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与建议.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498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与建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与建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与建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编辑出版BIANJI CHUBAN-35-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分析与建议 张 韵摘要中文科技期刊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占比近90%,其主要影响力集中在国内。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来看,入选“国际影响力 TOP 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数量逐年减少,从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来看,入选 Q1区的中文科技期刊尚不足年度入选的中文科技期刊总数的10%,可见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任重道远。文章基于研究结果和已有的成功经验,就中文科技期刊的推广和发展提出追踪高质量科研成果、完善期刊英文网站建设、申请国际数据库收录、吸纳国际化办刊力量、尝试双语在线出版等建议,着力推进中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传

2、播力和影响力。关键词中文科技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国际影响力科技强国建设离不开一流科技期刊的支撑。随着我国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打造与之相匹配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文科技期刊,成为中国科技界面临的重要课题。2019年,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强调要前瞻布局一批新兴交叉和战略前沿领域新刊,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优化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繁荣发展科普期刊。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科技期刊总量达4963种,其中,中文科技期刊4404种,约占88.74%1

3、。这些中文科技期刊使我国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中文科技学术交流体系,其中有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主要影响力尚集中在国内1。为了更好地宣传和利用我国优秀中文科技学术成果,2012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展“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F50000)项目的研究和建设,每年遴学术水平和影响较为突出的科技论文,通过 F5000平台集中对外展示我国的优秀科技期刊学术研究成果,迄今已有3万余篇优秀科技期刊论文入选。由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制作,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出版运营的中文精品学术期刊中英文对照全文数

4、据库,以中英文双语全文对照为基本出版模式。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于2007年和2021年先后与科睿唯安、Scopus 合作,是我国唯一一个与两大国际数据服务平台在数据层面深度合作的文献数据库。由此,CSCD 收录的1300余种中国顶级学术出版物可经由 Web of Science 和 Scopus 数据库进行更广泛的国际化传播。上述途径都大大加快了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传播,但是中文科技期刊在与这些数据库的合作过程中也存在论文入选门槛高、翻译费用贵、覆盖面有限等问题。科技论文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创新性。一篇优秀论文的研究内容要想发挥更大的全球通用性和可参考性,就要为国际读者减少语言障碍。中

5、文科技期刊论文对海外学者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语言障碍,如何使发表在中文科技期刊上的学术成果得以在国际范围传播,进而提升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是我国中文科技期刊需要研究的课题。文章对中文科技期刊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和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的情况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为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基金项目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期刊培育项目(项目编号:202222203号)。作者简介张韵(1981),女,上海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期刊编辑出版中心主任,浙江农业学报浙江农业科学副主编。传播与版权CHUANBO YU BANQUAN-36-2023年第12期总第127

6、期一、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现状分析(一)中文科技期刊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情况分析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国际引证年报)自2012年起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发布,其每年对我国科技期刊被国际学术期刊、图书和学术会议论文的引用频次进行统计,每年发布多项评价指标,全面揭示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国际引证年报每年基于“期刊影响力指数(Clout Index,CI)”指标排序,遴选 TOP5%的期刊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共计175种,TOP5%10%的期刊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共计175种,以上两类期刊合称为“国际影响力 TOP 期刊”。由

7、表1可以看出,在2012年国际引证年报发布之初,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56.82%和82.39%,但是在20122022年的发展过程中,中文科技期刊入选国际引证年报的数量逐年下降。2022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仅有17种,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仅有84种,分别占比9.71%和48.00%。2022年入选“国际影响力 TOP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总数降至2012年的40%左右。表1 20122022年中文科技期刊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情况分析年份入选“中国最

8、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数量/种占“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总数的比例/%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数量/种占“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总数的比例/%2012年10056.8214582.392013年8850.2914281.142014年8045.7113979.432015年7040.0013174.862016年5632.0012873.142017年5330.2912571.432018年3821.7112068.572019年3821.7110861.712020年3218.2910157.712021年2413.719252.572022

9、年179.718448.00注:据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报告(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数据,不含中英文双语期刊,其中2012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期刊分别为176种,其余年份分别为175种。(二)中文科技期刊入选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情况分析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以下简称WJCI 报告)按学科计算 WJCI 指数并对世界科技期刊进行排序,将科技期刊按数量在学科内分为 Q1Q4区(Q 即 quarter,四分之一)。从表2可以看出,20192021年,WJCI 报告收录的学术期刊总数和其中的中文科技期刊数量略有增加,其

