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必修一宇宙中的地球易错题集锦1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命运坎坷的东京(东九区)奥运会终于在2021年7月23日开幕了,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于晚上5点在人们惊悚的目光中进行了现场直播,收获一片质疑之声。东京奥运会闭幕式于8月8日结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开始直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时()A.维也纳(4813N,1622E)区时为22日14时B.阿德莱德(3452S,13830E)区时为23日18时C.利马(1206S,7655W)区时为23日6时D.温哥华(4913N,12306W)区时为24日3时(2)在东京奥运会举办期间()A.东京昼长逐渐变长B
2、.罗马气候温和湿润C.巴西高原草木茂盛D.广州日出时间推迟答案:CD【提示】时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解析:略【解答】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开始直播东京奥运会开幕式时为北京时间23日晚上5时,利马为西五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13个小时,当地区时为23日3时。故C选项正确。本题考查降地理现象的时间分布,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东京奥运会举办时间为7月23日至8月8日,北半球为夏半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东京昼长逐渐变长;罗马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巴西高原为冬半年,草木枯黄;在这段时期
3、内,太阳直射点南移,广州昼长变短,日出时间推迟。故D选项正确。2、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图中字母所示地球公转位置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正确的是()A.a23.5NB.b23.5SC.c23.5ND.d23.5S(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A.ab、bc段B.bc、cd段C.cd、da段D.da、ab段答案:CA【提示】地球公转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3、2020年1月13日,位于菲律宾首都以南30km处的塔尔火山发生大喷发,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碎屑弥漫在空中,并且引发了将近50次的小地震,造成约20万人饮水困难及居住地安全受影响,菲律宾政府启动应急措
4、施,紧急疏散当地居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此次火山喷发的物质来自()A.地壳下部B.上地幔的软流层C.地球内核D.下地幔(2)材料中此次火山喷发物质依次历经的地球圈层是()A.岩石圈、大气圈、水圈B.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C.水圈、岩石圈、生物圈D.水圈、岩石圈、大气圈答案:BA【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2)本题主要考查了此次火山喷发物质依次历经的地球圈层。【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故选B。(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山喷发物依次经过的地球圈层为岩石圈、大
5、气圈、水圈。故选A。4、北京时间2021年11月24日14时21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了一个航天器(如下图),该航天器的任务是以每小时约24140千米的速度撞向一颗小行星,测试将航天器撞向小行星是否能改变其轨道。如果未来某一天人类需要改变小行星轨道以拯救地球,那么测试的结果将派上用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关于该小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A.与月球的天体类型相同B.所属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地月系C.同其他行星一样绕太阳公转D.在宇宙中位于土星和天王星之间(2)该项任务反映出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是()A.质量体积适中B.有可供呼吸的大气C.有液态水存在D.安全的宇宙环境答案:CD【提示】天体
6、及天体系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C(2)D5、当地时间2021年10月18日12:00左右,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前夕,冬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希腊古奥林匹亚小镇(位于东一区)的赫拉神庙前完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圣火采集仪式进行时,北京时间约为()A.10月18日5:00左右B.10月17日19:00左右C.10月18日19:00左右D.10月17日5:00左右(2)圣火采集时,和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A.11/24B.13/24C.1/24D.23/24(3)圣火采集至冬奥会开幕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B.太原日落
7、早于当地18:00且越来越早C.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D.北京地区正午日影先变长后变短答案:CDD【提示】时差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6、2021年09月16日04时33分在四川泸州市泸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四川、重庆多地震感强烈,多名网友从睡梦中被震醒。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的圈层是()A.B.C.D.(2)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B.人
