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基于国家软实力理论的思考_张云.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30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基于国家软实力理论的思考_张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基于国家软实力理论的思考_张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基于国家软实力理论的思考_张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3 年第 1 期 JournalofGuangdongPolytechnicNormalUniversity No.1,2023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功能与发展方略基于国家软实力理论的思考张 云,单连新(暨南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10)摘要: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进入黄金期。基于国家软实力理论,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国家软实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具有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功能。职业教育也是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相互转化和依赖的重要纽带,既是国家硬实力提升的助推器,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集中呈现。中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正是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潮流过程

2、中自身独特优势的阶段性体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既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的产物,也具有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在当前阶段,职业教育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在内涵建设和外向发展两方面仍面临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发展。关键词:职业教育;对外关系;软实力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764(2023)01-0067-10收稿日期:2022-10-09作者简介:张 云,博士,暨南大学教授,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所长。单连新,暨南大学 2020 级硕士研究生。引言改 革 开 放 以 来,我 国 职 业 教 育

3、 快 速 发 展,实现了历史性的新跨越。但是我国对于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更多是基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考量,其基本价值取向在于开发国内人力资源、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及促进就业创业。2022 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多样性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1。当前学界对于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战略重要性的认识和探讨略显不足。因此,本文基于国家软实力理论,分析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功能、面临问题及其发展方略。一、国家软实力概念与理论回顾“国 家 实 力”(national power)在 国 际 关系理论中是与权力和利益等紧密相关的核心概念。国家实力

4、通常指一国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是国际行为体在国际关系中的基本特征,也是国际行为体维护自身利益、推行对外战略和影响其他行为体的重要基础。关于国家实力的构成,目前存在不同的学术观点。雷克莱因(Ray Cline)提出 国 家 综 合 实 力 的 评 估 公 式:Pp=(C+E+M)(S+W),即 综 合 国 力 为 物 质 力 量 与 精 神 力量 的 乘 积,其 中,Pp 为 确 认 的 国 力(Perceived Power),C 为 基 本 实 体(人 口 及 领 土),E 为 经济 能 力,M 为 军 事 能 力,S 为 战 略 意 图,W 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

5、志2。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提 出 国 家 实 力 的 九 大 构 成 要 素,分 别 为 地 理、自 然 资 源、工 业 能 力、军 事 装 备、人口、民族性格、国民士气、外交质量和政府质量3。塞 缪 尔 亨 廷 顿(Samuel Huntington)将国家实力归纳为:人口数量和交流程度、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社会内聚力、政治稳定、军事实力、意识形态感召力、外交联盟、技术成就等4。DOI:10.13408/ki.gjsxb.2023.01.006张 云,等: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功能与发展方略第 1 期68由此可见,学术界对于国家实力的具体构成虽有分歧,但对国家实力

6、是包含物质实力和非物质实力的看法则达成了某种程度的共识。20 世 纪 80 年 代 末,约 瑟 夫 奈(Joseph Nye)明 确 提 出“软 实 力”(Soft Power)的 概念。在当时一场关于美国是否衰落议题的大辩论中,以保罗肯尼迪所提出的“衰落论”占有主流地位,但约瑟夫奈却认为美国并没有衰落,而是美国实力的本质和构成正在发生变化。他在一系列文章中明确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和理论,指出冷战后国际政治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世界权力的变革,在这种背景下国家要学会通过新的权力源泉(软实力)来实现国家战略 目标5。软实力的概念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硬实力是国家实力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军事实力、自

7、然资源、国土疆域和人口数量等要素历来是考量一个国家实力大小的基本尺度。冷战终结以来,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一国实力更多依靠教育、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现,而人口、领土、军事等在国家实力中的地位有所下降(硬实力仍然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6。结合克莱因的评估公式,我们已经认识到,国家实力是硬实力与软实力的“乘积”而非“加和”。换言之,在国家实力的构成中,软实力与硬实力具有不同性质但同等重要的地位。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二者 既 相 互 区 别 又 相 互 联 系,相 辅 相 成,相 互 作用。首 先,国 家 实 力 并 不 完 全 是

