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虚拟现实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康复训练效果的Meta分析_胡光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5926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5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现实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康复训练效果的Meta分析_胡光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虚拟现实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康复训练效果的Meta分析_胡光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虚拟现实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康复训练效果的Meta分析_胡光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作者简介:胡光前(1 9 9 8-),男,本科,硕士在读,学生.收稿日期:2 0 2 2-1 2-1 1 通信作者:宫玉翠,g o n g y u c u i f a n g s o h u.c o m 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编号A 2 0 2 0 1 2 8虚拟现实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效果的M e t a分析胡光前,李平东,罗冠祥,盛青青,陈思曼,黄 瑶,李华芬,刘秋文,宫玉翠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 5 1 0 0 0 0摘 要:目的 评价虚拟现实技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P u b M e d、W e bo fS

2、c i e n c e、C o c h r a n eL i b r a r y、E B S C O h o s t、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从建库至2 0 2 2年3月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训练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 e v M a n5.3版软件进行M e t 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6篇文献。M e t 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肺康复训练相比,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肺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功能(SMD=2 2.0 6,9 5%C I:8.6 63 5.4 6,Z=3.2 3,P=0.0 0 1)、肺功能(SMD=6.8

3、 8,9 5%C I:3.6 91 0.0 7,Z=4.2 3,P0.0 0 01),但在降低呼吸困难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 5,9 5%C I:-0.1 30.4 3,Z=1.0 3,P=0.3 0)。结论 当前证据显示,相比常规肺康复训练,虚拟现实技术有助于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运动能力、呼吸功能,但对改善呼吸困难的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虚拟现实技术;康复;M e t a分析 D O I:1 0.3 9 6 9/j.i s s n.1 6 7 1-9 8 7 5.2 0 2 3.0 6.0 1 2中图分类号:R 4 9 3 文献标识码:A 文

4、章编号:1 6 7 1-9 8 7 5(2 0 2 3)0 6-0 0 5 5-0 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m o n a r yd i s e a s e,C O P 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具有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1。C O P D可引起广泛的功能障碍,进一步可发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C O P D患者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目前C O P D患者的康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肺康复(p u l m o n a r yr e h a b i l i t a

5、t i o n,P R)作为一种有效且常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康复方案,可改善C O P D患者呼吸道功能,增强其运动耐力和促进疾病平稳3。交通、地域限制是阻碍肺康复开展和降低患者肺康复依从性的重要影响因素,虚拟现实(v i r t u a l r e a l i t y,V R)技术具有任务导向,多强度、场景、感官选择及反馈,远程居家康复等特点,可打破交通、地域限制4。由V R技术生成的虚拟环境可以让患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患者对康复训练的兴趣,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完成率与依从性,最终提高患者康复训练的效果5。研究5表明,V R技术对C O P D患者的运动能力、康复依从性、生活质量等方面

6、有积极作用。目前,V R技 术 对 患 者 肺 康 复 训 练 效 果 尚 存 争议6。本研究将通过M e t a分析,运用沉浸式或非沉浸式V R技术对C O P D患者肺康复训练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改进C O P D患者的肺康复策略提供借鉴。1 资料与方法1.1 检索策略本研究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 e bo fS c i e n c e、P u b M e d、E B S C O h o s t、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C o c h r a n eL i b r a r y、中国知网。检索词采用自由词与主题词相结合的方式,并配合滚雪球式检索。英 文 检 索 词:“p

7、u l m o n a r y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C O P D/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d i s e a s e/c h r o n i c r e s p i r a t o r yd i s e a s e”“v i r t u a l r e a l i t y/v i r t u-a l”“e x e r g a m e”“d i g i t a l”“a c t i v ev i d e og a m e”“s o m-a t o s e n s o r yg a

8、m e”。中文检索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虚拟现实/虚拟环境/体感游戏/情景互动”“肺康复/呼吸康复/康复”。文献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 0 2 2年3月。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1.2.1 纳入标准文献语言为英文或中文;患者诊断符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 0 1 3修订版)诊断标准7;试验组采用沉浸式或非沉浸式V R系统或技术进行肺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肺康复训练;主要结局指标包含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 o r c e de x p i r a t o r yv o l u m ei no n es e c-o n d,F E V1)/(f o

