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听课中获取 在反思中成长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的课例研究研究论文 李文兰校本教研是“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简称,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一种“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的核心三要素:“自我反思”教师个体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同伴互助”教师集体在教学研究中的平等交流、经验分享和学术互助。根据我校语文教研组的具体实际,我们确立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的课例研究主题,课例研究目标指向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课例研究的意
2、义课例研究是以课例为载体,以反思为前提、以观察为手段、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互动对话为特征、以行为改变为目的的教学研究。要求教师围绕具体课例进行合作探究,大家一起商量怎样把一节课上好,七八个人的智慧变成一个人的智慧,一个人的智慧又变成大家的智慧,使得成果共享,促进老师们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教师在探究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研究中发展。提升了教师,也就发展了学生。我们选择这个课题,就是想通过开展课例研究,进一步促进我校年轻教师的成长,进一步促进教师从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促进教学行为的转变,进一步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让我们的语文学科的教与学
3、水平有一个有效的提升,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精彩,为我校各学科的教学提供可供借鉴的科研成果,促进我校校本教研的发展。二、 课例研究的形式我校在认真学习网络资料的同时,在课例研究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以下五种研讨形式:“名课研习”、“课例兼评”、“多课一题”、“同课异构”、“一课多上”。三、 课例研究的体会在围绕多种形式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收获颇丰,感触很多。 “同课异构”:采取的方式是分年级商定出相同的课文(2016年3月23日七年级斑羚飞渡由图布腾、赵永存、卓改、唐霞老师同上;2016年4月13日八年级海燕由李文兰、翟明娟、吴桂莲、苏惠老师同上;2016年4月27日九年级变色龙由张存、刘
4、丽娜、海英老师同上),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切入点、侧重点进行设计,各自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听完课后集体进行分析研讨,通过这样的活动旨在引导教师不要“唯教材、唯教参”,要把主要精力用在课程设计、分析学生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学生的真正需要上,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师适度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第一轮的听课、评课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一轮课下来,在教学同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不同的教师虽然教学风格各异,教学特点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在课后的研讨中,老师们通过比较、分析、肯定、否定,不断思考自己和他人的教学,从而扬长避短,各取所需。同时也提出值得关注、探讨的问题,例如:“
5、怎样做到关注、尊重每一个学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何培养”“怎样落实好学生的预习关”老师们在这样的基础上出谋划策,尤其是研究中不同人提供的有效的策略,为第二轮听课、评课夯实了基础。接下来的再次设计、听课,主要针对第一轮听课中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策略,促使教师行为进一步改进,以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样的课例研究形式从比较教学设计、课堂试销、到研讨反思教学出现的种种问题,到提出改进策略并付诸行动,再次实践,再次反思,老师们在设计行动反思行动反思中,经历了先实践,再反思,再进行理论升华,再实践的过程,不断提升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增强了实践智慧。“多课一题”:(2016年5月24日卓改老师
6、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唐霞老师的观舞记,翟明娟老师的醉翁亭记,赵永存老师的土地的誓言,李文兰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吴桂莲老师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围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课堂效率”这一主题上不同的课);通过授课我们看到:一是依托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依托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质。三是依托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有利地突出了重点、突破难点。四是依托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五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也让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一、多媒体喧宾夺主,教师对多媒体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认识不够。教师精心准备,过分追求
7、课件的效果,制作了一个认为漂亮的课件,但整个课件从头到尾的华丽效果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课件的华丽确实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不是对学习的内容,而是对课件的惊叹。二、“整合”等同于了“混合”,在学科整合中混淆了学生和教师的地位。现代教育技术是借着信息技术的融入来改变传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在传统的教学结构只有教师、学生、文本三个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教学媒体这一要素,为了更能有效的开展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教学。但是四个要素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四者互为辩证的关系。但有些老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仅仅是为了代替小黑板,展示了几个词语,代替语文书,这样是不可以的。三、媒体独霸课堂,忽视了其他教学资源。网络为学生
8、的学习带来许多便利条件,但他不可能也不能完全代替现实情境中的学习。就如很多的公开课中,尤其是文言文教学,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将文本逐字、逐句、逐段的打入课件中,让学生一味地盯着大屏幕展开教学,一节课下来学生连课本都不必带,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没有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名课研习”:(课题组要求成员去网上研习名师的课,围绕的问题是“语文课到底要怎样上,要教给学生什么”)网上听课观摩学习,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这些课的设计实际上并不是有多难,主要是每个环节老师都能从理论的角度出发,由理论作为指导和依托来完成自己的教学,而我们平时在上课的时候虽然环节也与这大同小异,但就是缺少理论的指导,致使一
9、节课不是看起来太花哨就是太空洞。这正是自己以后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另外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杨晓迪老师执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他的教态非常自然,语言精炼,具有启发性,声音优美动听,亲和力较强,从开始的入场就与众不同,每个环节都会给孩子留下一个悬念,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把学生融入其中,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感染了孩子们,也把我带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中。杨老师的大胆、自信,充分展示出了他较高的文化素养及专业素质。听名师的课,让我懂得理论基奠的重要性,更让我懂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重要性,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应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听名师的课如拂面春风、如甘露入喉,我迫切地认识到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课例的需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教师的成长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通过一学年的课题研究活动,我觉得受益匪浅,并察觉出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研读与反思,致力于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使我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光彩。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