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应用价值_王利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5235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应用价值_王利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应用价值_王利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应用价值_王利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 讨 论发热待查作为内科较多见的临床体征,其病因较为复杂,其中难以确定其病因者约占1 5%左右。其中发热患者的临床症状存在较大差异,且缺少典型症状,可能牵连多系统受累,因此,尽早了解患者发热的病因,并及时予以病原学检查,可为其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3。本文结果显示,1 2 8例发热待查患者中,最后确诊1 0 6例(8 2.8 1%),其 中 感 染 性5 4例(5 0.9 4%)、肿 瘤 类6例(5.6 6%)、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2 2例(2 0.7 5%)、其他2 4例(2 2.6 4%),由此看出,感染性疾病是待查发热的主要原因,但与既往临床研究相比有所减低,可能是因为随着医疗水平的

2、进步,辅助检查方式不断增加,使得病原体的早期检出率升高,加上新型抗生素不断出现,为病原微生物治疗提供新方向4。本文结果还显示,感染性、肿瘤类患者中男性高于女性,而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其他患者中女性较男性更多;另外肿瘤类患者年龄高出其他组(P0.0 5),分析发现,其中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包含系统性红斑狼疮、噬血细胞综合征、成人S t i l l病等,其患病年龄通常较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更低,且以女性较常见。本文感染性疾病患者中,以细菌感染为主,尤其是结核感染较常见,其中肺外结核极易牵连多系统、多部位、多脏器受累,加上临床症状不典型,病变位置较深或较为隐匿,难以得到病原学证据,从而提升临床诊断的

3、难度,甚至增加漏诊、误诊的发生率5。而肿瘤性疾病中,通常以血液系统恶性疾病较多见,特别是淋巴瘤、实体瘤,其原因可能与淋巴瘤的生物学行为以及临床表现呈现高度异质性有关,加上长时间缺乏高效、特异的诊疗手段,进一步增加了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发生的风险6。本文结果发现,1 0 6例患者的病原学检查结果中,细菌、病毒、支原体的阳性率较其他更高(P0.0 5),经分析,感染性疾病中细菌、病毒、支原体的阳性率较高,其中细菌、病毒的检出率较既往报道降低,但支原体的阳性率却显著升高,可能是因为病原学检测技术、抗感染药物的快速发展,使得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治水平提升,另外近些年,我国支原体的感染明显增加,可能造成支原体

4、阳性率增加7。除此之外,非感染性疾病中,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的病原学阳性率较高,主要是因为非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患者通常免疫能力较低或者免疫功能紊乱,部分患者还可合并感染或者感染成为其发病的诱因等,由此可见,病原学检查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成为发热待查的主要诊断方式,为病因不明的患者提供病原学依据,为后续抗感染治疗提供准确的指导价值8。综上,发热待查的病因以感染性疾病较多见,而病原学结果中细菌、病毒、支原体的阳性率较高,需引起临床重视,尽早确定患者病因,并按病原学检查结果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为预后提供保障。参考文献1 杜娆,冯宇,刘丽娜,等.宏基因组测序辅助H I V感染者发热待查的病原学诊断1

5、例报告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 0 2 0,5 1(2):2 5 7-2 6 0.2 任丹凤,安小翠,赵英仁,等.陕西地区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 0 2 1,3 8(8):5 5 6-5 5 7.3 陈燕辉,张浩,曾文铤.9 1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因分布与临床特征分析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 0 2 1,4 9(2):7 5-7 9.4 张维维,宋银枝,姚欣艳.国医大师熊继柏治疗不明原因发热临床经验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 0 2 0,4 0(1):5-8.5 R O L L E,MY R ON,F EHN E L,KA T I EP.L o wt h r e s

6、 h o l df o ri n t r a c r a n i a l i m a g i n g i nf e v e ro fu n k n o w no r i g i n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c y a n o t i ch e a r td i s e a s ei nt h ep e d i a t r i cp o p u l a t i o nJ.C h i l d sn e r v o u ss y s t e m:C h N S:o f f i c i a l j o u r n a l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7、 o n a l S o c i-e t yf o rP e d i a t r i cN e u r o s u r g e r y,2 0 2 1,3 7(1):3 3 5-3 3 8.6 李彤,王荣英,贺振银,等.4 2 4 3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临床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 0 1 9,2 2(2):2 2 4-2 2 7.7 马江涛,段红年,常洁.保定地区重症肺炎患儿病原学检测及病例流行病学分析J.贵州医药,2 0 1 8,4 2(5):6 0 6-6 0 7.8 WR I GHT,W I L L I AM F.,AUWA E R T E R,P AU L G.,D I B-B L E

