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核心设计教学目标:1、 初步感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全面、正确地观察物体的基本方法。3、让学生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初步形成全面看待事物的意识。学习任务: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检测工具: 见课本68页做一做;70页练习十六1、2、3题。 第二部分:过程设计:一、激情导课:1、引出课题:讲故事:盲人摸象师:虽然是同一只大象,但这些盲人叔叔,有的把大象摸成扇子,有的摸成柱子.他们说的对吗?那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2、你能帮他们想个办法吗?生汇报谈各自的想法。 师:要想知道事物的全貌就要全面观察,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课题)2、明确目标 通过学习完成两个学习目标:(1) 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2) 知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3、预期效果:大家都非常聪明,相信你们一定能顺利达成今天的学习目标。二、民主导学:任务一:1、任务呈现师请小组长将课前准备的毛绒玩偶,放在桌子的正中间摆正。小组成员分别坐在玩偶的四周。 活动要求: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的玩偶是什么样子的?2、自主学习1)生独立观察、思考、记忆。2)交流自己看到的玩偶的样子。3)师巡视点拨。3、展
3、示交流 汇报: 生1:看到玩偶的眼睛、鼻子、嘴、肚子. 生2:看到了后脑勺、后背. 生3:看到一只耳朵、一只手臂、一条腿.师:谁有补充?生:他们分别是从物体的正面、后面、侧面观察的。师:刚才我们经过仔细观察,对不同位置所看到的玩偶分别是什么样子有了清楚地认识。任务二:1、 任务呈现: 出示课本里情境图:活动要求: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这4名同学看到的熊猫图分别是什么样子的?再说一说下面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2、自主学习 1)先独立观察思考,记忆看到的熊猫的样子。2)组内交流各自意见、想法。3、展示交流生汇报:组1: 1)小明站在正面看到的是熊猫的眼睛、鼻子、嘴、肚子 . 2)小芳站在后面看到的是后脑勺、后背. 3)小亮和小红站在侧面看到的是一只耳朵、一只胳膊.组2:小明是图1;小亮是图2、小红是图3、小芳是图4.师引导:有两个位置观察到的样子好像差不多,怎么区分?生:根据熊猫耳朵上的蝴蝶结,也可借助手势、指出熊猫脸及四肢的朝向,以帮助区分。师: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观察物体,想一想是怎样观察的?有什么发现?师生共同小结:观察位置不同 看到的形状不同三、检测导结:1、目标检测:(见检测工具)2、结果反馈: 同桌交换,对照大屏幕互批、师讲评。3、反思总结: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师: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结果都不一样呢?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