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的风景与风俗的特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的风景与风俗的特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知道了课文讲的是?(季羡林爷爷先后两次到德国的感受: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课件出示)。学生齐读。二、 精读课文
2、,理解内容1、导读目标:认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哪些地方体现了“人人为我”?哪些地方体现了“我为人人”?找出相关的语句划上横线,多读几遍,将自己的体会在旁边做上简短的批注。2、学生自学3、小组合作4、展示交流预设A、理解“人人为我”: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抓住“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花的海洋”和“都”进行理解和感悟。课件相机出示“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花的海洋”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花美和人情美。)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
3、,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设计接读环节,在朗读中理解。)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开满了鲜花(情景朗读中理解句子的意思) B、理解“我为人人”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理解“脊梁”学写“脊”的笔顺。抓住三个“都”理解感悟。) C、理解“变化是有的,但美丽并没有改变”的含义。(学生交流后,在情景朗读中,理解“变化”和“没有改变”。)D、背诵第三段(配乐,配上画面,在情景中进行美颂。) E、理解“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三、赏读升华季老先生为了写出德国人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分别用了哪些方法?四、拓展延伸 1、课内拓展:学生独立学习阅读材料荷兰的花,想想文章讲了什么?作者用什么方法去表达这种情感的?2、课外拓展:自己找找关于各个国家不同的风土人情的文章读一读,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