愿服务队,为乡村儿童提供素质课程服务。开设的课程包括知识科普和湾区非遗文化,授课内容及形式均由港澳青

16、年、内地青年共同设计与实施(见表1)。表 1志愿支教项目内容(节选)科创湾区 STEM 科普训练营人文湾区非遗文化成长营互动内容课程内容(节选)互动内容课程内容(节选)湾区青年为乡村儿童提供 STEM 特色课程榫卯守卫记走直线的光功夫小火柴神奇机械手湾区青年为乡村儿童提供非遗课程以菊会友:菊花会威武的狮子:广东醒狮文房四宝:肇庆端砚湾区青年和乡村儿童一起制作非遗文创产品万物皆可捏:广州泥塑一针一线皆关情:广绣带着灯笼去游园:佛山彩灯注:每项课程均由港澳和内地青年共同设计授课内容并开展教学。本研究采用共同内群体模型,分析个人在给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下如何主动地参与内外群体接触,并选择性地接收

17、有效接触信息。同时个人在已有接触经验、相互依赖关系和特定的交流情境等前因条件作用下,完成重新范畴化,构建上位群体认同,进而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产出群体认同积极效应,是个体对外群体认知与情感发生积极转变的全过程。具体而言,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合作志愿如何通过改变前因条件,促成粤港澳青年感知更多的共同信念,培育群际积极情感,增加群际帮助意愿,提升国家认同。在此过程中,重新范畴化起到了表征中介作用。为了对该模型进行解读重构,更清晰地剖析志愿合作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定性案例研究等方法收集资料,并以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求,构建设计观念与逻辑系统。研究团队在志愿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跟踪调研,并对香港澳门和内地

18、青年协作开展的课程进行组合搭配。同时,对包括参与合作志愿的内地青年志愿者、港澳青年志愿者,以及组织实施和参与观察项目的实验组织人员在内的 20 名访谈对象进行多次深度访谈,通过半结构访谈获取一手田野资料。受访者具体信息如表 2 所示。其中编号首字母表示参与者类别,港澳志愿者编号首字母为 Z,内地志愿者为 T,活动组织人员为 S(见表 2)。(二)资料整理与分析本文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注重数据来源的多样性,并遵循质性研究理论分析要求,根据编码方案对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编码。结合数据建立资料库,剔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部分,采取双盲方式对资料进行编码。通过编码将收集到的质性资料归纳成概念,将这些概念归类

19、并分配到相关的构想中。在资料分析阶段,由于资料种类繁多,包含大量的访谈视频、录音资料、文字图片等,因此为防止研究偏离主题,本文主要采用了人工编码的方式,使用质性资料辅助软件 Nvivo 12.0 进行编码。围绕访谈资料中涉及研究对象的态度、认知等较具主观性的因素,课题组成员多次进行内部讨论和交流,以确保各成员对于访谈结果的理解基本一致。以下为编码示例(见表 3)。331表 2受访者基本信息编号性别身份学科专业服务课程Z1男中国香港青年财务管理非遗课程Z2女中国澳门青年汉语言文学(师范)非遗课程Z3男中国香港青年工商管理非遗课程、非遗文创产品制作Z4女中国澳门青年汉语言文学(师范)非遗课程、非遗

20、文创产品制作Z5女中国香港青年教育学STEM 特色课程Z6男中国香港青年工商管理STEM 特色课程Z7女中国香港青年教育学STEM 特色课程T1女内地青年汉语言文学(师范)非遗课程T2女内地青年公共事业管理非遗课程T3男内地青年行政管理非遗课程、非遗文创产品制作T4女内地青年行政管理非遗课程、非遗文创产品制作T5男内地青年公共事业管理非遗课程、非遗文创产品制作T6女内地青年汉语言文学(师范)非遗课程、非遗文创产品制作T7女内地青年教育学(师范)STEM 特色课程T8男内地青年教育学(师范)STEM 特色课程T9女内地青年教育学(师范)STEM 特色课程S1男中国香港青年政治学统筹服务全过程S2

21、男内地青年工商管理管理青年志愿者S3女内地青年公共事业管理收集数据S4女内地青年公共事业管理管理青年志愿者、收集数据表 3编码示例(节选)范畴原始语句预接触经验“我们学校是港澳侨同胞学校,但是校内都是港澳和内地生各玩各的。我想大家都很需要参与这样的合作志愿来增进交流。”(有限的接触经历)群际依存“有时候和内地同学的想法会有一点不一样,但是我们会互相讨论然后选出更好的方案。”(优势互补与协作)环境情境“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感知政策效应)重新范畴化“以前大多数交流活动总是把我们和内地青年分开。我更喜欢这种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叫法,让我感觉和内地生没有什么区别。”(