8、,E L I Z A B E TH H.,e ta l.I m a g i n gaF e v e r-R e d e f i n i n gt h eR o l eo f2-d e o x y-2-F-1 8F l u o r o-D-G l u c o s e-P o s i t r o nE m i s s i o nT o m o g r a p h y/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 i nF e v e r o fU n k n o w nO r-i g i n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 sJ.C l i n i c a

9、 l i n f e c t i o u sd i s e a s e s,2 0 2 1,7 2(7):1 2 7 9-1 2 8 6.(收稿日期:2 0 2 2-1 0-2 1)通信作者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检查布氏菌感染应用价值王利平1 刘阳子2(1.渭南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陕西 渭南7 1 4 0 0 0;2.榆林市第一医院检验科,陕西 榆林7 1 9 0 0 0)摘 要 目的 分析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布氏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布氏菌感染患者8 0例,所有患者均收集完整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等资料,对所有入组患者均行血清检验及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的细菌微生物

10、培养分离试验。所有患者完善上述信息收集及检查结果后,由两位资深感染科医师根据上述信息参照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对患者是否感染布鲁氏菌病做出综合诊断结论。并以此综合诊断结论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及二者联合诊断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效能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结果8 0例疑似布氏菌感染患者中经综合诊断确诊者为5 6例,细菌检验确诊4 3例,血清检验确诊5 1例,血清检验联合细菌检验确诊5 3例;血清检验诊断布氏菌感染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8 3.9 3%、8 3.3 3%、8 3.7 5%、2 0.0 0%、1 9.1 5%;细菌检验诊断布氏

11、菌感染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7 3.2 1%、9 1.6 7%、7 8.7 5%、9.0 9%、3 6.5 8%;血清检验联合细菌检验诊断布氏菌感染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 1.0 7%、9 1.6 7%、9 1.2 5%、9.0 9%、9.8 0%。结论 血清检验联合细菌检验诊断布氏菌感染相较于单一的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具有更高的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及更低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关键词 布氏菌感染;血清检验;细菌检验;诊断效能 中图分类号:R 4 4 6.5,R 5 1 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 0 0-7 4 4

12、X(2 0 2 3)0 6-0 9 1 3-0 3319贵州医药2 0 2 3年6月第4 7卷第6期 布鲁氏菌病(B r u c e l l o s i s)又称为布氏杆菌病、布病、地中海热、马耳他热等,是动物感染布鲁氏菌后在传染给人的一种疾病是严重危险人类健康的一类人畜共患性疾病。临床对于布氏杆菌病的治疗方法较为明确,予以敏感的抗生素即可有效控制感染,取得较好预后。但难点在于准确、快速的诊断疾病1。目前临床对于病原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的金标准均为病原体培养阳性,及临床常说的细菌检验培养并分离鉴别出准确的感染病原菌。但病原菌培养具有时间长、环节众多、病原菌分离鉴别难度大的特点,使得检出率低、

13、漏检率高2。目前我国2 0 0 7年制定的 布鲁氏杆菌病诊断标准 中的诊断方法为以病史、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相结合进行综合诊断的方法3。本方案分析血清检验、细菌检验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效能,以期为临床此类患者的诊断提供更为客观的标准,促进该病防治水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 0 1 8年4月至2 0 2 1年1 0收治的疑似布氏菌感染患者8 0例,其中男4 3例,女3 7例,年龄2 47 1岁,平均年龄(6 1.54.8)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初诊医师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等初诊为疑似布氏杆菌病;年龄1 8周岁;认知功能正常,能理解研究方案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14、入组前1个月内有抗生素应用史者;既往有布氏杆菌病史者;合并全身或其他部位感染性疾病者;合并有严重心、肝、肾、造血系统、代谢等疾病或精神病者;有结核、肿瘤、伤寒、风湿热等病史者;(6)临床资料收集不完整者。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收集完整的流行病学史(如发病前是否有与家畜或污染动物制品、布鲁菌培养物等有密切接触史,居住地是否为布鲁菌病流行区等)、临床症状(是否出现发热、多汗、乏力、肌肉痛、关节痛、头痛、厌食、消瘦、和(或)伴心脏、神经、骨关节、泌尿等系统并发症)等资料,对所有入组患者均行血清检验及血液、骨髓、其他体液及排泄物的细菌微生物培养分离试验。所有患者完善上述信息收集及检查结果后,由两位资

15、深感染科医师根据上述信息参照 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 对患者是否感染布鲁氏菌病做出综合诊断结论。1.3 观察标准(1)血清检验检验:采集入组患者空腹静脉血于采血管中,采用20 0 0转/m i n的转速离心1 0m i n,分离得上层血清,取其中的0.0 3m L作为检测标本,将0.0 3m L布鲁氏杆菌病抗原与0.0 3m L血清混合,室温放置4m i n,观察是否出现抗原凝聚反应,若4m i n后出现凝聚则为阳性。取6支试管凝集,分别加入0.5m L 0.9%氯化钠溶液,再加入0.5m L布氏杆菌病抗原,将第1支混合液添加到第2支中,依次进行至第5支,倒出混合液,取5份每份0.5m L布氏菌抗