9、r c e dv i t a l c a p c a c i t y,F V C),6m i n55护理与康复2 0 2 3年6月第2 2卷第6期步行距离(6-m i n u t ew a l kd i s t a n c e,6 MWD),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评分(m o d i f i e dB r i t i s hM e d i c a lR e s e a r c hC o u n c i l,mMR C);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1.2.2 排除标准会议论文、动物实验、综述及找不到原文的文献;试验设计缺陷(如其他类型对照、资料不全等)的文献。1.3 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

10、由两名研究者进行全文阅读及数据提取,主要包括研究国家、作者姓名、患者年龄、干预时间、干预方法、干预频率、干预强度、发表时间、样本量、评价指标等信息。依照C o c h r a n e手册5.1.0版本8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法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数据结果的完整性、随机分配方法、盲法、分配隐藏、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及其他偏倚来源,对每个项目用“偏倚风险高”“偏倚风险低”和“不清楚”进行评价。当纳入研究全部满足以上要求时,等级为A;若部分满足,等级为B;若完全不满足,等级为C,并不予纳入。由两名受过系统循证培训的护理研究生独立对已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得分越高说明文献质量越高。存在不同意见时

11、由第三方研究者共同商议决定。1.4 统计学分析通过R e v M a n5.3软件对结局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加权均数差(w e i g h t e dm e a nd i f f e r e n c e,WMD)表示合并效应量大小,同时计算9 5%的可信区间(c o n f i d e n c e i n t e r v a l,C I),检验水准为P0.0 5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异质性检验:纳入研究间无异质性或异质性较小(P0.1,I25 0%),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 e t a分析,异质性较大则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纳入的文献不适用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情况时,其敏感性分析通过采用两

12、种效应模型(固定和随机)对每项合并纳入的研究逐一剔除后再次进行M e t a分析,如果最终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则提示本次研究的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 结果2.1 文献检索结果根据文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文献5 2 3篇,其中英文文献3 2 1篇、中文文献2 0 2篇。初筛后剔除不符合纳入标准的2 4 8篇文献,经两位研究者独立阅读全文后进行第二步筛选,最终共纳入6篇文献9-1 4,其 中 中 文 文 献2篇1 3-1 4、英 文 文 献4篇9-1 2。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文献基本特征见表1,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见表2。图1 文献筛选流程图表1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n=6)作者信息国 家年份

13、样本量/例对照组 试验组年龄/岁对照组试验组干预持续时间/周干 预 特 征结局指标M a z z o l e n i等9意大利2 0 1 42 02 07 3.59.26 8.91 1.03G:W i iF i t;E:全身运动;C:W i i平衡板;F:在试验组的最后1周中,1次/d;T:1h/次R u t k o w s k i等1 0波 兰2 0 1 93 43 46 2.12.9 6 0.5 4.32G:X b o x K i n e c ts y s t e m;E:全身 运 动;C:K i n e c tm o t i o n s e n-s o r;F:1次/dR u t k o

14、 w s k i等1 1波 兰2 0 2 03 43 86 2.12.9 6 0.6 4.32G:X b o x K i n e c ts y s t e m;E:全身运动;C:K i n e c tm o t i o n s e n s o r;F:5次/周;T:2 0 m i n/次;I:最大心率不超过其年龄预测的最大心率65护理与康复2 0 2 3年6月第2 2卷第6期表1(续)作者信息国 家年份样本量/例对照组 试验组年龄/岁对照组试验组干预持续时间/周干 预 特 征结局指标S u t a n t o等1 2意大利2 0 1 91 01 06 5.64.7 6 5.17.56G:W i

15、 iF i t;E:全身运动;C:W i i平衡板;F:3次/周;I:运动中呼吸困难程度不超过M o d i f i e dB o r g S c a l e评 分5级;T:3 0m i n胡丹丹等1 3中 国2 0 1 83 03 07 4.65.3 7 3.66.31 2G:B i o M a s t e r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E:全身运动;F:一周5次;T:每次3 0m i n柳萍等1 4中 国2 0 1 73 03 06 3.21 0.4 6 2.78.62 0G:B i o M a s t e r虚拟情景互动康复训练系统;E:全身运动;F:一周5次;T:每次2 0m i n 注

