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3年高考 隆回一中地理组高三备课组 罗飞整理
高中地理基础知识专题练习——等温线
一、单项选择题
读某地7月的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2题。
1.对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气温大于28°C,B地气温小于28°C
B.A处为山地、B处为盆地
C.A、B两处均为山地
D.A地气温高于M地
2.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E、F两地的海拔高于四周
B.E、F两地的海拔低于四周
C.E地的海拔高、F地的海拔低
D.E地的海拔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3.右图中B区域等温线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A.该地锋面气旋活跃,多阴雨天气,太阳辐射量少
B.该地地势低,是北方冷空气南下通道
C.受山地地势高影响所致
D.该地森林茂密,对气候起到了调节作用
读下图“我国西南部分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4—8题。
4.造成①地和②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差异 B.海陆分布
C.地势高低 D.大气环流
5.图中四点,地势最高的是
A.108°E,30°N B.98°E,32°N
C.100°E,26°N D.108°E,26°N
6.图中108°E,30°N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高山高寒气候
7.图示区域内不可能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 B.地震 C.洪涝 D.台风
8.与①、②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最接近的是
A.200km B.400km C.600km D.800km
读我国某地区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图2),回答9—10题。
9.按气温分布一般规律,A、B两点相对高度(H)为(单 位:米)
A.1666<H<2000 B. 2666<H<3000
C. 2666<H<4000 D. 1666<H<2666
10.塑造该地区地貌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作用 C. 流水作用 D. 冰川作用
11.读台湾岛示意图, ①②③④四条线中最符合台湾岛年均温等温线走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读图,图中4°C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A、受太阳辐射影响 B、受河流影响
C、受地形地势影响 D、受热带季风影响
13.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某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等温线数值。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北偏,主要原因可能是
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
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
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
D.位于高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读某地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空白处为海洋),回答14—15题。
14.造成图中M、N两处等温线发生明显弯曲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海陆分布、纬度位置 B.太阳辐射,地形 C.大气环流,下垫面 D.洋流,地形
15.a岛上等温线的值最有可能为
A.0℃ B.-5℃ C.2℃ D.-8℃
下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
回答16一19题。
16.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17.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人气环流 D.地面状况
18.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
19.等温线③与②的数值不同,则等温线③的温度最可能是
A.15℃ B.20℃ C 22℃ D.25℃
读某区域气温等值线图.回答问20一21小题。
20.该图表示月份是
A. 7月 B. l月
C. 10月 D. 5月
21.导致该月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分布和降水
B.海陆分布和地形
C.地形和大气环流
D.暖流和地形
读图某地等温线图(单位℃),回答22-23题
22、影响图中A、B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①纬度 ②洋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如果图中等温线向北凸出,最北点距离大陆最南端最远的时间大致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读北半球一月份0℃等温线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A点比B点在地理分布上偏北约30°,却气温相同,其原因是( )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受西风带和洋流的影响 D.受地形的影响
25.图中C点是寒冷中心,其气压名称是( )
A.夏威夷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冰岛低压 D.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读图,完成26—27题。
26.有关图13等温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表示的是我国某区域一月平均气温分布
②图幅所示地区为我国西南区
③甲地海拔比乙地高
④甲、乙两地温差介于0℃—8℃之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7.丙、丁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
A.丙地海拔比丁地高 B.丙地纬度比丁地低
C.丙地受冬季风影响弱 D.丁地此季节有梅雨现象
读某地区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28-30题。
28.该区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基本上是( )
