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乡 愁 余光中第一课时(预习课)学习目标: 1、初步掌握朗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在朗读中品味诗人浓烈的怀乡之情。 3、理清这首诗的结构。学习重难点: 1、初步掌握朗读现代诗歌的基本方法。 2、在朗读中品味诗人浓烈的怀乡之情。一、知识储备 1、走进作者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_,祖籍福建永春,现居_。当代诗人和诗评家。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 现代主义诗歌 创作。主要诗作有_、_、_、莲的联想 等,诗集有_、_等。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细,抒
2、情缠绵,含蓄隽永,其_诗别具特色,有很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意味深长。 2、解读背景: 乡愁写于1972年,当时由于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诗人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作为一个离开大陆30多年的当代诗人,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诗。 二、学生齐读这首诗,听朗读自由散读诗歌,能当堂背诵这首诗。 三、字词梳理(独学) 1、给加点字注音: 窄窄( ) 邮票( ) 海峡( ) 一枚( ) 坟墓( ) 2、解释下列词语: 乡愁: 邮票: 海峡: 四、整体感知课文:(对学,群学) 1、梳理结构: 一枚( 小小的 )邮票 乡 创设 一张(_)船票 思乡 愁 意象 一方(_)坟墓 之情 一湾(_)海峡 2、诗中表时间的词语是:_、_、_、_, 这四个词语在内容上交代了诗人在不同时期对乡愁的不同领悟和感受,在结构上使全诗井然有序。 五、学生再次齐读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