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ood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分析 关伟a,b,蔚振杰a (辽宁师范大学a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中心;b城市与环境学院) 摘要: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不仅使其成为全省经济总量扩张承载的重要区域,而且还肩负着辽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在应用“三轴图”法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轨迹的基础上,利用SSM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认为营口、丹东、锦州等城市的第一产业竞争力较强,其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都较高,尤以大连、营口两市为突出,锦州、营口两市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依据分析结果并结合辽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辽
2、宁沿海经济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三轴图”法;SSM模型;辽宁沿海经济带 0引言 近现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区域开发通常都是人口、产业等的极化集聚、轴向扩散和板块崛起,其集聚、扩散的“极”或“轴”又以河、海沿岸为主,从而形成了众多的沿江、沿海的经济带或城市群。其中,以美国的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太平洋沿岸经济带、日本的京滨阪神中京北九州太平洋带状工业区最为典型。2009年7月,国务院讨论通过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毗邻渤海、黄海,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关键地带,资源禀赋优良,工业实力较强,交通
3、体系发达,它的规划与发展,对于完善中国沿江、沿海经济带和城市群的布局框架,实现区域间的专业化发展与经济要素的集聚、扩散,带动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网络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2。该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6个沿海城市及其所辖行政区域,海岸线长2 920 km,陆域面积占全省的38,人口占全省的33,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7 83529亿元,占全省的52,不仅是辽宁经济总量扩张承载的重要区域,而且还肩负着全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使命。“十二五”将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关键时期,以增量带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经成为辽宁沿
4、海经济带“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线。因此,对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变化及其轨迹的研究、产业结构的现状比较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轨迹 区域产业结构是该区域各产业生产能力的配置构成方式,其反映的是该区域生产要素在各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及其之间的相互制约状况,通常采用三次产业分类法。本研究采用“三轴图”法研究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轨迹,包括三次产业结构的重心轨迹、三次产业的演进过程和产业结构的发展阶段。 “三轴图”法是在平面上任取一点为原点,从原点引出3条两两相交成120的射线,将这3条射线分别记为X1,X2,X3,尺度分别为三次产业产值占总
5、产值的百分数,因此,对于一个地区某年来说,就有(X1+X2+X3)=100,将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点在对应的X。轴上,依次得到A(X1,0),B(0,X2),C(-X3,-X3)三点,连接这三点即得到一个该年度的产业结构三角形。将历年的产业结构三角形绘制在同一个三轴图上,即可看出历年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每个结构三角形都有一个与之相对应的重心H,其仿射坐标可记为:(X1-X3)3,(X2-X3)3),将这些结构三角形的重心依次连接起来,就可得到该地区历年产业结构重心轨迹变化图。根据结构三角形重心位置的变化,就可以断定该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发生了质的变化。3条轴及其延长线将整个平面以原点划分为6个区域。
6、当重心位置在同一区域内变化时,置的大小顺序不产生变化,表明产业结构未发生质的变化;而当重心H的位置有跨区域的变化时就表明Xi大小顺序变化了,这意味着产业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3-4。为了便于分析,本研究将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演变过程分为两种模式:(1)右旋模式是结构三角形重心H从第1区域经由第2,3区域到达第4区域。(2)左旋模式是结构三角形重心H从第1区域经由第6,5区域到达第4区域(图1)。 在收集、整理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及其所辖县、市、区,下同)19992009年相关数据的基础上,依据“三轴图”法原理及其公式,计算获得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演进示意图(图2)。图2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