A.沿山谷延伸 B.沿山脊延伸
C.沿南北方延伸 D.沿等高线延伸
29.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对地形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处为盆地中心 B.③处为山谷 C.②处为高原 D.西南区域为平原
30.在6月22日这一天,图中①②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差值约为( )
A.4° B.7° C.10° D.5°
读某地区等温线图,回答下列31-33题:
3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000-1667米 B.1333-1667米
C.1333-2000米 D.1667-2000米
32、图中丙地的气温可能是:( )
A.<0 B.<2o C.0oc D.2oc
33、乙地可能是:( )
A.山地 B.丘陵 C.盆地 D.河谷
右图阴影部分为世界某大洲的局部某月(1月或7月)的等温线分布图,该处为高原地形,a、b为两条等温线,据此回答34~35题。
34.下列哪种现象可能出现
A.圭亚那高原的北部正值一年中的湿季
B.此时正值华北平原小麦旺盛的生长季节
C.此时正值墨累-达令盆地小麦的收割季节
D.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
35.图中a、b等温线向北延伸的主要成因
A.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B.洋流的影响C.山脉的分布D.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某月的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36~38题。
36.E处等温线向北弯曲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人为活动
37.从气温分布情况判断,F处(图中阴影部分)不可能为( )
A.山峰 B.盆地 C.湖泊 D.城市
38.若图中表示的是12月份平均气温分布情况,则E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
A.3~4月 B.5~6月 C.7~8月 D.9~10月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39~41题
39.图中P处的气温可能为
A.20℃或16℃ B.23℃或14℃ C.17℃或18℃ D.19℃或15℃
40.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2月 B.北半球的8月 C.南半球的2月 D.南半球的8月
41.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7月份平均气温图(单位:℃)。”读图回答42~44题。
42.造成图中A地区等温线密集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季风环流
43.图中B地等温线的数值应该是
A.大约32℃ B.在28℃—32℃之间
C.在24℃—28℃之间 D.小于24℃
44.C地所在的地形区是我国四大盆地中的
A.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 B.海拔最高的盆地
C.面积最大的盆地 D.沙漠最少的盆地
读某地区等温线示意图(图2),回答45—47题:
45、该地区及当前季节为( )
A. 北半球冬季 B. 北半球夏季
C. 南半球冬季 D. 南半球夏季
46、P地区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座山,山上有冰川 B. 一座山,山顶海拔可能达2000米
C. 地势低洼,有沙漠分布 D. 周围广泛分布亚热带常绿林
47、该地区及其国家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农业现代化侧重于高度机械化 B.该国石油丰富,但仍大量进口
C.该地区仅位于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D.该地河流有明显的夏汛
二、综合题
48.读下图“2月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的是 (南、北)半球大洋表层水温分布状况。图中①代表的是下列渔场中 (选择填空)。
A.北海道渔场 B.秘鲁渔场
C.北海渔场 D.纽芬兰渔场
(2)图中A处海区等温线比B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
图中C、D、E、F四处海域盐度最高的是 。
(3)与大洋西岸等温线相比,大洋东岸温线在甲处海域向 (南、北)方向突出,在乙处海域向 (南、北)突出,主要是甲处受 洋流(名称)的影响,乙处受 洋流(名称)的影响。试分析洋流对甲、乙两海区沿岸气候的影响:
49.读北美0℃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什么季节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从高到低排列O、P、Q三地气温顺序?
(3)请分析O、P、Q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50.下图是“两岛屿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1)1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图中15℃等温线在两岛中间向南弯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有一封闭的等温圈,其中间的气温应_____(大于或小于)17℃。
(4)两岛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该岛纬度位置大体相当的纽芬兰岛,1月份的气温比该岛要低20℃,分析其主要原因。
51.读某地区局部等温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此图表示 (一、七)月份气温分布状况,丙处等温线向南突出的原因是 。
(2)丁处附近等温线的数值可能是 ( )
A.12℃ B.16℃ C.20℃ D.24℃
(3)甲处为 海峡,该处洋流性质为 。该地面临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是 。
52.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图(单位:℃),
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处闭合等温线内的气温应介于 ℃之间。
(2)图中B、C、D三处位于同一纬度地带,但B处气
温 (高于或低于)C、D两处,简答形成这一
现象的主要原因。
甲
乙
53.图甲、图乙分别为北半球某地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甲中等温线数值自北向南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判断图甲所示等温线分布表示的季节,说明判断理由。
(3)说出图甲所示季节,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其原因。
(4)图乙中最大的岛屿及其岛上最丰富的资源是什么?
