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夹竹桃第二课时.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97792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夹竹桃第二课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夹竹桃第二课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抓住语言文字感受夹竹桃颜色、韧性与幻想的妙处,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知作者的写作方法,感受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知道国学大师季羡林写了夹竹桃的什么吗? 生交流板书:颜色 韧性 幻想 3.文中有一个字概括出了这三方面内容的特点,打开书,找一找。(停停)哪个字?(妙)能读读相关的句子吗?(课件出示句子,“妙”字红色) 4.第一句:这是写夹竹桃颜色妙的句子。 第二句:这里的“妙”既指上文的……又指下文的……多妙的一句过渡句啊。 5.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季老一起来感受夹竹桃的妙。(板书:妙) 二、品幻想之妙: 1.自由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夹竹桃的颜色有何之妙? 2.学生交流:火与雪的相融之妙。 3.一红一白,相融一起,颜色之妙,同学们一读就感受到了。 二、品韧性之妙: 1.但要品味出夹竹桃的“韧性”之妙,却没这么简单了,敢不敢挑战? 2.“韧”在字典中是这样解释:叫柔软而不容易折断。但我们汉语的内涵是很丰富的,就这一韧性作者就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 3.我们来读读第4自然段的三句话,想想“韧”在这三句话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出示) 4.品读第四段。 第一个层次:不同方面诠释夹竹桃的韧性之妙(品语言) 第一句话 (1)先来看第一句话,这句话中的韧表示什么呢?谁先来读读这句话,简单评价:你后面读得挺有感觉的,再来一遍,为什么这样读? (2)是的呀,从这里你读出夹竹桃在怎样地开着?(间断吗?停息吗?)(不停地、不断地开着)就是夹竹桃的韧性 。 (3)这儿有一个词形象、准确地表现了夹竹桃的这种韧性,哪一个词? (“又”变 红 )能抓住这个“又”字能读出这种韧性吗?自己练练。指读。 指导:不停地开着啊!语速可以再快些,一波接着一波。(2位读) (4)收拢:来,一起读出这不停地、不断地开放的韧性。那第二句中的韧性妙在何处哪? 第二句话 (1) 先自己轻声读一读并想一想。 (2) 读出来了吗?生交流:三季都在开放。无论什么时候都没有特别茂盛或衰败的时候,无日不开放。 (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日子呀?再读读这句话,你肯定有所发现。) (同意他的理解吗?都用心读了,但是还不到位。作者在这句话中强调的不是春夏秋都开,那他强调的是什么呢?再去读读看,抓住关键词,你肯定有所发现。) (3) 学生交流。你关注了这几个词。读:和煦 暴雨 清冷 这几个词怎么读? 指读,评读。和煦:真的是春光明媚,多么美好的日子啊!再柔和些!暴雨:夏日的雨就是猛!花草树木都被打蔫了。多恶劣的天气呀!能读出来吗?清冷:凄凉啊! 寒意十足的日子啊! (4)你们看,无论什么样的天气环境中,夹竹桃都在开放,这就是他的韧性之二妙。谁来把读读这句话,要突出夹竹桃韧性就要读出天气的变化。指读。 评读:听出来了,再恶劣的天气环境,对夹竹桃来说都……真是坚韧啊!好一个无日不迎风吐艳啊!(2位)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种韧性。齐读 第三句话 (1)看看,第三句话又告诉我们夹竹桃的韧性在哪呢? (是呀,花开三季,花期长,这就是夹竹桃的韧性之三妙。)  (2)读的时候要突出哪些词就能读出这份韧性吗? (指导从和一直的读法)“无不”是什么意思? (3)男生读、女生读。(语速不宜太快)  总结收拢:同学们,一个“韧性”, 季老从三个方面来描述,内涵多丰富哪,语言多精妙啊!(指板书) 第二个层次:与第三段进行对比阅读。(诵韧性) (1)不愧是国学大师啊!可这妙还不止于此!季老还用了一种很妙的写作方法突出了这种韧性,快速浏览3—4自然段,你肯定有所发现了? (2)在第3自然段中作者写了14种花,这么多的花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而夹竹桃却是(不停地开,不败地开,三季都开。