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3711_T 145-2023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610814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0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11_T 145-2023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3711_T 145-2023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3711_T 145-2023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3711_T 145-2023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3711_T 145-2023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65.020.01CCSB 233711 日照市地方标准DB 3711/T 1452023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high quality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of sweet potato2023 - 12 - 29 发布2024 - 01 - 29 实施日照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 DB 3711/T 1452023目次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产地环境15 品种选择16 育苗技术2 苗床准备2 种薯消毒2 排种时间2 排种方法2 苗床管理26.5.1 光照26.5.2 水分26

2、.5.3 肥料27 整地施基肥2 整地2 基肥28 栽培技术3 采苗38.1.1 薯苗要求38.1.2 薯苗处理3 栽植时间、密度3 栽植方法3 缺苗补栽3 肥水管理3 中耕除草3 控旺39 病虫害防治3 防治原则4 农业防治4 物理防治4 生物防治4 化学防治49.5.1 黑 斑病49.5.2 茎线虫病49.5.3 病 毒病4I 9.5.4 斜纹夜蛾、甘薯天蛾49.5.5 地下害虫410 适时收获411 秧叶利用412 储存513 运输514 生产管理档案5II 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

3、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日照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日照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晓英、曹林、张兰芳、李爱科、付艳东、张安红、王本祥、张雯雯、潘光伟、秦春雷、李娜、张振葆、李斌、赵洋、李同业、张徽。 III DB 3711/T 1452023甘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日照市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管理、储存运输、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日照地区甘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

4、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499 旋耕机 作业质量NY/T 742 铧式犁 作业质量NY/T 1200 甘薯脱毒种薯 DB37/T 2548.5 农产品贮藏技术

5、规程 第5部分:鲜食型甘薯 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产地环境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农田灌溉水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产地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 5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性、丰产性、商品性好的优质品种,规模化种植首选优质脱毒种薯。种薯质量符合NY/T 1200的规定。 1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6 育苗技术 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排灌良好的地方建苗床。苗床在排种前应施足基肥,每m施腐熟羊粪或猪粪5kg,硫酸铵(NH4)2SO450g,过磷酸钙Ca(H2PO4)260g,硫酸钾(K2SO4)40

6、g,尿素25g混合均匀;肥料要深施,以免烧苗。建东西走向阳畦苗床,床宽150cm200cm,床土深30cm;大小拱棚的苗床深度20cm 左右,排种后苗床低于地面5cm10cm。 种薯消毒脱毒种薯用10mg/L15mg/L赤霉素水溶液浸种30min,未脱毒的种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消毒10min,浸种后立即排种。 排种时间宜在3月中下旬,日均气温在78时排种,采用小拱棚或者阳畦育苗。 排种方法种薯平排法,排种密度为20kg/m25kg/m;斜排法,种薯头尾相压1/4左右,排种密度为25kg/m 30kg/m;排种后,盖细砂厚约5cm,喷水

7、湿透床土。 苗床管理6.5.1 光照小拱棚排种后要加盖地膜,地膜与床面要留有空隙。幼苗刚出土时,应适当遮荫;苗发绿后适当增加光照晒苗;出芽前后膜内温度超过35时要及时通风换气;炼苗期薯苗充分见光。薄膜应符合GB 13735 的规定。 6.5.2 水分苗床排种时水要浇透,以后视墒情适当浇水。 6.5.3 肥料采苗23茬后可适当追肥,每m撒施50g尿素,撒肥后扫落沾在苗上的肥料,并立即浇水。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7 整地施基肥 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25cm30cm,早春用旋耕机旋耕耙平。耕翻整地后足墒起垄,垄距70cm80cm,垄高25cm30cm。深翻机械作业质量应符合NY/

8、T 742的规定,旋耕机械作业质量应符合NY/T 499的规定。 基肥2 起垄前施足基肥,每667m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2000kg3000kg,化肥施用量折合纯氮(N)3kg5kg,五氧化二磷(P205)5kg6kg,氧化钾(K20)8kg10kg,结合耕翻一次性施入。 8 栽培技术 采苗8.1.1 薯苗要求选择茎杆粗0.4cm0.6cm,苗长25cm30cm,5节7节,叶片肥厚、颜色鲜绿、全株健壮的薯苗。 8.1.2 薯苗处理薯苗栽植前,未脱毒的薯苗用20三唑磷微囊悬浮剂100倍150倍药液,浸泡茎基部10min,防治茎线虫病;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倍2000倍液或25多菌灵可湿

