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下面谈谈我在对待这一问题上的心得。
一、剖析成因,正确对待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儿童撒谎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故意撒谎,故意撒谎是品德问题。另一种是过失撒谎是心理问题。多数撒谎的学生出于以下原因:
1、孩子为了逃避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和惩罚而采取应对行为。
2、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榜样。在本文开头所讲的事例中“妈妈”的教育方式无疑是不值得提倡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家长本来的初衷是好的,只是这一良好的“初衷”被孩子的“聪明”利用了。这里应当提醒老师和家长们要善于仔细观察孩子细微的心理变化,将孩子的“聪明”行为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消除后患。
3、孩子在无意识的模仿别人把想象中的或者向往的事当成事实来讲述。有位一年级学生家长,由邻居带着他的儿子去看马戏。晚上回家,儿子就对妈妈说,他摸到了大象的鼻子和屁股。大象的鼻子,里面是湿的,有鼻涕;大象的屁股很大很臭。他还摸到了老虎,只是由于自己的身子重,别人没让他骑在老虎背上。孩子讲的绘声绘色,父母也听得津津有味。可是后来,他们仔细一想,不对呀!马戏团应该会考虑小孩的安全问题,绝对不会轻易让如此小的孩子去接近凶猛动物的。第二天一早,他就去询问邻居,邻居的回答让他们大吃一惊——根本没那么回事!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这是个典型的孩子撒谎的例子。可是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也没有多么严重。本事例中小孩子的年龄还很小。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最富于幻想的他们往往会把幻想中的事情与现实生活中的事情看作是一回事,从而让家长或者老师以为是孩子在说谎呢!
二、分清“是非”,合理诱导
对小学生的说谎老师要分清“是非”,要与学校、家长密切配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果孩子经常说谎,我们首先要联系家长,让家长首先自我反省,自己是否在孩子面前有意无意地说了谎,即使只是说了对于有分辨能力的成人来说是无伤大雅的谎话,也很可能误导孩子。所以我们要提醒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个诚信的父母。其次指导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要正确,不能孩子一犯错误就施以拳脚。孩子犯错误时,应该鼓励孩子承认并改正错误,耐心的向孩子讲明道理,使孩子知道错在那里,应该要知道怎样做。这样当孩子犯错误时就不会惧怕坦白,不会采取消极的抵御方法。
三、阶梯评价,潜移默化
在进行诚信教育时,根据班级情况、学生年龄特点,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教育目标的递进性,低年级以不说谎话、不随便拿别人东西、借东西、捡东西要归还为主题,例如:在班级中开展“夸夸我诚实”活动,通过讲身边的诚信故事、做一件诚实的事情,说一句诚实的话等,使学生认识到诚实才能让人更美丽。通过开展实践调查活动,通过看报、上网、阅读等多种途径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事例和人物,在班级中展开讨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美德。在进行某一内容教育时,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引导学生行为时,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评出“公德孝敬星”,以示鼓励。
诚信教育是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之一,是提高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立足于学生实际,结合身边的点滴事例,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孩子身心健康快乐进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