22、构建共同身份)认知结果“因为有很多香港的同学有一种固有的思维,说内地就是穷。我觉得能切身体会到内地与香港在很多方面的差异,帮助香港的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内地、理解中国。”(破除刻板印象)情感结果“我和跟我合作的内地同学现在成了很好的朋友。”(积极情感体验)行为结果“我本来就是一名师范生。这次与乡村儿童的互动更让我坚定了这个想法,毕业之后到内地当一名乡村教师。”(鼓励行为强化)431四、青年合作志愿认同感提升的主要因素及机制(一)群体认同的触发因素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关键在青年,加强湾区青年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长期诉求,但大多数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之间没有预接触经验。跨地的地理因素和长期

23、分离的心理隔阂,不仅阻碍了青年之间的情感培育,也影响到未来湾区青年之间的合作。目前粤港澳青年交流以志愿项目为主,学术活动为辅。虽然志愿项目数量众多,但是交流层次尚浅,以对港澳青年的单向输出为主。这些单向的交流互动,客观上提升了港澳生对内地的了解,但对于形成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的亲密关系、强化群体认同意识,则显得比较乏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合作志愿,在形式和内容设计上有着各自的特点:双向交流的形式,以及具有“扎根”意义的服务内容。在乡村振兴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战略的宏观情境中,各地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志愿途径,鼓励基层志愿组织发展,并面向教育、养老、生态治理等领域开展志愿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内地、

24、港澳青年关注和参与农村志愿服务活动。为了响应政策号召,合作志愿将港澳青年纳入内地志愿主体,为港澳青年参与内地发展提供路径。港澳青年在湾区协同发展的宏观情境中,与内地社会交流互动,形成预接触经验。在志愿活动情境方面,志愿者、志愿服务对象和备课授课地点,三者构成了合作志愿的具体情境。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在合作情境中共同参与服务,作为团队为实现同一个目标进行交流互动,相互依赖,形成群际依存关系。群际依存对群体间关系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双向的互动形式在原本较为陌生的两个群体间构建了合作关系,产生了新的积极的群际依存关系。通过组织青年在服务期间共同合作、深度交流,塑造了港澳青年与内地青年的预接触与预合作的正

25、面印象。这将有效地提升双方的亲密情感,为未来大湾区的深度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响应国家政策、助力内地发展的交流内容,对港澳青年的影响力会更加地深刻和持久。(二)重新范畴化,构建上位群体认同共同内群体认同的前因变量与结果变量之间,具有很强的因果关系。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合作志愿改变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群体之间的群际依存关系、环境情境条件以及预接触经验。在这些前因条件改变所导致的群际关系变化的过程中,重新范畴化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范畴化是将个体转化为群体的过程,是社会认同、群体归属形成背后的认知过程。重新范畴化将次群体成员纳入到一个更高层次的上位群体中,群体成员身份由“我们”和“他们”转变为一个更

26、具包容性的“我们”。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香港青年和内地青年在对国家认同的认知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旨在以大湾区作为协同切入点,促使港澳更快地同内地发展实现同频共振。在本次合作志愿中,并没有刻意去区分港澳青年和内地青年,而是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这一更高层面的概念,将各群体统摄为一个群体概念。将原本的外群体成员重新划分为内群体成员,不是刻意地去打破群体边界,而是以更有效更无形的方式,凸显一种具有包容统摄性的上531位认同。这种范畴化的认知使感知简化,在同一个范畴内增强或夸大事物间的相似性,从而产生一种增强效应。通过对上位共同身份的不断强调和认同刺激,将青年个体卷入到自我范畴化

27、过程中。这样,青年会不自知地寻找,甚至是创设与其他内群成员的相似性,使某人认为自己与该范畴的其他成员是“相似的”。“虽然内地与香港存在种种差异,但在这个活动中,更多的是发现我们和港澳同学在思维习惯、语言、文化上的共同点。”(T3)。积极接触下发掘的感知相似性,一方面使群体逐渐塑造出积极的群际关系,强化相同的社会认同;另一方面,也促使个体在某些维度上做出与群体指引相符合的行为。(三)结果变量1.培育积极的群际关系,促进心理融合促进大湾区的社会融合,核心在于增强人们心理层面的融合。心理融合是人们内心是否真正愿意融入国家、社会中生活,并乐意为社会作出贡献的真实情感20。不少学者认为,心理融合是社会融