8、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答案:BA【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解析:略略【解答】略略7、下图示意某地(30.3N,120.2E)某月1日和30日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月130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特点是()A.速度逐渐加快B.速度逐渐减慢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南移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北移(2)该月130日当地正午日影()A.始终朝北B.始终朝南C.与实物高度比值增大D.与实物高度比值不变答案:BA【提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A8、羚羊峡谷(365128N,1112220W)
9、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的沙漠,常年处在干涸的河道之中。看它的外观如同地表的沙体被流水冲出的细沟(如图)。但当人们深入谷底则会发现谷壁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进入,幻化出奇异的色彩。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人们游览羚羊峡谷底部的最佳时间是在当地()A.8点前后B.12点前后C.16点前后D.20点前后(2)羚羊峡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C.岩石风化和风力沉积D.岩石风化和流水沉积(3)去羚羊峡谷游览,需要当地导游的带领才能入内。这是由于()A.峡谷幽深,水流湍急B.位于
10、印第安人的保护区内C.防止游客破坏自然环境D.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答案:BBD【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区域的区位分析解析:(1)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并要求能灵活调动运用。(2)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瀑布和峡谷;冰川侵蚀地貌常有冰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峰。冰川作用一般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3)本题主要考查了去羚羊峡谷游览,需要当地导游的带领才能入内的原因。【解答】(1)根据题干可知,当人们深入羚羊峡谷谷底,则会发现谷壁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阳光从峡谷顶部进入,幻化出奇异的色彩;由于羚羊峡谷是狭缝型峡谷,谷缝窄,所以只有当太
11、阳高度最大时阳光才能照射到谷内,即地方时在12时前后是游览羚羊峡谷的最佳时间。故选B。B(3)羚羊峡谷属于自然景观,基础设施落后,下到谷底的过程中危险性大,当地导游的带领才能入内主要是为了保证游客安全。故选D。9、越南下龙湾约有3000个岩石岛屿和土岛,伸出海面的锯齿状石灰岩柱为典型景观,因酷似中国的桂林山水,被称为“海上桂林”。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关于该处景观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和海水入侵B.挤压褶皱岩层沉积地壳抬升和海水侵蚀C.岩层沉积海水侵蚀流水溶蚀和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岩层沉积流水溶蚀和海水入侵答案:A【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板块及板块运动岩石的转
12、化与岩石圈物质循环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和地质构造地壳的物质组成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特征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石灰岩是浅海沉积形成的沉积岩,而锯齿状酷似地貌则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据此选A。10、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不稳定状态的表现,太阳活动的类型有黑子和耀斑等,下图示意某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耀斑和黑子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的()A.光球层和色球层B.色球层和光球层C.日冕层和光球层短波发射台D.色球层和日冕层(2)图示太阳活动主要干扰地球高空大气中的()A.紫外线B.电离层C.红外线D.可见光(3)图示太阳活动发生时产生的直接不利影响是(
13、)A.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B.地球磁场受到扰动C.改变气候状况D.引发台风灾害答案:BBA【提示】太阳大气的结构及太阳活动的类型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2)根据图中“短波信号”可以推断,此为耀斑对地球无线短波通讯的干扰。耀斑主要干扰地球高空大气中的电离层,使其无法反射短波。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B.(3)根据图中“短波信号”可以推断,图示太阳活动为耀斑。耀斑主要干扰地球高空大气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A对;地球磁场受到扰动还和太阳风有关,B错;改变气候状况是跟太阳黑子有关,C错;引发台风灾害与太阳活动无关,D错;故选D.11、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地震
14、发生时,人们往往会感到“先颠后晃”,原因是()纵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上下跳动纵波到达,左右摇晃横波传播速度快,先到达横波传播速度慢后到达,左右摇晃A.B.C.D.(2)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地方是()A.莫霍界面附近B.软流层C.古登堡界面上部附近D.地壳表面答案:BC【提示】地震波与不连续面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12、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此次卫星发射时,地球位于A.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B.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C.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D.冬分日与春分日之间(2)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