16、体分别加入第15支试管中,分别对六只试管于3 7温控箱中培养1 2h。检查试管持否出现“+”,若出现则判为血清凝集。(2)细菌学检验:由资深护士遵医嘱采集患者咽拭子、粪便、小便、血液、骨髓等疑似感染部位标本,按照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第四版)4中的微生物培养规程,对标本进行接种、培养,培养出的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别。(3)布鲁氏菌感染病诊断金标准:由两位资深的感染科医师参照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中,对所有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实验室信息综合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确诊患者。具体诊断标准为:(流行病学接触史(发病前患者曾有家畜、畜产品、布鲁氏菌培养物等有密切接触史,或生活在疫区,或与疫苗生产、使用和研究相关人员、

17、环境、设施、设备、以期等有密接关系)、(临床症状(出现持续数日乃至数周发热(包括低热),多汗,乏力,肌肉和关节疼痛等。多数患者淋巴结、肝、脾和睾丸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各种各样的充血性皮疹和黄疸;慢性期患者多表现为骨关节系统损害)、(S A T滴度为(+)及以上,三项均满足则诊断为布氏杆菌病患者。(4)质量控制:两位医师若做出的诊断结论一致则以此结论出具诊断报告,若若两者诊断结论不一致,则应针对结论不一致的项目进行重新检查,主要是体格检查方面的不一致,则两位医师共同检查,取得一致则出具诊断结论。以两位医师出具的诊断结论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及二者联合诊断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效能指标:

18、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误诊率、漏诊率。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 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骨髓浆细胞均较治疗前下降,血红蛋白水平均上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后1年,P D D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D V D患者(P0.0 5);P D D患者治疗期间毒副反应率低于P V D组(P0.0 5)。结论 相较于D V D化疗方案,P D D化疗方案在临床疗效提升及降低毒副作用方面优势明显。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多柔比星脂质体;地塞米松;长春新碱;毒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 7 3 3.3

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 0 0 0-7 4 4 X(2 0 2 3)0 6-0 9 1 5-0 2 多发性骨髓瘤(MM)属于克隆性浆细胞恶性肿瘤,浆细胞在骨髓内出现异常增殖,导致骨骼破坏,血液中出现了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尿液中也出现本周蛋白,导致贫血、肾功能衰竭1。目 前 临 床 对 于 初 诊 早 中 期MM临 床 以 化 疗 为主2。MM患者的化疗方案随着恶性肿瘤新药的不断涌现也在发生变化,从最初的苯丙酸氮芥联合强的松(MP)方案3发展到现在的硼替佐 米、多 柔比 星 脂质 体、地塞 米 松(P P D)方案、长春新碱、多柔比星脂质体、地塞米松(D V D)化疗方案,患者的生存时间及

20、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4。本方案对比分析P P D化疗方案和D V D化疗方案对MM初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为临床MM患者的化疗方案优选提供参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 0 1 8年4月至2 0 2 1年3月我院收治的MM患者8 0例,按照治疗方案分为P D D组和D V D组,各4 0例。P D D组 中 男2 3例,女1 7例,平 均 年 龄(5 7.8 47.6 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 3.3 43.2 4)k g/m2,肿瘤国际分期体系分体构成:肿瘤分期:期6例,期2 1例,期1 3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类型构成:I g A 1 1例,I g G 2 3例,I g

21、 M 2例,轻链 型4例。D V D组 中 男2 2例,女1 8例,平 均 年 龄(5 7.7 38.5 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 3.2 93.1 2)k g/m2,分期构成:期7例,期2 1例,期1 2例,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类型构成:I g A 1 0例,I g G 2 3例,I g M 2例,轻链型5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 中国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指南(2 0 1 7年修订)5中的诊断标准及分型标准;均为初治患者;符合化疗指征,患者知情同意;年龄1 8岁。排除标准:合并其它类型恶性肿瘤者;合并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全身或局部严重感染者;血小板0.0 5)。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组后,进行常规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生 化 常 规 检 测,评 估 患 者 生 存 时 间 至 少6个 月。P D D组患者采用硼替佐米、多柔比星脂质体、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D V D组患者采用长春新碱、多柔比星脂质体、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两组患者均完成至少3个化疗周期治疗。P D D化疗方案:硼替佐米(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 0 1 7 3 3 0 7,规格:3.5m g/支,给药时间:d 1、519贵州医药2 0 2 3年6月第4 7卷第6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