(5)在两图中的东部海域形成渔场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54.右上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主要山脉的走向为 ,判断依据 。
(2)图中甲、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图中乙、丙两地相比,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6分)
55.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曲线P表示1月份某大陆局部地区20℃等温线的分布,虚线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陆地上该等温线是向P1还是向P2方向弯曲?海洋上此等温线是向P3还是P4方向弯曲?判断后请用实线在图上描绘出来,并说明理由。
56.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5° 120° 125° 130° 135°
115° 120° 125° 130°
50°
45°
40°
35°
30°
A
B
C
(1)A地气温年较差大约为 ℃,比附近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 (大、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的省区是 (填简称)。
(3)归纳我国东部地区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
57.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1中有6个经纬线交点,其中与游记作者登临之地相距最近的交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北顾的是_________________高原的深秋景色。
(2)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3)试分析游记中所描述的景观差异的成因。
58.下图表示某研究小组实测的上海市某日14时气温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补绘出35.0℃、35.5℃的两条等温线。
(2)简述上海市此时气温的分布规律。
(3)简述上海市在长江、沿海水运中的
区位优势。
59.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A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说明此时气温受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B图此时等温线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此时受____________的影响显著。
(2)B图中气温最高处应在________℃以上,简述该地气温最高的原因。
(3)B图中有一处地区等温线特别稠密,请简要说明原因。
60.读中国大陆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试描述图示月份气温分布特点。
(2)解释该月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成因。
(3)简述阴影区域气温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D
C
C
B
A
D
C
C
B
A
C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C
D
B
B
A
D
D
B
B
B
C
C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
D
D
C
D
C
B
C
A
A
D
B
A
题号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答案
A
C
B
C
D
C
B
C
B
B
D
48.参考答案:(1)北 D (2)附近是暖流与寒流交汇处,温差大 D
(3)南 北 加那利寒流 北大西洋暖流 甲海域受寒流影响,使沿岸气候降温、减湿 ;乙海域受暖流影响,使沿岸气候增温、增温
49.参考答案:(1)冬季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2)O>Q>P (3)O地位于40°~60°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且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所以气温最高 Q地位于40°~60°地在陆东岸;受高纬寒冷气流影响;但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气温较P高 P地位于大陆中部的平原地带;容易受高纬寒冷空气南下影响,气温最低
50.参考答案:(1)从西南向东北气温递减;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等温线走向与北大西洋暖流流向一致 (2)由南向北递减;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等温线走向与纬线一致 (3)夏季海洋气温较低,等温线向低纬弯曲;大于 (4)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岸,终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 (5)本图地区位于温带大陆西岸,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过,增温增湿,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纽芬兰位于温带大陆东岸,沿岸有拉布拉多寒流流过,减温减湿,气温较低
51.参考答案:(1)一月 陆地热容量小,升温快 (2)BC (3)德雷克海峡 寒流 臭氧层空洞
52.参考答案:
(1)15—20
(2)高于 B处位于海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七月气温高于同纬度陆地; 且B附近有(巴西)暖流经过
53参考答案:(1)递增 一般说来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2)冬季 同纬度相比,大陆等温线向南(或向低纬)凸出,大陆气温比海洋低) (3)南北温差大 北方比南方获得太阳辐射量少 北方比南方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4)格陵兰岛 淡水(或冰川水) (5)寒暖流交汇
54. 参考答案(1)东北——西南走向 依据①等温线走向大体呈东北西南向 ②河流水系特征可分出分水岭呈东北西南走向③空间定位(经纬度位置)可知为武夷山脉
(2)甲 地形 丙 海陆位置
55. 2沿P1、P3曲线描绘。沿P1弯曲,是受大分水岭走向(山脉走向)影响所致,沿曲线P3弯曲是受洋流(暖流)影响所致。(4分)
沿P1、P3曲线描绘。沿P1弯曲,是受大分水岭走向(山脉走向)影响所致,沿曲线P3弯曲
56.(1) 39 小 地形 (2)黑
(3)南部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北部夏季暖热,冬季寒冷,且冬季气温远低于南部,气温年较差大。
57参考答案:(1)41N°,115°E 内蒙古 (2)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 (3)游记描述的是深秋季节太行山与内蒙古高原的景观差异,因两地位置的不同,太行山的气温和降水量都高于内蒙古高原。
58.参考答案:(1)略 (2)城区高,西周低(或由市区向郊区递减)。
(3)上海市位于长江航运出海的河运终点(河口);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间位置。
59参考答案:(1)与纬线平行;纬度(太阳辐射);与等高线平行;地形 (2)32℃;吐鲁番盆地,海拔低,气候干旱,少云雨,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夏季温度高 (3)等温线稠密处是天山山地,海拔高,气温随高度变化大
60参考答案:
(1)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2)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普遍增大;北方白昼时间长于南方。青藏高原地势最高,气温最低
(3)气温偏低(2分);农业以高寒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昼夜温差大,单产高)。
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