8、物 质 性 的,仅仅具有经济实力和军事强力不足以实现权力运作。如苏联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仍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但其产业政策、文化教育与科技创新等软实力因素已经严重落后于美国,导致苏联在与美国的战略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如果没有技术开发能力,往往会落入“资源陷阱”诅咒,如南美的委内瑞拉和非洲的赞比亚、加纳等。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虽然日本自然资源贫乏,但通过科教兴国战 略,提 高 科 技 创 新 能 力,集 中 力 量 发 展 制 造业,依然成为了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发达经济体之一。其次,软实力和硬实力存在互动和转化效应。软实力的基础来自硬实力,软实力又可以反过来增强硬

9、实力和克服硬实力的局限性。如东南亚中小国家采取灵活的外交策略,通过平衡大国的影响力,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最典型的例证是东盟主导的“10+X”合作模式,在这一区域合作模式中,中小国家成为东亚地区合作的主导者。再次,软实力的形成需要国家采取战略对其进行有意塑造。软实力不会因为物质资源的存在而自动生成,其作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接受态度,因此政府需要采取主动手段和恰当方式以发挥软实力作用7。正如美国流行文化在一些国家广受欢迎,但却不一定就能够促使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自动追随美国。国家软实力理论自提出以来引起学界的广泛讨论,并且逐渐进入公共话语空间。同时,软实力的概念边界和理论范围也不断外延,

10、由国家软实力扩展到其他组织主体,如企业软实力、工业软实力等等。软实力概念的广泛使用与理论外延反映出软实力因素在社会实践中日益凸显的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培育软实力资源和提升国家软实力将成为各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互动和转化将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占据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20 世纪中国学界一度兴起一股“软权力”研究热。我国也通过海外华侨华人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实践来拓展软权力资源8。不过,从目前来看,软权力对外拓展的效果并不明显,甚至出现被视为软实力建构的孔子学院在海外发展受阻的问题。本文认为软权力资源的拓展应立足于中国在国际发展格局中的位置,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在世界现代化

11、历程中的阶段性特征。中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正是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潮流过程中中国自身独特优势的阶段性体现,通过软权力的视角来审视中国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功能,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二、软实力视角下职业教育在对外交往中的多重功能软实力理论为理解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切入维度,同时也为审视职业教育张 云,等: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功能与发展方略第 1 期69发展的国家战略定位提出了新的理论视角。一方面,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国家软实力,中国职业教育模式改革和发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通过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和交流服务于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

12、职业教育作为软实力,具有构筑硬实力基础的重要功能。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作用,有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一)职业教育彰显国家软实力作用,增强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首先,作为一种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本身就是国家软实力。先进的教育模式和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塑造社会发展的公共价值规范而成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职业教育作为国家软实力,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表现。20 世纪早期德国工业化落后于英法美,但最终实现赶超的过程中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德国职业教育已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经典样本。新的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步入黄金期。我国在职

13、业教育发展方面坚持类型教育、就业教育和实践教育,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发展模式9。如今,更加强调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发展,与 20 世纪晚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分不开的,是中国建立自身工业体系、世界工厂地位逐步确立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体现。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优越性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得以凸显,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能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经验。其 次,职 业 教 育 有 利 于 实 现“所 有 人 的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

14、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内涵逐渐丰富,其教育理念首先是提供个人发展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同时又在德智体美等多方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整体素养。现代职业教育追求人可以按照自身的素质条件与兴趣爱好进行多样化的发展,为不同的人提供教育和发展的平台。因此,职业教育通过培育人、培养人、培训人,成为国家软实力形成的动力源。更进一步而言,职业教育有助于实现“所有人的发展”,因此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10。在教育资源呈现不均衡分配的格局下,面向市场的职业教育提供定向式的技能培训和就业导向的实践锻炼,有利于赋能各类群体就业致富,从而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手

15、段和现实路径。我国大力发展面向农业农村的职业教育,职业院校 70%以上学生来自农村,15%的高职院校每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超过 5000 人/日,培 养 了 大 批 农 村 致 富 带 头 人,有效带动现代乡村产业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和乡 村 振 兴 事 业。2013 年 至 2020 年 底,累 计 有800 多万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11。在这一维度上,职业教育通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发展,彰显了我国国家软实力和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再次,职业教育作为国家软实力,体现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惠及世界各国、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实践中

