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模板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表的变化(一)、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实验目的】通过制作地球结构模型使学生更清楚地掌握地球内部的构造。【实验材料】各种颜色的橡皮泥。【实验过程】1、用黄色的橡皮泥做成球形,代表地核;2、用橘色的橡皮泥在黄色球形的外面再包围一层,把黄色的球形裹起来,代表地幔;3、再用棕色的橡皮泥在橘红色的橡皮泥外层包围一层,代表地壳。这样一个地球结构模型就制好了。【注意事项】1、 制作之前先考虑:各个橡皮泥圈层该有多厚?2、 便于观察可以将球状模型切开,展现其剖面,以便直观地看到地球的内部
2、构造。(二)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目的】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材料】三脚架、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酒精灯、火柴。【实验过程】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泥,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个小洞。2、往洞里倒入一些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3、把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番茄酱受热后外溢的现象。【实验现象】番茄酱受热后,番茄酱在土豆泥的裂缝部分或有空隙的地方溢出。【实验结论】岩浆受热后,通过岩石空隙或裂缝部分向上运动并溢出。(三)地震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景【实验材料】纸箱、木块、记号笔。【实验过程】1、在纸箱上画上街道的图形。2、在每个街道的拐角处都有用小木块垒成楼
3、房。3、在纸箱底部敲击,使楼房倒塌。4、根据楼房倒塌的情况,判断地震的中心和强弱。【实验现象】纸箱底振动,楼房倒塌。(四)地震成因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模拟地震产生的原因。【实验材料】竹筷地表的岩层【实验过程】1、每人拿一根筷子,慢慢用力弯曲,体会手上有什么感觉,观察发生的现象。2、同时用两根筷子试一试。【实验现象】筷子会断裂,手感觉到麻木。【实验结论】地表受到巨大的力时,会产生褶皱或断裂,形成地震(五)卵石磨圆的模拟试验【实验目的】通过卵石磨圆的模拟实验,认识卵石是怎样形成的?【实验材料】有盖得大口玻璃瓶、谁、砖、锤子。【实验过程】1、用锤子把砖敲成块。2、把砖块放入盛有水的大口玻璃瓶里,把瓶
4、口拧紧。3、用力摇晃瓶子,过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实验现象】观察到碎砖块没有了棱角,变成了圆形。【实验结论】在谁的冲刷和碎砖块得相互碰撞、摩擦的过程中,碎砖块棱角消失,变得光滑起来。(六)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模拟温度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酒精灯、页岩、燃烧钳。【实验过程】1、先点燃酒精灯,用燃烧钳夹紧岩石,放在火焰的外焰加热。2、掌握好加热时间,加热岩石后马上把它放入水中,反复做几次。【实验现象】岩石表面出现裂缝,有的一块块往下掉碎屑。【实验结论】岩石在温度等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破碎现象。【注意事项】1、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2、不要用手碰石头。3、岩石选取易碎的
5、页岩效果最好,也可以用板岩或风化花岩做实验。4、冷水的温度越低越好,最好用冰水。(七)滴水穿石模拟实验【实验目的】研究水滴的力量【实验材料】黑色手工纸、面粉、滴管、烧杯、水、米尺。【实验过程】1、在黑色手工纸上用面粉堆成大小相同的面堆。2、用滴管从不同的高度向面堆滴水,发现面堆在水的冲击下四处溅出。3、用米尺量出每次滴水的高度和面粉溅落的范围直径。【实验现象】面粉堆在水的冲击下四处溅出。【实验结论】水滴位置越高,下落时所产生的冲击力越大。实验室条件下水滴下落的高度远远低于自然界中雨水的高度,由此推断雨水对地表有强大的冲击力,天长日久,能形成“滴水穿石“等改变地貌的现象。第二单元 声音的秘密(一
6、)声音的产生【实验目的】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音叉、一盆水。【实验过程】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2、在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3、用锤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实验现象】1、皮筋在震动。2、鼓面在振动,豆粒在上下跳动。3、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振动。【实验结论】声音是有物体振动产生的。(二)声音的传播【实验目的】声音是有什么传播的?【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实验过程】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里的?2、
7、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知道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是能听到声音吗?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入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脑中的声音吗?【实验现象、结论】1、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气体传入耳朵的。2、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固体传入耳朵的。3、能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液体传入耳朵的。(三)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目的】模拟鼓膜作用【实验材料】纸筒、橡皮筋、火柴、细线、小镜子。【实验过程】1、把纸箱去掉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紧后用橡皮筋固定,当作鼓膜;把一根火柴棒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的现象。2