28、合的最高境界,对于社会融合的最终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21。对于具有不同的文化与社会背景的港澳青年而言,其社会融合的重点在于青年心理层面的融合。心理融合指的是一种积极的群际关系,是群体间相互接受、愿意和谐相处的心理准备状态。在合作志愿中,当青年个体因强上位认同引发范畴化,而被刻板性地认为相似于其他内群成员时,就会在交流互动中倾向于感知更多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感知会带来一定的人际吸引。即人们会给予感知相似者更多的积极评估,与团队内的其他志愿者会产生心理上的亲密感。“没想到和香港朋友还有挺多共同话题的,我看过的电视剧他也看过”(T2)。当谈及对合作伙伴的看法时,无论来自内地还是港澳的志愿者都提到,

29、在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情况下,会先入为主地认为对方和自己存在差异。但经过多次交流互动后,发现彼此间并没有很大的不同。“我甚至觉得来自香港的朋友除了普通话有口音以外,好像和内地同学交流起来也没有什么区别”(T3)。同时,虽然基于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青年之间存在着思维模式的差异,但通过合作志愿这种深度互动,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青年能够利用差异进行优势互补,达到更好的互动效果。“有时候和内地同学的想法会有一点不一样,但是我们会互相讨论,然后选出更好的方案”(T3)。在合作志愿中被强化的相似性感知所催生的人际吸引,也带来了粤港澳青年个体彼此间的相互喜爱。“我和跟我合作的内地同学现在成了很好的朋友”(T6

30、)。而人际喜爱是“群体成员黏合剂”,是心理个体产生群体归属的必要条件。总体来看,内地青年和港澳青年因为合作关系而不断地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涵盖文化、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经验的深度交流,让青年之间更有可能在合作中发现彼此的共同性,从而形成相互了解信任的积极的群际关系,进而实现心理融合。2.强化共同身份,塑造共同认知社会认同被定义为:“个体知晓他/她归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而且他/她所获得的群体资格会赋予其某种情感和价值意义。”22 社会认同的背后是群体成员身份,当个体过于热衷自己的群体,就容易引发群体间的偏见、冲突和敌意。大湾区青年的国家认同融合,不仅关乎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还关乎国家的统一与

31、平稳发展。如果放任港澳自631我意识的增长,内地与港澳的群体界限就会更加地分明和固化,从而导致认同障碍。这会严重地影响粤港澳青年之间的交流互动,不利于建立融合的基础,最终影响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发展。合作志愿强调的是将港澳与内地置于同一概念之下,使其成为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途径。共同使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这一身份,在无形中强化了群体间的相似性,意味着将彼此纳入同一群体归属中。“在准备非遗文化课程时,我发现自己与内地朋友都是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拥有同样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身份”(Z3)。“以前大多数交流活动总是把我们和内地青年分开,我更喜欢这种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叫法,让我感觉和内地生没有什么区别”

32、(Z4)。当他们使用共同身份合作提供志愿服务,为国家发展做贡献时,所产生的个人价值和团队协作荣誉,反过来强化了他们对共同身份的认同,进而形成利益相关、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上位国家认同。3.改变群体认知及个体行为共同内群体认同理论认为,自我范畴化会使人们将自身归类或定义为某一范畴内的成员,赋予自身一种社会认同或身份,进而形成该范畴刻板化的规范,并将这些规范赋予自身,引导其对群体规范的遵从。将港澳青年纳入内地志愿活动主体,尤其是帮扶性质的志愿服务主体,意义重大。港澳青年群体在自我范畴化的过程中逐渐认同“大湾区”青年这一共同身份,潜移默化地引导其对群体规范的遵从,对群体默认的秩序进行自觉地遵循,改变

33、行为习惯去学习和模仿,获得群体资格所必需的规范和标准特征。在本次田野研究中,来自港澳的青年志愿者利用自身的知识能力帮助乡村儿童,切身感受到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利用自身所长回报国家所带来的荣誉感。“能用自己的能力参与国家发展,给我带来了很强烈的荣誉感”(T1)。与乡村儿童的互动,也给志愿者带来了震撼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小朋友们给我合唱送别,我真的很舍不得大家”(Z2)。这些意义和感受,加强了粤港澳青年对合作志愿的认知,使青年群体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去获得他人的认同。“我觉得这样的志愿形式很有意义,后续想叫上我的朋友们一起参加”(Z5)。除此以外,参与群体活动带来的积极情感,还

