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课标北京海淀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普通班)附答案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Cl—35.5;K—39;Ca—40;Fe—56;Cu—64;Zn—6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锡焊接的铁质器件,焊接处易生锈
B.钢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强
C.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是为了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D.铁管上镶嵌锌块,铁管不易被腐蚀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3分子的电子式:
N
N
C.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氧原子:O D.氮气的结构式:
3.下列各组中互为同位素的是:( )
A.与 B.T2O与H2O C.与 D.金刚石与石墨
4.已知反应X+Y= 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5.下列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 )
A.氟化氢 B.氯化氢 C.硫化氢 D.磷化氢
6.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Ba(OH)2 B.CaCl2 C.H2O D.Na2O2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和盐溶液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质量数相等的不同核素,一定属于不同种元素
C.Al2O3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所以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D.等物质的量的C2H6和H2O2含电子数相同
8.甲、乙两种非金属元素,一般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
①甲单质比乙单质容易与氢气化合 ②甲单质能与乙的简单阴离子反应生成乙的单质
③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甲比乙强 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
⑤甲单质的熔沸点比乙的低
A.只有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只有④
9.用铁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加热 B.滴加少量CuSO4溶液
C.不用稀硫酸,用98%的浓硫酸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10.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 2HI(g) I2(g) +H2(g) ,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HI,同时生成1molH2
C.HI的浓度与I2的浓度相等 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11.1mol H—H键的键能是436 kJ,1mol I—I 键的键能是151 kJ,1molH—I键的键能是299 kJ。
则H2(g)+I2(g)=2HI(g)的反应是( )
A.放出11kJ的热 B.吸收11kJ的热 C.吸收288 kJ的热 D.放出288 kJ的热
12.右图各个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
13.X、Y、Z、W四种金属,当X、Y组成原电池时,Y为负极;当Z、W组成原电池时,W为正极;
W能将Y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Z>W>X>Y B.X>Y>W>X C.Z>W>Y>X D.X>Y>Z>W
14.已知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HZO4>H2YO4>H3X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B.原子半径按Z、Y、X的顺序减小
C.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15.在理论上能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 )
A.CuCl2+2NaOH =2NaCl+Cu(OH)2↓ B.HCl+NaOH=NaCl+H2O
C.ICl+H2O=HCl+HIO D.CH4+2O2=CO2+2H2O
16.对于A2 + 3B2=2C的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B2) =0.8mol/(L•s) B.v(A2) =0.4mol/(L•s)
C.v(C) =0.6mol/(L•s) D.v(B2) =4.2mol/(L•min)
17.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
A. Fe2+、Al3+、NO3-、H+ B.K+、Cu2+、OH-、NO3-
C. NH4+、Na+、Br-、SO42- D.Mg2+、H+、SiO32-、SO42-
18.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Z元素的原子半径比Y元素的大
B.若Y的最低化合价为-2,则W的最高正化合价为+6
C.若Z的最高正化合价为+5,则X元素的化合物最多
D.若HmZOn为强酸,则Y是活泼非金属元素
19.右图是探究铁发生腐蚀的装置图。发现开始时U型管左端红墨水水柱下降,一段时间后U型管
红墨水
pH=3的
雨水浸
泡过的
铁钉
左端红墨水水柱又上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开始时发生的是析氢腐蚀
B.一段时间后发生的是吸氧腐蚀
C.两种腐蚀负极的电极反应均为:Fe-2e—== Fe2+
D.析氢腐蚀的总反应为:2Fe + O2 + 2H2O == 2Fe(OH)2
20.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
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
半径最大,元素D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B.元素C的化合物可以用来做焰火材料
C.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C、D、E的单质
D.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能发生反应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39分)