15、星发射一个月内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小B.我国各地日出东南方向C.南京正午旗杆影长变长D.郑州日出时间逐渐提前答案:AD【提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时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春分日是3月21日,夏至日是6月22日,2019年5月17日地球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A正确。故选A.(2)2019年5月17日23时48分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第四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一个月内即5月17日至6月1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变大,我国各地日出东北,南京正午旗杆影长变短,郑州日出时间逐渐提前,D正确,ABC错误。故选D。13、2021
16、年8月19日,广西南宁夜空出现极为罕见的金木水火土五星连珠天文奇观。图1为五星连珠时各行星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表示地球的是()A.B.C.D.(2)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A.质量在八颗行星中最小B.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D.具有高级智慧生命存在答案:AD【提示】太阳系及八大行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是地球,是水星;是金星,是火星,A正确。地球质量在八颗行星中不是最小,A错误。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同,B错误。其他行星也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C错误。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唯一有高级智慧生命的行星,D正确。14、下表为地球与火星的相关数据表。读表回答下
17、列小题。(1)据表可知,火星与地球差距最大的是()A.自转周期B.公转周期C.质量D.大气密度(2)推测火星的特点是()A.大气稀薄B.平均温度高C.昼夜温差小D.体积庞大答案:DA【提示】天体及天体系统太阳系及八大行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据表可知,火星与地球差距最大的是大气密度。(2)据表可知,火星平均温度较低,火星体积较小,引力小,大气逸散,大气层稀薄,昼夜温差大。15、“淮南虫”化石(如图)1962年于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被发现,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多细胞生物化石,被国际地质学界誉为“蓝色星球上的生命之源”“地球上的生命始祖”。“淮南虫”出现之后,动物们才逐渐从无脊椎形态
18、进化为有脊椎形态,它们先在海里生长,后来爬上了岸。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淮南虫”生活的时期最有可能为距今()A.2.52亿年B.4.85亿年C.5.41亿年D.7.4亿年(2)“淮南虫”生活时期()A.是重要的成矿时期B.联合大陆已经解体C.高大山系形成D.鱼类大量繁衍答案:DA【提示】地层与化石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16、古生物科考队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一个古植物化石群,采集到了大量叶、果实、种子(如兔耳果,推测该树种是一种高大的乔木)等化石,推测距今约4700万年,同时期棕榈、红树林等植被的分布范围可达北极圈内。图1示意兔耳果化石,图2示意地质年代表。据此完成
19、下列小题。(1)该古植物群生存的地质年代()A.联合古陆形成B.爬行动物盛行C.被子植物繁盛D.两栖动物出现(2)兔耳果生长时期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可能是()A.温暖湿润B.炎热干燥C.寒冷湿润D.寒冷干燥答案:CA【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地层与化石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17、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受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隆起区的影响,墨西哥湾西北部的古科罗拉多(简称C)水系和古格兰德河(简称RG)水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早期形成的碳酸盐岩,受地壳运动的影响在隆起区大量出露。图示意古新世(图a)与始新世(图b)古科罗拉多水系和古格兰德河水系流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古新世至始新世
20、时期古科罗拉多水系和古格兰德河水系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变化B.海水倒退C.河流改道D.地壳运动(2)古格兰德河水系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阻隔了与古科罗拉多水系的联系B.对墨西哥湾的物源补给作用增强C.流域内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D.河流阶地地貌由复杂趋向单一化答案:DB【提示】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解析:(1)本题以墨西哥湾西北部古水系演化为背景,考查地壳运动对古水系发育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2)本题以墨西哥湾西北部古水系演化为背景,考查地壳运动对古水系发育的影响,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21、的能力。【解答】(1)由材料“美国西部和墨西哥北部隆起区”可知,受地壳构造运动的影响,美国西部地区地壳隆升,而相对地壳降升的地区地壳断裂下陷,古格兰德河谷形成,该时期地壳不断隆升,并向东迁移,使得古格兰德河水系发育,流域面积不断增大,而古科罗拉多水系流域面积缩小。故D选项正确。(2)由图文材料可知,古格兰德河水系古新世至始新世时期流域面积增大、支流增多,且向东发育更加显著,可能与古科罗拉多水系相连,会加强两水系之间的联系;地壳运动使得河流阶地地貌更加复杂;与古新世相比,始新世时期河流支流增多,河流径流量增大,且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河流径流量变化会增大;隆起区早期形成的碳酸盐岩大量出露,使得河流挟
22、带的碎屑物质增多,对墨西哥湾的物源补给作用增强。故B选项正确。18、太阳活动强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光现象消失B.短波通讯受到干扰C.全球海平面上升D.臭氧层空洞面积扩大答案:B【提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解析:暂无解析【解答】B19、下表为我国某城市高二年级上期期末考试时间安排表(该市的正常午餐时间为14:00左右),读表完成下列各题。(1)按正常作息时间,做出此考试时间安排最可能的城市是()A.哈尔滨B.天津C.武汉D.乌鲁木齐(2)地理科考试结束时,该市某中学门口路灯的日照杆影,其方位最可能指向下图中的()A.处B.处C.处D.处答案:DB【提示】时差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解析:(