10、中入选 Q1、Q2区的中文科技期刊数量也有所增加,中文科技期刊占总收录期刊的比例稍有增加,总体变化不大。从入选的中文科技期刊的学科排名来看,各年度入选 Q1区的中文科技期刊占该年度全部入选中文科技期刊的7.39%9.13%,均不足10%;入选 Q2区的中文科技期刊均占全部入选中文科技期刊的20%左右;Q1、Q2区入选的中文科技期刊累计不足总入选中文科技期刊的30%,与 Q1、Q2区入选总比例的50%还有不小的差距。由此可见,虽然中文科技期刊入选WJCI 报告的相对数量基本稳定,但是超过70%的入选中文科技期刊位列各学科Q3、Q4区,学术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表2 20192021年中文科技期刊

11、入选 WJCI 报告情况分析年份总收录期刊数中文科技期刊数中文科技期刊占总收录期刊的比例/%入选Q1区的中文科技期刊数入选Q2区的中文科技期刊数入选 Q1、Q2区的中文科技期刊占总收录期刊的比例/%2019年 1428711648.15862322.232020年 1466512598.591152562.532021年 1502212628.401022502.34注:据 https:/ 数据,个别期刊列入多个学科,具有多个学科分区的,以其中最高的分区计入,不含中英文双语期刊。综上,在新创英文科技期刊如雨后春笋般的同时,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但是,时至今日,中文科

12、技期刊依然承载了我国学术期刊年发文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的科技论文1,其中不乏优秀的前沿科技成果。因此,中文科技期刊应着力推进高质量科技论文在国际范围内进行有效传播。二、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对策与建议(一)追踪高质量科研成果,明确期刊特色与优势中文科技期刊要想提高自身国际影响力,关键是提升期刊的内容质量。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2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热点论文世界占比持续增长,世界热点论文数量首次排名第1位,高被引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排名第2位。可以看出,我国不乏高质量的科技论文,但是,现阶段全球科技期刊竞争较为激烈,如何争取到高质编辑出版BIANJI CHU

13、BAN-37-量科技论文的首发权是我国科技期刊尤其是中文科技期刊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中文科技期刊可以依托主办单位的平台优势,明确办刊特色,积极应用开放办刊模式,与相关科研单位、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以及专业学会等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着重选用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资助的稿件,着重录用优势学科、区域特色学科的稿件,稳定核心作者群,不断提升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二)丰富期刊英文信息,完善期刊英文网站建设丰富的英文信息是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传播的必备条件。目前,大多数中文科技期刊的英文信息仅限英文标题、摘要、关键词和图表标题等,对海外读者而言可读性较低,这也是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

14、传播的短板。图片和表格是科技论文的重要内容,而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帮助读者追溯文献、深入研究的必备工具,且参考文献的国际化水平与论文的国际化被引量呈正相关关系。因此,中文科技期刊实施论文图表、参考文献等信息的中英文对照尤为必要2。随着学术期刊网络化、数字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自办网站成为学术期刊的主要展示平台,学术期刊的自办网站也成为读者阅读学术期刊论文的主要途径之一。但大部分中文科技期刊的英文网站建设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传播。部分中文科技期刊在英文网站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农业工程学报在英文网页上提供自创刊以来的所有论文的英文题名和英文摘要,并与美国土壤学

15、会、美国作物学会、美国农学会网站及英国 World Agriculture期刊网站互联3。又如,果树学报的英文网站设有期刊简介 编委会 出版伦理道德 过刊浏览读者须知等栏目,外文读者可在网站免费获取过刊全文4。中文科技期刊可以完善自办网站的英文界面,增加期刊介绍、投稿说明、编委队伍等英文简介信息,展示期刊论文的英文题目、英文摘要等主要信息,并提供原文下载渠道,搭建与国外同行及相关网站的互联机制,进一步完善英文网站的功能,扩大期刊的国际化展示范围。(三)申请国际数据库收录,拓宽论文国际化传播途径国际数据库收录是中文科技期刊迈向国际舞台的必由之路。丁佐奇等研究指出,连续多年入选“国际品牌学术期刊”

16、的江苏省学术期刊大部分被多个国际数据库收录5。入选2013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的农业工程学报被美国工程索引 Ei Compendex 光盘版(核心)、CAB Abstracts、Elsevier Scopus、CA 等24家国际权威、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3。据统计,2022年 Scopus 数据库已收录的中国学术期刊共计102种,合作出版的学术期刊达40种。其中,被收录的中文期刊有51种,约占年度收录合作期刊总数的三分之一。积极申请国际数据库收录是中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果树学报等期刊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值得同行借鉴学习4。此外,TrendMD 等平台

