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守护者.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_石海芹.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9316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3.0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守护者.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_石海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守护者.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_石海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守护者.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_石海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做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的守护者“肉蛋奶中存在药物残留,这是世界性问题。药物残留肉眼无法辨识,怎么检测?这就看科技水平。”自 1988 年毕业留校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一直致力于动物源食品安全研究。秉承“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动物健康,人类才健康”的初心,沈建忠带领团队历经 30 余年的攻坚克难,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细菌耐药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同时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科技人才。服务食品安全,以科研创新解决实际问题“兽药、霉菌毒素、非法添加物都是小分子化合物,一旦超标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然而,这些小分子化合物在食品中的残留量极低,部分化合物在每千克或每升

2、食品中残留量可低至 1 微克。”谈起自己研究的对象,沈建忠不由得说起 2008 年食品领域发生的重大安全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由于全世界都没有现场快速检测手段,政府的监管工作面临着十分被动的局面。牛奶属于生鲜产品,检测需要现场实时、快速,包括样品前处理时间在内检测时间要求在几分钟内完成。基于近十年的理论与技术沉淀,沈建忠带领团队日夜奋战,率先研制出了三聚氰胺快速检测试剂盒和试纸条,其中快速检测试纸条只需滴二、三滴牛奶,本刊记者 石海芹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先进工作者、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52A VIEW OF LABOUR UNIONS一两分钟后通过肉眼观察试纸条上 T 线颜色的有无

3、即可准确判定结果,团队研发的三聚氰胺快速检测产品第一个通过了科技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农业农村部三部委专家的现场评估。产品的问世解决了当时乳品监控缺乏三聚氰胺快速检测手段的难题,在全国广泛应用,有效保障了乳品安全。目前,沈建忠带领团队已研制出兽药、非法添加物、霉菌毒素等残留物快速检测产品 80 余种,其中获农业农村部产品备案批准文号 22 种,获国家重点新产品 2 个和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 22 个。其生产的产品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已在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的 1000 余家检测机构及伊利、雨润、三元等 1500 余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残留监测中广泛应用,用于快速

4、检测肉蛋奶及饲料中抗菌药物、三聚氰胺、黄曲霉毒素和瘦肉精等残留物,有效保障了食品安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而让沈建忠引以为傲的是,他们团队在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研发水平上整体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安以质为本,以科学技术筑牢动物源食品“安全墙”养殖业快速发展,兽药功不可没。在我国,50%以上的抗菌药物用于养殖业。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导致细菌耐药性广泛流行,对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更为重要的是,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动物,它们可通过环境和食物链传递给人,最终威胁人类健康。“人的多重耐药菌感染,其中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动物,它们可通过食物链或环境传递给人,所以只管人而不管动

5、物是不行的。”沈建忠意识到,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了耐药细菌产生,并存在向人类传播的风险,严重威胁养殖业与公共卫生安全。在他看来,细菌耐药性是全世界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为此,他多次向农业农村部、科技部、卫健委就耐药性防控建言献策。“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沈建忠坦言。因此,他带领团队探明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机理,揭示耐药细菌通过食品等传播给人的风险,在此基础上寻找耐药性防控手段。沈建忠带领团队开展了多年的深入研究。2001 年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肠杆菌对氟苯尼考耐药性分子机制研究”,这是基础兽医学领域较早获得

6、有关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研究的专门课题。随着科研工作的系统深入开展,在耐药性研究领域,沈建忠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助,直至获得国家重大基础研究 973 项目“畜禽重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性形成、传播与控制的基础研究”的资助。在国家一系列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沈建忠带领团队在近 20 年的时间里构建了涵盖 26 个省(市、自治区)近 70 万条数据的动物源细菌耐药性数据库,探明了畜禽主要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多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机理,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多黏菌素耐药性研究。沈建忠介绍道:“多黏菌素在临床上被称为极其重要的抗菌药物,由于其在养

7、殖业中的广泛使用,动物中多黏菌素耐药菌自 2008 年以来迅速上升,人医临床中多黏菌素耐药菌也开始出现,但机制不明。”沈建忠带领团队开展深入研究,终于在食品动物、零售肉类和人群中发现并确证了可转移的多黏菌素耐药基因 mcr-1,该基因能够使细菌编码合成出一种称为磷酸乙醇胺转移酶的蛋白质,将细菌细胞膜上的多黏菌素作用位点保护起来,使多黏菌素无法识别细菌,导致细菌耐药。这一发现揭示了多黏菌素耐药性快速发展的成因,突破了以往认为其不存在可转移耐药机制的观点。同时,团队还揭示了多种动物源耐药菌和耐药基因在环境/食物链进行传播的风险,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高水平杂志上连续发表,受到全球学术界、媒体和政府的

8、高度关注,其中多黏菌素相关研究成为近几年国内、国际耐药性会议热点议题,推动了国内外对畜禽养殖中黏菌素等重要抗菌药物使用法律法规的重新修订,为我国出台兽用抗菌药使用管理政策提供了关键性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坚持立德树人,做全程育人的表率“沈老师利用可用的一切资源,为学院拉来很多助学金、奖学金,让学生安下心来学习工作,希望他们成长成才,将来像师兄师姐一样回馈母校”“沈老师会和每个初到实验室的学生谈话,让大家自由53A VIEW OF LABOUR UNIONS选择想研究的方向,一旦选定,就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操场上、文化交流区、实验室,每次与沈老师偶遇,他总能说出实验室每位同学实验做到哪

9、儿了,也会关切地询问同学们科研、生活是否遇到问题,并给我们一些指导帮助”“沈老师讲课绝不局限于讲义,他会结合整个行业现状发展、科研最新成果来进行讲授”聊起沈建忠,实验室老师汤树生,硕博士尹文娟、许春燕、杨璐眼里充满了感激与敬佩。沈建忠坚持立德为先、树人为本,赢得了学生的敬重与爱戴。在 30 多年的教学生涯里,沈建忠始终奋斗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通识课 兽医科学发展与人类健康 ,宣讲兽医科学知识,主讲研究生 药理学与毒理学专题 和 抗菌药物学专题 课程。他注重学科文化传承,每年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弘扬学科文化传承兽医精神,强化学科育人功能。2020 年初新冠疫情肆虐,他在全

10、校讲授“云端第一课”,传递科学认识和防疫精神,同年 3 月在教育部微言教育 战疫公开课 平台向全国科普 人与动物间的和谐相处之道 。除了给学院学生讲授课程以外,他还随时随地指导自己的研究生如何科研和做人。“要做学问,先学做人”,沈建忠认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非常重要,只有思想正了,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迄今他已培养了 200 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遍布国内外的知名高校、研究所、企业,大多已成为单位的骨干或中坚力量。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沈建忠仍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着,他的学生时常会问他,科研的道路这么艰难,劳累了大半辈子,很多时间都是在枯燥的失败中度过,是什么支撑着他一路坚持下来?他说:“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高校老师的天职就是培养更多的人才。看到自己的成果用于生产实践发挥作用,看到自己的学生走向社会取得优异的成绩,在这些高兴的事面前,这些苦和累都算不了什么。”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