16、。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合作共赢是国际关系的常态。要提升国家地位和增强国际影响力,需要注重国际交往的方式方法,特别是软实力资源的挖掘和应用。“一带一路”倡议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大战略构想,也是展现我国职业教育软实力的重要窗口。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积极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加强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支撑作用12。近十年来,我国与 70 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联系,与 19 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建成 20 多家“鲁班工坊”,在 40 多个国家合作开设“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有效促进了国际交流与合作11。我国职业教育在参与国际交往的过程中,一方面展示了中国职业技术人才专业化、职业化

17、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又展现了中国人勤劳、坚韧、守纪律、爱和平的友善形象。职业教育正发挥着中国与世界各国加强民心相通、互利共赢的国家软实力作用,推进中国与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互鉴。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将张 云,等: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功能与发展方略第 1 期70有助于展现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以及提升中国话语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职业教育构筑国家硬实力基础,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首先,职业教育是实现国家软硬实力转化的重要纽带。软实力是实现国家硬实力的组合、推演和创新能力,是一种非物质力量;国家硬实力

18、则是彰显软实力的物质条件,是物质性实力的体现。国家硬实力的发展需要软实力的支持。职业教育作为软实力可以为国家硬实力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方面的重要支撑,从而实现提升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功能。现代经济社会运作的发展势能来自于教育、科技和人才。发达国家早期的兴起无不依靠工业实力,而工业实力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技术,因此各国都强调培育人才和开发技术的重要性。德国依托完善的双元制教育体系,保障了德国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塑造了德国实体工业的强大。日本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发展专门职业教育,使得日本在 20 世纪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如今日本在高科技领域仍位于世界前列,日本制造依然享誉全球。我国在中国式现

19、代化的探索中,职业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培训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造就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13,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这就更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其次,职业教育是对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人力资本理论强调人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生产者进行教育和培训,可以开发蕴含于人身上的生产力要素。职业教育契合人力资本理论的本质要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进程中,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最为密切、服务经济最为

20、直接,因而发挥着重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供给的作用14。早在 1987 年,党的十三大就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这一论断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发展的内在驱动作用。199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2005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 业 的 重 大 举 措。2022 年,党 的 二 十 大 强 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

21、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我国职业教育紧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变革形势,设置 1300 余种专业和 12余万个专业点,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近十年来,中国职业教育累计为各行各业培养输送6100 万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我国一线新增从业人员 70%以上来自职业院校毕业生11。这一数据表明,职业教育发展为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保持强大韧性提供了基础性保障,有助于使我国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

22、高质量发展,从而实现奠定国家硬实力基础的作用。三、职业教育在国家软实力建设中面临的问题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目标,并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把职业教育发展摆在更为突出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职业院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张、教育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但是,在职业教育对接国家软实力建设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外向发展方面有待提升。(一)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有待提升内涵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职业教育对接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基础。职业教育的内涵是指职业教育所特有的张 云,等:职业

23、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功能与发展方略第 1 期71价值属性,其中最突出的价值属性即教育性。职业教育应合乎教育的内在要求,有目的和有意识地培养人的能力和促进人的发展,开发人力资源15。在职业教育理念引领下,职业教育强调培养受教育者专业技术技能,同时要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素质。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职业教育在自身快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职业教育发展受限。1.技能培训和理论学习不均衡,教学质量有待提升职业院校在技术培养和理论教育方面存在取舍困境。一些职业院校单纯强调技能训练,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以及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难以实现学生基本的教育目标,更难实现培

24、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导致学生的后续发展受限。而另有一些职业院校则参照普通高校的教学形式,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求多求全,学生无法收获真正能促进职业发展的技能,使得职业院校学生在人才市场缺乏核心竞争力。如何平衡技能培训与理论教育,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是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需要重点突破的。此外,部 分 职 业 院 校 在 匹 配 产 业 需 求 方 面 存 在 滞 后性,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职业院校的一些老牌专业在发展过程中跟不上产业发展形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一些院校开设专业前调研不充分,往往是跟风开设一些时下流行的专业,但实际上没有相应的专业基础。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职业院校

25、忽略教师职教科研能力的提升,科研水平偏低。职业教育有自身的规律,需要加强研究,部分职业院校不重视科研,把科研和教学对立起来,教师缺乏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加强产教融合,注重提升职业教育内涵水平。2.校企合作浮于表面,深度合作有待加强当前,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还处在初级层面。职业院校对于校企合作的动力较为充足,但企业更强调经济利益,在培养教育的目标取向上与职业院校存在差异,决定了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导致双方合作更多停留于实习实训和招工培训等初级层面。职业教育界常用“一头热一头冷”“校企两张皮”来形容这一校企合作困境。同时,校企合作存在结构性矛盾和监督不到位现象。由于受相关制度影响,