16、:G为游戏类型(g a m e t y p e);E为运动类型(e x e r c i s et y p e);C为游戏传感器(c o n s o l ee n h a n c e m e n t);F为频率(f r e-q u e n c y);T为时间(t i m e);I为强度(i n t e n s i t y);6 MWD;F E V1/F V C(%);mMR C。表2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结果(n=6)纳入文献随机序列的产生随机方案的分配隐藏对实施者和参与者实施盲法对结果测评者实施盲法结局数据的完整性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其他偏倚质量等级M a z z o l e n i等9低风险不清

17、楚不清楚不清楚低风险不清楚低风险BR u t k o w s k i等1 0低风险不清楚不清楚不清楚低风险不清楚低风险BR u t k o w s k i等1 1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低风险AS u t a n t o等1 2低风险不清楚高风险不清楚低风险不清楚低风险B胡丹丹等1 3低风险不清楚不清楚不清楚低风险不清楚不清楚B柳萍等1 4低风险不清楚不清楚不清楚低风险不清楚低风险B2.2 M e t a分析结果2.2.1 活动耐力本研究的6篇文献9-1 4均报道了研究对象的6 MWD结果,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5 3%,P=0.0 6),进一步进行敏感性分析,对纳入文献进行逐

18、一剔除再进行M e t a分析后,发现异质性主要来源于R u t k o w s k i等1 0与S u t a n t o等1 2的研究,删除此2篇文献后异质性消失(I2=0%,P=0.4 7),可能与纳入患者基线6 MWD实验水平均高于其他纳入研究有关,因此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V R技术干预后试验组的运动耐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 MD=2 2.0 6,9 5%C I:8.6 63 5.4 6,Z=3.2 3,P=0.0 0 1),见图2。2.2.2 肺功能本研究共有2篇文献1 3-1 4报道了研究对象的F E V1/F V C(%)。各研究间无异质性(

19、I2=0%,P=0.4 6),故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V R技术干预后试验组的呼吸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MD=6.8 8,9 5%C I:3.6 91 0.0 7,Z=4.2 3,P0.0 0 01),见图3。2.2.3 呼吸困难程度共 有2篇 文 献9,1 2报 道 了 研 究 对 象 的mMR C。各研究间无异质性(I2=0%,P=0.7 3),因此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过V R技术干预后实验组的mMR C评分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1 5,9 5%C I:-0.1 30.4 3,Z=1.0 3,P=0.

20、3 0),见图4。3 讨论3.1 基于V R技术的肺康复训练可提高C O P D患者的运动耐力运动能力低下是C O P D患者的主要负担之一1 5。研究6表明,缺乏运动训练会导致骨骼肌运动障碍,而基于V R技术的肺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意愿以及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的 运 动 耐 力。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试 验 组 的6 MWD实验距离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0 1)。B u t l e r等1 6研究发现,传统75护理与康复2 0 2 3年6月第2 2卷第6期图2 V R技术对6 MWD实验影响的森林图图3 V R技术对F E V1/F V C(%)

21、影响的森林图图4 V R技术对mMR C影响的森林图运动康复与基于V R的运动康复能产生相似的生理反应(如最大心率、耗氧量等),基于V R技术的运动康 复 有 代 替 传 统 肺 康 复 的 可 能。S a m p s o n等1 7研究表明,相较于被动完成训练任务,主动完成指定训练任务可以增强运动神经的可塑性,改善肌肉的控制能力。V R设备提供的运动类型丰富多样,并且多数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可让患者体验到多种运动,并且可通过设置游戏的难度等级,使患者对运动产生兴趣并能给患者带来愉悦感4。此外,通过V R设备,患者能够及时得到运动及视听反馈,并能及时获得其运动姿势、幅度、速度的评估结果,以此来调

22、整其运动方案,可有效增强肺康复训练效果,进而增加患者对于肺康复的信心,从而让患者更加积极地参与康复运动,形成良性循环,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5。3.2 基于V R技术的肺康复训练可改善C O P D患者的肺功能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C O P D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有重要意义7。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F E V1/F V 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0 01)。基于V R技术的肺康复训练给患者提供了多种间歇性互动锻炼游戏,并可个体化调节患者的训练难度,可有效减少患者运动时的耗氧量,从而降低患者因惧怕运动时产生呼吸困难而造成的运动积极

