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
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一定要学会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可以理解、支持老师的工作,可以取得家校协同教育的良好效果;反之,因为教师不善于和家长沟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费力不讨好。那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呢?
一、要尊重家长。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特别是要尊重“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常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二、以表扬为主。
教师的称赞,会让家长感到高兴。作为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面对家长,多向家长透露孩子的优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助。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
三、谈话侧重点要因人而异。
对于较熟悉、性格直爽的家长,可直接进入正题,指出孩子近阶段的进步与存在的问题,并互相商量对策;对于不大熟悉的家长,开始时可拉拉家常,以了解家长的性格,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谈话;对于脾气急躁、虚荣心强的家长,应多提孩子的长处,并委婉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对于谦虚、诚恳的家长,可直接挑明孩子近阶段的问题并商量对策;对于一些不关心孩子的家长,应直接指出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宠爱、放任孩子的家长,应宣传科学的育儿知识,并详细分析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表现,使其明白溺爱孩子的不良后果。
四、给家长支招,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有段时间我发现,本班金某某的作业总是只完成一小部分,而打电话询问其父母原因时,他的父母说,他们已经询问过孩子的作业情况了,孩子说已经完成,老师就布置了这些。很明显他们对孩子作业的督促仅仅停留在口头。我给他父母出谋划策:建立家校联系本,让孩子把每天的家庭作业的要求写在上面,并由我检查、签名,完成后由家长逐项检查核实完成情况并签名,至于作业的质量则由我第二天批改后在下次作业签名时反馈在这个本上。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有很大的提高。在我的引导下,他父母对他的训斥和打骂也逐渐减少了,并且很信任我。
总之,教师应该本着一颗为学生和家长着想的心与他们交流沟通,这样才能让老师、家长、学生和谐相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