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图形计算方法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课题实验小结
上学期本课题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值得肯定。
首先,全组教师能够团结协作,积极地参加各项教研活动,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卡,撰写实验小结,积极认真地参加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论文、教案等各种形式的评选活动,并都获得了一定的奖项。
其次,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师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炼课活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第三,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每位教师能够个性化地把握教材,面向学生教学,能灵活地面对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状况,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提高。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1、不能结合实际,因材施教。教学时心中无学生,满足于是否把教案完成了,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呈现一种教学形式化的趋向,另外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还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的意识,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同时缺乏对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的评价。从而导致在新知学习时对促进学生发展的效果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2、课堂效率不高,往往一个新的知识点需要大量的习题进行训练,学习才能掌握。同时也使得教师陷于繁重的批改作业任务之中,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学,研究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形成一种教师越忙、学生越苦的现象。
3、教学手段的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传统的数学概念知识的教学信息单向传递,教学结构较为封闭,教学手段较为单一,加上概念本身较为抽象、乏味,对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来说,较为复杂和枯燥,因而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能动性不强,被动的学习产生了对概念理解不透彻,概念的表象不清晰的后果,学生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选择等练习时往往不知所措。而教师教学中常常为传统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中的不便深感烦恼,尤其是几何概念教学中许多数学思想,如旋转、平移等思想方法的教学使用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认识都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情况,这学期我们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
1、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设置情境,贴近生活。
教材中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呈现大都采用直观几何、实验几何的方式,在教学中,设置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空间与图形”,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
2、以生活经验为基础,运用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观察、感知、操作、思考、想象等的基础上,是从经验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基本途径应当多种多样。这些途径包括:生活经验的回忆、动手操作、实物观察、想像、描述、联想、模拟、分析和推理等。其中实物观察和动手操作是发展空间观念的必备环节。教师要运用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索在多媒体环境下实施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
我们要发挥多媒体软件声、色、图、文并茂的优势,创设情境,以疑激趣、以趣促欲,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实践、讨论,探求新知,发展创新,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交往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更好地理解几何形体的知识,从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研究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课题的管理,对课题做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顺利完成研究工作,并且确保课题研究的高水平、高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