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动名称:明亮的大眼睛活动目标:1.通过教学引导幼儿认识眼睛的重要性,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2.引导幼儿学习眼睛保健操。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认识眼睛的重要性,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活动难点:帮助幼儿掌握穴位的正确位置和力度。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人体面部器官各部位的名称。2.物质准备:眼罩20个;PPT图片若干;故事眼镜和鼻梁录音;眼睛保健操视频。活动过程:一、以猜谜的形式导入主题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二、了解眼睛的用途1.提问: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2.互动游戏:找朋友将幼儿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一组站在左边,一组站在右边,请幼儿戴上眼罩,原地转二圈,然后和她对面戴有相同眼罩的幼
2、儿拉拉手或拥抱。教师请幼儿摘下眼罩,看看自己戴的眼罩是否与另一幼儿一致。进而体验看不见东西的感觉。小结:如果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东西都看不到,因此,眼睛很重要,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办法1.听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2.看图片,判断对错请幼儿用手势来表示自己的判断(双臂交叉放于胸前表示“错”;双臂高高举起十指相对表示“对”)(1)近视或斜视依次出示以下照片:趴在桌子上写字、躺着看书、行车时看书、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近距离看电视、玩手机、长时间看电脑。提问: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2)红眼病用脏手揉眼
3、睛。提问: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她应该怎样做?(3)定期去医院查视力。3.提问: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眼睛?四、引导幼儿做眼睛保健操1.教师示范眼睛保健操并分步骤进行讲解用手指轻轻按摩太阳穴、上眼眶、下眼眶、风池穴、耳廓等穴位。2.幼儿在视频的伴随下和老师一起做眼睛保健操。附故事:眼镜和鼻梁夜深了,大家都睡得很香,只有明明脸上的鼻梁在轻轻地抽泣:“疼,疼,疼死我了!”他边哭边揉着红肿的鼻梁,“谁在哭?”耳朵问,鼻梁哭泣着说“明明的眼镜整天压在我的身上,我的身上又红又肿。”耳朵气恼地说:“讨厌的眼镜每天挂在我的身上,又沉又重,难受极了!我们找他评理去!” 耳朵和鼻梁怒气冲冲地找到桌
4、子上的眼镜:“眼镜!你为什么整天都要挂在我们的身上,又沉又重,难受极了!” 眼镜理直气壮地说:“是主人把我戴在你们身上的,你们要为我服务,累也是应该的!”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吵起来,耳朵和鼻梁气急了,他们要报仇! 第二天,明明在放学的路上边走边看书,突然鼻梁一耸肩,耳朵连忙弯弯腰,明明的眼镜就哗啦一声掉在地上,打碎了。明明没有了眼镜什么也看不见,不小心撞在了树上,鼻梁肿了,流出很多血,耳朵也很心疼,眼睛说话了:“不要埋怨眼镜,都是明明不爱护眼睛让我们什么也看不见,才请眼镜来帮忙,大家要互相帮助,提醒明明爱护眼睛,天天做眼睛保健操,摘掉眼镜,大家都会很开心!”分析与反思:随着社会进步,科技迅猛发
5、展,电子产品已进入了千家万户,较普遍的是电脑、电视、手机等高科技产品,不正确的用眼方式不仅会影响幼儿视力的正常发育,还会影响其健康成长。据资料统计,现今社会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从小教育幼儿养成正确用眼、护眼、爱眼的良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河西二十七幼主要以养成教育为特色,结合5月份幼儿查体情况,以及即将来临的6月6日全国爱眼日为主题,设计本次活动,故命名为明亮的大眼睛,由此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次教学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和不同教育手段,内容由浅入深,逐步递进,教育、启发、诱导幼儿如何保护眼睛、爱护眼睛,知道正确用眼的方式。第一部分:以猜谜的形式导入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6、和求知欲。第二部分:通过互动游戏“找朋友”,让幼儿了解眼睛的用途,并在游戏中亲身体验眼睛的重要性,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第三部分:包括听故事和看照片判断对错两种活动形式。在听故事环节中,教师一边播放眼镜和鼻梁的故事录音,一边加以情境表演,使幼儿无论在听觉,还是视觉上都能获得感悟。在教师肢体动作的带动下,大部分幼儿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主动模仿教师的动作,更增添了幼儿对活动的兴趣,通过模仿,幼儿又一次亲身体验到眼睛的重要性。在看照片判断对错环节,教师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保健教育,照片均来源于生活中的某个镜头,与实际相联系,这组照片包含了生活中较常见
7、,目前较普遍的8种情况,依次为趴在桌子上写字、躺着看书、在公交车行车中看书、在强光或弱光下看书、近距离看电视、玩手机、长时间看电脑等。通过判断、讨论、分析,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由于准备的内容较丰富,照片也比较多,考虑教学时间的问题,因此,对于在与幼儿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未能及时纠正和解答,这点是需要今后改进的地方。例如:当讨论在行车中看书是否正确时,有幼儿提出“一停车人就飞出去了”,这是一个关于行车安全的问题,教师应提前告知幼儿这是在公交车上,人是安全的,这样用眼是否正确;当讨论长时间看电脑是否正确时,有幼儿提出“一拳的距离”,而这“一拳”通常是指写字时身体应与桌子保持一拳的距离,并非是与电脑屏幕的距离。最后,教师提问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眼睛?为第四部分内容做好铺垫。第四部分: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可缓解眼疲劳的“眼睛保健操”,并提示幼儿以后每天都要坚持做,让眼睛又大又明亮,以此来点明活动主题。总而言之,通过此次巡课,聆听专家老师的指导,使我增长了许多知识,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在反思中,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今后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灵活应变能力,不断完善自己,做一名优秀的青年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