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用电教媒体 优化思维环境丹阳市访仙中心小学 周峰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深入教学的各个领域,而多媒体技术这一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独领风骚,它以其生动、合理、多元、形象的特点,优化了各科的课堂教学,特别是数学这一抽象思维比较集中的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灵活地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化难为易,使学生的思维由被动变主动,从而很好地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一、 利用电教媒体 激发学习兴趣 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先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这种学习才最容易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而我们的电教媒体,恰好能创设情
2、境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有枯燥厌学变为主动思考,积极动脑。 如教学加法书上的例题3+2=5,只配有图画,教学时若直接出示图片,因为画面是静止的,学生虽有兴趣,但兴趣却不浓。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能动的功能,化静为动。多媒体显出是一片绿茵茵的草坪,然后地面上走来3只小鸡在捉虫,正吃着,从旁边又来了2只小鸡加入了它们的队伍,问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鸡?通过多媒体地演示,学生清楚地看到形态逼真的小鸡走来的过程,学生学习兴趣盎然,纷纷举起小手,要求列式解答,课堂气氛特别浓厚,教学效果非常好。 二、利用CAI课件 巧设疑难 CAI是指运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学过程的一种崭新教学模式,
3、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具有丰富想象的信息呈现,迅速及时的信息反馈以及独特的人机交互等特征。利用CAI课件进行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小学生新鲜好奇的探究兴趣,把学生带入模拟环境中去,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真实地体验到数学的奥秘,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地活跃。 如教学相遇应用题 由于相遇应用题的教学存在很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特别是对于速度和乘以时间等于路程,学生无法从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CAI课件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的生活情境中去突破“两地”“同时”“相向而行”最后“相遇”的教学难点。首先多媒体演示晓强和小红相对战例,正准备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然后多媒体继续演示,每隔一小
4、时两人就走了一个速度和,即(65+70)米,经过4小时相遇,就走了4个速度和,即4个(65+70)米,要求两人相遇时,一共走了多少路程?至于药用速度和(65+70)乘以相遇时间4,即(65+70)4就可以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中,让学生自己模拟生活情景,在教室中走一走,这样学生在充分理解相遇应用题特征的同时,还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解答相遇应用题。三、利用多媒体技术 暴露思维过程多媒体技术比光学设备-幻灯片要先进的多,它不仅能将图片文字投影在大屏幕上,而且能将操作地动态过程及实验现象真实、清晰地再现。如教学圆柱的体积在处理圆柱的体积教学时,传统教学都有教师告诉学生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然后再用教具操作一
5、遍,在学生的头脑中没有留下思考的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地发展,有了多媒体,一切就解决了。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教师就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把圆转化成长方形,为圆柱的体积教学作下了铺垫。首先,多媒体出示圆柱,直接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让学生展开思考。学生们利用将圆柱形罐头灌满水测水的体积的方法间接得到了圆柱的体积,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演示,可是当多媒体呈现人民大会堂门前一根圆柱形的柱子时,学生由刚才成功的喜悦又转入了深思,思维处于矛盾的最前锋:看来求圆柱的体积还要另寻途径,借助多媒体留下的深刻印象,学生很快能想到用转化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此时多媒体演示把圆柱分别平均分为16份,32份,6
6、4份。拼成一个长方体,通过观察,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他们会迅速发现圆柱和转化后的长方体体积相等,并且圆柱的底面积就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高也相等,由于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以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等于底面积乘以高,得出了计算圆柱体积的公式。如果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们的学生就很难真正体会到推导学习的过程,很难真正体会到探究的喜悦与挫折,也就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究者和受益者,学生的思维也就暴露和展现在我们眼前。四、利用VCD、录像等 丰富课外知识多媒体系统还有一种特殊功能-播放VCD或录像。有些课例需要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延伸或课外知识的渗透,这些都可以借助于多媒体辅助的功能,如对圆周率、勾股定理等都可以在课件中进行介绍播放,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伟大,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运用电教媒体,不仅能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而且能够暴露学生的思维,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扬长补短,优化组合,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合理,更恰当地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