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课 什么是美术作品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审美观念、形式法则的产生和一般规律,以及美术作品的社会约定性;培养学生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美术作品和日常生活的意识。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美的观念和形式法则是如何产生的?美术作品的基本内涵是什么?难点:如何从生活中发现美?三、 教学过程1、 审美观念是如何形成的?观看彩陶鲵鱼纹瓶、书法永字、羊字,它们的美体现在哪里?让学生初步认识形式美的法则。“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与先人对大自然的认识,生活的实践,美的观念与形式法则是长期历史积淀的结果。2、美术作品的基本含义什么是美术提问: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术作品?(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
2、介,塑造可视的静止又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亦称为“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园林等)美术的性质:精神的产物 具有独创性 意识形态与形式美3、美术作品的形式美形式与内容关系:内容存在于形式,是内涵,形式是内容物质化的体现,是外观。形式应准确而鲜明地表达内容。形式具有独立审美意味。形式美是指艺术语言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组合,也就是符合审美需要目的的作品,外部是形式结构。形式美的法则多样与统一 :美术作品个别形象,形式要素,语言多样化,丰富作品的艺术形象,但必须要高度统一,构成两种有机整体的形式,如:太极图。对立与和谐 :使一些可比成分特征更明
3、显,更加强烈;但各部分或因素要相互协调,如:黑白。比例与尺度:比例包括数学的秩序,尺度是标准规范,包含体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如:帕特农神庙。对称与均衡:对称就是整体的部分依据或假想,对称轴或对称点,两侧形成等形,等量的对立关系,具有稳定和统一的美感。均衡是从运动规律升华出来美的形式。节奏与韵律:动势、气韵有条理反复,交替或排序;如:巴黎圣母院。4、美术鉴赏的意义是不可缺少的现代人文结构,美是人们长期积累形成的,也是艺术家长期探索形成的规律。从实用物品向美术作品的转换(学生说说身边的生活用品,如:年画,衣服,杯子。)5、讨论与思考讲讲身边有哪些美的事物6、课堂总结美在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非常注重营造美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学会认识这些美好的事物,才能更好地生活;我们要学会鉴赏美术作品,提高审美能力。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