34、提高了个体对群体政策的支持程度。有来自香港的青年志愿者提到:“通过参加这次活动,让我感受到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教育的重要支撑作用。”(T1)“国家的政策方针真好啊”(Z3)。对于港澳青年而言,投身国家发展的认同和与内地青年协同合作的感知,会引导其继续学习和遵从这种行为。“这次与乡村儿童的互动,更让我坚定了毕业之后到内地当一名乡村教师的想法”(Z6)。这就对吸纳粤港澳青年投身大湾区建设和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综上所述,志愿服务活动在多个前因条件的基础上实现了重新范畴化。内地青年与港澳青年在志愿服务的具体情境中交流合作,形成了共同身份认同,最终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层面产生多种积极结果

35、。而这些结果,会成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形成、巩固和实践的重要动力。同时,在湾区青年认同的基础上,持续参与交流活动,迈向更加广阔的国家认同。在认知层面,志愿服务者在接触中发掘内地与港澳青年的感知相似性,并依据群体间的异同重新确立身份认同。“在和内地朋友的交流中,我能够找到许多共同点,所以其实在内心深处,香港人同样也是中华儿女、炎黄子孙”(Z3)。在情感层面,731志愿服务者在积极的群际接触中形成情感纽带,让青年关系为个体产生群体归属提供必要的条件。“和好朋友一起合作,为祖国内地的小朋友提供课程,体会到了许多温暖”(Z7)。在行为层面,港澳青年在志愿服务的无私奉献中不仅获得了荣誉感、实现了人生价值,

36、同时也将个人的生活和事业与国家发展大局深度融合,促进国家认同。“我在做志愿的过程中也为乡村教育贡献了自己的一分力量,为此感到骄傲。也因此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也是国家的一分子,这在香港是很难体会到的。”(Z4)由此可见,在志愿服务中积累的积极印象,会形成新的接触经历,为港澳青年持续参加湾区交流合作不断构建国家认同,提供认知、情感和行为基础(见图 2)。图 2湾区青年志愿合作提升认同感的作用机制图五、讨论与建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青年交流的不断推进,为构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实现港澳人心回归提供了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25 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香港青年国家意识

37、的重要性:“要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然而,港澳社会由于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在社会文化、价值观、政治制度等领域,形成了与内地有所差异的自身特色。加上由于种种原因,港澳青年过往较少有直接接触内地社会与内地同龄人的机会,容易受到各种刻板印象的影响,导致其在国家认同感的培育上遇到障碍和挑战。本研究以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作为理论基础,通过田野研究实践,为构建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提供可行的参考路径。青年合作志愿由内地青年带动港澳青年,为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深度互动。这一模式塑造了青年之间的预接触经验,构建了亲密的群际依存,改变了青年互动的环境和情境。在这一前置条件下,

38、当进行志愿服务时,双方以“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共同身份出现,构建了一个内涵性更高的上位认同。港澳青年在共同831身份的影响下,启动自我范畴化过程,进而引导港澳青年自觉或不自觉地寻找与该范畴内其他成员,即内地青年的相似性。志愿合作通过对共同身份和上位认同的强化,引导青年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发生转变。青年之间得以塑造更为积极的关系,强化相同的感知,改变了港澳青年对内地的刻板印象。青年在通过志愿活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努力将个人投入到乡村振兴的国家事业中,使港澳青年切身感知个人成就与国家发展的密切联系。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形成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结果,将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塑造和巩固提供实践动力。

39、在湾区认同基础上持续地参加跨境交流,可以有效地提升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并为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奠定基础,推动港澳青年以湾区为起点,将个人事业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中。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一)强化上位共同身份,缩短青年心理距离在交流活动中要避免对港澳青年和内地青年的过度区分,实现去标签化。通过弱化港澳青年和内地青年的标签区分,用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等更高层面的概念,将各群体统摄为一个群体概念,以此强化大湾区青年群体的共同认知。将原本的外群体成员重新划分为共同内群体成员,模糊群体边界,实现统摄性的上位认同。鼓励群体内使用“我们”等概念,促使原来“分立”的群体实现“协同”,以此提升大湾区青年之间的