7、结构演进为右旋模式,6个城市中,丹东、锦州两市已进入了高级的产业结构阶段,但是丹东市在20062009年又退回到第3区域;锦州市分别在2004年和20072009年也退回到第3区域;盘锦市在19992009年产业结构三角形的重心一直处在第2区域,即处在产业结构演进的低级阶段;大连、营口、葫芦岛三市的产业结构三角形重心长期处在第3区域,保持着较高阶段的发展水平,同全国以及辽宁全省的发展水平大体相当。这是因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大连市的装备制造业和石油化工业是其传统的优势产业,一直占有较高的产业结构份额。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大连市逐渐发展起了金融、软件服务外包、港口旅游等多个新
8、兴优势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经济结构逐步向高级阶段演进;丹东市的工业历史悠久,拥有多种轻工产业,工业经济的技术基础相对雄厚,汽车及配件业、电子信息业以及纺织、化纤等行业发展迅猛;锦州市的工业基础雄厚,到20世纪末就已形成了技术装备较为雄厚、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营口市从最早的轻纺工业基地逐渐发展成以冶金、轻工、装备制造、建材、纺织业、镁制品这几大产业为主的综合经济城市;盘锦市依托地处辽河油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石油装备制造业,全市主要的经济收入都来源于石油工业的相关产业链条,第二产业比重相对较大;葫芦岛市主要依靠重工业发展经济,交通运输邮电业和批零贸易与餐饮业等第三产业也随着城市整体经济的增长
9、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始终在经济总量上与辽宁沿海经济带其他几个城市有明显的差距。总体来看,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大城市的二产比重在19992002年间呈下降的趋势,但20032009年第二产业比重又普遍呈上升趋势。 2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SSM分析 21 SSM模型SSM模型(shift-share method,偏离-份额分析)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提出,后由邓恩和胡佛在应用中进一步发展而成5。SSM模型将所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与参照区域的经济增长之间的差异分解为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竞争力偏离分量3个方面,以反映所研究区域的经济与参照区域问产业结构差距造成的影响,以及在参照
10、区域(较大范围)内各产业竞争力水平,从而确定区域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 22 SSM分析 利用上述计算公式和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19992009年相关数据,获得以全国为参照系的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SSM分析表(表1)。表1显示,1999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一、二、三产的结构分量均大于其全国份额分量,区域总体的经济结构比较好,结构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6个城市的第二、三产业的全国份额分量均明显高于第一产业,说明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升级趋势相当明显。其中,大连的二产增速最快,高于全国二产平均增长速率749,一产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率的496,三产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率的45;丹东的二产增
11、速十分突出,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率818,一产增速较缓慢,只高出全国平均增长速率9个百分点,三产增速则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其第三产业全国份额分量与二产的差距是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中最小的,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结构优势带动的,竞争优势不明显;锦州的二产增速为全国平均增长速率的1倍,三产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率3成,一产增速大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营口的二产增速尤为突出,几乎是全国平均增长速率的2倍,三产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速率7成,但其一产的增长则较缓慢;盘锦的三次产业增长速率相对全国平均水平都为负值,尤其是三产增速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率1倍;葫芦岛的一产增速高出全国平
12、均增长速率472,但二产、三产的增速却较慢,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50。 23 SSM分析图部门偏离分量图以竞争偏离分量Dij为横轴,结构偏离分量Pij为纵轴,在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由两条倾斜度为45的等分线将坐标系分为8个扇面。部门优势分析图则以区域部门优势Sij为横轴,份额分量Nij为纵轴,在平面上建立直角坐标系。由两条倾斜度为45的等分线将坐标系分为8个扇面,它们分别反映了区域经济总增量和产业部门增长优势的几种不同类型8-9(图3,图4)。 图3将辽宁沿海经济带三次产业共计18个部门区分为8个不同的层次表达,大连的第二产业和营口的第一、二产业位于部门偏离分量图的第一扇面,显示它们在全国发
13、展水平中基础雄厚,竞争力较强;大连的第三产业以及丹东、锦州两市的第一产业位于部门偏离分量图的第二扇面,也是相对全国而言的竞争力很强和基础较好的产业部门;位于第三扇面的是丹东的第二产业、锦州的二产和三产、营口的第三产业、葫芦岛的第一产业,说明这些产业处在基础较差但发展较快的发展水平;盘锦的第二产业位于部门偏离分量图的第四扇面,表明其原有基础较好但地位处于下降趋势的较好或一般的产业部门;丹东的第三产业和葫芦岛市的二、三产业处在第五扇面,说明他们在全国发展水平中是基础较好但竞争力不强的部门;大连的第一产业位于第六扇面,属基础很差但发展很快的产业部门;盘锦的一、三产业分别处在部门偏离分量图的第七、第八
