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高二年级政治学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中国古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就是著名的“心外无物”。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一致的是 我思故我在 气者理之依也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A B C D2根据上题答案,这些观点都强调了 A存在决定思维 B思维不能反映存在 C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D思维决定存在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1845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
2、深入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据此完成34题3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B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C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D坚持群众路线4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学说的缘由可看出( )A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B哲学都是在批判神学的宗教思想中产生的 C真正的哲学在于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D哲学就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内容5古有一人,无论做何事均问阴阳先
3、生,看是否吉利。一日,被塌墙所压,请邻人救。邻人曰:“先问阴阳先生,今日是否宜动土?”这一故事启示我们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B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C一切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D凡事应以正确的主观意识作为出发点6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不同C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 D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7下列诗句中,与“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包含同一哲学道理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
4、七十二溪成一瀑,合流飞落玉渊长8猫和老鼠有着天然的关系:老鼠会“装死”,猫则会“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眼则可以随光线的明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由此可见,矛盾双方A对立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B统一是绝对的,不变的C就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关系 D相对应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9“中部通,全国通,中部活,全国活。”这一形象说明中部崛起重要性的说法启示我们要 A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B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C以整体为统帅,坚持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抓住重点,把握关键部分就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102010年,中国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
5、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宏观调控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坚持普遍联系和发展观点看问题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ABCD、11回眸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一周年:当危机袭来时,我们立足国情,快速反应,反思危机教训,努力拼搏,化“危”为“机”,中国率先实现经济企稳回升。这说明 改造世界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通过量变实现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危和机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A B C D12漫画山中无柴草,挖根换酒钱,讽刺某些人无视 A自然界的客观性 B意识的创造性 C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
6、D实践的创新性13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浙江籍数学大师谷超豪形容数学研究:“局外人很难理解数学这片疆域里探索的的错综复杂,就像在崇山峻岭中摸索,忽而山途渺茫,忽而峰回路转。完全可能走了一大段路程后,发现竟然回到原来的山坳坳。也许走啊走啊,突然发现前人的足迹,自己步入了后尘。勇敢的探索者,总会在山重水复之后,达到柳暗花明的境地。”在探索真理中我们懂得 没有不可认识的,只有尚未被认识的 人们在一定社会阶段的认识总是有限的局外人无法认识数学研究的反复性 人们探索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A B C D14有人对“白马非马”进行了三点论证:一是强调“马”、“白”、“白马”分别是动物、颜色和一种动物加一种
7、颜色,三者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二是强调 “马”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只包括白马,有颜色区别,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三是强调,“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这三点论证是 唯心主义观点 唯物主义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辩证的观点A B C D15“不抛弃,不放弃”是一种责任。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西南地区人民的“渴”望成为希望;正是因为“不抛弃,不放弃”,才使矿井下生命存活的渺茫变成生还的奇迹。这表明 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巨大的矛盾双方的相互吸引、相互联结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 B. C. D.16水展示万千气象
8、。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吁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水因势利导,焕发勃勃生机。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此“水无常形”。这启示我们看待事物要 A坚持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C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D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17与漫画Q版人生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生活还得一步步来挫折给成长的机会儿时总想一步登天滴水穿石穿石的,不是水,而是时间 我们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曾经得到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松懈和动摇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A B C D18“人肉搜索”是互联网上新兴的一种资料搜索方式,具有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优势。人们惊叹它强大的威力,也
9、逐渐感受到隐私可能受到的威胁。专家指出,只有把道德良知、自我约束、法律规范结合起来,“人肉搜索”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这启示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认识事物要注意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要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ABCD19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20据科学家预测,安徽、山东和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在2010年1月15日可以观测到日环食
10、,这一预测已被实际观测的结果所证实。这表明 A成功的预测取决于人们是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D人的预测能对客观事物产生重大的影响212010年1月1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全党既要充分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效,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又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败斗争的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反映了 真理具有客观性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 B C D22我们常说:“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