26、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对象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而与一般的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合作力度不大。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校企合作教育出现诸如企业只收费不培训、学生成为廉价劳动力等培训乱象。如何深化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3.职业教育偏见仍未改观,社会认知度有待提高职业教育面临严重的“身份困境”。尽管官方相关文件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相对于普通教育明显较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2021 年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和家长认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正是社会认可度问题16。职 业 教 育 的 社 会 认

27、可 度 问 题 受 多 方 面 因 素 影响,既有传统观念所形成的文化惯性所导致的对于侧重技术教育类型的偏见和歧视,也有长期以来的关于职业教育的政策、就业、收益偏差所带来的现实取向。由于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导致职业院校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职业院校在招生困难的情况下,更加难以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标,使得职业院校毕业生先天不足、毕业后缺乏市场竞争力,由此导致职业院校发展陷入后续乏力的恶性循环之中。(二)职业教育外向发展水平较低职业教育的外向发展意味着跨越国界和面向世界,并且是一个“引进”和“输出”的双向过程。职业教育外向发展需要提高国际化水平,一方面吸收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先进经验,为本国

28、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另一方面需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输出中国的职业教育治理方案,彰显中国教育发展模式的优越性1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视野逐渐拓宽,注重借鉴国际经验以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但可以发现,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存在明显的单向特征,国际引进的多,向国外输出的少。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我国职业教育的外向发展存在明显短板。从国家战略需求的角度来看,我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以下问题。张 云,等: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功能与发展方略第 1 期721.职业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能力不足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实质性对外合作不断推进,导致外向型人才需

29、求缺口的出现。外向型人才也是复合型人才,一方面需要掌握一定的现代技术技能和相关的国际贸易、法律知识等,也需要具备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强的对外沟通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能力不足,表现在职业院校师资力量有限、专业匹配不一致、国际交流不畅通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需要进一步提升整体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特别需要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当前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为我国职业教育“走出去”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一方面,我国面临着欧美国家“断链脱钩”的风险,一些国家通过炮制“中国威胁论”“新殖民主义”

30、“中国傲慢论”等观点,使得我国对外形象常常处于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另一方面,我国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信任危机,这些国家对中国近些年的发展持有警惕与戒心,担心崛起后的中国将对周边国家的安全与利益产生威胁,这对于我国职业教育在这些国家的外向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8。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国亟需打破不利局面,加强国际沟通与合作,特别是注重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树立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为职业教育对外合作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职业教育国际化缺乏系统规划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涉及多方主体,需要相关行业企业、国际组织等诸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和配合。因此,针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协

31、调机制建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将其置于一个更加宏观的战略高度进行统筹安排19。当前,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职业教育改革和外向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如 2020 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提出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加快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急需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这些行动计划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要求,但是对于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具体规划仍显不足。这就导致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国际化实践多是一些自发性的、项目化的探索,缺乏常态化的、制度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影响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的全面提升。四、国际经验:职业教育与国家软

32、实力建设发展方略国家软实力资源外延广阔,因此各国在软实力建设和应用方面依据本国国情和国际形势而采取了不同的建设发展方略。聚焦职业教育发展领域,本文以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日本的职业大学制度和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分析案例,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一)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1.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被视为职业教育的全球典范。职业教育为德国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和产业工人,为德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通过职业教育赋能德国的工业能力,德国的职业教育塑造了德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世界各国进行职业教育改革的样板,

33、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和推崇,提升了德国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以国家所主导的实现学校和市场双主体有机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这一模式的最显著特征是所谓“双元制”,指企业和学校的双主体合作培养模式,反映了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点。双元制职业教育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学校提供理论教学,企业提供实践培训。这种教育模式通过保证职业教育培训与市场实际需求相接轨,使得受教育者具备市场所需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从而一方面有助于受教育者的就业和个人发展,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和国家提供了充足的高素质产业工人20。2.日本职业大学制度日本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于 20 世纪 60年代