23、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解答】(1)按正常作息时间,午餐时间是当地正午12点左右,该市的正常午餐时间是13:50左右,说明当北京时间为13:50时,当地时间为12点。据此时差,可以推算当地的经度大约是90E左右,在四选项中,最有可能是乌鲁木齐。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2)根据表格,地理科考试结束时,时间是17:10。结合前面分析,当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30分,此时地方时为15:40,是下午时间,太阳位于西南天空,该市某中学门口路灯
24、的日照杆影与太阳方向相反,朝向东北方向,其方位最可能指向下图中的处,B对,ACD错。故选B。20、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以其稳定的光热条件,给地球带来了勃勃生机。完成下面小题。(1)太阳巨大光热来源是()A.太阳大气成分中的氢元素和氦元素核聚变反应B.太阳大气成分的中氢元素和氦元素核裂变反应C.火山喷发D.地震(2)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的是()A.海陆分布B.地形起伏C.刮风下雨D.地球形状答案:AC【提示】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太阳的能量来自它的内部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反应,不是核裂变。太阳以损失质量转化为热量,跟火山喷发、地震
25、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刮风是由于存在温差,产生气压差,从而产生风,下雨是由于太阳辐射的蒸发、水汽凝结,最终成云致雨,跟太阳辐射有直接关系,C正确。海陆分布、地形起伏跟地壳运动有关,或许间接跟太阳辐射有关,例如外力作用塑造了地表形态,但不是直接关系。地球形状跟太阳辐射无关。C正确,ABD错误,故选C。21、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圈层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20元人民币背面的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外部圈层的个数是()A.5个B.4个C.3个D.2个(2)图中的各圈层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则的B.图中的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图中的各圈层是独
26、立发展变化的D.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CB【提示】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2)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各圈层之间的关系。【解答】(1)据图可知,20元人民币背面的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四个圈层,其中属于外部圈层的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故选C。(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各圈层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故选B。22、下图为地球各圈层划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D+E为地壳B.F+C为
27、岩石圈C.F+C为地核D.E+F为地幔(2)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包括地壳和地幔位于软流层以上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B.C.D.(3)地震波有纵波和横波之分,纵波()A.比横波传播速度慢B.可以通过液体传播C.不能通过气体传播D.古登堡界面之下完全消失答案:DBB【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地震波与不连续面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23、青海省共和县平均海拔2920m,建设了全国首个千万千瓦级的光伏电园区。园区建成后,大量生长的杂草对园区太阳能发电产生了影响。园区利用当地牧民的羊群啃食杂草,替代人工除草,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能牧
28、互促”。近年来,园区要求企业把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提高到1.2m。读光伏电园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小题。(1)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是因为当地()A.人口少B.气温高C.纬度低D.海拔高(2)提高光伏板支架的高度是为了()A.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B.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C.增大羊群的活动空间,减少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D.减少羊群的活动空间,增大杂草对光伏板的影响答案:DC【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24、下图为我国某科考队员在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极昼期第一天拍摄
29、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合成图(每两小时拍摄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日的节气可能是()A.春分B.立夏C.立秋D.冬至(2)拍摄P位置的太阳轨迹时,摄影机的镜头指向()A.正东方向B.正南方向C.正西方向D.正北方向(3)当太阳位于图中Q位置时,天津某中学国旗旗杆杆影的朝向为()A.东北B.西北C.东南D.西南答案:BDA【提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该日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第一天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晨昏线与7855N相切,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线的最低纬度互余,所以直射点所在的纬度为1105N。冬至时太
