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下: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含点评和讨论) 作者:浴雪的玫瑰转贴自:K12历史论坛与中史在线网点击数:3859更新时间:2004-4-15文章录入:中史在线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了“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背景、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经过以及重大历史意义。重点是通过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史实,认识到“一国两制”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难点是对“一国两制”深刻内涵的理解。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和了解以下基础知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以及历史意义,香港和澳门回归后对其采用的政策:“一国两制”以及其深刻含义。能力目标:(1)通过本课阅读香港和澳门
2、行政区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让学生能够跨越学科的界限,将各个学科有机的贯穿为一体。(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以及历史意义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教学方式:老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已经有一年半了,你们知道老师叫什么名字吗?XX老师:我的名字比较怪,听起来犹如男孩子。咱们同学能不能猜想一下老师的名字有什么寓意呢?老师:我们的名字都是父母或者
3、老一辈给取的,其中包含了上一辈人对我们的期许,蕴涵了美好的愿望,体现了父母对儿女的爱。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有段故事,一股化不开的深厚的情感。这是人名,地名也是如此,都有典故可言。老师想请教我们班同学一下,有谁知道香港和澳门名称的由来呢?(学生发言,如果答不出来教师可以讲述)老师导课:我们了解了我们祖国两个地区名称的由来。现在我们就沿着历史的足迹去看一下香港和澳门的过去,现在,展望一下他们将来。(水笔注:大约是板书了)第十二课 香港和澳门老师故意说错,让学生找别扭:香港和澳门紧跟祖国母亲的脚步,在祖国母亲的怀抱,在百般呵护之下,一帆风顺从古代走到近代,从近代走道现代,从幼年走象壮年,从默默无闻到扬
4、名世界。(如果有学生发现老师的毛病并指出,老师要给予适时的鼓励,学习历史就是要有这种敢于对任何事情置疑的精神,有敢于批判的精神;如果学生没有发现错误,那么老师要提醒,并告诉学生不要偏信,不要盲从,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而后直接引入香港和澳门屈辱的历史,展开回顾)。一、 百年屈辱(引导学生回顾过去,多媒体展示丧失香港的过程)教师:香港和澳门的成长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包含了中华民族的血泪和屈辱,整个路途步满了荆棘与坎坷。谁能历数一下香港和澳门坎坷的过去呢?1、 香港:1842年英国殖民者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用坚船利炮迫使清统治者签定了南京条约,割占走了我们的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5、,中国再次割让九龙司一地区给英国。1898年,中英又一次签定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新界一地区,租借期为99年。(多媒体演示,回顾旧的知识体系,培养读图能力)2、 澳门:明朝时,可恶的葡萄牙人借口晾晒被水浸湿的东西为借口,他这一晾就在澳门晾了四百年之久。教师:从此我们丧失了对这两地行使主权的权利。两地的沦丧,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总结:说明了明政府的腐败以及清政府的腐朽无能,香港的丧失更是进一步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教师:可是已经发生的悲剧确实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伤痛,我们失去了两可璀璨的明珠,这时所有的中国人心中都发出了悲痛的呐喊,这呐喊应该是怎样的呢?哪
6、位同学能表达一下你的愤怒?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自行转圜引入到七子之歌(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增加爱国情感)大屏幕展示七子之歌香港和澳门篇香港我好比凤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啊!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挂在我身上,啖我的骨肉,唆我的膏脂。母亲啊!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啊!快让我躲进你的怀抱!母亲,我要 回来,母亲!澳门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唤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教师:诗的字里行间表现出了游子对祖国深深的依恋和拳拳的情谊。也表达了广大人民期望
7、统一的心情。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如何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多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请我们班同学讨论一下: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学生讨论:结果无外乎1、用武力解决。其弊端是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和平解决。和平的方式却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想和平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我们就必须照顾到香港和澳门地区历史和实际情况?怎样才能照顾到香港和澳门的实际情况呢?(学生展开讨论,自然过度到“一国两制”)教师:一边是社会主义制度,一边是资本主义制度,两种