40、凝聚力和黏合度。从而有效地缩短群体心理距离,不断形成利益相关、休戚与共的上位国家认同。(二)创造积极群际接触,提高心理融合水平合作志愿服务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提供了一个友善且平等交流的平台。通过积极群际接触带来的浸润作用,打造良性的群际关系,可以使大湾区青年不断获得来自作为湾区人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实现积极有效的群际接触,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相关部门举办各种形式的跨境志愿服务,将有助于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平等地位,构建共同的服务目标。活动引导大湾区青年在志愿服务过程中进行思想和文化的碰撞,求同存异,深化彼此的了解。活动同时可以为青年创造更多的能够发现彼此共同性的机会,形成相互了解信任的群际关系,打破由

41、地域和制度带来的情感壁垒,以更加开放、包容、积极的姿态,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下寻求共同话语,从心理层面增进粤港澳年轻一代的融合。(三)创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志愿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粤港澳青年代表了大湾区的未来,体现了大湾区的精神面貌。志愿活动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培养国家情怀,深化交流的重要载体。要积极创新粤港澳志愿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让志愿活动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鼓励湾区民间社团组织多种形式的跨境志愿活动,发挥志愿文化陶冶青年情操及培养青年责任的作用23。同时,鼓励内地青年与社会各主体发挥示范作用,带动港澳青年通过志愿服务融入内地发展大局。一方面,在交流活动中强调双方的合作,推动内地青年与港澳青年培育积极的

42、合作意识,提高大湾区青年的合作共建意愿,为未来携手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要选择有助于国家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志愿服务活动,让港澳青年志愿者利用自身所长回应国家所需,与内地同胞一道获得作为湾区人的荣誉感和认同感。这不仅对培养粤港澳大湾区青年的国家情怀、加强身份认同意义重大,而且能够引导青年继续学习和遵从这种行为,增强他们投身国家发展的意愿。931参 考 文 献 1 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载 中国社会科学,2013 年第 8 期。2 Tajfel H.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elations.Annual eview of Ps

43、ychology,1982,33(1).3 赵志裕温静 等: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 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载社会学研究,2005 年第5 期。4 Kaftan J,Smith A D.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A Critical Survey of ecent Theories of Nations and Nationalism.Contem-porary Sociology,1998,29(3).5 谢碧霞:生态系统视角下增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机遇与挑战,载 当代青年研究,2009 年第 6 期。6 阎小骏:香港治与乱:2047 的政治想象,北京:人民出版社

44、2016 年版,第 71 页。7 郭艳徐博东:回归前后香港同胞“国家认同”的变迁及其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启示,载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 1 期。8 邢立军徐海波:香港青年的国家认同和构建途径思考,载 宁夏社会科学,2014 年第 4 期。9 刘建政张曦文 等:交流计划提高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了解和好感吗?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实证分析,载 公共行政评论,2021 年第 4 期。10 傳承哲霍伟东 等:香港青年内地发展政策与大湾区“融合发展”基于 HKPSSD 数据的实证研究,载公共行政评论,2020 年第 2 期。11 袁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评,载

45、民族研究,2011 年第 5 期。12 陆士桢马彬:青少年志愿服务基本要素与理论基础,载 广东青年研究,2021 年第 4 期。13 张晓红:志愿活动的内部效果与青少年的社会化 基于广州市 W 学校社工站的实践探索,载 中国青年研究,2012 年第 6 期。14 蒲清平朱丽萍 等:志愿服务对志愿者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影响研究,载中国青年研究,2017 年第3 期。15 刘志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粤港澳青年志愿服务合作的内涵、路径及对策,载 青少年研究与实践,2019 年第 1 期。16 谭建光邵明众:粤港澳青年:志愿服务与国家情怀,载 广东青年研究,2020 年第 1 期。17 Hewsto

46、ne M,Brown.Contact and Conflict in Intergroup Encounters.Oxford:Blackwell,1986,p.1 44.18 Elze G.Ufkes et al.Urban District Identity as a Common Ingroup Identity:The Different ole of Ingroup Prototypicality forMinority and Majority Groups.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12,42(6).19 管健荣杨:共同内群体

47、认同:建构包摄水平更高的上位认同,载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 年第 1 期。20 朱德米李兵华:行为科学与公共政策:对政策有效性的追求,载 中国行政管理,2018 年第 8 期。21 Lars Tummers.Public Policy and Behavior Change.Public Administration eview,2019,79(6).22 Tajfel H E.Differentiation Between Social Groups:Studies In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elations.London:Aca-demic Press,1978,p.43.23 娄胜华:澳门青年社团文化传承功能及其社会影响力的思考,载 广东青年研究,2021 年第 4 期。责任编辑:谢华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