30、阳直射南回归线,D错误。立秋时太阳知识点向南移动,C错误。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A错误。立夏与春分相差大概45天,太阳直射点自赤道移动到回归线大致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每月大约移动7.6,立夏时太阳直射的纬度约为11.4,与该日的直射点接近,B正确。(2)北半球发生极昼的地区,太阳正北日出,正北日落。P地太阳高度角最小,为日落,此时太阳位于正北方向,摄像机的镜头指向正北,D正确,ABC错误。故本题选D。(3)P地为日落时间,同时也是日出时间,时间为0点,太阳位于Q地时,时间为6点。天津在黄河站的东侧,时间相差约7小时12分钟,当黄河站为6点时,天津的时间约为13时12分,太阳位于天津的西南方向,旗
31、杆的影子朝向东北方向,A正确。25、日照时数表示的是某一地区某一时段的日照情况,而日照百分率表示的则是相对日照率,日照率是指在一定时段内,实际日照总时数占可照总时数的百分率。下图示意我国某市气象观测站近50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与总云量各月多年平均值变化统计。据此完成(1)(3)题。(1)下列关于该市日照时数月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有()曲线呈下凹的“U”字形趋势基本上与日照百分率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夏季最大,春秋季次之,冬季最小大致与总云量年变化曲线呈负相关A.B.C.D.(2)图示12月次年1月总云量为较小值时对应的日照时数并不是较大值,56月总云量为较大值时对应的日照时数也并不是较小值。这表明
32、影响该市日照时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地形地势B.太阳高度角C.海陆位置D.总云量(3)该城市可能为()A.石家庄B.昆明C.哈密D.成都答案:CBD【提示】太阳辐射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解析:略【解答】略略略26、下图为一位游客于某日某地(90E,40N附近)北京时间20:40拍摄的夕阳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该游客拍摄时将摄像机镜头调向为()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东南方向D.西南方向(2)该游客拍摄当日,该地的昼长约为()A.15小时20分钟B.8小时40分钟C.13小时20分钟D.9小时40分钟(3)游客发现,拍摄后的第二天,该地日出()A.正东方向B.西南方向C.东北方向D
33、.正西方向答案:BCC【提示】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北京时间20:40,该地(90E)地方时为18:40,此刻太阳在地平线上,说明该地地方时18:40日落,昼长夜短,日落西北方向。故而摄像机镜头指向的方向是西北方向。故选B。(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拍摄当地地方时为18:40,根据日落=12+1/2昼长,计算得出该地该日昼长为13小时20分钟。故选C。(3)第二天,该沙漠地区仍然昼长夜短,日出方向为东北方向。故选C。27、下图1示意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ad为地球内部圈层)。图2媒体报道截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依据图1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34、变化可知()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先感受到水平晃动,后感受到上下颠簸在地幔,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在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降在地球内部,纵波传播速度最快的位置属于地核A.B.C.D.(2)关于图1中地球内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a是岩石圈B.b存在软流层C.c是下地幔D.d圈层压力、密度极小(3)下列关于图2火山喷发的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喷出的烟雾会进入水圈、生物圈等B.火山喷发和地震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辐射C.火山喷出的岩浆一般认为来自于岩石圈D.火山喷发只会对地理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答案:BBA【提示】地震波与不连续面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地球外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35、解析:暂无解析【解答】略略略28、2018年7月2日,发表在天文杂志上的研究显示,开普勒-186f距离地球大约500光年,有许多特征适合生命的繁衍。开普勒-186f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公转倾角和地球相似且稳定,公转时间为130个地球日,与所环绕的恒星的距离合适,开普勒-186f存在可能适宜生命存活的表面温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开普勒-186f若能演化出生命,至少还应具备的条件有()大气成分和厚度适宜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液态水存在适宜的土壤A.B.C.D.(2)下列关于开普勒-186f说法正确的是()A.该行星没有四季变化B.该行星上一定存在生命C.该行星应该存在大气层D.该行星昼夜温差
36、变化剧烈答案:DC【提示】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天体及天体系统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从材料可知开普勒-186f可能有适宜生命存在的温度,故还需大气和液态水,选D。(2)从材料可知开普勒-186f大小约为地球的1.1倍,可分析为有足够的引力形成大气层。有公转,故有四季变化;不能一定存在生命;昼夜温差变化较小,ABD错,选C。29、黄河的一级支流白河在川、甘交界处的若尔盖草原(海拔高度在3300米至3600米之间)汇入黄河,其河道蜿蜒曲折。研究表明若尔盖地区土壤的有机碳含量高且随土层加深而降低。下图示意白河一凸岸处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植被带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题。(1)凸岸处最早出现植物的地
37、方可能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随着时间推移,数年后丁处的湿生植被接下来可能()A.演替为灌木植被B.演替为草本植被C.保持湿生植被不变D.被砾石边滩取代(3)导致若尔盖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环境条件是()A.湿热环境B.冷湿环境C.冷干环境D.干热环境答案:ABB【提示】地质年代表与地球演化历程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暂无解析【解答】图示植被带及砾石边滩都位于河流堆积形成的凸岸,凸岸处陆地由西北向东南延伸,说明其越向东南靠近河道的地方发生堆积形成陆地的时间越晚。根据先有陆地,后有陆地植被带,推知丁处的湿生植被带形成最晚,甲、乙所处的灌木植被带形成最早。由于甲处比乙处更远离东
