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翠鸟燕子专列 翠鸟 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教学重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从“鸟”入手,引入新课 1、生活中,你常见和了解哪些鸟?它们有什么特点? 2、师:鸟儿是人类的朋友
2、,它们是大自然中的精灵,总是唱着动听的歌。在鸟的大家族中,有一种鸟,叫“翠鸟”(板书“翠鸟”,引导学生注意“翠”的写法。) 二、学习生字: 1、读音难点:“赤、衬、衫”(翘舌音) “秆、衬、衫、泛、翁”(前四者为前鼻音,最后一个为后鼻音)。 2、联系已经学过的生字,用加减或者替换偏旁的办法学习生字: “秆、绣、褐”。 3、联系生活经验,结合班级同学的姓氏学习“翁”。 4、根据颜色或衣服学习“赤、褐、衬、衫”等。 5、字的结构:“秆、腹、衬、衫、泛、泡、饲、陡”都属于左右结构。 6、指导书写:“翠、翁”“秆、透”。 三、学习课文: 第1自然段 讲了翠鸟外形特点。 作者是怎样观察、介绍翠鸟身上羽毛
3、的颜色的。 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鲜艳”一词的意思。 找出描述翠鸟羽毛的颜色时课文用的几个比喻,并指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课文介绍翠鸟羽毛颜色时,用“头巾”、“头巾上的花纹”、“外衣”、“衬衫”来打比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第2自然段 思考: (一)翠鸟活动时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 (二)查字典,讲讲“清脆”一词的意思。 (三)先查字典,再联系上下文理解“疾飞”一词的意思。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这句话表现了翠鸟行动迅速而敏捷的特点。翠鸟在“疾飞”中,眨眼间“轻轻地停在”细软的苇秆上。在“疾飞”与“轻停”的联系中,“敏捷”便显露出
4、来。这里一是讲翠鸟飞得低而快,二是讲停得急而轻。 第3自然段 (一)翠鸟是怎样捉鱼的?翠鸟捉鱼的本领和它的外形有什么关系? (1)翠鸟为什么能停在苇秆上“一动不动”注视着水面? (那是因为它有一双能“紧紧地抓住苇秆”的小爪。) (2)翠鸟为什么能发现“机灵”的小鱼? (那是因为它有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 (3)翠鸟为什么在疾飞中能叼走小鱼? (那是因为它有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4)翠鸟为什么能贴着水面低飞? (那是因为它“小巧玲珑”。) 要知道翠鸟的捉鱼本领不只是因为它身体某一部分的特点,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点对整体发挥作用的结果。 第4自然段 “我们”为什么希望翠鸟在苇秆上多停一
5、会儿? 四、小结: 本文在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同时,表达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燕子专列 教学目的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空调、启程、特殊、长途、骤降、疲劳、饥寒交迫、温暖、政府、救护、车厢、致谢”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2、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
6、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你知道什么叫专列吗? 专列是指为某些人或某些事专门开行的列车。 2、这次,我们这趟专列乘坐的却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3、齐读课题:(燕子专列) 4、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燕子是候鸟,可以长途跋涉,为什么还要专列呢?) 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初读一下这篇课文。 二、学习生字: 1、读音难点:“洲、殊、骤、涉”(翘舌音),“濒、厢”(前者为前鼻音,后者为后鼻音)。 注意不要将“濒”读成“pn”,将“骤”读成“zu”。 2、通过熟字带生字识字:区欧、户启、步涉、相厢。 3、观察发现其结构上的特点,如:“欧、洲、瑞、舒、殊、骤、
7、涉、踏、救”都属于左右结构,“启、疲、载”都属于半包围结构 4、指导书写,注意结构比例。 “舒”不要将“予”写成“矛”;“涉”的右半部分“步”不要多写一点;注意“载”的笔顺。 三、学习课文: 第二自然段 1、燕子为什么要坐专列呢?它们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呢? 当时,成千上万只小燕子欢欢喜喜地从南方飞回北方,途经瑞士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恶劣天气。 2、自己读一读课文,把表示当时气候十分恶劣的句子画下来。 (出示: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 3、瑞士的天气骤然变冷,就连人们也纷纷躲进温暖的家中不愿出来,可以想见,我们那可爱的燕子面临的境况是多么的危急,你找到有关的语句了吗?
