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以史为鉴:闽台艺术设计交流路径研究_黄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6772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史为鉴:闽台艺术设计交流路径研究_黄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以史为鉴:闽台艺术设计交流路径研究_黄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以史为鉴:闽台艺术设计交流路径研究_黄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以史为鉴:闽台艺术设计交流路径研究黄娟 刘浩然赵利权 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福建福州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广西桂林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福建福州 摘要:无论是从艺术设计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是从区域文化的视角,闽台交流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闽台艺术设计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交流路径。古代的人口迁徙和商业贸易是闽台造物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近代兴起的博览会不仅催生了现代艺术设计的萌芽和发展,而且成为艺术设计交流的媒介。现代以来,在闽的台湾艺术设计机构、闽台艺术设计专业师生互访和联合培养、艺术设计行业内的论坛研讨和专业赛事等推动了闽台艺术设计在新时期的交流与融合。以史为鉴,尝试性

2、地提出闽台艺术设计未来交流的方式。关键词:闽台;艺术设计;交流路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伴随着“师夷长技”和“西学东渐”的思潮,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在 世纪初期有了萌芽之势,但由于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文环境尚不成熟,发展极为缓慢。直至改革开放以后的 世纪 年代,一批有志之士赴海外求学归来之后,中国才逐步建立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可见,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大至全球,小到区域,交流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内在动力。世纪以来,在两岸逐步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形势下,研究闽台艺术设计的交流历史与路径,对促进两岸当下艺术设计的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闽台交流源

3、远流长。福建与台湾隔海相望,两岸有着相近的地理和人文条件,自古以来闽台的关系就非常密切,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台湾曾是福建的一部分。对闽台关系的研究一直受到海峡两岸学者的重视,其中不乏两地交流的内容,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无论是从文化认同的角度还是艺术设计教育和行业的从业者,笔者深感交流的重要价值。由于艺术设计是近代才兴起的学科领域,历史上对闽台艺术设计交流的专门研究极少。但是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常被作为文化的构成部分而融入闽台交融史、闽台商贸与经济史、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发展史等研究之中。本文将从众多的文献史料中梳理艺术设计的相关部分,探讨不同历史时期闽台艺术设计的交流路径,结合笔者近

4、年来参与的闽台艺术设计教育和行业交流的活动,从历史和现状两个维度,分析两岸艺术设计交流路径,为当下和未来闽台艺术设计交流提供参考。艺术设计的范畴与闽台交流的历史阶段划分艺术设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且仍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对交流路径进行梳理与考察,需要将艺术设计放进历史的维度,考察不同时期的艺术设计涉及的交流内容,才能获得清晰而完整的交流路径。艺术设计的对象与范畴近现代以来,艺术设计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毋庸置疑的重要作用。为了强调与工程设计的区分,“艺术设计”或者“现代艺术设计”的称谓得到普遍应用。从目的和意义看,设计是适应生活方式的产物,而艺术设计既要考虑人的需求,又要融入艺术与审美。在我国目

5、前现行的学科目录中,艺术设计 年第期(总第 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福建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跨媒介设计研究中心”项目()。作者简介:黄娟,女,湖南岳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与创新实践。通信作者:赵利权,男,河南洛阳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艺术设计理论与创新实践。相关的研究方向有环境设计、工业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手工艺设计等。虽然艺术设计是一个现代词汇,但在人类历史上早就具有了设计的行为和艺术设计的追求,可以说艺术设计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人类诞生之初,艺术设计作为造物活动的构思和规划,它萌生于

6、人类的生产劳动实践,即工具的制造过程中。用现代抽象的“艺术设计”概念显然无法概括古代艺术设计的内容。夏燕靖在 中国艺术设计史 中做出了较为明确的说明:“中国古代生产、生活器具,如饮食炊具、家具物件、农用工具、运输及交通舟车等,由于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和生活哲理,正是体现中国古代设计发展与创造成就的篇章,因而列为艺术设计史中的重要内容。再有环境、建筑和居住方式,如城镇布局、建筑构造、室内陈设、庭园布置等,以往大多分散在建筑史或园林史之中,理应纳入艺术设计史的记述。”可见,古代的艺术设计与造物对象密不可分,总体属于物质文化的范畴。所以,闽台艺术设计交流本质上是闽台两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7、式的交流史,闽台物质文化的流通反映了艺术设计成果的交流和思想的传播。生产方式即劳动创造,包括生产工具、运输设备、制造工艺、造物成果与造物方法等;生活方式是指生存状态即与衣、食、住、行有关的服装服饰、民居营造、家具物件、交通工具等。闽台艺术设计交流在古代除了涉及这些物质文化方面之外,还包括闽台地区较为特别的手工艺技术、造物思想等非物质文化。闽台艺术设计交流的历史阶段划分闽台艺术设计交流史是闽台交流史的一部分。闽台交流历史悠久,从考古发现推断,闽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频繁的人类活动和物质文化交流。从地理位置看,福建是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两地仅一水之隔,地理优势是两地开展交流活动的先决条件。明清时期,

