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 摘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教育专家已经研究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已经在不同学校得以实现和应用,而且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农村学生进入周边城市求学,他们的大量涌入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已成当务之急。以前的许多研究都是研究身处农村的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或者是身处城市的城市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是中学生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以,针对目前学生流动的新特点、出现的新问题,以
2、及城市学校面临的新挑战,本文想通过对在城市上学的农村高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的剖析,寻找突破城市学校发展的瓶颈,帮助引导这一批学生成才,同时唤起广大教师对这一社会群体的关注。关键词:城市上学;农村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学生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环境,他们肩负着家长的厚望,满怀成功的期望来到城市来求学,结果有许多学生由于环境的变化,昔日优等生的光环已不复存在,有许多学生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倾向,更有甚者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人际交往困难,内心封闭,虚荣心极强,心理偏激,意志消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对这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关注。所以,如何引导这一批
3、农村学生成才,如何帮助他们发展健康心理,是我们每一个教师和学校不得不关注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一群体心理健康问题,才能保证他们在城市学习中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只有保证了这个群体的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才能搭建起和谐有效的教育平台,只有教育的和谐发展才能保证和谐社会的实现。 一、农村高中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 农村学生比较贫困,家长认为学习是唯一出路,父母把期望都寄托于孩子身上,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学习、升学压力沉重地压迫着学生的身心,加上父母文化素质较低,与子女缺乏沟通与理解。部分学生的心里矛盾不能及时排除,久而久之便忧虑重重,最终丧失其信心,如缺乏指导,易
4、走极端。再加之在高手如林的城市高中,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学生心情十分紧张,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失掉“尖子”地位,受到教师的责备、同学的冷眼,深感对不起在田间忙碌的双亲,所以就产生高焦虑,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情绪十分低落,这种现象在高三更为突出。在咨询中,不少学生听说“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一旦成绩不好,不能升入大学,哪有脸见人”,“我自认为我学习是努力的,但中期考试又是班上的尾巴,这样下去还有什么意思”,“我是学校保送来的,学习不好,我无脸见老师和校长”,“有时真想一死了之”,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教师和同学
5、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 由于在农村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教师和家长的赞扬,同学都围着他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教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总感觉自己身边没有朋友,总有一种处在大城市里的孤独感,总有一种城市容不下自己的挫败感,总有一种城市学生比自己优越的自卑感。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诉:“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宿舍教室”,“宿舍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子里听音乐”,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
6、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我总加入不进同学们的谈话中”,“我感到孤独、寂寞”,到最后“没有人愿和我一起做操”。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有的学生因嫉妒心理而与同学搞僵关系。 3.自信心不足 由于家长、教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拿家长和有些教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自己老是失败,考大学肯定没有希望了”,于是恢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4.虚荣心太强 农村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敢做真实的自己,他们思想上要求上进,但
7、遇到挫折总想掩盖了之,学习上想得到高成绩,但遇到困难不敢请教老师,不愿与同学沟通,生活上虽然拮据但不想叫别人知道,内心虽然脆弱但表面强大无比,遇到问题总想自己解决,从不愿寻求别人的帮助。学习成绩是他们唯一超越别人的东西,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一旦连自己的优秀成绩也保不住,他们就会立即失去自我、不知所云。 5.早恋问题的困扰 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导致“早恋问题”,农村高中学生这种现象较突出,看到城里许多漂亮女生,总是难以控制内心的激动,虽然不敢表白,但内心世界已被占领。“总是想看到她”“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由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
8、不香”,成绩开始下降,心理的天平已开始倾斜,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正由于是农村学生,他们和城里的孩子有差别,明知这不可能,但也不愿放弃,只好憋在心里,从不愿让别人察觉到自己的小秘密,所以每天都努力地掩饰自己焦虑的心情。 6.缺少亲情和爱的约束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很多家长都外出务工,把孩子留给老人或亲戚照顾,再加之这些学生一周甚至一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这样学生缺少父母亲情和爱的约束,产生了大量心理问题。 7.自卑孤僻心理严重 有的学生由于生理素质弱,学习成绩差,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家等原因,产生了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与同学、教师交往,尤其不愿与条件比自己好的
9、同学或是学习好的同学交往,他们心理压抑、行为孤僻,有时甚至有古怪异常的行为。这正是穿着同一件衣服,越往城里走越感觉自己的衣服越破旧;越往农村走越感觉自己的衣服越时尚的农村学生自卑心理现象。 8.盲目从众心理突出 在城市上学,当然有许多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也有许多社会的阴暗面,尤其是有些学生无法正确看待其他同学的违纪行为,总认为“别人可以抄作业,我也可以抄”、“你敢抽烟、我也敢”等,盲目效仿他人。 二、农村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城市学校对这一群体关注不够 学校对这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一味抓教学质量,只注重升学率,考试频繁,加上教师教育方法失当,又缺乏心理健康指导使学生处
10、于焦虑当中。而且许多城里教师他们惯用的是教育城里孩子的老一套,这一批农村学生只能跟上城里学生的节奏走,教师不太关注他们的个别差异性。在许多教师的潜意识中,农村学生就是来学习的,就应该吃苦、就应该听话、就应该不出问题。一旦这些学生出点问题,教师还会用批评城里孩子的惯用言语来责备,教师认为批评是如此之正常,可他们的话已经重重刺伤了他们那脆弱的心灵。因为他们和城里的学生在对待批评的承受力是不同的,他们在对教师批评的理解上也是有差别的。 2.农村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 农村学生家长的观点就是我让你吃饱穿暖,有问题基本上靠打骂,从不和孩子谈心沟通。但当孩子离开农村到城里去上学,他们回家的次数明显减