23、性下降4,6。胡丹丹等1 3研究表明,V R技术在C O P D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提高患者的肺康复积极性并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基于V R技术的肺康复训练类似于间歇运动,可有效降低患者运动时的耗氧量与体力损耗,并鼓励患者参与肺康复训练,形成具有正向反馈的肺康复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患者的肺功能,进一步改善其预后。3.3 基于V R技术的肺康复训练对C O P D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影响尚不明确气流阻塞是C O P D的特征,呼吸困难的感觉主要由肺泡内气体交换障碍所导致1 8。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V R技术的肺康复训练对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的改善效果不显著。这可能与现有的基于V R技术的肺康复训练更加

24、注重全身的运动耐力锻炼,较少与呼吸训练相结合有关4。且现有的V R康复锻炼较多使用公司已开发的成熟V R游85护理与康复2 0 2 3年6月第2 2卷第6期戏,可以保证V R游戏的可靠性与其图像呈现出逼真及具有吸引力的效果,但C O P D患者群体多以老年人为主,需要持续监测运动强度以保护患者的安全,为C O P D患者研发特定的V R康复游戏。此外,此结果可能因现有研究较少、测量时间点和样本大小的不同而受到限制,仅有两项研究9,1 2使用mMR C来评估干预课程结束时患者的呼吸困难。目前仍需要更多类似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基于V R技术的肺康复训练对呼吸困难的影响。3.4 局限性和启示本

25、研究最终只纳入了6篇文献且多为B级文献,大多数研究在V R技术的分配隐藏与盲法实施上存在不足,而且本研究只检索了公开发表的中、英文文献,对于其他语种和灰色文献的检索存在欠缺,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偏倚;由于V R技术干预的特殊性,无法对试验组患者实施盲法,在结果评测时可能会导致研究对象主观报告数据的偏差。此次M e t a分析纳入的研究并没有考虑患者的经济情况、受教育程度、操作V R技术熟练程度等的影响,因此在数据汇总时存在一定的异质性,这也是其他V R技术干预系统评价中常见的局限性。参考文献:1S O R I AN OJB,A B A J O B I RAA,A B A T EK H,e t a

26、l.G l o b a l,r e g i o n a l,a n dn a t i o n a l d e a t h s,p r e v a l e n c e,d i s a b i l i t y-a d j u s t e d l i f ey e a r s,a n dy e a r sl i v e d w i t hd i s a b i l i t yf o r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d i s e a s e a n da s t h m a,1 9 9 0-2 0 1 5:a s y s t e

27、 m a t i c a n a l-y s i s f o r t h eG l o b a l B u r d e no fD i s e a s eS t u d y2 0 1 5J.T h eL a n-c e tR e s p i r a t o r yM e d i c i n e,2 0 1 7,9(5):6 9 1-7 0 6.2陶凤然,樊娜,蒋云雯,等.1 9 9 7-2 0 1 7年中国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疾病负担趋势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 0 2 0,2 8(1):3-9.3宫玉翠,陈洁雅,李平东,等.慢性呼吸疾病肺康复护理专家共识J.中华护理杂志,2 0 2 0

28、,5 5(5):7 0 9-7 1 0.4C O L OMB O V,A L I V E R T IA,S A C C O M.V i r t u a lr e a l i t yf o rC O P D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a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p e r s p e c t i v eJ.P u l-m o n o l o g y,2 0 2 2,2 8(2):1 1 9-1 3 3.5孙志成,张丽霞,王彤.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康复医学领域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 0 2 0,3 5(4):4 9 3-4 9 8.6W

29、AN GYQ,L I UX,MARC,e ta l.A c t i v ev i d e og a m e sa sa na d j u n c tt op u l m o n a r y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o f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d i s e a s e: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a-n a l y s i sJ.A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30、lo fP h y s i c a lM e d i c i n ea n dR e h a-b i l i t a t i o n,2 0 2 0,9 9(5):3 7 2-3 8 0.7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 0 1 3年修订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 0 1 3,3 6(4):2 5 5-2 6 4.8H I G G I N SJP,G R E E NS.C o c h r a n c eh a n d b o o kf o r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so f i n t e r v e n t