17、可助力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化传播,这些平台通过与多家国际顶尖期刊合作,提供跨平台相关文章精准智能推送服务,有助于扩大中文科技期刊的国际传播范围。(四)吸纳国际化办刊力量,提升期刊的国际影 响力编委会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智囊团”,也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引领者。丁佐奇等研究表明,在江苏省21种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中文科技期刊中,超过60%的期刊组建了国际编委团队,国际编委在编委会中的占比为4%28%5。魏秀菊等研究指出,农业工程学报通过引进有国际视野的学术期刊领军人才和有海外博士学位的专职编辑,并派编辑部人员开展中长期境外访学、国际编辑学术交流培训,提升期刊

18、的学术质量和国际影响力3。李媛的研究表明,在2018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排名前10的中文科技期刊中,有5种期刊有国际编委,4种期刊聘请了国际顾问6。编辑人才是学术期刊发展的核心力量,中文科技期刊在国际化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智囊团”和编校队伍的力量不足。国际编委、国际顾问、具有国际视野的和海外经历的高学历编辑人才在优化期刊稿源学术质量、提升期刊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期刊的海外传播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文科技期刊应参照英文期刊的国际化传播成功经验,不断强化自身国际化办刊力量7。(五)精选高质量论文,尝试双语在线出版我国科技期刊的主办单位大多是专业学会、高校、科研机构等,加之科技期

19、刊的创办通常与主办单位的优势学科密不可分。因此,中文科技期刊可以借鉴F5000平台和中国知网双语出版项目的经验,选取主办单位特色优势学科的高质量论文,尝试进行全文双语在线出版8-9,也可以依托我国国际化发展水平高的优势学科,如农业科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化学、临床医学等1,尝试搭建学科内的学术期刊群10。例如,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农业期刊网等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评审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评选学科(下转第41页)影视传播YINGSHI CHUANBO-41-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8。四、结语在媒体融合时代,我国文博类节目需要重视对自身内涵进行优化,与博物馆达成密切合作,借助融媒体渠道突破时空限

20、制,创新表达和呈现方式,扩大传播覆盖面,提升节目传播影响力。针对当前我国文博类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深挖文物人文内涵,关注观众共情体验;采取故事化叙事方式,增添节目趣味性;依托先进媒介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拓宽节目传播渠道,实现全网覆盖等策略,以实现文博类节目的创新传播,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参考文献1郑纯子.浅析文博类电视节目的现状、问题与出路J.中国电视,2021(02):64-67.2徐晓霖.“互联网+”时代的人文类纪录片解说词创作:以如果国宝会说话为例J.北方传媒研究,2022(01):89-92.3金紫梦.轻青叙事:文博节目的创新与拓展:以此画怎讲为例J.东南传播

21、,2021(07):95-98.4陈芷韵.文博类电视节目深度融合传播策略分析J.电视研究,2021(06):55-56.5王淇.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1.6曾诗茗,张湫鈺,张宝聪.媒体融合视域下文博类节目创新策略探析:以国家宝藏为例J.大众文艺,2022(02):113-115.7朱婧雯.新媒体语境下文博类节目的艺术呈现:以国家宝藏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1(06):58-60.8媒体融合视域下传统文化的传播J.上海艺术评论,2021(05):61.优秀论文,通过期刊网站、专业集群平台等进行双语出版,以提升中文科技期刊国际传播力和学术影响力。三、结语中文科技

22、期刊的发展对提升我国科技发展的国际话语权、传播中国科技文化、提高中国科学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推动中国科技出版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中文科技期刊的主要影响力集中在国内1,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的传播和交流。鉴于此,中文科技期刊可以采用国际化办刊模式,从稿件学术质量、论文英文信息、国际数据库收录、国际化编辑队伍、双语在线出版等方面着手,逐步提升在国际范围的学术影响力。参考文献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1.2严谨,彭斌,柴钊.发展中国科技期刊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J.科技

23、与出版,2017(01):33-40.3魏秀菊,王柳,刘丽英,等.立足本土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J.农业工程学报,2014(18):335-338.4和静,王珂,王小丽,等.中文科技期刊提高国际传播力的实践J.采写编,2021(10):166-168.5丁佐奇,张伟,郑晓南.江苏省国际品牌学术期刊研究与启示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10):906-912.6李媛.中文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现状与出路J.出版广角,2019(03):15-20.7朱琳,刘静,张晓宇,等.中国科学院科技期刊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05):491-497.8张伟伟,刘佼,赵文义.借力英文化实现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J.科技与出版,2018(07):10-15.9王婧,张芳英,刘志强,等.以“文化自信”坚定科技期刊的使命与担当:盘点2017年我国中文科技期刊J.科技与出版,2018(02):38-44.10赵惠祥,钱俊龙,丁玉薇,等.上海市中文科技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09):1132-1137.(上接第3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