8、福建大量人口迁徙到台湾,推动了台湾的开发。闽台语言相通、习俗相同、骨肉相亲,闽台交流不仅是社会发展需要,更是两岸居民的心理需求和民心所向。可见,闽台交流中的“地利”与“人和”恒在,影响闽台交流的主要因素是“天时”,即历史进程中两岸政治制度的差异决定了闽台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福建具有清晰的朝代更迭与政治传承历史。徐晓望主编的 福建通史 隶属于中国史,共分为远古至六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近代等五个卷章。汪征鲁在其主编的 福建史纲 中将福建的政治概况划分为:五代以前、宋元明、清和民国等时期。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福建本土的远古史上。台湾历史相对福建则更为简短。田珏和傅玉能将台湾史纲归纳为:远古到明代、

9、荷兰殖民统治时期、明郑时期、康熙统一与建省时期、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光复和 年以后等几个阶段。台湾学者戚嘉林的 台湾史 分为史前时期、荷兰时期、明郑时期、清际时期、日据时期、光复以后等阶段。可见学者对于闽台地方史发展阶段的划分尚存差异。笔者认为:本文讨论的议题是历史上闽台艺术设计的交流路径,而非专门的历史研究,理应将艺术设计自身的发展考虑在内。从前文的分析可知,艺术设计与农耕时期、工业时代等社会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因此,闽台艺术设计交流阶段的划分应该兼而统之,从远古至明清的古代、艺术设计萌芽的近代和闽台融合发展的现代三个时期进行综合考量。以史为鉴,才能获得对闽台艺术设计交流路径的清晰认知。闽台古代

10、艺术设计交流路径交流是信息互换的过程,彼此间把自己的信息提供给对方。通过沟通交流,信息得到流动和传播。交流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有意识的信息和物质的信息。由此,闽台艺术设计交流既有物品的交换和流动也有观念的转移和传递。如果将艺术设计抽象为一种信息形式,那么闽台艺术设计交流实质上是两地特定信息的流通。通过物质文化考古发现,在人类尚处于蒙昧时期,艺术设计的行为就已出现并传播。物质文化是人类文化行为的产物,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基本形态,离开物质文化就不可能全面把握和理解设计文化。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人造物品,是研究人类文化和艺术设计在不同时期传播、整合和影响的一把钥匙。此外,文化无不是以人为主体,人

11、是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承者。探讨闽台古代的艺术设计交流路径,首先离不开人和物两个方面。人口迁徙与艺术设计文化移植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人口迁徙都是文化传播扩散最重要的形式。每一个人都是一颗文化的种子。在两岸的人口迁徙史中,以福建向台湾迁徙为主 年第期(总第 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黄娟 刘浩然 赵利权 文流,台湾人民绝大部分是从福建移居过去的。福建人向台湾的迁徙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早期(远古时期)、宋元时期、明朝时期和清朝时期。福建人向台湾最早的迁徙可追溯于远古时期。在三百万年至一万年前的几次冰河期,海平面下降,台湾曾数度与大陆华南陆地相连。“东山陆桥”是福建与台湾史前文

12、化关系的一个有力的历史见证。大量的考古资料表明,闽台两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有许多共同之处。台湾的“左镇人”正是从福建经“东山陆桥”迁入台湾的。据史料和历史遗存的佐证可以确定,台湾最早的居民直接来自大陆。宋、元时期,闽南人移居澎湖并聚居繁衍,元政府在澎湖设立巡检司。明郑时期,恰逢福建大旱,加上台湾优越的招募饥民政策,福建出现了大规模的赴台人民,台湾的汉族人数大大增加。清廷统一全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台湾隶属于福建管辖。清政府取消海禁后,福建人向台湾的迁徙出现了新的浪潮。群体迁徙是最直接的信息交流与融合形式。当福建人民尤其是闽南人大量迁徙台湾时,必然将福建包括艺术设计在内的生产生活方式传播到台湾,对