指板书,让生说)多妙啊,整个第三自然段只字未提夹竹桃,但分明就是在说夹竹桃的韧性。 (3)现在我们来个对读,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深刻。我读第3自然段中的一个季节的花,你读第4自然段中描写夹竹桃的话,看好大屏幕。评价,感情层层递进了,读得不错。(课件显示) (4)总结:难怪季老说:出示第四段最后一句话。齐读。 (5)这是一句(反问句),我们都知道反问句为的就是加强语气,突出情感,你再强烈地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赞颂、敬佩、喜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份情感。这种对比反衬的写法多妙啊! 第三个层次:花人合一,走进作者 (1)不愧为国学大师啊,其实,这韧性的妙还不止于此,想不想探究一下?仔细看,认真听。 (2)课件补充资料:留德十年,钻研梵学,坚持一生。文革遭难,受尽折磨,不丢信仰 。学术大成,三辞桂冠,宠辱不惊。难怪温家宝总理探望他时说:“季老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信仰…… (走进季羡林,年少时家境清贫,但苦读圣贤书,并考入清华,后争取了留洋机会,留德十年,钻研梵学,面对德国饥荒和战火之苦,仍然坚持研究。文革的时候,他遭到迫害,受尽折磨,在牛棚里关了整整十多年,可即使这样,他也没有丢弃自己的信仰,坚持写作。平反后,他任北大教授,被尊称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可他却三次辞去这样的称号。面对荣誉时,经受困难时,季老都是处变不惊。2006年,95岁的季老已躺在病榻上,可他仍然每天一早就开始写作。) 联系季老的人生经历,你再来看看课文第四自然段,有何感受? 教师评价:你读懂了花,也走进了季老这个人。读文就是读人啊。 难怪作家宗璞说季羡林是“夹竹桃知己”。是啊,季老在写花,其实也在道自己。他爱夹竹桃的韧性,自己也是那样坚韧的人。(夹竹桃知己板书) (3)看,他这样评价自己:“我非常平凡,没什么了不起的。如果我有优点的话,我只讲勤奋。一个人干什么事都要有一点坚忍不拔,锲而不舍……” 三、品幻想、颜色之妙: 1.过渡:其实,季羡林不仅有夹竹桃一样的可贵韧性,还有一种浪漫情怀。月光下夹竹桃那花影迷离,叶影参差的样子,竟使他产生了许多奇妙的幻想。(课件) 2.听,配乐,范读第五自然段。这幻想妙吗? 3.你能读出这份妙吗?自己先练一练,多练几遍。 4.来,展示一下,读读这奇妙幻想的。读你最想展示的一句。 5.生读,教师评价: (1)“我幻想它是,它居然就是……”幻想什么就是(有)什么,多么奇妙啊!你读出来了。(你们能读出来吗?就读每句的开头。齐读) (2)还有谁来展示? 你的读仿佛让我看到了亚洲、非洲、大海和那海轮了。读得妙! 我已然看到水藻和小鱼了。读得秒! 微风拂我面啊!妙! (3)此刻,花特别了解大家,你们想它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此刻,我想你们也爱上了花,月影下的幻想实在太美妙了,让我们一起陶醉其中吧!齐读! (4)能背下来了吗?自己试试! 5.同学们,刚才,我们走进季老的语言文字,不但品出了夹竹桃颜色、韧性、幻想的妙处,还能有感情地读了出来。语文就是这样学的,边读边欣赏。 四、总结收拢,感受文章结构之妙 1.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夹竹桃,它不是什么名贵之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可对季老说来,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 2.其实,这妙字背后还藏着一个“爱”(板书:爱)字呢! 难怪作者结尾这样与开头呼应:齐读最后一段。正如他自己说得一样:我扪(mén)心自问,我的感情是真实的,我的态度是严肃的,这一点决不含糊。我写东西有一条金科玉律:凡是没有真正使我感动的事物,我决不下笔去写。 3.这样一篇用情用爱写出的妙不可言的散文,无论是语言上、写法上还是谋篇布局上,都有那么多的“妙处”,课后我们还可以反复诵读,用心揣摩,以后在写这类文章时也能有妙笔生花之处。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四、五两个自然段。2.阅读《季羡林散文集》,进一步感受大师的散文风格——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 4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