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感恩教育故事识恩、知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基础、前提。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则的建构,感恩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如果一个人不能识恩、知恩,那就不可能感恩了。因此,感恩教育首先应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还是朋友给予他们友情以及其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我们无时不沐浴着恩德的春风,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此熟视无睹。因此,教师要细心地引导学生去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帮助学生挖掘出大大小小的恩惠的价值。因为恩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时是雪中送炭,有时是锦上添花,有时是严厉的批评,有时是纪律的约束
2、。一个认可的点头、一个鼓励的或信任的眼神,都可能给人莫大的力量和信心。恩情就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感受。通过感受恩情,才会发自内心地进行感恩,才会促动他们对爱与恩的奉献。这样,既能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又能唤起储存于大脑的情绪记忆,调动起丰富的情感,产生出报恩的冲动。周末的家作多了一项奇特的作业,那就是回家观察自己的的亲人每一天都做了些什么?而这些事又与自己有什么样的联系?回到学校后跟同学说一说。孩子们很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有乞讨的家长还给孩子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表格,从表中可以看出,妈妈几点钟煮饭,几点钟炒菜,几点钟收拾房间。还有些懂事的孩子简单地写道:“妈妈进了厨房,我好像就闻到了香喷喷的饭菜。”“奶奶的手疼得通红,而我的衣服去变白了。”爱已才能爱人,爱父母才会爱国家。通过识恩教育,帮助小学生明了父母对他们无私的关爱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眷顾,帮助他们走出“迷失”的怪圈,更好地审视自已,认识自已,发愤图强,用自已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并回馈社会、报效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