13、台湾当时的平埔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通常所说的“台湾文化”实则是福建文化的基础和发展。明清时期的台湾居住样式及营造房屋的原材料悉数源自福建漳州和泉州。“台湾宫室,多从漳、泉,城市之中,悉建瓦屋,以砖垒墙,比邻而居,层楼尚少,以地常震,故其栋梁必坚,榱桷必密,可历百数十年而不坏架屋之杉,多取福建上游,砖瓦亦自漳、泉而来,南北各处间有自烧,其色多赤。”福建赴台人民中,不乏能工巧匠和各种手工艺人。清代台湾的建筑营造匠师多来自福建,匠师的分布有着大致的特定区域,如泉州王益顺匠派在金门,漳州陈应彬匠派在台北,永春李克鸠匠派在鹿港,叶篱匠派在澎湖等,他们的工作范围可能遍布全台湾。在服饰文化方面,台湾明清时期

14、的服饰与闽粤汉人相同。清代台湾男装均按照清服饰制度为准,主要特点是:剃发结辫;身穿长袍马褂;或者以衫裤为主。女性则延续原迁地的服饰:“漳、泉妇女大多缠足,以小为美。三寸弓鞋,绣造极工。而粤人则否,耕田力役,无异男子,平时多跣足。”福建人大规模迁徙台湾,将较为先进的农耕生产方式带入台湾。当时,台湾平埔族以渔猎为生,福建人不仅给予土著铁犁、耙、锄等生产工具,而且躬体力行传授其农耕技术,从而改变了台湾平埔族的生产方式。商业贸易与物质文化交流古代的商业贸易是人造物品的交换和流通。由于人造物品中蕴含着大量的科技的、艺术的或人文的信息,物品的流通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的形式。实物传播方式的不可替代性主要在于它具

15、有独特的信息呈现方式,即以实物自身作为信息呈现方式传播自身。可见,以人造物品为主的商业贸易实质上是包括材料技术、造物观念和民俗文化等在内的信息传播。闽台之间的商贸活动对两地艺术设计的交流与促进作用显而易见。闽台之间的商业贸易历时久远。明代时期的两岸贸易已有大量的文献记载,当时漳、泉商船往返于台、澎各港口,从事两岸的贸易活动。荷兰殖民统治台湾时期,更是将其作为东方的贸易中转站。明清时期,台湾面向东亚甚至全球开展的贸易活动,不仅提升了台湾的手工艺技术,而且伴随着闽台物质文化交流对福建也产生了一定影响。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物质文化交流,在近代交通技术的支撑下,闽台贸易活动更为频繁,交流范围不断扩大。台湾

16、光复初期的闽台商业贸易和物资交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年月至 年月为第一阶段。这一时期的闽台商业贸易以民间私人贸 易 为 主,规 模 较 小,以 生 活 必 需 品 为 主。年月至 年为第二阶段。闽台的商业贸易和物资交换趋于活跃,从民间小本生意发展到政府及公司企业之间的大宗物资贸易。从土特产和生活消费品的交易发展到工农业生产原料和燃料的贸易。年秋至 年月为第三阶段。官方主导的大宗物资交换是这一时期闽台贸易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民生物资到日常用品,闽台之间的商业贸易关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物质文化交流的频繁程度可见一斑。物质文化传播的影响不仅是物质层面,它还可能会影响到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生活方式。商品

17、的交换不仅促进闽台的经济发展,而且加强了两地包括艺术设计在内的文化交流。时至今日,商品交换依然是闽台艺术设计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由商业驱动下的贸易形式也在发生变化,源自市集展销行为的近代博览会,不只是经贸发展的产物,也是艺术设计交流的需要。年第期(总第 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黄娟 刘浩然 赵利权 文博览会与近代闽台艺术设计交流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近代博览会的本意和目的,在于汇集各地的产品与技术于一地,通过陈列和评比,奖优汰劣,鼓励竞争,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与文明的进步。年,英国在伦敦的水晶宫举办的万国博览会,是近代艺术设计史乃至近代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本届博览会催生了威廉莫里斯

