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彩色的非洲教后反思今天到克井学校讲了一节公开课彩色的非洲。这节课的准备非常仓促,准确的说,是从昨天下午开始准备,然后又用了一晚上的时间,准备的时间很短,好在这是我曾经上过的一节课,所以还比较熟悉。难题是,这篇课文是五年级下学期的课,同学们还没有学到。如果现在讲这篇课文的话,同学们得以最快的速度熟悉文本。所以,今天一大早,我就驱车前往克井学校,把打印好的文本发给学生,让他们利用早读时间读一读,熟悉课文。我的课放在第三节,课后整体感觉不错,因为课上同学们学习的气氛非常浓厚,发言积极,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可以看出,经过早上的预习,同学们对课文已经熟悉了,所以才在课堂上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下面我
2、针对教学设计的每一环节进行具体的反思和自省: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读记词语。2、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非洲的赞美之情。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重点:多种方式朗读课文,了解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我设计的三个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得到落实了吗?反思一下:识记生字词,多种方式朗读课文,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这三个目标在教学中达到了。从课堂氛围和学生发言的情况来看,同学们在本节课中达到了我设定的学习要求。】 一、看地图,引入课题:1、 找一找“非洲”,简介非洲。2、 提到非洲,你会想到哪一种颜色?;3、 引出课题“彩色的非洲”
3、。【这个导入比较简单,下来之后,和卢老师交流了一下,觉得在导入里再加入“非洲”名称的来历的介绍,会更吸引人一些。我觉得也是,想一想我的导入确实有点简单了,内涵太少。】二、认读生词,检查预习:【同学们认读词语非常准确,这都要归功于早读时的预习工作做得好。】三、初读课文,理清文脉: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由于这篇课文比较长,所以我采用默读的形式进行,孩子们都很认真的默读。但是,我觉得默读倒显得课堂有些沉闷。】2、读完之后,说说你对非洲的整体感觉。可以用书中的语言来概括你的感受,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篇课文的结
4、构非常明显、突出,中心句很明显,所以孩子们马上就找出了能够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2.再次浏览课文,想一想:“非洲的彩色”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交流:植物、动物、生活、艺术。【分述部分也很明显,每一段介绍一个内容,孩子们也都立马找了出来。可以看出,本班学生的语文基础很扎实,这些文章结构知识,孩子都很熟悉。】3、请把课文中那些表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画出来:非洲不仅植物世界是彩色的,动物世界也是彩色的。非洲的自然景观是彩色的,非洲人的日常生活也无一不是彩色的。四、深入阅读,体验“非洲的彩色”:1.色彩斑斓的非洲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再次浏览课文,画一画:非洲的哪一处地方最让你心动,读一读,品一品。
5、2、自由交流,随机指导。【自由交流这个环节也很精彩,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谈出自己对于本段文字的感受。可以看出,通过早上的预习,孩子们对于本篇课文已经很熟悉了,所以对于文本的感悟理解能力也就强了。课前预习很重要啊!】五、小结:1、播放图片观看,从文字到图片,从抽象到具体,加深文本对学生的影响。2、从刚才的图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彩色的非洲,它的植物是( ),它的动物是( ),它的生活是( )的,它的艺术是( )。难怪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学生朗读这两个感叹句:“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六、摘抄本课的四字词语,写一写。【不知道这个作业的布置是不是流于形式,按我开始的计划,是准备让同学们在课堂上写的,但是正好下课了,所以布置孩子们课下摘抄积累词语。】这是我的又一次准备仓促的做课。但是,今天的课堂感觉非常好,同学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让我感到很满足。对于老师来说,最大的满足就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问题。也可能缘于这篇课文的结构非常明显突出,总分总的结构,每一段前面都有一个中心句,所以,课下有的同学对我说:“老师,这一课也太简单了吧!”课文简单与否,不是关键,关键是学生是否把文本读熟了,“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把这篇课文读熟了,所以学起来就感觉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