8、 (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再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 4、知道了燕子要濒临死亡的消息,_(谁)_(做了什么?) 第三自然段 政府: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 一个国家的政府,知道了小燕子的危急情况,居然决定派出专列迎救燕子,并且积极呼吁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救助燕子,你知道了这个消息,你是怎么想的? (体会政府这一行动十分了不起) 人们: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第四自然段 贝蒂:一个
9、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多么善良的小姑娘,让我们再来默读第四段,哪句话深深打动了你,你就把这句话画出来。 第五自然段 因为有这么多充满爱心的人,燕子得救了。那承载着浓浓爱心的燕子专列徐徐地开动了,人们望着远去的列车不停地挥手。此时此刻,他们最想说的是什么呢?如果你是燕子,你想说什么?如果你是送行的人,你又会说什么呢?任选一个角色,写出你想说的话。 小结: 像这样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你还找到了哪些人类关爱、救助小动
10、物的故事呢? 本文讲述的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它表现了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的爱心,一种浓浓的关爱之情贯穿于整篇课文。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30分钟) 1、组组看: 跋()救()殊()载() 拔()球()珠()栽() 泡()翠()尖()疾() 炮()脆()尘()急() 2、照样子,扩写句子: 例:张老师讲了故事。 张老师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童话故事。 1)她穿着上衣。 _ 2)童第周是生物学家。 _ 3)王小萍完成了作业。 _ 4)列车通过大桥。 _ 3、阅读短文: 教室 我每次跨进教室,总感到它是那么温暖亲切。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是很好的学习环境。走进教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正
11、面墙上的黑板。它长3米,宽1米,油漆得乌黑发亮,好像是无边无际的海洋,闪烁着知识的光芒。每天,黑板上那一道道习题、一个个字都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和汗水。黑板的下沿上,是一道长长的粉笔槽,里面放着五颜六色的粉笔。老师们每天就是用这些彩笔为我们描出知识的彩丝,让我们编织理想的锦缎。 在侧墙上镶嵌着两扇窗户。窗户上面的墙上挂着正方体的有线广播喇叭。它小巧玲珑,正面的五角星鲜红耀眼。小广播每天向我们报告祖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报告学校的好人好事,还播讲引人入胜的革命故事及其他文艺节目。它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伙伴。 教室后面的墙上,有个知识的海
12、洋栏,内容丰富多彩。有国际时事、趣味习题,有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有古代科学家废寝忘食学习的小故事,有“以实际行动迎香港回归祖国”活动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它真像一个百花园,吸引着我们去采蜜。 教室中间是整齐的桌凳。桌凳摆成三行,六排。未来四化建设者就在这里丰富自己的知识,茁壮成长。最前面的那张桌子,是老师的讲台。讲台上,有供老师用的幻灯仪器和书籍。每当上课铃声一响,老师就走上讲台,娓(wi)娓动听地给我们讲课。 教室,是苗圃(p)。在这温暖的苗圃里,我一天天长大,将成为“四化”建设的人才。 1)作者写教室,是按这样的方位顺序写的。 ()()()() 2)作者选择了_、_和_,写得比较详细。 3)
13、仔细读读第2、3、4节的内容,分辨一下哪些是“我”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我”看到了这些事物以后的回忆和感想。用“”划出看到的实实在在事物的句子;用“”划出写回忆和感想的句子。 4)“它真像一个百花园,吸引着我们去采蜜”,这句话中的“它”指_,用“采蜜”这个词就是把_比作蜜蜂。 【试题答案】 1、组组看: 跋(跋涉)救(救护)殊(特殊)载(运载) 拔(拔萝卜)球(足球)珠(珍珠)栽(栽树) 泡(泡泡)翠(青翠)尖(针尖)疾(疾飞) 炮(炮火)脆(清脆)尘(尘土)急(急忙) 2、照样子,扩写句子: 例:张老师讲了故事。 张老师讲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童话故事。 1)她穿着上衣。 她穿着一件崭新的
14、上衣。 2)童第周是生物学家。 童第周是一位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3)王小萍完成了作业。 王小萍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作业。 4)列车通过大桥。 列车呼啸着通过大桥。 3、阅读短文: 教室 我每次跨进教室,总感到它是那么温暖亲切。 我们的教室宽敞明亮,是很好的学习环境。走进教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正面墙上的黑板。它长3米,宽1米,油漆得乌黑发亮,好像是无边无际的海洋,闪烁着知识的光芒。每天,黑板上那一道道习题、一个个字都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和汗水。黑板的下沿上,是一道长长的粉笔槽,里面放着五颜六色的粉笔。老师们每天就是用这些彩笔为我们描出知识的彩丝,让我们编织理想的锦缎。 在侧墙上镶嵌着两扇窗户。窗
15、户上面的墙上挂着正方体的有线广播喇叭。它小巧玲珑,正面的五角星鲜红耀眼。小广播每天向我们报告祖国和世界各地的新闻,报告学校的好人好事,还播讲引人入胜的革命故事及其他文艺节目。它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开阔了我们的眼界,使我们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伙伴。 教室后面的墙上,有个知识的海洋栏,内容丰富多彩。有国际时事、趣味习题,有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有古代科学家废寝忘食学习的小故事,有“以实际行动迎香港回归祖国”活动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事。它真像一个百花园,吸引着我们去采蜜。 教室中间是整齐的桌凳。桌凳摆成三行,六排。未来四化建设者就在这里丰富自己的知识,茁壮成长。最前面的那张桌子,是老师
16、的讲台。讲台上,有供老师用的幻灯仪器和书籍。每当上课铃声一响,老师就走上讲台,娓(wi)娓动听地给我们讲课。 教室,是苗圃(p)。在这温暖的苗圃里,我一天天长大,将成为“四化”建设的人才。 1)作者写教室,是按这样的方位顺序写的。 (正面墙)(侧墙)(后墙)(中间) 2)作者选择了正面墙、侧墙和后墙,写得比较详细。 3)仔细读读第2、3、4节的内容,分辨一下哪些是“我”看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我”看到了这些事物以后的回忆和感想。用“”划出看到的实实在在事物的句子;用“”划出写回忆和感想的句子。 略 4)“它真像一个百花园,吸引着我们去采蜜”,这句话中的“它”指后墙上的知识的海洋栏目,用“采蜜”这个词就是把我们比作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