34、,在 80 年代逐渐趋于成熟。2019 年,为应张 云,等: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功能与发展方略第 1 期73对第四次产业革命所带来的日本经济社会急速变化,满足产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日本在职业教育领域又设立了专门职大学以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日本职业大学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机制的确立,对于世界职业教育模式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模式探索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专门职大学是一种连接学术和实践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特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师构成、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实践性导向。第一,课程设置突出职业导向。日本职业大学设置基准对职业大学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是:传授专门学艺,培

35、养从事专门性职业和开展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同时养成丰富的个性与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满足这一要求,日本职业大学的课程设置包括四大类,即职业专门课程、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其中,职业专门课程的学分占毕业要求总学分的一半以上,强调专门技术的培养。第二,教师构成突出务实导向。职业大学的教师总数中具有 5 年以上职业实务经验能力的教师(又称“实务家教师”)须占 40%以上。第三,教学实施突出实践导向。职业大学强调实践效果,要求实践性教学和方法等贯穿于职业大学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21。3.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新加坡职业教育在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同时,创立了一种适合亚洲国家的职业教

36、育模式。因此,新加坡的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更有利于亚洲国家进行学习、借鉴和应用。自1965 年独立建国以来,新加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短期内构建了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职业教育体系。在职业教育的推动下,新加坡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实现制造工业迅速发展,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长期占据亚洲首位,是最具经济活力的亚洲四小龙之一。此外,新加坡职业教育通过与国际接轨,既提高了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又提升了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国际形象。首先,新加坡具有“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理念。为确保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要角色,新加坡对职业教育大量投入,职业院校的教学设备往往比实际工厂设备还要先进,保证了学

37、生能够掌握最前沿的设备使用和操作方法22。其次,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具有纵横连贯、衔接顺畅的特点。新加坡职业教育主要由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和大学三部分组成,职业教育体系内部层次衔接顺畅,接受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都可以拥有向上求学的通道23。再次,新加坡职业教育具有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征,新加坡建设教学环境与工厂环境相一致的“教学工厂”,将实际的生产环境引入教学活动,增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最后,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与国际发展密切接轨。新加坡的职业教育自发展之初就处于国际化浪潮之中,新加坡职业院校积极开设国际化课程,注重提升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进入跨国企业工作

38、。(二)国际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启示1.产教融合,完善校企合作体制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表现形式的双元性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最突出特征,不仅要在形式上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办学,更要在内涵上加强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劳动市场需求与职业教育供给的结合,乃至于实现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的结合。借鉴德国经验,我国应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政府搭建合作平台,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订单班、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合作形式,加强校企深度合作育人的项目、经费和政策支持。此外,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职业院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依据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专业建设水平、就业质量等适时进行调整

39、和更新,使人才培养结构与企业和市场需求结构变迁更好地对接起来,以支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沿海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已经形成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良好发展势头。就广东而言,需要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优势,应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职业教育现代化为综合目标,培育新兴技术技能开发和应用人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张 云,等: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功能与发展方略第 1 期74产业集群,从而发挥世界级湾区职业教育的对外辐射作用。2.职普融通,打通发展上升渠道职普融通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 进 职 业 教 育 多 样 化 和 个 性 化

40、发 展 的 重 要 途径,也 是 完 善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体 系 的 重 要 举 措。实现职普融通,有助于打通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升渠道,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德国和新加坡,受教育者有机会自主选择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或是在职业院校毕业后可进入普通院校深造,在日本则有连接学术和实践的专门性职业大学提供专门技术培养,可见职业院校学生仍有一定的晋升空间和发展通道。因此,从国家政策支持的角度来看,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重发展至关重要。政府需要出台激励政策和扶助政策,加大各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办学投入,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

41、同等水平的社会认可度。加快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打破职业教育内部的“天花板”,构建“中职职业专科职业本科”一体化贯通的职业学校体系;另一方面搭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立交桥”,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同发展、共育人才。3.科教融汇,注重前沿科技引领科教融汇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以融合汇聚科技和教育的力量,主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强国更加重视核心研发能力,提升对产业链高端的自我研发和创造能力。我国发展正处于关键转型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倒逼前沿科技能力的提升和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