18、倡导的工艺美术运动,从而拉开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序幕。博览会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和艺术设计的交流进步。此后,多个国家纷纷效仿并举办国际性博览会。中国参与国际博览会始于 年的维也纳博览会。其后国内也举办了各种博览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 年(清宣统二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近代闽台艺术设计在博览会上的交流始于日据时期。年的维也纳万国博览会对日本近代美术与设计产生较大影响。此后,年芝加哥万国博览会和 年巴黎万国博览会对日本都产生了积极影响。日本殖民者借鉴西方国际博览会的成功经验,通过举办大型展览会或博览会,促进行业交流和设计进步。例如,年月 日至月 日在台北举办的“台湾劝业共进会”,年的“时政三

19、十年纪念展览会”、年的“中部台湾共进会”、年的“商业美术展览会”及 年的“高雄港势展览会”等,此一系列的大型展会在客观上推动了台湾艺术设计的现代进程。其中,对台湾艺术设计影响最大的是 年举办的“始政四十周年”博览会。本次博览会是台湾有史以来唯一的一次国际性博览会,是台湾建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展示设计等诸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年,时任福建省主席的陈仪借鉴台湾经验发展福建经济。年 月,时值日本在台北举办“始政四十周年”博览会。福建省政府派出各界人士组团赴台参观考察博览会。考察团重点参观了台北博览会馆,其后先后考察各地矿山、制糖工厂、大学等。陈仪认为,福建要发展经济,改进民生,必须借鉴台湾的

20、经济发展模式。年 月,台湾为庆祝光复二周年举办大规模展览,筹委会鉴于“闽台在逊清时属一省,天然环境极为类似,值兹全国正在积极恢复建设之际,闽台两省有无相通、长短互补实为当务之急”,因而决定展览会特设“福建馆”,请福建各地选送展品福建省政府积极配合,省内各县市商会也积极征集展品,多为颇具地方特色的特产和工艺品等,如福州征集的展品有漆器、雨伞、角梳、茶叶等名产。年月,台湾举办战后首届博览会,向全国征集展品,福建省政府特为此训令各市县:台湾与本省仅一海之隔,光复后贸易频繁,关系日趋密切,自应趁此展览良机征集样品陈列,获得广告效益。可见,近代基于博览会的闽台艺术设计交流,以福建参加台湾举办的博览会为主

21、。近代的博览会是科技、艺术、文化和经济的集中体现,此类盛会辐射面广,参与人多,是艺术设计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历届博览会无不是集建筑设计、展示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等各种艺术设计形式为一体,是现代科技文明、艺术设计交流传播的重要媒介。近代,工商业主导下的博览会加强了闽台的联系和物质文化交流,对艺术设计的影响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闽台现代艺术设计交流路径新中国成立以后,两岸交流被迫暂时中断。世纪 年代以后,台湾现代设计改变了台湾的传统面貌,平面设计和工业设计成绩卓著。世纪 年代以来,两岸互动良好,台湾的众多企业进驻大陆,其中有不少落户福建,台资企业的产品设计影响了大陆的现代艺术设计进程。近些

22、年,台湾的设计师立足中华传统艺术,将文化创意融汇到世界设计潮流当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给大陆的艺术设计从业者以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基于闽台的地缘和文缘优势,闽台现代艺术设计展开新一轮的全面交流。台湾制造业推动闽台艺术设计交流现代社会中的制造业品牌多是集设计、生产、营销为一体的综合实体。商业策划和艺术设计在企业的运营中处于上游主导的核心地位。福建引进台湾的制造业,同时包括先进的科学技术、企业管理模式和产品开发理念。台湾现代制造企业和设计机构入驻福建,推动了福建艺术设计行业进步和人才培养。灿坤集团于 年成立厦门实业并建厂投产,是在福建投资较早的台湾制造企业。灿坤集团带来了先进的市场营销和工业产品设计

23、流程,更重要的是在企业内部同时成立的灿坤学院,为福建提供了大批优秀的工业设计人才,为闽台设 年第期(总第 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黄娟 刘浩然 赵利权 文计交流开辟新的路径。此后,更多的台湾艺术设计机构入驻福建。在福建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进程中,早期台湾制造企业和相关设计机构的引导功不可没。闽台艺术设计教育交流闽台艺术设计教育的交流可以追溯到台湾光复初期,当时台湾师资相当匮乏。福建为台湾培养和提供了包括艺术学科在内的大量师资,其中不乏台湾近代设计教育的奠基人。世纪 年代,福建省成立了“闽台高校交流促进会”,多所本科院校也相继成立了台湾事务办公室和台湾问题研究机构,以学术交流为纽带,采取“请进来