9、性粉剂800倍1000倍药液浸泡薯苗茎基部10min,防治黑斑病。 栽植时间、密度春薯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气温稳定在1516、10cm地温稳定在1718时开始露地栽植,每667m栽植3000株4000株。夏薯于小麦收获后抢时早栽,每667m栽植4000株4500株,6月中下旬完成。 栽植方法宜采用平栽或斜栽法,薯苗入土节数3节4节,入土深度5cm8cm,秧苗露地高度10cm15cm,株距20cm25cm。 缺苗补栽栽植后5d7d查苗,补苗应选择下午或者傍晚进行,补栽后及时浇水。 肥水管理田间长势弱时及时追施尿素,每667m不超过7.5kg;生长正常或生长过旺地块,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

10、溶液,每667m兑水30kg40kg,每隔7d喷1次,连喷2次3次,以傍晚喷施为宜;甘薯进入块根膨大期后,用0.5%尿素溶液喷施叶面。干旱适当轻浇,遇涝及时排水。 中耕除草没有地膜覆盖的,在栽秧后一周之内每667m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20ml130ml,兑水50kg60kg,秧苗较大时可用20%的精喹禾灵乳油12.5ml17.5ml,兑水50kg60kg喷雾,喷雾时尽量避开薯苗。在茎叶封垄前中耕锄草23次,垄底深锄,垄背浅锄。 控旺春薯栽插后45d60d、夏薯栽插后40d45d时,旺长趋势地块每667m可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36g50g,兑水30kg均匀喷施茎叶,每隔5d喷施1次,连喷2次

11、。 9 病虫害防治3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防治病虫害。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的规定。 农业防治宜与花生、大豆和谷子等作物合理轮作,轮作周期12年;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选用脱毒薯苗; 甘薯收获后及时清洁大田,处理残株落叶及漏收的薯块。 物理防治每667m悬挂1盏2盏诱虫灯诱杀斜纹夜蛾、卷叶蛾等趋光性害虫;每667m用30张40张可降解黄板诱杀蚜虫、粉虱;可降解蓝板诱杀蓟马等。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释放赤眼蜂等防治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利用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和生物农药防治病虫。 化学

12、防治9.5.1 黑斑病对种薯种苗消毒处理(按6.2种薯消毒方法处理)。 9.5.2 茎线虫病每667m用10%丙溴磷颗粒剂2000g3000g,或5%灭线磷颗粒剂2500g3000g穴施,或用50%甲基异柳磷乳油200g400g拌土条施或铺施。 9.5.3 病毒病在发病初期,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160g250g,兑水30kg喷雾处理,或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160g270g,兑水30kg喷雾处理,隔7d10d喷施1次,连喷3次。 9.5.4 斜纹夜蛾、甘薯天蛾用5%氯虫苯甲酰胺30g55g,或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悬浮剂3.5g5g,或12%维虫螨腈悬浮剂10g15g,兑水30kg喷

13、雾。 9.5.5 地下害虫整地起垄时每667m撒入3%辛硫磷颗粒剂180g240g均匀撒施,防治地下害虫。 10 适时收获10月上旬开始,霜降前收获完毕。 11 秧叶利用收获前把割掉的秧叶晒干,粉碎做饲料。 4 12 储存储存前,每空间用20g硫磺,点燃后封闭2d3d熏窖,放出烟气,消杀病菌。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冻害的薯块,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2/3。窖温保持在1214,湿度保持80%90%,在薯堆中间放入通气笼。鲜食型甘薯储存应符合DB37/T 2548.5的规定。 13 运输运输中轻装、轻卸、防雨、防晒。长时间运输,温度应保持在1214。 14 生产管理档案档案应包括产地环境、生产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储存运输等具体管理措施,并保存2年以上。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