11、移。”这句话体现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物质决定意识 规律的客观性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A B C D23评价原则之间常存在矛盾。要提高产品的性能,就要增加成本,使产品的价格上升要考虑经济性原则,就制约了产品性能的提升。此时最好的办法是分析产品的性价比,找到一个较好的平衡点。这启示我们,企业确定一个好的选择点所运用的哲学方法是A两点论 B重点论 C均衡论 D一点论24一位老师上课时津津有味地介绍蔷薇,讲完后老师问学生:“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第一位同学回答:“是可怕的刺。”第二位同学回答:“是美丽的花!”而第三位同学的回答是:“我想我们要培育出一种不带刺的蔷薇。”多年以后,前两位
12、学生无所作为,而第三位学生以其突出的成就闻名远近。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敢于超越自我 B要努力培养创造性思维C要坚持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D要勇于冲破一切传统观念25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 26题10分,27题18分,28题17分,29题5分。共50分)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的专著中,尖锐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某高
13、二同学颜某暑期对自己学习和生活进行了计划,下表是他暑期的主要安排及其实际效果。主要安排实际效果利用暑假恶补数学。数学成绩有所提高,但其他学科的学习受到影响。每天安排2小时打篮球或者上网。由于约束不了自己,常常打篮球或上网超过4小时。实施魔鬼瘦身计划(每天主要吃水果和喝水)。体重有所下降,同时患上了轻微的厌食症。参加2次社会实践活动。应付任务,收获不大。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有关道理,分析该同学在暑期安排与实施中的得与失。(10分)272010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
14、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此背景下,人们提出了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模式。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1)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9分)材料二:围绕201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某班同学开展了讨论。甲同学认为低碳经济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乙同学认为要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必须摒除“不差我一个”的观念,从我做起。丙同学认为发展低碳经济,要转变理念,树立环境优先的观念,要改变原有的落后的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新的环保节能的生活
15、方式。(2)发展低碳经济,我们中学生责无旁贷。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探讨我们青少年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些什么。(9分)28材料一:改革开放30年来,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央先后制定出台了12个“一号文件”,如2007年主要是发展现代农业问题,2008年主要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问题,2009年主要是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问题,2010年主要是改善农村民生问题。这些文件所体现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从农业税的免征到给予农民补贴,从新农村建设到发展现代农业;从统筹城乡进而到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些强农、支农、惠农政策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连串温暖的记忆。(1)有人
16、认为12个“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矛盾分析法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结合材料加以评析。(9分)材料二:这12个“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2)运用实践的观点,谈谈你对上述12个涉农“一号文件”出台的认识。(8分)29 2010年2月23日,卫生部出台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由于公立医院在我国卫生体系中地位重要、影响重大,是医改工作中最为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决定,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原则
17、,待经验成熟、条件具备再向全国推开。“公立医院改革先在点上试验,然后再到面上推广”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什么道理?并用这个道理简要加以分析。(5分)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高二年级政治学科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DDBCADBDBABA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DACCACBCAB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26题10分, 27题18分,28题17分,29题5分,共50分)26得:该同学能从实际出发,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自身的弱点,并有计划地安排、实施。(4分)失:整体和
18、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该同学没有处理好数学补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关系,没能实现系统优化。(2分,也可从他抓住了主要矛盾,而忽视次要矛盾的角度回答。)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该同学没有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增强打篮球或上网的自控能力。(2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每个要点3分。)(2)事物的发展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每个人都要从点滴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约纸张等。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气候变化关系到全人类的利益,应对气候变化要求每个人
19、从我做起,从每一件事情做起,树立环保理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环保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自己的贡献。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面对气候变化,我们要改变原有的落后的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新的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如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等。(发展的观点也可.)(每个要点3分。)28(1)12个“一号文件”正确把握了三农问题在不同时期的具体特点,有很强的针对性,体现出矛盾有特殊性,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坚持矛盾分析法。但坚持矛盾分析法并不意味仅仅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矛盾分析法,就是运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处理问题的哲学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运
20、用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等观点分析处理问题。(2分)材料中 12个“一号文件”都能正视当时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和措施。体现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要正视矛盾。并抓住了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了主要矛盾。(2分)12个“一号文件”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都顺应和指导了农村改革发展,给中国农民留下了一连串温暖的记忆。体现出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2分)所以认为12个“一号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合理之处,但认为坚持矛盾分析法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片面的。(1分)(2)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主观能动性的特征。文件出台的过程
21、及产生的作用体现了这个观点(2分) 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基础。十二个文件出台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记载了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步伐,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4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一号文件”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2分) 29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1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统一的,两者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求我们把普遍原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先行试点就是注重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点上取得了成功经验,再在“面”上推广,从而少走弯路,做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