24、,走出去”的方式,积极开展闽台教育交流。福建是国家最早批准的招收台生的省份之一,现在已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对台湾学生实行单独招生和考试。近年来,闽台艺术设计教育交流不断深化拓展,福建省内的多所高校均与台湾地区高校签订了交换生项目、师生进修访学项目和攻读学位项目等。其中,闽台高校联合培养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模式。笔者所在的福建江夏学院与台湾相关高校成立了联合培养模式的海峡学院,包括艺术设计在内的多个专业,均有台湾教师任教授课。笔者也多次赴台参与短期师资交流研修项目,了解台湾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教育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经闽台联合培养的艺术设计人才,对相关行业贡献巨大,交流不断

25、持续且影响深远。闽台艺术设计论坛和学术交流会设计作为一个交叉学科,离不开社会、文化、政治、艺术、科技等相关领域,如何将思维、技能、美学做有效的设计整合,或将传统元素活化在当代设计和文化产业等方面,均有深入研究和整合研讨的极大意义。艺术设计论坛是一种直接且高效的交流形式,相关的专家学者发表各自的研究成果并集中开展研讨。年 月台湾艺术大学举办题为“年视觉传达设计国际学术研讨会 跨领域的视觉设计整合”的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等多所省内高校教师代表参加,并发表主题演讲。同时参与论坛的还有香港地区和韩国的设计师和教育从业者。论坛逐渐成为闽台两地行业和高校开展艺术设计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近两年

26、,受疫情影响而兴起的线上论坛开始风靡,闽台艺术设计领域采用更为便捷的线上交流形式,随时跨越地域和空间,更加提升了交流的时效性。闽台艺术设计竞赛或设计展览艺术设计竞赛同样是交流的重要载体,通过设计竞赛了解设计教育和设计趋势。同时,设计竞赛往往伴随设计论坛和设计讲座,增强了交流的效果。台湾的设计产业和设计教育起步较早,与国际交流频繁。作为设计产业的一部分,台湾在 世纪 年代就开始举办各种艺术设计竞赛。艺术设计竞赛通常有三种形式:设计行业竞赛、概念设计竞赛和交流展览竞赛。例如,年创办的台湾金点设计奖是台湾地区历史最悠久、在全球华人市场较具影响力的设计奖项之一。近些年,有不少福建艺术设计类学生参加台湾

27、设计赛事并获奖。随着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主办的行业设计竞赛不断增多。年海峡工业设计大奖赛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与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共同主办,厦门市经济发展局承办,这是两岸首次共同举办工业设计大赛。赛事吸引了大量台湾知名高校的设计专业学生参赛并获奖。福建类似的赛事还有海峡两岸(漳州)工业设计科技创新大赛、福建省“海峡杯”(晋江)工业设计大赛等,其中多有台湾设计机构参与主办,极大地推动了闽台艺术设计的交流。闽台艺术设计展览和产品博览会台湾近代的博览会虽然对福建的艺术设计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早期的博览会以设计成果展示为主,信息流通渠道单一。现代的博览会不仅包括产品设计、产品展示

28、和产品交易,它时常伴随着艺术设计学术论坛和未来趋势交流,对设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例如,海峡两岸(厦门)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厦门文博会)、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会(简称:海交会)等不仅是商贸的展会,更是闽台艺术设计教育和行业交流的盛会。台湾文创产业两大重要机构:“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和“台湾创意设计中心”同时参加厦门文博会。在文博会期间,“海丝青年设计展”与“两岸高校设计展”双品牌联合打造两岸新势力艺术设计周,成为两岸艺术设计领域全面交流的重要平台。结论与展望通过对闽台艺术设计的交流史的梳理,可以清晰地看到历史上两地艺术设计交流的路径,如图 年第期(总第 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黄娟

29、 刘浩然 赵利权 文所示。福建和台湾仅一水之隔,从古至今的人口迁徙和商贸活动从未间断,二者构成了古代闽台艺术设计交流的主流方式。历史上福建迁徙至台的人民,将福建的生活方式和工艺技术直接移植台湾,成为台湾古代艺术设计的文化根基。闽台之间频繁的商贸活动,使福建早期的人造物品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台湾,客观上促进了台湾艺术设计的发展与演变。近代的商品博览会不仅催生了现代艺术设计的萌芽和发展,同时开创了艺术设计交流的新媒介。世纪以来,福建依托本土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大陆广阔的市场,社会经济同步快速发展,而台湾文创设计在国际上声名鹊起。随着艺术设计影响力的扩大和学科的日渐完善,在传统交流方式的基础上,闽台在艺术设

