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教学内容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7单元第1节“声音的获取与加工”第1课时,本节内容在初中上册教材中相对独立,但在整个初中信息课程模块中又有着关键的地位,即学会加工素材的技术。所以在教材处理上面,调整教学顺序,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的方式讲授内容,结合信息的加工处理的规律,将教学内容分成五个版块:认识篇:声音文件的格式,播放软件、设备以及格式的转换。获取篇:常用的声音文件的获取方法,GOLDWAVE录音和CD提取操作。加工篇:对录制的声音文件删除空白部分。总结篇: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学习过程,总结成果。二学生学情分析由于是借班上课,学
2、生对老师相对陌生,充分课前短暂时间,与学生交流拉进距离感,化解学习压力。通过小组活动等方法丰富课堂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完成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初一年级学生对多媒体加工处理这块内容相互比较陌生,但对于常见的一些声音获取的方法却是比较熟悉的,例如网上下载音乐,从手机、MP3等设备复制等。此外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学习热情比较好,故此本节课的设计上充分遵循他们的认识规律和学习心理特点,通过开篇导入拉近课本与生活的距离,促进学习的真实感,树立学以致用的思维方式。通过认识、获取、加工、评价流程,主题式贯穿教学流程,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个整体的学习与认识,一路轻松走来,一路满载而归。通过各知识点
3、与古辞文的有机融入,提升学习的品味与修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声音文件的格式及转换。(2)掌握声音文件的获取途径与方法。(3)初步学会GOLDWAVE软件的录音和删除操作。2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2)通过分组学习,上台展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学会探索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2)使学生学会尊重音乐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知识产权。4行为与创新(1)自觉遵守获取信息的版权规范,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良好行为习惯(2)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敢于主动探究完善学习任务。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1)获取音视频文
4、件的途径与方法。(2)音视频文件的格式及播放、转换等基本编辑。2难点(1)声音文件的格式转换。(2)GOLDWAVE软件的录音和删除操作。五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实验学习、任务驱动、体验学习。六课前准备1下发学件,学习记录等材料,要求学生将实践学习的情况进行记录。2按差力差异,搭配小组成员,小组长填写小组成员表3与学生课前沟通交流,讲解布置上课要求。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篇】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情境导入:播放一篇学生诗朗诵录音,带领学生欣赏,引出对声音的获取与加工。听老师播放的朗读声音,思考这段音频的制作方法。拉近信息与生活的距离,引导解决问题的动机和学习热情。
5、【认识篇】声音文件知多少?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声音文件知多少?活动一(探究学习):找一找游戏问题提出:你是根据什么判断出声音文件的?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声音文件又有什么不同之处?讲授:声音的格式与类型知识检测,及时评价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又了解到了什么?活动二(实践练习):根据要求,将WAV格式的声音文件转换成MP3格式,对比查看文件大小。能力展示:小组派代表展示说明研究结果。课件出示多种音乐播放软件的logo图片。问题提出:你见过这些图标吗?它有什么作用?解决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小结声音播放的软件和设备。打开学件,找出声音文件的图标,将其拖到指定框中。学生回答,理解认识声音文件
6、的格式与图标打开学件,单击继续学习按钮,完成知识检测练习操作。学生小组合作,参照学件练习,完成声音的格式转换,对比观察转换前后文件的大小,并记录实践检验结果学生讨论回答播放软件:酷狗,千千静听,酷我,设备有:mp3,mp4,手机,cd,卡带通过探究学习,自我检测加强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学习效果,通过实践进论证的操作,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要有科学实验的态度。与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信息生活意识。【获取篇】声音的获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声音的获取问题延伸:1、怎样将音乐移植存放到这些播放设备中呢?2、电脑中的音乐从哪来的?怎么来的?能力展示:安排学生上台演示将mp3中音乐复制到电脑中的操作小 结:
7、 声音获取的几种方法(网上下载,CD读取,话筒录制,视频提取,Mp3,U盘,光盘)活动三(实践练习):分小组完成声音的获取任务。能力展示:小组代表汇报演示学习成果竞猜游戏:有一种软件,它不仅具备录音,CD转换等获取功能,还可以对获取到的声音进行编辑处理,这个软件是 ? 师生合作:与学生配合演示利用GOLDWAVE录制一段朗诵录音活动四(小组合作):利用GOLDWAVE软件录音,并保存。学生思答:将设备连接电脑,从电脑中复制粘贴。学生思答:网上下载,电脑拷贝,蓝牙传输等学生思考并学习复制、下载,录制的过程操作。学生分小组共同练习完成其领取的任务操作。观察学习其他小组的操作方法。学生回答:GOLD
8、WAVE观察学习GOLDWAVE录音的操作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根据老师提供的录音材料开始录制声音根据已有基础,反向推出声音的获取办法,培养学生学会逆向思维思考问题的方式,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小组活动的热情【加工篇】声音的加工读遍牙签三万轴欲来小邑试牛刀声音的加工作品展示:学生刚录制成的一段有噪音的录音问题提出:对获取到的声音文件如何加工处理?教师演示:删除噪音活动五(实践学习):利用GOLDWAVE软件,对刚录制的声音文件中的噪音进行删除,保存并上传。作品评价:播放学生上传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价。聆听声音,发现问题,思考如何解决。学生回答:删除噪音部分观看操作,学习方法参照学件,完
9、成删除声音片断操作欣赏评价,体验成功首尾呼应,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总结篇】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知识梳理:这节课我们学习到了什么?情感升华:关于声音的加工我们今天只探得了冰山一角,希望将来还有机会教给大家更高级的处理技术。今天学习快乐吗?(播放音乐),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老师希望这种快乐的掌声永远伴随着你!思考,回忆,总结学习过程,在学习笔记上画出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成果,升华情感。八教后反思一、教学设计实与缺由于本节课一节全新的内容,学生没有多少基础,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在处理教学内容时,充分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的取材上,采取先易后难,层层推进,结合信息的加工处
10、理的规律,把教学设计成五个篇章:引入篇:以学生在校的生活场景引入对声音的处理,设置破绽,锻炼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评价水平,诱发尝试解决问题的心理动机和学习热情。认识篇:通过探究学习,比较不同格式音频文件的差异,利用自我检测加强学习效果,再通过实践进论证的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学会声音文件的格式转换,另一方面从小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要有科学实验的态度。获取篇:大部分学生目前都已掌握从电脑下载音乐到MP3等音乐播放机的方法,根据这一基础,反向推出声音的获取办法,培养学生学会逆向思维思考问题的方式,根据学生个体能力差异,搭配小组成员,将任务分层分发给各小组,实现“人人都会做,人人能做好”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
11、小组活动的热情和参与意识。最后整合获取工具,导出GOLDWAVE音频处理软件,并演示其获取的操作方法。加工篇:促使学生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通过与课前的引入首尾呼应,鉴于下节课内容的引出,在教学内容上,由于本节课学习量比较大,故只讲授简单的声音编辑操作-删除声音,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形式,提供学习录像帮助,掌握学生其操作方法。总结篇:完成学习笔记,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程,总结学习成果。五个篇章中渗透了文学修养与信息素养的双重整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信息的博大精深,从而有效的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求知渴望。二、教学过程得与失综观本节课教学过程,给我二大惊喜:
12、一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意识非常好,学习很主动,师生间的配合很融洽。二是学生的基础比较好,任务完成的非常顺利。但是一节课上下来了,还是出现了一些遗憾和问题,主要有:一、课堂的学习氛围没营造开来。二、是课前对学情和机房了解不足,教学任务临时调整的比较多。三、是学生作品的展示做的不够。小组活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由于机房条件限制,分小组分任务的活动没开展起来,临时调整为同一个任务,造成分组活动的单一性,这一任务学生完成情况非常好,本来安排学生分组展示的,结果一个小组展示就达到效果了,留出来许多教学时间,不得不将下一个任务提前,带来的问题就是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部分环节脱离,打乱了原先教学计划,由于课堂中临时给学生“加餐”,由于内容难度把握不到位,新任务的完成率不够理想,给本节课构成了一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