42、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当前中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参与国际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急需的人才类型。因此,职业教育培养需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注重服务于前沿科技的开发和应用,高标准、高质量地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政府、院校、企业应多主体参与打造科技研发平台,优化职业教育行业的科研评价机制,注重科研成果向实际生产力的转化,培养技术开发创新、实际应用和组织管理人才,强化职业教育在前沿科技领域的服务功能,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有效支撑作用。4.面向世界,提升对外发展水平职 业 教 育 既 要 与 本 地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紧 密结合,也要服务国家对外战略和国际市场需求。中 国 职 业 教 育 需 要

43、积 极 主 动 融 入 国 家“走 出去”“一带一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等重大发展战略,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催生了大量的人才需求,亟需相应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在这样强劲的需求牵引下,我国“鲁班工坊”等职业技术培训机构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快速推进走向世界,对接沿线各国发展需求。“鲁班工坊”项目在海外取得良好效果,为更多职业教育项目走出去提供了示范。我国应持续鼓励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加强与周边国家职业教育合作,如构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共同体,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职教力量;加强职业院校对外合作项目形式创新,进一步提升“鲁班工坊”建设

44、规模和质量,大力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5.政府引领,加强制度保障从国际经验来看,职业教育的外向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领和保障。政府需要明确职业教育 外 向 发 展 的 战 略 定 位,并 对 职 业 教 育“走 出去”进行系统规划,建立健全政府、学校、社会力量权责明确、分工协作、高效有序的职业教育对外发展运行架构。在职业教育“走出去”过程中,政府要加强针对职业教育走出去的制度保障供给,在资金、资源、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在对外办学面临的风险方面加强防范和规避,深入研究合作国的经济、政治、法律、宗教以及风俗文化,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职业院校走出去的政策

45、。政府应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紧密联系与合作关系,营造开放友好的职业教育交流环境,加强职业教育互联互通和人才培养培训资质认证互认等工作,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五、结论职业教育缘起于传统社会的劳动分工,现张 云,等:职业教育在对外关系中的多重功能与发展方略第 1 期75代职业教育是工业革命以来行业分工细化的结果。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既是对中国传统社会职业和行业分工的传承,也是发轫于西欧的工业 化、现 代 化 文 明 成 果 在 中 国 的 传 播 和 转 化。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相伴而生,21 世纪初“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和“世界工厂”的国际地位,既是中国式现代化

46、道路探索的成功,也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对外展示。在探索现代化的道路上,中国职业教育集中体现了中国教育对科学技术、创造发明和知识生产的学习、借鉴和应用能力,这种能力转化为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国的职业教育既是中国教育发展特色的体现,也是对人类社会的一大贡献,职业教育需要放在一个更加纵深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来考察和审视。本文的研究在这方面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在新的国际格局和时代背景下,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传统定位和单一功能已经不合时宜,需要在更宏大和更长远的国际视野下确立职业教育的国家战略高度和科学发展方略。从国家软实力的理论视角来看,职业教育发展与国家软实力资源的挖掘存在诸多契合点

47、。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国家软实力资源的重要构成,具有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性功能。一方面,职业教育能够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层次和高质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支撑,能够提升我国国家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有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对外传播中国发展经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但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需要继续学习国际经验,不断总结国内经验,最终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DB/OL.2022-4-20.http:/ Ray Cline.

48、World power trends and US foreign policy for the 1980s M.Routledge,2019.3 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王诵芬.世界主要国家综合国力比较研究 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6.5 Joseph S.Nye,Jr.soft power J.foreign policy.1990(80):153-171.6 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实力 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91-96.7 Peter S.Henne.What We Talk about Whe

49、n We Talk about Soft Power J.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2022(23):94-111.8 张云.华人华侨在中国国家软权力建构中的角色研究J.史学集刊,2015(2):60-7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理念 DB/OL.2021-04-17.http:/ 汤玉梅,杨熙.共同富裕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逻辑与优化路径 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2(4):80-9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DB/OL.2022-08-20.http:/ 何新哲,石伟平.“一带一路”背景

50、下中等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的实践探索与启示 J.现代教育管理,2018(5):93-97.1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N.人民日报,2022-10-26.14 曾天山.扎实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J.红旗文稿,2022(17):41-44.15 南海,刘烁.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阐释与实践探讨 J.当代职业教育,2022(4):55-62.16 王湘蓉,孙智明,王楠,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大型问卷调查报告 J.教育家,2021(17):7-23.17 庞世俊,柳靖.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与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