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特殊方法测密度
一、等体积法:
1、小明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了不规则小石块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线处处,调节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为52g。
(3)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小石块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4)取出小石块,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22g;
(5)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2g。
(6)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2、小明利用一个圆柱形玻璃杯、天平、水,测出了一小块不规则小石头的密度。请将他的步骤补充完整。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标尺上的游码移到零刻度处,调节天平两端的________,使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则小石头的质量为m0。
(3)在圆筒形玻璃杯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位置a处,并测出它们的总质量为m1。
(4)将石头用细线系好,浸没入圆筒形玻璃杯的水中,记下水面到达的位置b处。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此时玻璃杯的总质量为m2。
(6)用公式表示石头的密度为__________
二、一浮一沉测密度:
一浮即漂浮(若不能漂浮的物体借船:小烧杯或圆柱形厚底玻璃杯)
G物= F浮 mw物=m排=ρ水V排
一沉即浸没(若不能沉底的物体助沉:针压或吊重物)
1、小明同学在过生日时收到了一个内有“生日快乐”的小水晶球,如图是他用量筒、小玻璃杯来测量水晶球密度的实验示意图,实验记录表格尚未填写完整,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ml
20
40
60
80
100
ml
20
40
60
80
100
ml
20
40
60
80
100
空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时量筒的示数/ cm3
水晶球从玻璃杯中取出放入水中时量筒的示数/ cm3
水晶球的密度/g/cm3
60
2、小蕊同学想测量一块小石块的密度,但是只有符合实验要求的量筒、小烧杯、适量的水和小石块。小蕊设计了下面实验步骤但是没有完成,请你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3分)
(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
(2)将小烧杯底朝下,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1,并记录在表格中;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2;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下这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V3;
(5)请根据测量的物理量V1、V2、V3及ρ水,表示出小石块的密度
ρ= _____________ 。
3、小红用量筒、一根细铁丝和一块已知密度为ρ木的小木块测量液体的密度。请将实验步骤填写完整并写出ρ液的表达式:
(1)在量筒内放入适量的待测液体,记录量筒中液面处的刻度V1
(2)将木块放入量筒中漂浮, 。
(3)用细铁丝将木块全部压入液体中, 。
表达式ρ液 = 。
4、小明在户外捡到一颗漂亮的小石头,回家后他利用一把刻度尺,一条细线,一个厚底薄壁圆柱形的长杯子(杯壁厚度不计)和一桶水来测这颗小石头的密度。请你按照小明的实验思路,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长杯子中装入适量水,用刻度尺测出杯内水的深度h1 ;
(2)将杯子放入桶内的水中,使杯子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子露出水面的高度h2 ;
(3)用细线系好小石块并放入杯内水中,杯子继续竖直漂浮在水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杯子露出水面的高度h3 ;
(4) ;
(5)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小石块密度的表达
式为:ρ石= 。
5、小红想测出一个质量约为200g的实心金属圆环的密度。实验室提供的器材有:一个大水槽和足量的水、细线、刻度尺和一个体积大约为600cm3长方体木块。
(1)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将长方体木块放入水槽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保持上表面与水面平行,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1;
② ,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2;
③ ,用刻度尺测出木块上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3;
(2)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金属圆环密度的表达式:
ρ金属= 。
三、利用天平测浮力△F浮=△F压 F浮 =(m2 - m1)g
图21
1、现有一架天平、一个空烧杯、适量的水、石块、细线。小红想利用上述器材测量石块的密度,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石块质量m0;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3)如图21所示,用细线拴住石块,使其全部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水未溢出),且不与容器相接触。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测出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数值的总和为m2;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待石块密度的表达式
为: 。
2、现有一架天平、一个空烧杯、适量的水、石块、细线、待测液体。小红想利用上述器材测量待测液体的密度,以下是她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1)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1;
(2)如图21所示,用细线拴住石块,使其全部浸没在烧杯的水中(水未溢出),且不与容器相接触。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测出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数值的总和为m2;
(3)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净,再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其总质量为m3;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测出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对应数值的总和为m4;
(5)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出的物理量和已知量计算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
式为: 。
10.(2004•常州)地质队员在高山深谷探矿,利用一种叫浮力秤的轻便仪器就可以精确测出矿石的密度.右图是浮力秤的示意图,它中部是一密封的空心圆筒,圆筒下端挂着一个小篮,圆筒上端有一根刻有密封的空心圆筒,圆筒下端装有小盘,因为圆筒是空心的,下面挂着的小篮又较重,所以浮力秤放在水中能保持直立漂浮状态.现需测一矿石的密度,地质队员进行如下操作:
(a)先将浮力秤放入水中,在小盘内加砝码,使浮力秤下沉到标志线与水面齐平,记下盘内砝码m1=125g.
(b)拿掉盘内全部砝码,盘内改待测矿石,这时标志线在水面上方,再在盘内添加砝码,使浮力秤重新下沉到标志线与水面齐平,记下盘内砝码m2=25g.
(c)拿掉盘内全部砝码,将待测矿石放于小篮内,再往盘内重新放砝码,使浮力秤再次下沉到标志线与水面齐平,记下盘内的砝码m3=45g.
问:(1)矿石的质量是多少?(2)矿石的密度为多少?
11.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玻璃杯和水测量石块及木块的密度,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并按顺序完成了甲、乙、丙、丁、戊的实验操作,根据图中内容,完成以下分析:
(1)分析步骤甲中测力计示数,石块受重力 N;
(2)对比分析步骤甲和乙的测力计示数,利用所学浮力知识知石块的体积为 m3,密度为 kg/m3;
(3)对比 两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知木块的质量;
(4)分析丁、戊两步骤中弹簧测力计示数,木块浸没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 N,木块的密度为 kg/m3;
(5)小勇却认为小明所测木块密度的方案中有缺限,实验中只用完成甲、乙、丙、丁的操作就可以了,且得到的结果更准确.你认为小勇的看法 (“合理”或“不合理”).按小勇的方案测出木块的密度将比小明所测得的密度值 (“大”或“小”)一些,原因是:小明实验方案中所测得的木块浮力偏 (“大”或“小”)
4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