11、少了,所以学生连父母平日的打骂也得不到了,因此,由于这一群体得不到学校的正确引导,再加之父母亲管教的缺失,最终他们有了问题只能自己扛着,自己了断。当实在自己解决不了时,他们就会采用偏激的手段去解决,其结果会导致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我们知道,家庭是学生社会化的最初的重要场所,是家长把品质行为传给下一代的地方。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在学校乃至社会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不是在学校里学到的,而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所以,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这一群体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3.社会环境影响 农村学生进城后,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使他们感觉无比的好奇,总想到处看一看,走一走,学一学,了解
12、自己所处的城市,但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并因此导致教育的误导,使这些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如青少年是电子游戏厅里实际消费的群体,尤为严重的是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淫秽等影视片,不少青少年中毒以后,便开始行凶,打架,寻求刺激,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所以,当这些农村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这些社会现象,而且也无正确引导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就会迷失方向,产生许多心理病变。 三、对来自农村
13、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视和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根据心理学发展的规律和要求,依据当前农村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城市学校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关注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这一群体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个重要属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调动学校各个方面的力量,全面渗透、多渠道、全方位推进农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学校首选策略。 首先,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这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予高度重视,把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只有得到了
14、高度重视,该策略才有实施的基础;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分类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的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在劳技课中、在学校的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这个群体的特殊性,教师要积极了解农村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症下药,要学会打开农村学生心扉的技巧,多关心他们,多了解他们的生活,多了解他们的学习,让他们感觉到学校和教
15、师对他们的关怀,农村学生只有在对你特别信任的时候才会和你交流,只有和你坦诚交流后,你才能帮助他们打开心结,才能帮助他们走上健康的心理发展之路。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实施和班级活动中,要力求全员参与,为农村学生搭建自我表现的平台,使这些学生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如班干部的产生可按一定顺序轮流担任;组织班级晚会,可规定每人都要演一个节目等等。当这些学生在教学及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形成之后,可有效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3.加强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学家认为,人们往往在幼儿期就开始体验到心理困惑。这些心理困惑的缓解有待于父母抚慰。倘若缺乏这种感情爱抚,幼小的心灵就会忧伤,被孤独感笼罩,
16、易形成孤僻的个性。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心理障碍就潜伏下来,在长大以后遇到困难时,就无法正确克服,甚至走上邪路。现在许多农村家长还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孩子没病就是健康,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家长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首先,要重视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班主任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也可以请一些专家、教师到会为家长们上课。其次,学校通过多种渠道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更多地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解决了农村学生住家比较分散,召集家长不易的难题。再次,班主任通过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与家长一起共同商定、共同采取措施来解决
17、孩子的心理问题。最后,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写书信或电话联系的方法,与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及时地把学生有关情况反映给家长,取得家长支持,共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一个完整的自我,一个人格健全的自我。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不能离开学校、家庭的教育和辅导,而且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熏陶。环境育人,不良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尤其是这些刚离开了父母,独自一人到城市里求学的涉世未深的农村学生,他们抵挡不住外面世界的诱惑,所以,社会各界和社区都应关心学生的成长,支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促进其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据调查,某校30%的学生认
18、为社会不良现象对其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某县有一个中学生因看到过多的社会阴暗面心理承受不了而自杀身亡。所以,我们的社会必须加强措施,减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对学生的腐蚀和渗透,减少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发生,如向学生出售不健康书刊物,出售香烟及不合法药品,开放“三室一厅”等等。只有为学生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还学生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年学生的健康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总之,只要学校、教师、家长、社会都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我们的农村学生就一定会在城市学校里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就一定会在城市学校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浩.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思考J.教育与管理,2001(5). 2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