8、完全对立的社会形态,我们怎么样才能消除这种固有的矛盾,实现港澳的和平回归和顺利发展呢?指导学生阅读书上P56页的内容。(阅读是学习文科不可以缺少的环节)二、解决方针教师:为了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构想,这个构想是什么?“一国两制”:一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指的是大陆主题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中一国是两制的基础。教师:现在我们有了好的想法就要付诸行动。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国两制”方针的实践。三、港澳回归从1982年6月我们开始和英国展开了收回香港问题的谈判(播放视频资料,或者罗列出谈判过程的要点让学生分析
9、)整个谈判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9821983年6月英国提出继续统治香港,不肯归还。邓小平坚决地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在这个外呢体上中国政府没有回旋的余地,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如果在新中国成立48年后还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中国希望和平收回香港,谈判收回。如果谈不成,中国也要收回。”第二部分:1983年7月1984年9月。英国在这时企图以主权换治权。对此,我国政府寸步不让,因为主权和治权是不可以分割的。教师:如果播放视频则可以不问任何问题的转入下个环节,如
10、果不播放则可以通过上述材料设问谈判的成功说明了什么问题?(社会主义中国,是世界新生力量的代表,我们热爱和平,但是也绝对不会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妥协)教师:终于我们在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在彩旗、烟花和欢呼声中,送走了英国殖民者的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在查尔斯王子落寞的眼神中我们看到了英人对香港的依依不舍和无奈之情。下面就请我们重温一下那激动人心的一天。(视频播放)香港顺利回归之后,我们在1999年12月20日再次成功收回了阔别祖国400年之久的澳门。国人心中的怨气总算得到了舒展,游资身上的伤痕,此时开始愈合。教师: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回归说明了什么问题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学会史论结合)香
11、港和澳门的回归,你有什么感想?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学了本课之后,应该怎么做?(阐述理想,抒情壮志,锻炼口语表达)本站特邀编辑宽容老师回复:提几点个人看法,可能稍微尖锐,不当之处,玫瑰妹(水笔注:叫滴硬是亲切!)莫怪:()首先,你用的教科书应该说是新课标的教科书,新课标不论从教学观念的取向、教学方法的采择乃至教学设计的撰写上,都和以往的路数极大的不同。但看你的教学设计,看不出这些变化。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应该有一种课程意识,只有有了这样的意识,自我的发展、国家教育工作的改革,才能融为一体,我们的教学就是课程体系下的一环。这可能是你的教学设计中一个最大的问题。不知你们那里是否组织过老师学习新课
12、标,但作为你本人,建议你看看一些这方面的参考著作我们都需要洗脑。()我注意到你的两个教学设计中,都是一上来先说些错话,前一个是你后来告诉学生说你说的是错的,后一个也就是这个是你设想学生可能会挑得出来。个人意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千万不可生硬。为什么说生硬呢?第一个,你因为要讲真理标准的讨论,所以说了个假消息,然后引入说大家不要轻信问题是,作为教师的你,为什么要“骗”学生?寻常的道理,学生是“不应该”怀疑你的,否则的话,他们就不是质疑,而是狐疑。这是很关键的。所谓质疑,是应该在自己掌握了一定的资料后的一种积极的干预性的反映,但你的做法,并没有激发他们这点。第二个,问题更大。
13、香港、澳门,曾经失去,这个学生都是知道的,除非太偏僻的地方,消息真的很闭塞,你这样的卖出破绽,问题设置的太低了。质疑是需要一定的反差空间的,困惑之后的解惑才是质疑需要达到的高境界但你做的,是一种没有太大意义的知识检测。再次抱歉,说的真是很不留情面,这是宽容说的话么?写完了,我都有些蒙了不说了。看了浴雪的玫瑰老师的教案,虽没看到她上的课,但从教案的设计来看,应该是一堂非常成功而精采的课。1、这是知识点误差:“两制”指的是大陆主题部分(书本上有写到“主体部分”吗)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这呐喊应该是怎样的呢?哪位同学能表达一下你的愤怒?”这个设想很好。但学生可能会怎
14、么表达,想过吗?3、怎么没有讲到台湾问题。(结尾处稍带一句台湾,为下节课作铺垫。)4、运用多媒体3处,讨论2次。在第一、三部分那么难点是对“一国两制”深刻内涵的理解,如何突破?本站特邀编辑宽容老师梅开二度:玫瑰老师的长处,是语言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具体到这课,教科书共两目:“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玫瑰老师加了一个部分百年屈辱,这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感。玫瑰老师说希望对这一课有所突破,找到出口。个人意见,这出口可能更多的不在书本上,而是在学生那里。也就是说:学生已经知道或者了解了哪些知识?如果已经掌握,我们还用介绍吗?学生困惑的是什么?学生感兴趣的是什么?结合这些,宽容觉得,还是应
15、该在课堂上多几个问题。玫瑰老师这点做的挺好的,就是看视频,也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另外,也组织了一些讨论。所以,只要这些组织得当,这课应该就能上出彩儿来。也就是说,从这课的总体设计流程来看,问题不大。问题正如无为使者老师所说,在于难点。“一国两制”,再继续压缩,就是“两制”,把这个“两”和“制”给理清了,这堂课基本上就应该能出东西了。所以,第一部分最后的讨论应该把问题弄的更充分些,对于一国两制的内涵,应该再做些解释。比如:为什么两种对抗性的社会形态可以容于一国?(历史的原因等)这有什么好处?(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等)这种设想以前有没有过?(如果是高中生,可以引导他们继续分析,初中生难度可能高了些)由此可以说“一国两制”是一种伟大的构想等等。所以,建议玫瑰老师在一国两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上再多做些揣摩。如果再说一点的话,就是这个一国两制已经实施将近年了,实际效果怎样?呵呵,这应该是“历史”的范围吧?应该提一提。其实我也是站着说话不要疼,说的不一定到点儿上,希望其他老师也都能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