21.(12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⑥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2
⑦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1)元素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元素⑦的高价氧化物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③和⑥可形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形成其过程 。
(3)元素②、③形成离子的半径 > 。
(4)元素⑤、⑥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 ;元素③、④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
水化物的碱性 > 。
(5)元素④的最高价氧化物与元素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11分)原电池是直接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1)如图所示:①在Cu-Zn原电池中,Zn极发生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写出电极反应式 。
Cu极为 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②外电路中,电子流向_______极;内电路溶液中,SO42-移向 极。
(2) 请根据化学反应:Cu + 2FeCl3 = CuCl2 + 2FeCl2 设计原电池,在下列方框内
画出实验装置图,并写出电极反应。
负极反应为 ;
正极反应为 。
23.(9分)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的意义。
(1)将影响反应速率条件填在空格处。
实 例
影响条件
① 食物放在冰箱里能延长保质期
② 实验室将块状药品研细,再进行反应
③ 用H2O2分解制O2时,加入MnO2
④ 实验室制备H2时,用较浓的硫酸与Zn粒反应
(2)如图所示,800℃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的浓度变化,分析图像,回答问题:
①该反应生成物是 。
②2min内,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③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④在其他条件下,测得A的反应速率为0.05mol/(L·s),此时的反应与800℃时相比, 。
A.比800℃时快 B.比800℃时慢 C.和800℃时速率一样
24.(7分)物质A、B、C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X +X
A B C
(1)若A 为常见金属,C为淡黄色固体,则C的电子式为 。
(2)若A分子含有10个电子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A的结构式为 ,写出A生成B的反应方程式为: 。
(3)若A为黄绿色气体,则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X为常见金属单质,C溶液为浅绿色,写出B与X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21分)
25.(4分)化学反应中均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通过实验测出,反应前后①烧杯中的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②烧杯中的温度 (填“升高”或“降低”)。
(2)写出Ba(OH)2·8H2O跟NH4Cl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6.(9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
(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 的增多, 逐渐增大, 逐渐减弱,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27.(8分)某校化学实验小组同学进行有关NO2气体的系列实验。
(1)如右图所示,烧瓶中放有a g铜片,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加入过量浓硝酸,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用水收集气体后,试管中气体的颜色是 ,写出试管中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
(2)将烧瓶浸入冰水中,烧瓶内气体颜色 (填“变深”、“不变”或“变浅”),用方程式表示颜色变化的原因:
。
(3)若测得烧瓶中共产生气体2.24L(标准状况),反应后烧瓶溶液中的H+为1mol,则滴入烧瓶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mol。
新课标北京海淀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普通班)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B 2.D 3.C 4.D 5.A 6.D 7.A 8.B 9.C 10.D 11.A 12.B
13.C 14.A 15.D 16.B 17. C 18.B 19.C 20.A
二、填空题(共4小题,共39分)
21.(12分)(1)略 (2分)
(2) (1分) (1分)
(3)F->Na+ (2分) (4)HCl>H2S (2分) NaOH>Al(OH)3 (2分) (5)Al2O3+2OH- = 2AlO2-+H2O (2分)
22.(11分)(1) ①氧化 Zn-2e-=Zn2+ 正 2H++2e-=2H2↑ (4分) ② 正 负 (2分)
(2)画图略 负极反应:Cu-2e-=Cu2+ 2Fe3++2e-=2Fe2+ (5分)
23.(9分)(1)温度 固体表面积 催化剂 浓度 (4分)
△
催化剂
(2)BC 0.05mol/(L•min) 2A=2B+C A (5分)
24.(7分)(1) (1分) (2)略 4NH3+5O2 == 4NO+6H2O (3分)
(3)第三周期VIIA族 2Fe3++Fe=3Fe2+ (3分)
三、实验题(共3小题,共21分)
25.(4分)(1)升高 降低 (2分) (2)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分)
26.(9分)(1)淀粉KI试纸变蓝 (1分) (2)Cl2+2Br-=2Cl-+Br2 (2分)
(3)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2分)
(4)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1分)
(5)电子层数 原子半径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 (3分)
27.(8分)(1)Cu +4H+ +NO3- = Cu2+ + NO2↑+4H2O (2分) 无色 (1分)3NO2+H2O=2HNO3+NO (1分)
(2)变浅 (1分) 2NO2 N2O4 (1分) a/32+1.1 (2分)
8 / 8
展开阅读全文