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课.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89174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变量之间的关系复习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变量的关系(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回顾总结表示变量之间的方法,学会用变量之间关系的各种形式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作出预测。 2.能力目标:从常量的世界走入变量的世界,开始接触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认识数学对象,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发展有条理的思考和进行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解释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体验成就感,获得学习的快乐,发展对数学更高层次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能从表格、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发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的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用关系式表示变量的关系;能从图像中获得信息,分析变量的关系,用语言进行描述,并对变化关系进行预测。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用大屏幕播放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让同学们通过观察,回答问题: 1、 图像反应了哪两个变量的关系?其中谁是自变量,谁又是因变量? 2、 说说图像的变化趋势? 3、 如果把这副图与我们的学习生活结合到一起,它又能告诉我们些什么? 最后总结出提高成绩的最有效办法就是------及时复习 让学生感受到变量离我们并不远,引出新课------复习变量 二、复习要点 1、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变量 2、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1)自变量是某一变化过程中主动变化的量; (2)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量。 3、变量之间的关系的表示方法 4、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变量的关系,同时说出优缺点,方法技巧。 设计意图:给学生选择的空间,让学生在展示的同时学会自己总结方法,找出重点,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团队意识。 三、 典型例题: 1、基础训练 1.一名同学在用弹簧做实验,在弹簧上挂不同质量的物体后,弹簧的长度就会发生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所挂物体的质量/千克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cm 12 12.5 13 13.5 14 14.5 (1)上表反映了哪两个变量的关系?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因变量? (2)弹簧不挂物体时的长度是多少?如果用x表示弹性限度内物体的质量,用y表示弹簧的长度,那么随着x的变化,y的变化趋势如何? (3)如果此时弹簧最大挂质量为15千克,你能预测当挂重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吗? 说明:要能从图象中读取准确的信息,也就是首先要看好横轴、纵轴代表的变量是什么,然后再找到问题中代表那个量的点。 2.一辆汽车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s千米. (1)这个情境中,有哪些变量?其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你能用哪种方式表示路程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3)该汽车行驶2.5小时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说明:(1)有了关系式,可以由自变量的一个值,求出相应的因变量的值,反过来知道因变量的一个值,也可以求出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2)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关系,优点是:简明扼要、规范准确。不足是:有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很难或不能用关系式表示,而且变量之间的变化趋势不能直观地看出来。 3、2004年7月份某一天,南京的气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22 26 30 34 38 时间 0 3 6 9 12 15 18 21 24 温度/℃ (1)这天的最高气温是 ; (2)这天一共有 个小时的气温在32℃以上; (3)这天在 范围内温度在上升; (4)请你预测一下,次日凌晨1点的气温大约多少度。 说明: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关系,能形象直观反映事物变化的全过程、变化趋势和某些性质,但表示出来的图象是近似的、局部的,观察由图象确定的因变量的值,往往不够准确。 二、能力提升 (1)长方形的周长为24cm,其中一边为x(x>0),面积为y㎝, 则这样的长方形中y与x的关系可以写为( ) A、 B、 C、 D、 (2)某机动车出发前油箱内有油42L行驶若干小时后,途中在 加油站加油若干升.油箱中余油量Q(L)与行驶时间t(h)之间的关 系如图6—22所示,根据图6—22回答问题. 1)机动车行驶几小时后加油? 2)中途中加油多升? 3)如果加油站距目的地还有240km,车速为40km/h,要达到目的地, 油箱中的油是否够用?并说明原因 (3)分别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当梯形的个数是n时, 用代数式表示图形的周长. 梯形个数 1 2 3 4 5 6 … n 周 长 5 8 11 14 …   说明:这部分习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由浅入深,慢慢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 想挑战吗? 1、李明骑车上学,一开始以某一速度行进,途中车子发生故障,只好停下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时间,于是加快了车速.如图s表示李明离家的距离,t为时间.在下面给出的表示s与t的关系图6—41中, 符合上述情况的是 (   ) 2、“龟兔赛跑”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领先的兔子看着缓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t为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 ) 3、如下图表示明明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明明9点离开家,15点回家.请你根据这个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到达离家最远的地方是什么时间?离家多远? (2)何时开始第一次休息?休息多长时间?(3)他第一次休息时离家多远? (4)11:00到12:00他骑了多少米? 100 12 12.5 t/秒 s/米 甲 乙 4、甲、乙二人在一次赛跑中,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这是一次100米赛跑 B.甲比乙先到达终点 C.乙跑完全程需12.5秒 D.甲的速度为8米/秒 5、在某地,人们发现某种蟋蟀每分钟叫的次数C与温度T之间有这样一种近似关系: (1)若蟋蟀1分钟叫的次数是50时,当时的温度约是多少度(精确到1℃)?若1分钟叫80次呢?叫100次呢? (2)当温度是20 ℃时,蟋蟀一分钟叫多少次?当温度时16.6 ℃呢? 6、某种油箱容量为60升的汽车,加满汽油后,汽车行驶时油箱的油量Q(升)随汽车行驶时间t(时)变化的关系式如下:Q=60-6t 请完成下表 汽车行驶时间t/小时 0 1 2.5 4 油箱的油量Q/升 60     (2)汽车行驶5小时后,油箱中油量是 升? (3)若汽车行驶过程中,油箱的油量为12升,则汽车行驶了 小时 ; (4)贮满60升汽油的汽车,最多行驶 小时; 7、某气象研究中心观测一场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的全过程.开始时平均增速2km/h.4h后,沙尘暴经过开阔荒漠地,风速变为平均增速4km/h.一段时间内风速保持不变,当沙尘暴遇到绿色植被区时,其风速平均每小时减少1km/h,最终停止.结合风速与时间的图象(图6-21),回答下列问题. 1)在纵轴(y)的( )内填入相应的数值; 2)沙尘暴从发生到结束,共经过多少小时? 作业布置: 分析上图中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图像,想象一个适合它的实际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