31、i o n sv e r s i o n5.1.0E B/O L.(2 0 1 1-0 3-2 9)2 0 2 2-1 0-1 2.h t t p:/h a n d b o o k.c o c h r a n e.o r g/h t m l.9MA Z Z O L E N IS,MON TA GNAN IG,VA GHE G G I N IG,e t a l.I n t e r a c t i v ev i d e o g a m ea s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t o o lo f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h r o n i c r e

32、s p i r a t o r yd i s e a s e s:p r e l i m i n a r yr e s u l t so faf e a s i b i l i t ys t u d yJ.R e s p i r a t o r yM e d i c i n e,2 0 1 4,1 0 8(1 0):1 5 1 6-1 5 2 4.1 0RUT K OWS K IS,RUT K OWS KA A,J A S T R Z E B S K ID,e ta l.E f f e c to fv i r t u a l r e a l i t y-b a s e dr e h a b i

33、 l i t a t i o no np h y s i c a l f i t-n e s s 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d i s e a s eJ.J o u r n a l o fH u m a nK i n e t i c s,2 0 1 9,6 9(2):1 4 9-1 5 7.1 1RUT K OWS K IS,RUT K OWS KA A,K I P E RP,e ta l.V i r t u a lr e a l i t yr e h a b i l

34、i t a t i o n 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m o n a r yd i s e a s e:a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J.I n t e r n a-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C h r o n i c 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 D i s e a s e,2 0 2 0,2 2(7):1 1 7-1 2 4.1 2S UT AN

35、T O YS,MAKHA B AH D N,A P HR I D A S A R IJ,e ta l.V i d e o g a m ea s s i s t e de x e r c i s e t r a i n i n g 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c h r o-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 n a r yd i s e a s e:ap r e l i m i n a r ys t u d yJ.P u l m o n o l o g y,2 0 1 9,2 5(5):2 7 5-2 8 2.1 3胡丹丹,何俊,丁渝权

36、,等.虚拟现实技术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肺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 0 1 8,2 6(6):8 5-8 8.1 4柳萍,刘青,韩伟,等.虚拟现实技术结合综合肺康复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评估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 0 1 7,3 8(2):5 9-6 2.1 5Z E N GY,J I AN GF,C HE NY,e t a l.E x e r c i s e a s s e s s m e n t s a n dt r a i n i n g so f p u l m o n a r y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37、 n i nC O P D:a l i t e r a t u r e r e-v i e w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C h r o n i cO b s t r u c t i v eP u l m o-n a r yD i s e a s e,2 0 1 8,1 3:2 0 1 3-2 0 2 3.1 6B UT L E RSJ,L E EAL,G O L D S T E I NRS,e t a l.A c t i v e v i d e og a m e sa s a t r a i n i n g t o o l f o

38、 r i n d i v i d u a l sw i t hc h r o n i c r e s p i r a t o-r yd i s e a s e s:as y s t e ma t i c r e v i e wJ.J o u r n a lo fC a r d i o p u l m o-n a r y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a n dP r e v e n t i o n,2 0 1 9,3 9(2):8 5-9 0.1 7S AMP S ONP,F R E EMAN C,C O O T ES,e ta l.U s i n gf u n c-t

39、i o n a le l e c t r i c a ls t i m u l a t i o n m e d i a t e d b yi t e r a t i v el e a r n i n gc o n t r o la n dr o b o t i c st oi m p r o v ea r m m o v e m e n tf o rp e o p l ew i t hm u l t i p l e s c l e r o s i sJ.I E E E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nN e u r a l S y s-t e m sa n dR e h a

40、 b i l i t a t i o nE n g i n e e r i n g,2 0 1 6,2 4(2):2 3 5-2 4 8.1 8OD ONN E L LDE,M I L N EK M,J AME SM D,e ta l.D y s p-n e a i nC O P D:n e w m e c h a n i s t i c i n s i g h t s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i m-p l i c a t i o n sJ.A d v a n c e s i nT h e r a p y,2 0 2 0,3 7(1):4 1-6 0.95护理与康复2 0 2 3年6月第2 2卷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