38、南方向的河道,因此甲处陆地形成的时间更早于乙处,故甲处出现植物的时间更早。由上题可知,凸岸不断堆积,形成的先后是甲、丙、丁和砾石边滩,再由图中植被分布可知,距离河道的远近,局部地区土壤含水量影响该地区植被的分布,随着时间推移,数年后凸岸进一步堆积,面积变大,丁处距离河道变远,土壤含水量变少,因此湿生植被可能演替为需水更少的草本植被,故选B。根据若尔盖位置和海拔可推知为冷湿环境,有机质分解慢,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故选B。30、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据此完成12题。(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
39、上地幔C.下地幔D.软流层(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A.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答案:BA【提示】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因为海洋的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所以木题地震的震源不在地壳,而是在地壳以下。软流层的深度大约为80-400千米,可见震源在软流层以上,地壳以下的上地幔,故B正确。故选B。(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自下而上传播,所以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
40、,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综合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31、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波,其判断依据是 。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D表示 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 。 (3)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F面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 态,其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 。 (4)图中圈层E中有一个 层,推断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地球的岩石圈是指 和 组成。 答案:(1)横;纵;A波传播速度慢,在2900千米附近消失;B波传播速度快(2)莫霍;地壳(3)消失;突然下
41、降;液;磁场(4)软流层;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A波传播速度慢且在地表以下2900km附近消失,B波传播速度快,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为横波,B为纵波。(2)读图可知,地震波在经过D界面时波速都明显增加,为莫霍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地壳。(3)观察图分析,A波在F处波速完全消失,B为纵波,波速突然下降,而横波和纵波通过物质状态不同,横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波速在F处发生变化,说明E物质状态为固态,G物质状态为液态;一般认为,外核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4)圈层E为地幔,上地幔顶部有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源地;地球上的
42、岩石圈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组成。【小提示】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外辐射的弹性波。地球内部存在着地震波速度突变的基干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将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震波分横波和纵波,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够通过固体传播,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液气三态传播。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
43、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1)考察名称: 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考察工具准备: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 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 代。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 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 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地理环境经历了 环境向 环境的演变;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 (抬升、下降、水平)运动。答案:(1)生物化石(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只要合理即可)(3)沉积;古生;海洋;陆地;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海洋;陆地;抬升解析:(1)由材料可知,本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生物化石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命名时应突出生物化石这一关键主题。(2)野外考察应有地质锤、指南针、记录工具、该区岩层等资料等。(3):含有化石为沉积岩的特征。图中最古老的生物化石为三叶虫化石,三叶虫繁盛的时代为古生代。:三叶虫生活在海洋环境中;恐龙主要生活在陆地环境中;恐龙繁盛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4)三叶虫生活在远古海洋中,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