14、扇面,显示它们在全国发展水平中处于基础较差且竞争力不强的状态。 图4显示,辽宁沿海经济带三次产业部门都集中分布在第二扇面、第四扇面两个区域内。大连的二产和三产、丹东的一产和二产、锦州的一二三产业、营口的一二三产业、盘锦的第二产业、葫芦岛的第一产业,均处在第二扇面,属具有竞争优势的成长性产业;大连的第一产业、丹东的第三产业、盘锦的一产和三产、葫芦岛的二产和三产,都处在第四扇面,虽为成长性产业,但竞争优势不明显。 24 SSM总体效果分析利用SSM模型及其计算公式和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19992009年相关数据,获得辽宁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SSM总体效果分析表(表2)。表2显示,大连、丹东、锦州、
15、营口相对全国的增长L均大于1,说明这4个城市的经济增长快于全国水平,其中,尤以大连最为显著。根据6个城市的总经济增量G和对全国相对增长率L这两个指标的关系,得出其经济增长速率排名为:大连营口锦州丹东盘锦葫芦岛。 大连的结构偏离分量P在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中最大,且结构效果指数W大于1,说明大连市国民经济中新兴的成长性产业部门比重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果显著,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大;盘锦、葫芦岛的结构效果指数W也大于1,说明两市的产业结构对于其经济增长的贡献也相对较大,位于其后的是营口、丹东和锦州。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的竞争力效果指数u均大于1,竞争力偏离分量D较大,表明这4个城市各产业部门
16、总的增长势头良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的竞争力效果排名为:营口锦州大连丹东葫芦岛盘锦。 3结论与建议 辽宁沿海经济带地处东北老工业基地,腹地自然资源丰厚,产业实力较强,基础设施完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1949年以后,辽宁沿海经济带所处区域一直作为重工业基地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在国内有着很好的产业基础,装备制造、石化、冶金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竞争优势十分明显。但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也较为突出,第三产业的增长空间较大,6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及其所处发展阶段不尽相同。具体而言,营口、丹东、锦州3个城市的第一产业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发展水平也较高;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的
17、第二产业总体上发展水平较高,尤以大连、营口2个市突出;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中,大连市的第三产业基础较好、竞争力较强,锦州、营口 2个市的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十二五”期间将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较重。因此,在继续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的同时,辽宁沿海经济带还要加快发展有机农业,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凭借沿海优势大力发展海、淡水渔业及海珍产品养殖加工业;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优势产业为基础,加快产业集聚和技术集聚,大力发展与区域环境资源相适应的节能降耗的现代工业产业;大力发展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
18、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争取辽宁沿海经济带6个城市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2009年的447提高到2015年的60。 参考文献: 1覃成林基于协调与共享发展的中原城市群建设制度创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27(6):1-6 2关伟生产性服务业视角下的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建设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3(4):498-502 3吴碧英产业结构的变化轨迹J中国软科学,1994(10):28-30 4张耀光,陶文东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1):47-50 5刘凤朝,潘雄锋,孙玉涛我国15个副省级城市产业结构分析J经济地理,2007,27(1):113-116 6吕明元,柳凯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进研究J商业研究,2001(4):88-91 7Michael F,Goodchild ESpatially Integrated Social ScienceJInternational Regional Science Review,2000,23(2):139-159 8刘兆德,吕宜平胶济产业带城市工业经济结构分析J经济地理,2001,21(3):270-2759杨伟,凌起基于SSM的泉州市工业结构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4):534-537作者:关伟,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发展与产业经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