8、、将橡皮膜扎破,在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棒的现象。【实验现象、结论】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棒跳动起来。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棒跳动。(四)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目的】声音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材料】鼓、碎纸屑。【实验过程】1、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2、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强弱的变化,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实验现象、结论】响声越大,纸屑跳动的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越高。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材料(一)木材特点的实验【实验材料】各种木材、锤子、放大镜、酒精灯、镊子、
9、小刀、电流表、电池、导线、水槽。【实验过程】1、用点燃的酒精灯烧木柴,看哪种木材更易燃烧。2、用放大镜观察木材的花纹,比较木材的形状和花纹的粗细。3、用小刀刻木材,探究不同木材的软硬程度。4、将木材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木材的沉浮现象。5、把不同的木材连入电路,看木材的沉浮现象。6、和其他物品比较轻重。【实验现象】1、大部分木材易燃。2、木材有花纹(年轮)。3、木材软硬程度不同,有的很软,有的很硬。4、木材有沉浮现象,浮得多沉得少。5、干木材不导电,是木材导电能力很弱。(二)纸的吸水性试验【实验材料】各种长宽厚相同的纸条、胶水、尺子、水槽、水。【实验过程】1、把各种纸条一次粘在尺子上。2、在水
10、槽中装入少量水。3、把尺子水平放入水槽,让各种纸同时浸入水中。观察哪种纸爬升的水渍高,哪种纸的吸水性能就好。(三)陶瓷特点的实验【实验材料】各种陶瓷、锤子、小刀、酒精灯、镊子、白纸、放大镜、电池、导线、小闸门、电流计、火柴、水槽、木头、铁丝、铜丝、冷热水。【实验过程】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陶瓷的软硬。3、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看陶瓷的沉浮现象。4、把陶瓷放入热水中,观察陶瓷是否容易传热。5、把陶瓷联入电路,看是否导电。6、让陶瓷从高处落下,看是否易碎。7、有陶瓷碎片切割纸片。【实验现象】陶瓷不易燃,硬度大,不能浮在水面上,不易导电,不容易传热,易碎,碎片很锋利等。(
11、四)金属特点的实验【实验材料】铁、铜、铝等金属,小刀、导线、电池、小闸门、酒精灯、放大镜、玻璃杯子、锤子、木条、陶瓷等。【实验过程】1、用火烧,看是否易燃。2、用锤子砸,用小刀刻,研究金属的硬度。3、放入盛有热水的水槽中,看金属是否容易传热。4、用放大镜,砂纸打磨,观察金属的花纹、光泽。5、把金属连入电路,看是否导电。6、让金属从高空处落下,看是否易碎等等。【实验现象】金属不易燃,硬度较大,容易传热,有金属光泽,容易导电,不易碎等。第五单元 水循环(一) 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实验目的】探究水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实验材料】温度计、棉纱、支架、表。【实验过程】1、将温度计的液泡包上棉纱,把它浸入水中
12、,观察温度是多少。2、把温度计提出水面,挂在支架上,观察温度计液泡上的水在蒸发时温度有什么变化。边观察边做记录。【实验现象】温度计液泡上的水蒸发时,温度在不断下降。【实验结论】水蒸发时要吸收周围的热量。(二)沸腾【实验目的】研究水沸腾的现象【实验材料】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彩笔、钟表。【实验过程】1、组装好带有两个铁圈的铁架台,在铁架台的下一铁圈上垫一石棉网,放上半烧杯凉水,下面放好一个酒精灯。在铁架台上铁圈上挂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液泡正好浸入水中。2、未加热之前,先记录下温度计的读书,然后点燃酒精灯,开始加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读书。【实验现象】水的温度不断升高,达到一定温度时,水就会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会再升高。【实验结论】把水加热到一定程度(通常是100)水会迅速变成水蒸气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叫做“沸腾”。水沸腾后,温度计读数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就是这杯水的沸点。(二) 凝结实验【实验目的】探究水凝结【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小碟子、少量冰块、三脚架、石棉网。【实验过程】1、在三脚架上市啊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上面。在烧杯上面装有冰块的小碟子上。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3、观察现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