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北大培文九华实验中学电子备课用纸上课时间月 日课时第 课时课题恐龙无处不在教学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教学难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教学方法教学用具学习用具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新课 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
2、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部分,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分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激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著名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二、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研讨以下问题
3、: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讨论明确: 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学生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说明的层次顺序及说明方法。 讨论明确:全文共15个自然段,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
4、“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第三部分(15自然段):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四、总结、扩展 为学生提供一篇短文世界各大洲都有恐龙的足迹吗,进行比较阅读,使大家加深对恐龙无处不有所说明内容的理解,进而从两篇写法各异说明内容却一样的文章中,去找寻自己的发现。板书设计 恐龙无处不在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用一个科学观点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阐述说明内容第三部分(15自然段): 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教学后记(第 个)作业布置借阅有关资料,或参观自然博物馆,或看有关科幻影片,了解一下恐龙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