30、计领域开辟了师生互访、联合培养、设计论坛、专业赛事等交流的新路径。以艺术设计为媒,聚焦海峡两岸青年群体,探寻双方思想文化、价值追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共同点,以此出发可进一步构建彼此之间的群体认同。图闽台艺术设计交流路径无论社会如何变迁,古代的闽台艺术设计交流路径,始终围绕着作为主体的人和客体的物而进行。与人类文明同步的艺术设计,近现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行业和学科,在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愈发重要。除了人和物的交流之外,独立的行业交流尤为重要。展望未来,闽台艺术设计的交流应该是有效路径的延续与艺术设计发展的结合,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深化与拓展,如图所示。图闽台未来艺术设计交

31、流路径一是基于人本身的交流。无论是任何形式的交流,归根结底还是人的交流。在闽台区域内和艺术设计范畴中的人主要是指艺术设计从业者或相关设计师。艺术设计人才的交流包括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交流和移民视角下的人才流动两个方面。人才的培养即艺术设计教育,在联合培养、学位授予的基础上,应拓展艺术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经验、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政府要重视艺术设计人才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营造能够吸纳相关人才的扶持政策和文化生态环境。二是物质文化交流。只要人的需求在,物质文化的交流就不会休止。伴随着交通技术的进步和商贸形式的多样,闽台的物质文化交流呈现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物质文化作为

32、艺术设计交流的载体,涉及造物的过程和造物的结果。造物的过程又包括设计构思、模型制作、工艺流程、成本控制等若干方面,比较有效的交流形式是闽台设计师共同承担大型设计项目。造物成果的交流是在商贸流通和展览会的基础上拓展诸如虚拟体验等新形式。往往受众对造物成果的接受和使用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三是行业的交流。艺术设计虽已成为社会发 年第期(总第 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黄娟 刘浩然 赵利权 文展不可或缺的新兴行业,但目前仍处于发展的过程中,从世界设计大会屡次对艺术设计的界定与修正可见一斑。一方面,艺术设计走向不断细分的专业领域,如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服装设计等,从业人员也相应地成立了平面设

33、计协会、环境设计协会、工业设计协会等艺术设计范畴内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艺术设计走向综合性的学科交叉,一些大型的设计项目是由多个艺术设计专业分工合作的结果。行业协会的交流多是以线上或线下的展览和论坛等形式,内容不仅是行业发展、项目管理、企业运营等,还包括行业的相关领域如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新工艺的实施流程以及前沿科技与艺术设计的有机融合等方面。四是综合交流。艺术设计代表的是人、物、事之间的和谐关系。因此,以上三种交流路径并非以单一形式存在,而是综合交流的体现。例如在两岸文博展览中同时开展的设计论坛和两岸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展;台湾举办的设计竞赛多伴随着宣讲会和往届获奖作品交流会;艺术设计教育研讨会

34、多离不开面向行业和企业需求的板块内容。基于艺术设计的内容和范畴,从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时期分析了闽台艺术设计交流的主要路径,并兼谈艺术设计交流对闽台的积极影响。历史再次证明闽台艺术设计交流“合则两利,断则俱伤”,交流的现实意义毋庸置疑。由此,闽台艺术设计交流必将不断深化拓展。展望未来,福建应继续发挥区位优势和与台湾血缘相亲、语言相同的文化优势,延续历史的路径,推动闽台艺术设计交流不断深化、全面融合。参考文献夏燕靖中国艺术设计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林仁川,黄福才闽台文化交融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戚嘉林台湾史北京:华艺出版社,:何绵山闽台区域文化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连横台湾通史(下

35、)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戴志坚闽台民居建筑的渊源与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赵建国 实体信息传播:改变我们关于信息和传播的观念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建省志闽台关系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刘凌斌台湾光复初期闽台关系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马敏中国近代博览会事业与科技、文化传播历史研究,():,范景中,曹意强,刘赦 美术史与观念史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品章 台湾近代视觉传达设计的变迁 台中:全华科技图书股份有限公司,:褚静涛 陈仪与福建台湾研究 现代台湾研究,():江玉平,邓文金 漳台关系史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舒旭,牛俊伟群体认同视域下深化海峡两岸青年交流的路径研究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责任编辑叶桂郴)年第期(总第 期)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黄娟 刘浩然 赵利权 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